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禁忌症

合集下载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传染病研究所】 ppt课件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传染病研究所】  ppt课件

应答的基本概念

缓慢应答 (Slow Response) :治疗 12 周时 HCV RNA 下降
≥2log (pEVR)但仍能检测到,到24周时HCV RNA检测不到

病毒学突破(Breakthrough):治疗中 HCV RNA 再现 病毒学反弹(Relapse):治疗结束后 HCV RNA 再现 无应答(non responder):治疗 24 周血清HCV RNA 不能
Manns M, et al lancet. 2001 Sep 22:358(9286):958-65
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因素
宿主因素 病毒因素
基因型 (genotype 1) 病毒载量 (viral load high)
年龄(老);体重 (大) 胰岛素抵抗 有桥接样坏死及纤 维化、肝硬化 合并HBV/HIV感染

早期病毒学应答 (EVR):治疗12周时HCV RNA 下降≥2log (pEVR)或 HCV RNA 检测不到(cEVR)

治疗结束时应答 (ETR):在 24 或 48周的治疗结束时HCV RNA检测不到

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 治疗结束后24周HCV RNA 仍检
测不到,可预测长期病毒学应答
患者比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2
HCV小于600000IU/ml, PEG-IFN-2b1.5ug +RBV 800-1400mg *24W 47% RVR
89
with RVR without RVR
89
1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RVR对SVR的影响
基线基因型及疗程与SVR关系
48 w

丙肝预防及防治

丙肝预防及防治

一、丙肝注意事项:•丙肝的注意事项是许多丙肝患者及其家属十分关注的话题,了解丙肝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治疗。

下面长沙方泰肝病医院王天民主任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

一般,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饮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油腻的食物,不能吃加工过的食物,不能吃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吃腌制的食物等。

•2、运动: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比如打太极、骑自行车、散步、慢跑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也是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之一。

3、治疗:丙肝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切勿轻信广告,偏方,私自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病情加剧恶化。

这是最重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

4、心态:丙肝的注意事项还包括丙肝患者一定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对于病情的恢复也是有帮助的。

•最后,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丙肝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旦患上丙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丙肝是大家生活中常听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是比较大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加上这种疾病的病发率比较高,很多朋友们都受到了伤害,现在都想要赶紧治愈疾病,但是不知道治疗丙肝期间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针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就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1、饮食上,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调节饮食,进行辅助丙肝的治疗。

吃合适的食物,防止加重肝脏的负担,为肝脏恢复提供有利的帮助。

专家建议,丙肝患者应该注意禁食辛辣、刺激性强和油腻的东西,要尽量选择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有利于消化的食物。

2、治疗期间,接受针对性治疗。

由于丙肝具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在这期间很容易发生变异,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接受针对性的治疗。

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的危害,避免错过最佳的丙肝治疗时机。

另外,在选择医院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权威、专业的医院。

这将对患者的心理上也会有所帮助。

长期服用丙通沙的丙肝患者,牢记四大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丙通沙的丙肝患者,牢记四大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丙通沙的丙肝患者,牢记四大注意事项
提起来丙通沙,想必丙肝的患者并不陌生。

早在2008年5月,成为我国首个通过审批的泛基因型丙肝病毒单一片剂方案。

此外,还可联合利巴韦林用于丙肝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成年患者。

因其治愈率高达95%,且服用方便,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为丙肝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然而,服用过程中仍需牢记这四大注意事项,否则越吃越严重。

一、用药疗程
丙通沙适合于基因型为1-6型的所有慢性丙肝患者。

除3型外,未合并肝硬化或者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单独使用12周即可。

而对于存在失代偿期和3型肝硬化患者,需要使用丙通沙联合利巴韦林联合治疗12周。

二、用药方法
依据该药物说明书,使用时该药物常规使用方法为每天使用一次,每次口服一片,食物不影响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均可。

三、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丙通沙也不例外。

虽然该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但使用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出现副作用。

研究表明该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乏力、皮疹、恶心呕吐等。

四、相互作用
由于该药物中不含有蛋白酶抑制剂。

因此,该药物几乎不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这也是该药物优于其他药物的地方。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专家论坛・解读《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李梦东作者单位:410038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作者简介:李梦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丙型肝炎病毒(HC V )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称指南)[1],对我国丙肝的防治起到了推动和指导作用。

但是,在指南中仍有几个问题存在争议,值得提出来加以讨论。

一、HC V 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其亚型 HC V 属于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易变异。

S imm onds 把HC V 分为6个基因型(同源性在56%~72%),11个主要亚型(同源性74%~86%),可能还会发现新的亚型。

分型方法有型特异性引物PCR 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经型探针杂交法、直接测序法及基因芯片法等[2]。

当前在较保守的5’非编码区(5’NC 区)已证明至少有12a 、b 、c ,22a 、b 、c ,32a 、b ,4、5及6等6个大的基因型。

美国大多数分离株为基因1a 型(60%)及1b 型(20%)[3]。

王宇等调查证明,我国北方地区(沈阳、哈密及兰州)3型感染率为30%~50%,南方地区(南京、南宁、成都)则以2型感染为主(90%~100%),而杜绍财等的报告则认为北方(北京、西安)2型感染者为80%~85%,3型感染者为15%~19%;南方(重庆、武汉、广州、广西)2型感染者为80%~100%,3型感染者为0~13%[4]。

