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抗病毒DAA介绍

合集下载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1.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等,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注意DAA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疗效。
3.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4.随访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五、结论
本方案以丙肝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的详细治疗方案。通过严谨的治疗流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面的病情监测和长期的随访管理,旨在实现丙肝患者病毒学治愈,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原则
1.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肝脏损害程度及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规范化治疗:遵循国内外最新丙肝治疗指南,合理选择和使用DAA药物。
3.安全性优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重视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4.长期管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学及肝脏功能指标。
4.辅助治疗
(1)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针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3)对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5.随访与监测
(1)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
(2)定期评估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
-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针对患者合并的其他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和干预。
6.随访与评估

教学护理查房--丙肝DAA ppt课件

教学护理查房--丙肝DAA  ppt课件

床试验,共计入组约2400例受试者。

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疗法对比,ASC08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利巴韦林的
治疗慢性丙肝患者的安全性一致,但治愈率显著提高,疗程从48周减少至12周。
• ASC16

ASC16与包括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在内的其他DAA联合,组成的全口服免
干扰素治疗方案具有治愈率高及安全性良好的特征,经12周治疗后,难治型HCV 基因
ppt课件
17
索非布韦(吉利德)
ppt课件
18
ASC08/16(歌礼公司)
• 歌礼共拥有2个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

HCV NS3/4A抑制剂ASC08(Danoprevir);

HCV NS5A抑制剂ASC16(PPI-668);
• ASC08:•截止目前,ASC08已在欧美和亚洲(包括中国台湾)共进行了34个一期和二期临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及 其他传染病史。无长期服药史.
13
可供选择的 DAAs药物
ppt课件
14
•药 物 方 案 选 择 :
• PR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ɑ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方案)

是我国现阶段HCV现症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首 先推
荐首 案,可应首 于所有基因 型HCV感染同时首 治疗禁忌
证的患者。
• 以DAA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案: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

传播途径,为诊断方法的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03
快速、便携式诊断设备
随着便携式设备技术的发展,未来将开发出更加快速、便携的丙肝诊断
设备,便于在基层医疗单位和偏远地区开展筛查和诊断工作。
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 ,增强预防意识。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 定期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普及。
05
丙肝诊断报告内容与 格式
丙肝诊断报告基本内容
01
02
03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就诊 科室、就诊日期等。
病史回顾
询问患者是否有丙肝相关 病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 等。
临床表现
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以 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
丙肝诊断报告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诊断依据
包括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测 (HCV RNA检测)、肝脏超
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丙肝 的挑战。通过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经验 、技术和资源,协同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
规范报告制度
推动各国建立规范的丙肝报告制度,及时掌 握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趋势和疫情动态。同时 ,加强跨国合作,共同打击丙肝相关的非法 活动,如非法药品交易、血液制品流通等。
THANK YOU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查体未见黄疸、肝 掌、蜘蛛痣等体征。实验室检查:ALT 45 U/L(正常值0-40 U/L),AST 38 U/L(正常值0-35 U/L),HCV RNA阳性 。
丙肝诊断报告模板与示例
诊断依据 1. 肝功能检查异常,ALT和AST高于正常值; 2. HCV RNA阳性,提示存在丙肝病毒感染;

DAA时代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DAA时代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黄病毒科 丙型肝炎病毒属
● 球形有包膜的RNA病毒,直径50nm ● 病毒基因为单股正链RNA,链全长 约10Kb

传播途径:经胃肠道外传播(似HBV) 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潜伏期:15-150天 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 易感人群感染HCV后,慢性化的比例高达50%以上 免疫力不牢固
无HCV感染
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指征 只要HCV RNA阳性,无论抗-HCV是否阳性、是否 出现肝功能异常,且没有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如肝功 能为child C级、妊娠、未控制的抑郁性精神疾病、并存 的严重躯体疾病、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抗病毒 治疗药物过敏,以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 白水平不能耐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均应接受规范化的 抗病毒治疗。
• 我国常见的丙肝基因型为1b和2a,其中以 1b为主;6型主要见于香港和澳门地区。
丙肝基因分型临床意义
• HCV基因型与其致病性、肝细胞癌(HCC) 发生及干扰素(IFN)疗效有一定关系。由 于每一基因型均可分布在各期肝病中,因 此HCV基因型不能作为评价肝病严重程度的 一个指标。 • 1型丙肝使用干扰素治疗较难获得应答,治 疗时间要长,治疗剂量要大,合并用药剂 量也要加大。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青海
北京 河北 天津
西藏 四川
陕西 河南 湖北 上海 浙江
>3% (14 省) 2~3% (11 省) <2% (6 省)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海南
台湾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992~1995 )

