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单选题1.一批产品,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比是4:1 ,这批产品的不合格率是()。

A. 25%B. 20%C. 10%2.的比值是()A. B. C. D.3.已知a:b=c:d,若将b乘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

A. a乘5B. c除以5C. d除以54.下列各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A. 2、8、9和14B. 、、和C. 0.6、1.8、和2D. 、、6和55.和3:4()组成比例式。

A. 可以B. 不可以C.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6.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8,甲、乙两数的比是9∶5。

7.把时:40分化为最简整数比为9:10.8.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9.化简比的结果可以是小数,分数或整数。

10.0.6: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0.3:1。

三、填空题11.化简比:0.125∶0.25=________∶________12.∶0.125的比值是________。

13.化简下面各比.(1)0.125∶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14.8∶2 =24∶________ 1.5∶3=________∶3.415.写出一个比值是的比例________。

16.:的比值是________,8:18的比值是________,这两个比组成比例是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四、计算题18.求比值。

① ∶②0.75∶③24∶④6.4∶0.16⑤2.25∶⑥34∶5119.化简比。

12:16= ________ : =________45分:2.4时=________ 10:25%=________五、解答题20.根据1.6×6=2.4×4,写出8个不同的比例。

六、综合题21.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综合与实践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综合与实践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综合与实践一、单选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 12B. 24C. 322.化简比1∶0.25=()A. 7∶3B. 4∶1C. 2∶5D. 3∶203.2g糖和18kg水,混合成糖水,则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A. 1:10B. 1:9001C. 1:94.有四条线段分别长20厘米、10厘米、10厘米和8厘米,选择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周长是()厘米.A. 40B. 38C. 285.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把它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不变。

A. 面积B. 周长C. 面积和周长6.在比例尺1︰50000的图纸上,小文量得A、B间的距离为3.5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A. 1750千米B. 17.5千米C. 1.75千米D. 175米二、判断题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8.10厘米:8分米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

9.商店在中心广场的南偏西方向上,距离中心广场1000m。

10.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11.当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三、填空题12.三角形的底是0.48米,高0.52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3.如图所示,梯形的周长是5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4.先测量,再按整厘米数填表。

15.填一填。

①市政府在广场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②工人文化宫在广场________偏 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③电信大楼在广场_____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16.看图填空。

(1)熊猫园的北面是________,大象馆在熊猫园的________面。

(2)鹿园在马场的________方向,大象馆的________方向是鳄鱼池(3)马场在熊猫同的________方向。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1.7反比例(二) 浙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1.7反比例(二)  浙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1.7反比例(二)一、单选题1.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2.汽车总辆数一定,每排停放的辆数和停放的排数()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不成反比例3.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我国资源总量一定,人均资源占有量和我国人口总数.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4.两个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A. 和B. 差C. 积D. 比值5.用地砖铺一间教室,地砖的块数和()成反比例.A. 每块地砖的边长B. 每块地砖的面积C. 每块地砖的周长二、判断题6.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成反比例关系。

()7.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时间成反比例.()8.如果A=8B,那么A与B成反比例.()9.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10.自行车前齿轮的齿数和前齿轮的转数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11.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完成一项工程,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________12.根据下表中两种量的关系,判断它们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填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红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的天数________.13.下表中x与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X 3________ ________60 ________Y 40.3 ________12 14.已知x、y成反比例,完成表格。

x 4 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y 9 18 ________ 3 ________15.圆柱的体积一定,则底面积和高成________比例。

四、解答题16.下面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17.把一瓶果汁平均分成若干杯,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如下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24乘除运算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24乘除运算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24乘除运算一、单选题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 两B. 三或两C. 三或四D. 四或五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 四位数B. 五位数C. 四位数或五位数3.在下列9个算式中:⑴5×69 (2)4×64 (3)85×9⑷121×3 (5)47×5 (6)52×7⑺8×44 (8)9×48 (9)209×2积在300与400之间的算式有( )个.A. 3B. 4C. 5D. 64.不计算,下面四个算式中谁的结果最大(a是不为零的自然数)()A. a﹣B. a×C. a÷D. 不能确定二、判断题5. 装运一批水果,每箱装15千克,要装36箱。

如果每箱装20千克,要装27箱。

6.900×4可先用9乘4再在36的末尾补上两个0得3600。

7.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结果也是两位数。

8. 如果被除数乘以100,要使商不变,除数也应乘以100。

三、填空题9.口算40×6,想:________个十乘6是________个十,就是________,所以40×6=________。

10.计算200×8时,想法:2×8=16,在末尾添上________个0就得到200×8的积是________。

11.在横线上填上“>”、“<”或“=”.5.67×1.01________5.677.56÷0.01________7.56×100.12.15×12=180,那么1.5×0.12=________,0.15×________=1.813.用24根火柴棍搭,可以搭________个,还剩________根。

四、解答题14.括号里可以填什么?× >15.列式计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一、单选题1.确定方向首先要有一个()A. 标准B. 观测点C. 对比2.小明从起点先向东偏南45°方向走了50m,又向北偏东45°方向走了50m,他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A. 正东B. 正南C. 东偏南3.小丽先向东偏北45°的方向走了50 m,又向南偏东45°的方向走了50 m,她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

A. 正东B. 正北C. 东北D. 东南4.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A. 北偏东55°B. 北偏西55°C. 南偏东55°D. 南偏西55°二、判断题5.宁宁家在学校的北偏西35°方向,则学校在宁宁家南偏东35°方向.()6.判断。

(1)只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红红家在东偏北30°,距离200m处。

()(3)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

()7.甲在乙的北偏西30°方向1千米处,则乙在甲的南偏西30°方向1千米处。

()8.商店在中心广场的南偏西方向上,距离中心广场1000m。

()三、填空题9.小明家在著名的海滨城市厦门,距离福州大约450千米,福州在厦门西偏南25°方向上,厦门在福州的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方向上。

10.如图图。

学校在小玲家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约是________米。

11.我会看图填空(1)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是第________个。

(3)从左往右数,排第________个。

(4)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

(5)把右边第2个图形圈起来,把左数5个图形圈起来。

四、解答题12.(1)书店在学校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________m;(2)少年宫的位置在学校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________m;(3)公园在学校北偏东45°方向上,距离学校300m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正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正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正比例(一)一、单选题1.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A. 不成比例B. 成正比例2.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3.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

甲数与乙数成()关系。

A. 成正比例关系B. 不成比例C. 无法确定4.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比例。

A. 成正B. 成反C. 不成5.每袋食盐的重量一定,食盐的袋数和总重量.()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B.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正比例C.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棱长成正比例二、判断题7.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成正比例。

8.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9.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午时除外),竹竿的高和它的影长成正比例。

10.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重量和运的次数成正比例.11.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三、填空题12.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面积和________成正比例。

13.如果a=(c≠0),那么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反比例;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例。

14.每辆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和运货总量成________比例.15.=c,若a一定,b和c成________比例;若b一定,a和c成________比例.16.已知x和y所成的比例关系,可以用y=5x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题.(1)________(2)x和y所表示的两种量成________比例.17.把一条20米长的绳子剪成两段,两段的长度如下表:第一段的米数和第二段的米数这两种量________比例.四、解答题18.如果从正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那么圆的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成正比例吗?为什么?19.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说出在这三种量中,在什么条件下哪两种量还成正比例关系?五、综合题20.琳琳看《伊索寓言》的天数和页数如下表:(1)观察表格,随着天数的增加,琳琳看的页数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