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金榜学案语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原题

合集下载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一、古典之美(26分)(一)1.下面是同学们拟写的一段节目开场白,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8分)亲爱的同学们:男:山水怡情,滋养我们的志气。

曹操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王湾以“(3)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表现开阔的胸怀、昂扬的心情;谭嗣同以“(4)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抒写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女:“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有志向的人自信自强。

刘禹锡吟“晴空一鹤排云上,(5)__________________”,尽显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陆游诵“夜阑卧听风吹雨,(6)________________”,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

男:新一代的我们也当坚定志向。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7)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诵经典诗文,展雄心壮志”。

(二)在班级举行的“博学笃行”交流会上,明智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晓其意·文章内容理解】2.“不亦说.乎”中,“说”同①__________________,即可以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时光飞逝,“年与时驰.”中,“驰”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分)3.从选文或纯真朴素,或整齐对称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贤的进取品格。

“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急不躁,行稳致远。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检测(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天气酷热难耐,知了的叫声就像我爸工作的车间里的机器声让我厌juàn。

爸爸突然靠近我,我顿感脸颊像烧着了似的一阵灼热,心怦怦乱跳。

“家里这么热,出去透透气吧!”爸爸对我说。

我顿感一阵晕xuàn,附和着说:“是啊,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当幕色渐渐笼罩大地,凉爽的晚风缓慢地驱散了暑气,我们在树下享受着这欢愉的时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灼()热附和()厌juàn()晕xuàn()2.下列选项与“凉爽”词性一致的一项是()(2分)A.悬崖B.发抖C.酷热D.怦怦3.语段中“欢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请你把语段中的画线句改为被字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恢复永定河的生机,通过北京市与山西省、河北省紧密协作,协同联动,开展了先期生态补水工作。

B.新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中国大地掀起创新。

C.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演出活动,为孩子们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D.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前后,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了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6.默写原文。

(8分)(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东临碣石,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试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评试题 附加答案

单元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淡泊.(bó) 淫.慢(yín ) 废墟.(xū) B.坍.塌(tān ) 慷.慨(kāng ) 光秃.秃(tū) C.薰.衣草(xūn ) 山毛榉.(jǔ) 戳.(chuō) D.酬.劳(chóu ) 禁锢.(gù) 啜.泣(d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纯翠B.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帐篷C.漠不关心 不毛之地 琢摩D.刨根问底 战战京京 嘶哑3.下列各句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B.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D.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汶川抗震救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5.写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并写出作者。