2015 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

2015 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

2015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点解析在刚过去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上2015年更新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

与旧版相比,新版指南增加了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新的治疗方案,即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并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本文通过与2004年版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比,为您逐一阐述,新版指南的亮点所在。

流行病学更新流行病学数据。

全球HCV的感染率为 2.8%,估计约 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

我国属HCV低流行地区。

2006年调查显示,我国1-59岁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

加上高危群体,我国HCV感染者约1000万例。

HCV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其次为2型和3型,未发现基因4型和5型,6型相对较少。

预防除旧版预防措施外,新增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建议根据我国《丙型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管理。

自然史及发病机制新增促进疾病进展的高危因素。

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嗜酒(女性或男性50g/d以上)、合并感染HIV并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肥胖、胰岛素抵抗、合并HBV感染、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高铁载量、合并血吸虫感染、肝毒性药物和环境污染所致大的有毒物质、遗传因素等。

新版指南还进一步阐明了发病机制。

丙型肝炎肝损害的主要原因是HC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学反应,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起重要作用。

实验室检查新版指南中实验室检查提至临床诊断之前,并删除血清生化学检测和HCV RNA定性检测段落。

补充抗-HCV检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IA。

并指出抗原检测是在缺乏HCV RNA 检测条件时才考虑进行的。

统一HCV RNA定量检测单位为IU/ml。

指南对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及意义进行了具体描述,并表示应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该检测。

新增了HCV耐药相关基因检测、宿主IL-28B基因分型。

丙肝基础知识和DAA治疗药物专家讲座

丙肝基础知识和DAA治疗药物专家讲座

丙肝基础知识和DAA治疗药物专家讲座
第11页
慢性丙型肝炎是能够治愈疾病
治疗目标: 去除HCV病毒预防肝硬化、肝癌、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治疗终点: 实现SVR,即病毒学治愈,停药后随访24周HCV RNA检测不到
*
丙肝基础知识和DAA治疗药物专家讲座
第12页
各大指南一致提议全部HCV患者均需治疗
提议全部慢性 HCV 感染患者接收治疗…
第20页
中国已上市DAA药品基本信息比较
企业名称
商品名
通用名
主要成份
作用靶点
中国上市时间
定价
中国适应症
使用方法用量
汉字
汉字
英文简写
元/盒
疗程
用量
联适用药
贵宝
百立泽
盐酸达拉他韦片
达拉他韦
DCV
NS5A
8月24日
4371.5
12盒/24周
基因1b型
1片/日
联适用药
速维普
阿舒瑞韦软胶囊
阿舒瑞韦
ASV
NS3/4A
8月24日
446
12盒/24周
1粒/次 2次/日
艾伯维
维建乐
奥比帕利片
奥比他韦
OBV
NS5A
9月20日
4521
12盒/12周
基因1型
2片/次 1次/日
需加达塞布韦
帕里瑞韦
PTV
NS3/4A
利托那韦
增效剂
易奇瑞
达塞布韦钠片
达塞布韦
DSV
NS5B
9月20日
393
12盒/12周
基因1型
1片/次 2次/日
第23页
吉四代

直接抗病毒药物抗HCV治疗进展

直接抗病毒药物抗HCV治疗进展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其疗程取决于治疗前病毒载量、基因型及早期病毒学应答等,但总疗效仍不令人满意。

对于基因1型的患者,Peg-IFNα┼RB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不到50%,对于基因2型的患者,SVR 获得率可达到85%[1],但不良反应明显,包括骨髓抑制、溶血及诱发精神异常等。

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急需更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的研发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重大发展。

在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会议上,共有36个有关DAAs的报道。

DAAs主要分为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B多聚酶抑制剂及NS5A抑制剂等。

目前已经有多种药物完成了临床前研究,部分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2]。

2011年AASLD将boceprevir 和telaprevir写入基因1型慢性HCV感染治疗指南中[3],它们很快就会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开始应用。

本文就目前DAAs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1DAAs的分类1.1NS3/4A蛋白酶抑制剂1.1.1Telaprevir Telaprevir通过共价可逆结合NS3/4A抑制蛋白酶活性。