[指南]中认为我国1b 型(约占60%~80%)和2a 型较常见,其中以1b 型为主,某些地区有1a 、2b 和3b 报道,6型主要见于香港、澳门地区及南方边境省份,在[指南]中提到有3c 型,是很特殊的,但均未说明其地区分布及频率,显然与以往的结果出入较大,而无法参与对比。

也可能因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结果混乱,很难进行正确评估。

丙型肝炎指南解读

丙型肝炎指南解读

(二)特殊人群的治疗
• 1、儿童和老年人:儿童治疗SVR率较高,耐受性较 好。老年人耐受性较差,应考虑其对药物的耐受性、 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及患者的意愿。
• 2、酗酒及吸毒者:慢性酒精中毒及吸毒可促进HCV 复制,加剧肝损害,加速肝硬化甚至HCC进程。需要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同时戒酒和戒毒。
• 4、肝硬化与HCC:最严重结果是肝硬化和HCC。
• 5、混合感染:我国HCV和HBV或HIV混合感染多见。
• 6、肝脏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丙型肝炎常在肝脏 移植后复发,进展速度较快。复发与移植时HCV RNA水平及移植后免疫抑制程度有关。
六、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一)血清生化学检测
• ALT、白蛋白、PTA • 慢性丙型肝炎30%肝功正常,40%ALT低于正常水平
• 慢性感染:感染时间超6个月。
• 慢性化率为50~85%。
• 感染后20年,儿童和年轻女性肝硬化率为2~4%;中 年因输血感染者为20~30%;一般人群为10~15%。
• 感染HCV时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合并HIV感染者、 合并HBV感染、嗜酒(50g/d以上)、非酒精性脂肪 肝、肝脏高铁载量、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所致有毒 物质可促进疾病进展。
• 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HCV、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 止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HCC,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
• 肝硬化和HCC是慢性丙型肝炎 患者主要死因。肝硬化10年生 存率约为80%,失代偿者10年 生存率为25%。
(二)抗病毒治疗有效药物
• 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 林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病 毒治疗方案。持续病毒 学应答(SVR)达54~ 56%。
(三)HCV基因组结构特点
(四)HCV灭活方法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丙肝的早期症状表现1、对于慢性丙肝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且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复发,不仅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也给以后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2、对于急性丙肝患者来说,部分患者完全是可以自己痊愈的,虽然如此,一旦发现得了丙肝,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

急性丙肝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同时也需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措施,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发展。

3、中药治疗。

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比较多,因为中药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安全无毒害,但是中药治疗的效果比较慢,因此对于丙肝患者来说,中药治疗并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丙肝治疗方法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等进行传播。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早期进行治疗。

丙肝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症状在早期时有以下表现:丙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疲倦、浑身无力等症状。

患者的.皮肤表现有脸黄、皮肤黄等症状。

患者容易出现发烧、右上腹功能不适、尿液发黄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注意早期进行治疗。

慢性丙肝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

部分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患者常伴肝病面容、肝掌,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症状突然加重。

丙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把干扰素作为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

长效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丙肝最好的方法,丙肝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长效干扰素。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可以选用普通干扰素和复合干扰素。

2、使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时还要有足够的疗程。

早期应答的获得,预示着患者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一年以上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主张,用干扰素治疗丙肝一旦奏效,就应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1年以上。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肝癌
慢性丙型肝炎是肝癌的主 要病因之一,长期感染丙 型肝炎病毒可发展为肝癌。
02
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清除病毒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抑制丙型肝炎 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最终达到 清除病毒的目的。
通过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肝脏损伤
慢性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血液透析、共 用注射器等途径传播。
性传播
性接触是慢性丙型肝炎的 传播途径之一。
母婴传播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可经胎 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传播 给新生儿。
慢性丙型肝炎的危害
肝功能衰竭
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肝功 能衰竭,严重时可引起肝 昏迷或死亡。
肝外并发症
慢性丙型肝炎可引起多种 肝外并发症,如肾小球肾 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慢性丙型肝炎患 者的肝脏损伤,阻止病情进展为肝硬 化或肝癌。
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显著降低病毒载量
抗病毒治疗在短期内即可显著降 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
改善肝功能
随着病毒载量的降低,患者的肝功 能逐渐得到改善,肝功能指标趋于 正常。
延长生存期
抗病毒治疗能够延长慢性丙型肝炎 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04
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与预后
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病毒载量下降
抗病毒治疗后,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应显著下降,甚至检测不到。
肝功能改善
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应逐渐恢 复正常。
组织学改善
肝脏组织学检查显示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减轻。
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丙肝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乃至肝癌。

为规范丙肝的治疗,降低患者病毒载量,减缓肝脏病变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特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目标1. 清除HCV病毒,实现血清学治愈;2. 改善肝脏炎症,阻止肝脏病变进程;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预防HCV传播,降低公共卫生负担。

三、治疗方案1. 诊断及评估(1)病毒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HCV抗体、HCV RNA,确认患者感染状态;(2)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肝脏纤维化程度等;(3)全身状况评估:包括心血管、肾脏、代谢等方面;(4)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首选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如索磷布韦、哈瓦辛等;(2)肝脏保护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3)抗炎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5)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及结束后,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等指标。

3. 治疗方案(1)基因型1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普罗布考或哈瓦辛+利巴韦林;(2)基因型2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3)基因型3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4)基因型4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5)基因型5/6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

四、治疗监测及评估1. 治疗期间:每4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血常规等,评估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2. 治疗结束后:每12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监测病毒复发及肝脏病变进展;3. 定期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