6.下面几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1)在离开之前,他们向下 着我看。

(2)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 他所做的事。

(3)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 的。

A.瞪 观察 高超B.盯 观察 高明C.盯 观看 高明D.瞪 观看 高超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雎亵渎断章取意原驰蜡象B. 天骄冒然富丽堂皇心无旁鹜C. 秘诀潮汛眼花缭乱相得益彰D. 赃物隔漠李代桃僵鸠占雀巢【答案】C【解析】A项“断章取意”的“意”应改为“义”B项“冒然”的“冒”应改为“贸” “心无旁鹜”的“鹜”应改为“骛”D项“隔漠”的“漠”应改为“膜” “鸠占雀巢”的“雀”应改为“鹊”故选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这对于一班见义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B. 班会课上班长的发言很独特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意他从来不随声附合C.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与在家里的表现那还真是大相径庭的D. 此后当我感到惊慌失错时回想起我在悬崖上的那一课我都能轻松应对【答案】C【解析】A项“见义思迁”应写作“见异思迁” “异”指的是“不同的事物”B项“随声附合”应写作“随声附和” 意思是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和”读作“hè”D项“惊慌失错”应写作“惊慌失措” “失措”是指举动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故选C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B. 中国书法是以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汉字为载体书写在纸、帛、碑石等上的汉字书写艺术C. 豪放派形成于宋代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晏殊D.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等【答案】A【解析】A项“毛泽东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错误应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4.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B. 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危险C. 静以修身静宁静专一D. 博学而笃志笃坚定【答案】B【解析】B项句意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险轻薄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B.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耸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安徒生《皇帝的新装》)C.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D.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答案】B【解析】A项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耸人听闻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为“骇人听闻”C项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6.(1)诫子书_______________6.(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6.(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6.(4)可以为师矣_______________【答案】(1)书信【解析】(1)句意为告诫儿子的书信书书信【答案】(2)同“否”【解析】(2)句意为令尊在不在?不同“否”【答案】(3)喜爱爱好【解析】(3)句意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好喜爱爱好【答案】(4)担任充当【解析】(4)句意为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为担任充当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帝志在忧人忧 _______________未尝嗟怨莫不自安未尝 _______________7.(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7.(3)选文中唐太宗是如何“得人心”的?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简要谈谈你对太宗崇尚节俭的看法【答案】(1)担心忧虑, 不曾【解析】(1)句意唐太宗的心意是忧心百姓忧担心忧虑句意不曾嗟叹怨恨没有不安分守己的未尝不曾【答案】(2)贞观三年关中粮食丰收都回到自己家乡竟然没有一人逃离奔散【解析】(2)丰熟丰收咸都竟竟然【答案】(3)“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是先贤的谆谆教诲如今尽管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诲不能铺张浪费【解析】(3)第一问细读文本疏通文意根据文本中的“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即可提炼作答第二问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和文章内容扣住“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弃”来阐述言之成理即可8.(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 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8.(2)辨析多义词绝 A.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8.(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怎样的作用?8.(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 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解析】(1)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 空隙、缺口②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③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④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答案】(2)①断, ②极特别【解析】(2)①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绝断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特别【答案】(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解析】(3)①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②但只(是)仅仅闲人闲散的人耳同“尔” 语气词罢了【答案】(4)【甲】夸张突出船行之快以船行之快从侧面表现水势迅猛【乙】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解析】(4)【甲】文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写出水势凶猛【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影子比作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答案】(5)【甲】描写着力渲染了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乙】议论流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之情感【解析】(5)【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使用侧面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的是猿叫声以声衬静动静结合从而渲染三峡山谷的清幽凄清【乙】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花猫对于我救麻雀的反应逐步强烈请为文中甲、乙、丙处选填适当的选项A.不屈不挠地大叫 B.以震耳欲聋的音量大喵特喵 C.着急地喵呜喵呜叫甲 ________ 乙 ________ 丙 ________9.(2)文章开头写梅雨天气有何作用?9.(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用?9.(4)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语句“我满心歉意”具体有哪些【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阅读全文分析作为特困生的“我”为什么去网吧、买红烧肉?10.(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的作用10.(3)请从“炼字”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噎”字10.(4)标题“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有什么作用?10.(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 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内容要点至少写四方面的内容)【答案】(1)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红烧肉在“我”的印象里是最好吃的东西它是“我”庆祝自己生日的一种方式【解析】(1)根据文章第②段“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和第④段“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可知“我”去网吧是因为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我”买红烧肉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它是“我”庆祝自己生日的一种方式【答案】(2)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写学校公布成绩成了我们庆祝的节日引出下文写大学里的红烧肉留给“我”的耻辱记忆【解析】(2)画线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文章的第②段是一个过渡句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承接上文“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 写“我们”吃红烧肉是为了庆祝并引出了下文“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的情节【答案】(3)“噎”字意思为“食物塞住了嗓子” 在句中形象生动写出了“我”吃没菜的馒头怕同学看见饿了“狼吞虎咽”却又难以咽下时的难受样子突出了贫穷岁里“我”的自卑与孤独【解析】(3)“噎”字是动词根据前文内容可知“我”因无法忍受同学们的异样的眼光偷着到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没有菜的馒头” 因此“噎”字既写出了“我”因怕同学看见而吃得快又写出了“我”的饿相更写出了“没有菜的馒头”的难以下咽突出了贫穷岁里“我”的自卑与孤独【答案】(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文章主旨突出“耻辱”“贫穷”给予“我”的人生意义【解析】(4)标题的作用揭示主旨、点明线索、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设置悬念等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是“贫穷和耻辱”锻炼了“我”强大的内心标题“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让“我”更深切地理解了父母的爱理解了尊严的意义“另”字说明与一般意义上的财富不同而“另一种财富”是什么这就为文章设置了悬念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答案】(5)示例①告诉到家时间②让父亲蹬三轮车来接③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情况④向父母道歉⑤表明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态度⑥假期不准备回家(或迟几天回家)去打工或当家教【解析】(5)作答本题要结合原文内容根据人物的心理根源及文章的主旨把人物的心理揣摩出来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可知“走出了耻辱”是心理活动的产生原因因此信中主要应写出“我”对父母之爱的感激、对自己以前行为的反思与歉疚、表达自己的心态与对生活的信心等等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1.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收录鲁迅的十篇文章原来的集名为《___________》“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此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填篇名)这里的“她”是__________(填人名)【答案】旧事重提,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解析】《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根据选段可知这是选自《阿长与<山海经>》所以主人公是“阿长”12.(1)上文中提到的“三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搜寻() míng()刻12.(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12.(4)作品中讲到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答案】(1)《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史》【解析】(1)“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中的“三本书”指《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答案】(2)sōu, 铭【解析】(2)“搜寻”的“搜”读作“sōu” “míng刻”写作“铭刻”【答案】(3)书藉, 书籍【解析】(3)“书藉”应写作“书籍”【答案】(4)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解析】(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分别为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待机转移攻势)敌退我进(打击其士气积小胜为大胜)敌驻我扰(以疲惫敌人造成对我有利之形势)敌疲我打(集中兵力主动进攻以歼灭敌人)13.(1)上段文字是斯诺对______事件的评价13.(2)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胆怯()惊chà()13.(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13.(4)“忠心耿耿”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说说《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答案】(1)红军长征【解析】(1)根据“冒险、探索、发现”“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绝不承认失败”等语句可知这是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答案】(2)qiè, 诧【解析】(2)“胆怯”的“怯”读作“qiè” “惊chà”写作“惊诧”【答案】(3)经久不衷, 经久不衰【解析】(3)“经久不衷”应写作“经久不衰”【答案】(4)形容非常忠诚【解析】(4)“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本文就是这个意思【答案】(5)该题目便于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发行同时作者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基本处于向西行进的状态【解析】(5)《红星照耀中国》是1937年10月在伦敦出版这个时候斯诺正在上海当时上海租界当局对中日战争宣告中立要公开发行是不可能的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作为掩护同时作者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基本处于向西行进的状态。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word版有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word版有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单元评价检测(四)(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纶.巾(ɡuān)麈.尾(lù)司马懿.(yì)抚.掌(fǔ)B.迸.裂(bènɡ)瞑.目(mínɡ)镌.刻(juān)遂.愿(suì)C.恍.惚(huǎnɡ)窸窣.(sū)簪.子(cuān)嗤.笑(chī)D.撒.娇(sǎ)发窘.(jiǒnɡ)抽噎.(yē)发颤.(zhàn)2.填充词语。