在亚基因型HCV复制模型中,telaprevir可显著降低病毒RNA,最终可清除复制细胞中HCV RNA[4]。

Telaprevir已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对象为telaprevir初治基因1型HCV感染者及既往IFN治疗失败患者。

在ADVANCEⅢ期研究中,共纳入1088例初治基因1型慢性HCV感染者,对telaprevir(750mg,1次/8h)和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RBV(1000~1200mg/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5]。

消除丙肝行动一直在路上: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

消除丙肝行动一直在路上: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

丙肝消除行动我们在路上——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是《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全球有7100万慢性HCV感染者。

据估计,我国约有1000万例慢性HCV感染者。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从2002年开始,我国每年报告的HCV感染者数量逐年上升,至2012年及其后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每年20~22万例;从2002年至今,报告的总病例数不到300万例,也就是说仍有70%以上的HCV感染者并没有被发现。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的问世,绝大多数丙肝患者可在3个月得到治愈。

在2019年,有3种直接抗病毒药物纳入我国医保,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5%,解决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药品负担。

在具有治愈丙肝药品的前提下,由政府主导,扩大监测,强化转诊与治疗,积极预防新发感染,能有效地消除丙肝威胁,保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思维导图】01 【我国消除丙肝行动工作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具体到丙型肝炎就是:新发HCV感染率降低90%;丙型肝炎相关死亡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us agents, DAAs)的应用以及在中国的普及,接受DAAs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95%以上可获得持久病毒学应答,真正影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丙型肝炎目标的"短板"是如何有效地筛查出HCV感染者。

2022年5月,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关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行动计划》(简称《2022-2030行动计划》)决议,《2020-2030行动计划》自2021年初启动编写后,WHO成员国间召开了一系列非正式讨论会议,经过半年多的咨询和研究,到2021年7月梳理完成该文件框架,10月开始进行非正式咨询会,完成第一稿后又经过几番修改,最终于2022年5月完成终稿并提交给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肝抗病毒DAA介绍中国丙肝病毒基因分型:GT1b(56.8%),GT2(24.1%),GT3(9.1%),GT6(6.3%),未见4型和5型,海南省以GT6a和GT3为主。

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

DAA一、奥比帕利(商品名:维健乐)奥比帕利是艾伯维公司研发的,是奥比他韦(Ombitasir)、帕利瑞韦(Paritaprevir)、利托那韦3种药物组成的抗丙肝病毒复方制剂,治疗基因1型。

奥比他韦是一种NS5A抑制剂,通过抑制NS5A聚合酶抑制丙肝病毒组装和释放,其作用机制与达拉他韦相似。

帕利瑞韦属于第二代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NS3/4A蛋白酶活性,起到抑制丙肝病毒多聚蛋白处理和加工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西美普韦(Simeprevir)相似。

利托那韦(Ritonavir)没有抗丙肝病毒作用,它是一种肝脏药物代谢酶(CYP3A)的抑制剂,在处方中的作用是延缓帕利瑞韦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药物的血浆浓度和谷浓度。

奥比帕利的药物组成:奥比他韦12.5mg,帕利瑞韦75mg,利托那韦50mg。

二、达塞布韦(Dasabuvir)商品名:易奇瑞达塞布韦是艾伯维公司研发的,属于非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丙肝病毒NS5B聚合酶的作用来抑制丙肝病毒RNA的复制,治疗基因1型。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两药联合,三面出击,从3个不同的途径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再加上利托那韦的增效作用,对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因此被国外专家称为基因1型丙肝的“3D”治疗。

维克派克套装由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组成,是妊娠期间安全性程度B级药物,建议在治疗期间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但不要使用含有炔雌醇的药物避孕,雌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ALT升高的危险,有潜在的肝毒性,因此不建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B级和C级)使用。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中的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不经过肾脏代谢,有肾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药物剂量。

奥比帕利和达塞布韦服药时间有讲究:两药需要与食物同服,因为食物可增加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但对食物的种类、热卡和脂肪含量无特殊要求。

