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新方法

合集下载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 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年丙肝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丙肝有哪些症状表现丙肝的早期症状表现1、把干扰素作为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

长效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丙肝最好的方法,丙肝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首先使用长效干扰素。

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可以选用普通干扰素和复合干扰素。

2、使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时还要有足够的疗程。

早期应答的获得,预示着患者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一年以上便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目前主张,用干扰素治疗丙肝一旦奏效,就应该坚持使用干扰素治疗1年以上。

3、病毒治疗丙肝。

该原则对象必须是其治疗方法的适应症患者,有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患者,或者说该类患者不适合应用干扰素进行丙肝治疗。

丙肝纤维化F2期和F3期的患者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适应症患者,其次肝硬化早期的患者也可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治疗方法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日常生活亲密接触等进行传播。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早期进行治疗。

丙肝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症状在早期时有以下表现:丙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疲倦、浑身无力等症状。

患者的.皮肤表现有脸黄、皮肤黄等症状。

患者容易出现发烧、右上腹功能不适、尿液发黄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注意早期进行治疗。

慢性丙肝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

部分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

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患者常伴肝病面容、肝掌,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症状突然加重。

丙肝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对于慢性丙肝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且易出现病毒变异耐药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复发,不仅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也给以后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2、对于急性丙肝患者来说,部分患者完全是可以自己痊愈的,虽然如此,一旦发现得了丙肝,一定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恶化。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丙肝最新治疗方案
1.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症等,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注意DAA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疗效。
3.治疗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
4.随访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及时反馈病情变化。
五、结论
本方案以丙肝治疗的最新进展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了一套合法合规的详细治疗方案。通过严谨的治疗流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面的病情监测和长期的随访管理,旨在实现丙肝患者病毒学治愈,改善肝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治疗原则
1.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毒基因型、肝脏损害程度及合并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规范化治疗:遵循国内外最新丙肝治疗指南,合理选择和使用DAA药物。
3.安全性优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重视药物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
4.长期管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学及肝脏功能指标。
4.辅助治疗
(1)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针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3)对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
5.随访与监测
(1)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
(2)定期评估患者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辅助治疗
-建议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
-对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患者,给予保肝、抗纤维化治疗。
-针对患者合并的其他疾病,给予相应治疗和干预。
6.随访与评估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

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新疗法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肝炎,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感染。

长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幸运的是,近年来,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1.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是近年来丙型肝炎治疗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相比,DAAs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少的副作用。

DAAs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不同基因型的差异丙型肝炎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目前,已经有了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

例如,对于基因型1的患者,苏巴韦和阿巴韦韦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而对于基因型3的患者,达卡他韦和阿索帕韦是更有效的选择。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准确确定患者的基因型是非常重要的。

3.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因型、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体化治疗在丙型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相关指标的评估,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减少不良反应。

4. 新疗法的出现除了传统的DAAs,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

例如,RNA干扰疗法可以通过靶向病毒基因组的RNA分子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此外,疫苗研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丙型肝炎的感染,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以及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使得治愈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时,个体化治疗和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也为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然而,我们仍需持续努力,加强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真有那么神奇吗?

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真有那么神奇吗?

抗丙肝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真有那么神奇吗?. All Rights Reserved.任姗(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综合科,主治医师)在我国,丙型肝炎(丙肝)发不到及时、正确、合理的治疗,有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2015年最新病率及死亡率呈急速上升趋势。

丙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的一项医生调研中76%的受访者认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增多,硬化患者中,约有3%~10%可演变为为患者对丙肝认识不够或错误,是也意味着传染源基数增加,使得传肝细胞癌,所以慢性丙肝病毒感染丙肝诊治中明显的障碍。

同时,据播速度和范围加大,我国丙肝病例给国家、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资料,丙肝病数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感染丙肝病严重的负担。

毒诊断率很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毒者达1000多万。

2、丙肝认识误区多区。

近50%丙肝病毒感染患者或是1、丙肝传播方式多、危害大由于慢性丙肝发病隐匿,症状未被确诊或被误诊,只有不到丙肝在传统上认为主要通过输不明显,公众对丙肝防治的认知度2%的被诊断为慢性丙肝的患者采血、静脉注射吸毒途径传播,但近些低。

由中国肝炎防控基金会近年进用基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

年发现该病有多种传播方式,包括行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只有3、丙肝是可以根治的疾病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等方式传播。

38%的人听说过丙肝,远低于对甲丙肝虽然危害不小,但医学发感染了丙肝病毒,约75%~85%的患者肝(91%)和乙肝(95%)的知晓展已找到根治丙肝的方法,可通过会演变为慢性丙肝。