(4分)大____失色旁____无人天造地____神鬼莫____ 力倦神____ 斩钉____铁____角分明滔滔不____3.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寥寥..可数(非常少)精神恍惚..(精神不集中)B.妄行出入....(不遵守规定,随便进出)笑容可掬.(捧水喝)C.旁若.无人(好像)喜不自胜.(承受、控制)D.力倦神疲.(劳累、疲乏)锋芒毕.露(全部)4.读下边四则一句话评论,在横线上分别填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书名。

(2分)(1)《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2)《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深刻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形象。

(3)《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在它幻想的情节中,交织着深刻的现实内容。

(4)《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标志,它写出了四大家族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5.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2分)()A.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含答案)

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32 分)[2024 原创] <情境题>学完第四单元后,同学们被课文中人物的品质所感动。

班级开展了以“人生中的重要品质”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2 分)【人生在于奉献】在无私奉献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______________,默默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每当国家、社会需要他们时,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奔赴被派qiǎn的地方,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他们从不狭隘.地看待自己的职责,而是以满腔的热忱.和纯cuì的心,去关爱每一个人,去贡献每一份力量。

与那些拈轻怕重、______________的人不同,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退缩。

他们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人们的心灵。

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奉献的真谛。

1.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狭隘.( ) 热忱.( ) 派qiǎn( ) 纯cuì( )2. 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忍气吞声见异思迁B. 忍气吞声三心二意C. 任劳任怨见异思迁D. 任劳任怨三心二意【人生在于坚守】李苦禅一生特别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从不食言。

林则徐一生清廉,他在乎官员的良知。

做官者为官一任,得了应得的薪金,就应该造福一方,不能妄取百姓财物。

一个人能不能守住内心的“在乎”至关紧要。

有些人其实也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可一旦面对名声、利益等诱惑,他们便会抛弃美好的初心,毫不犹豫地伸出不该伸出。

最后,他们因为贪婪而触碰了内心“在乎”的红线,最终坠入万劫不复之渊。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清廉”属于褒义词。

B. 语段括号内的标点符号应是问号。

C.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时在句末加上“的手”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四)

单元评价检测(四)(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喧.腾(xuān) 蓬.乱(fénɡ)灌.木(ɡuàn) 互相挑.逗(tiǎo)B.聒.聒(ɡuō) 悬.崖(xián)颤.动(chàn) 盘虬.卧龙(qiú)C.痴.想(chī) 耸.立(sǒnɡ)沉淀.(diàn) 仙露琼.浆(qónɡ)D.纳罕.(hǎn) 酒酿.(niànɡ)啜.泣(chuò) 瘦骨嶙峋.(xún)【解析】选D。