奥比帕利每次2片,每日1次,与早餐同服。

达塞布韦每次250mg(1片),每日2次,早餐和晚餐时各服1次。

整片吞服药物,不应咀嚼、掰碎或溶解药片后服用。

如果一餐漏服了药物,可以按照下面的处理:奥比帕利:如果某次漏服,可在漏服剂量排定时间的12小时之内服用该处方剂量。

如果从奥比帕利常规服药时间起已超过12小时,则不应补充漏服的剂量,患者应按排定的给药时间服用下一剂量。

达塞布韦:如果某次漏服,可在漏服剂量排定时间的6小时之内服用该处方剂量。

如果从奥比帕利常规服药时间起已超过6小时,则不应补充漏服的剂量,患者应按排定的给药时间服用下一剂量。

例如:一次早餐漏服,午餐时可以将早餐漏服的药物补上,晚餐稍延后一些时间吃,同时服用晚餐时需要服用的药物即可。

但绝对不能在晚餐时一下子把一天的药都吃进去。

三、达拉他韦(Daclatasvir,商品名:百立泽)和阿舒瑞韦(Asunaprevir,商品名:速维普)两药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的,两者联用抗病毒治疗基因Ib型丙肝患者。

达拉他韦是一种NS5A抑制剂,属于“泛基因型”丙肝病毒NS5A抑制剂。

推荐剂量:60mg,每日1次口服,空腹或进食对药物的吸收利用无明显影响,餐前或餐后服用度可以。

少数药物与达拉他韦有相互作用,如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奥卡西平)抗结核药(如利福布丁、利福平、利福喷丁)、地塞米松和中草药贯众、连翘,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与达拉他韦无明显相互作用。

阿舒瑞韦是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对丙肝病毒基因1、4、5、6型有效,2、3型抑制较弱,阿舒瑞韦推荐剂量:每次100mg,每日2次,饮食对阿舒瑞韦的影响很小,因此没有必须与食物同服的要求,餐前或餐后服药均可。

一餐漏服了药物,可以按照下面的处理:达拉他韦:如果漏服一次,应该指导患者,在计划给药时间的20小时之内,应尽快补服;如果超过20小时,则不再补服,按计划时间继续下一次服药。

阿舒瑞韦:对于漏服一次阿舒瑞韦,应该指导患者,在计划给药时间的8小时之内,应尽快补服;如果超过8小时,则不再补服,按计划时间继续下一次服药。

四、达诺瑞韦(商品名:戈诺卫)戈诺卫是中国公司歌礼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治疗,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患者中治愈率(SVR12)达97%,在基因1型肝硬化患者中治愈率(SVR12)达100%。

体外研究显示,戈诺卫对基因1-6型的NS3/4A蛋白酶表现出强效活性。

歌礼的另一个丙肝1类新药拉维达韦(新一代全NS5A抑制剂)也已完成Ⅱ/Ⅲ期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表明,拉维达韦联合戈诺卫组成的首个中国原研全口服无干扰素方案,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患者中治愈率(SVR12)达99%,且针对基线发生NS5A耐药突变的患者,100%实现SVR12。

五、艾尔巴韦(Elbasvir)格拉瑞韦(Grazoprevir)(Zepatier,商品名:择必达)择必达是默沙东公司研发的,治疗丙肝基因1、4型。

艾尔巴韦是NS5A抑制剂,格拉瑞韦是NS3/4A蛋白酶抑制剂。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DDI)少,可用于多样化的丙肝患者如:代偿期肝硬化、合并HIV感染、接受阿片替代治疗、晚期慢性肾病或需要透析、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伴遗传性血液病的患者。

大约1%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ALT升高(≥正常值上限5倍),一般发生在治疗的8-10周,治疗结束后即可恢复。

因此不建议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B级和C级)使用。

食物对择必达的吸收和利用无明显影响,空腹或餐后服用不受限制,不需要随餐服用。

推荐剂量每日1片。

择必达与阿扎那韦、达芦那韦、洛匹那韦、沙奎那韦、替拉那韦、替诺福韦、环孢素、他克莫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酮康唑、利福平及一些他汀类降脂药物有相互作用。

六、索菲布韦又名索磷布韦(Sofosbuvir,商品名:索华迪Sovaldi)索菲布韦是第1个核苷类NS5B聚合酶抑制剂,有吉利德公司研发。

称为“泛基因型”抗丙肝病毒药,与蛋白酶抑制剂不同,病毒对它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即使产生耐药性,停药后耐药病毒很快消失,可以更换另一种药物联合,再次用索菲布韦对以前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治疗。