A项“蓬”读pénɡ;B项“悬”读xuán;C项“琼”读qió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精致宽恕察言观色头晕目旋B.迂回翠弱知知不休蜂围蝶阵C.凝望收敛庞然大物上浅下深D.迸溅縢萝心惊肉跳美味佳肴【解析】选C。

A项中的“旋”应为“眩”;B项中的“翠”应为“脆”;D项中的“縢”应为“藤”。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堂上,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问这问那,直言不讳,如此一来,教学..相长..就水到渠成了。

B.金庸老先生的小说总是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特别吸引人。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解析】选B。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用在小说情节方面,属于用错对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做了总结。

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解析】选C。

A项搭配不当,应把“布置”改为“打扫”;B项否定不当,应把“不”去掉;D项缺少主语,应把“通过”或“使”去掉。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卷第一部分(1~2题12分)1. 阅读下面寄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老师寄语: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

如今,你们都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向朝阳,满腔热忱。

尽管前路荆棘,老师希望你不要吝啬自己的灿烂笑颜,愉快地与幼稚的自己挥手,告别懵懂与(xiá'ài),迎接人生中新的挑战,创造更美丽的风景!家长寄语: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为你的成功喝彩!我为你的明天祝福!同时,我也得提醒你,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学问,始终都不能不满足,因为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辍学习,方能在知识的润泽下茁壮成长,逐渐成为蓝天下展翅翱翔的雄鹰!我们等着你传来学业有成的(jiébào)!(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①热忱_______ ②不辍_______ ③(xiá'ài) _______ ④(jiébào) _______(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每一朵窗花都蕴含着__________ (丰富/富饶)的文化符号。

仅在一幅“寿”字窗花里,就有如意、石榴、云朵、仙鹤、蝙蝠、松树枝叶等十几种符号。

一个个小小的符号,汇聚成翎毛花卉、十二生肖、民间习俗、戏曲脸谱、珍贵遗产、人物肖像的洋洋大观。

如今的蔚县剪纸(甲)是蔚县地域文化的符号象征,(乙)是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时光之河奔腾不息,代代更迭中,能留下、能传承的是什么?若干年后,剪纸中的那些人和事或许已经成为历史,但蔚县剪纸留存的生活气息与生命之美,一定会像蔚萝花一样,丰盈而又__________(偏执/执着)地萦绕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尽管也B. 虽然而且C. 因为所以D. 不仅也(3)文段中的第二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第二部分(3~19题58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共6分)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评价检测(四)(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喧.腾(xuān) 蓬.乱(fénɡ)灌.木(ɡuàn) 互相挑.逗(tiǎo)B.聒.聒(ɡuō) 悬.崖(xián)颤.动(chàn) 盘虬.卧龙(qiú)C.痴.想(chī) 耸.立(sǒnɡ)沉淀.(diàn) 仙露琼.浆(qónɡ)D.纳罕.(hǎn) 酒酿.(niànɡ)啜.泣(chuò) 瘦骨嶙峋.(xú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精致宽恕察言观色头晕目旋B.迂回翠弱知知不休蜂围蝶阵C.凝望收敛庞然大物上浅下深D.迸溅縢萝心惊肉跳美味佳肴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堂上,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问这问那,直言不讳,如此一来,教学相长....就水到渠成了。

B.金庸老先生的小说总是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特别吸引人。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做了总结。

D.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B.“假如回到童年”话题征集活动,意在让人们回顾童年,真实感受时代的进步。

C.长篇报告文学《大美昆曲》是一部赞美中国戏曲艺术,讴歌民族优秀文化的作品。

D.是让你的生命更加朝气勃勃?还是让暮气滋长而举步不前?拷问着人生的选择。

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D.《蝉》选自小思的《承教小记》,文章以对蝉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运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

7.(2015·盐城期末)某中学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6分)(1)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汉语里与“狼”有关的成语或谚语。

(至少写两个)(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关“人与动物”的报道很多,请你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字数不超过18个字)(2分)某日报报道,一座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

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

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

”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精神。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下,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

(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②,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失:过失,缺点。

②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

③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④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或.失则多( )(2)然后能救.其失也( )(3)虽有至道..( )(4)然后能自强..也( )9.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3分)( )A.教者必知之B.虽与之俱学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D.学而时习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论述的道理是________,【乙】文告诉我们学者的四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4分)(二)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选段,完成12~15题。

(12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父亲为什么要叮嘱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4·巴中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16分)桑葚熟了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桑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的梦....。

心底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葚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葚味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大家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

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