索菲布韦没有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属于妊娠期安全程度B级药物。

索菲布韦的推荐剂量为400mg,每日1次口服。

食物对索菲布韦的吸收和利用无影响,因此不必像蛋白酶抑制剂那样需要进餐前后服用。

但与高脂饮食同时服用可减慢药物的吸收,因此最好空腹服药。

索菲布韦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肾功能,严重肾损害患者慎用。

少数药物与索菲布韦有相互作用,如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奥卡西平)抗结核药(如利福布丁、利福平、利福喷丁)、抗艾滋病病毒的蛋白酶抑制剂(如替拉那韦、利托那韦)与索菲布韦合用,可降低索菲布韦的血药浓度,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索菲布韦美国FDA发出警告,索菲布韦与胺碘酮可能有相互作用,导致索菲布韦的血药浓度增加,引起心脏毒性。

建议索菲布韦与胺碘酮不要同时服用。

索菲布韦与达拉他韦组成复方制剂称为“吉一代”,对所有基因型都适用,推荐剂量每天1片。

七、雷迪帕维90mg(Ledipasvir)+索菲布韦400mg复合制剂:吉二代(商品名:哈瓦尼,Harvoni)雷迪帕维是NS5A抑制剂,对基因型1a、1b、4a、6a丙肝病毒的抗病毒效果都很好,但对基因型2a和3a丙肝病毒的作用较弱。

吉二代主要用于基因1、4、5、6型丙肝的治疗,可以用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

推荐剂量每天1片。

食物对吉二代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没有影响,口服或餐后服用都可以。

吉二代不能与利福平合用,因为利福平可明显降低雷迪帕维和索菲布韦的血药浓度,影响吉二代的疗效。

吉二代可增加替诺福韦的血药浓度,丙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或艾滋病病毒共感染的患者尽量避免吉二代与抗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替诺福韦合用。

吉二代与瑞舒伐他汀、利福平和中草药贯众、连翘有相互作用,不能同时服用。

雷迪帕维在胃酸PH较低的情况下吸收较好,与胃酸抑制剂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应注意避免同时服用。

吉二代治疗期间不要与胺碘酮并用。

吉二代属于妊娠期间安全程度B 级药物,但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服用。

八、索菲布韦400mg和维帕他韦100mg(Velpatasvir)复合制剂又称为吉三代(商品名:国内丙通沙、国外伊柯鲁沙,Epclusa)维帕他韦属于一种NS5A抑制剂对所有基因型的丙肝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而且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屏障较高。

可以用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

推荐剂量每日1片。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慎用。

九、索菲布韦400mg、维帕他韦100mg和Voxilaprevir100mg复合制剂又称为吉四代。

吉四代适用于全部6种基因型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美国批准日期2017年7月18日,国内尚未上市。

适应症:1、既往接受含有一种NS5A抑制剂方案治疗失败的全部6种基因型丙肝成人患者的再治疗。

2、既往接受含有索菲布韦但不含一种NS5A抑制剂方案治疗失败的基因型1a或3丙肝成人患者的再治疗。

十、达拉卡韦30mg、阿舒瑞韦200mg和贝卡布韦75mg复合制剂由施贵宝公司研发,贝卡布韦是一种高效的非核苷类NS5B聚合酶抑制剂,对基因1型丙肝病毒感染效果明显,对基因3、4、5型丙肝病毒也有效,对基因6型丙肝病毒的效果差别较大,二队基因2型丙肝病毒只有较弱的作用。

用法:每次1片,每日2次。

对基因型1、2、3、4丙肝病毒感染都有效,目前还没有上市。

要引起注意的问题: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肝脏代谢,导致的肝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DDI)是主要问题。

蛋白酶抑制剂的DDI较多,需要进行合并用药的评估。

AASLD和IDSA 指南推荐: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案,治疗中需要严密的肝功能监测。

1、应用择必达的患者需在用药第8周(及第12周,假如为16周方案)要复查肝功能。

2、应用帕利瑞韦/利托那韦方案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评估代偿性肝病临床特征(如腹水、肝性脑病或TBIL>51.3μmol/L),以及在治疗第2、4周和根据个体需求的其他时间节点复查肝功能。

如患者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或血DBIL/ALT/AST显著升高,则需停用基于的帕立瑞韦/利托那韦方案。

NS3/4A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转运蛋白阻碍间接胆红素进入肝细胞,从而升高血间接胆红素水平(高胆红素血症)。

蛋白酶抑制剂示胆红素出胞血管转运蛋白抑制剂,这可能会阻碍直接胆红素排出汇入胆汁。

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