而慢性丙肝如得度。

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不知道抗病毒治疗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丙31肝病毒,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耐受力。

性,严格遵循服药频次、剂量和疗灭丙肝的目标,通过治愈患者,去4、DAAs目前存在的问题程,严防耐药突变的发生。

除传染源,使丙肝彻底消灭。

我国(1)价格昂贵:国际上这些(3)DAA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丙肝治疗药物药物的价格普遍“让人咋舌”,更药物相互作用:由于RBV有可能导最常规的方案是长效干扰素注射联新版丙肝防治指南纳入了这些口服致胎儿先天畸形或死胎,因此索非合利巴韦林(RBV),治愈率为药物,旨在指导规范用药,保护患布韦联合长效干扰素-α+RBV,或44%~70%,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者与国内医生的权益,并促使中国索非布韦单独联合RBV应在孕妇和足之处,如疗程长,毒副作用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审批伴侣正在备孕的男性中禁用。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SVR (%)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942研究:疗效小结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6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HCV 基因型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5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800 mg/日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非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78%
65% (n = 253)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24 周
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48 周
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吸收过快,峰浓度高
PEG位点多样,产品均一性差
分布过广,剂量要大
PEG与干扰素结合不稳定需要制成干粉剂
消除过速,给药要频
在体内分布仍很广泛
波动过大,耐受性差
不能保证稳定1周的血药浓度
第二代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纯度更高
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
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IFN)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IFN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2KD)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40KD)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丙肝病毒是一种引起肝炎的病原体,常常导致严重的肝脏疾病。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疗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

一、干扰素疗法干扰素疗法是丙肝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通过注射干扰素来抑制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数量并提高治愈率。

然而,该疗法存在副作用多、治疗周期长等缺点,因此现在已被其他更先进的治疗方案所取代。

二、直接抗病毒药物直接抗病毒药物是目前丙肝治疗的主流方法,它们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1. 利巴韦林(Ledipasvir)和苏巴韦韦(Sofosbuvir)联合治疗:这是一种口服药物联合疗法,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丙肝病毒感染。

该治疗方案的疗程一般为12至24周,不同患者的治疗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2.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这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案,适用于丙肝病毒引起的皮肤损害。

患者可将二甲基亚砜直接涂抹在受损皮肤部位,并配合口服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3. 直接抗病毒疫苗: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直接抗病毒疫苗,这种疫苗可以直接作用于丙肝病毒,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尽管目前尚未有可用的直接抗病毒疫苗,但这是未来可能的治疗选择之一。

三、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结合多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旨在增强疗效和减轻副作用。

常用的联合治疗方案包括:1. 利巴韦林、苏巴韦韦和利帕韦林(Ledipasvir、Sofosbuvir、Ribavirin)联合治疗:这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多种丙肝病毒株型。

疗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毒株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利巴韦林和达卡他韦(Ledipasvir、Daclatasvir)联合治疗:这种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耐药株型的丙肝病毒感染。

利巴韦林和达卡他韦可以互相增强疗效,并减轻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

丙肝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丙肝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乃至肝癌。

为规范丙肝的治疗,降低患者病毒载量,减缓肝脏病变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南,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特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目标1. 清除HCV病毒,实现血清学治愈;2. 改善肝脏炎症,阻止肝脏病变进程;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预防HCV传播,降低公共卫生负担。

三、治疗方案1. 诊断及评估(1)病毒学检测:通过血清学检测HCV抗体、HCV RNA,确认患者感染状态;(2)肝脏功能评估:包括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肝脏纤维化程度等;(3)全身状况评估:包括心血管、肾脏、代谢等方面;(4)个体化评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习惯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首选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如索磷布韦、哈瓦辛等;(2)肝脏保护治疗: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3)抗炎治疗:根据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5)定期随访:治疗期间及结束后,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等指标。

3. 治疗方案(1)基因型1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普罗布考或哈瓦辛+利巴韦林;(2)基因型2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3)基因型3型HCV感染:推荐使用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4)基因型4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5)基因型5/6型HCV感染:推荐使用哈瓦辛+利巴韦林,或阿舒瑞韦+达卡他韦。

四、治疗监测及评估1. 治疗期间:每4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血常规等,评估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2. 治疗结束后:每12周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功能,监测病毒复发及肝脏病变进展;3. 定期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丙肝3b型治疗方案

丙肝3b型治疗方案

丙肝3b型治疗方案引言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其中,丙肝3b型是一种重要的亚型,通常对治疗反应较差。

本文将介绍丙肝3b型治疗的最新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疗效评估等内容。

药物治疗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DAA是目前治疗丙肝的主要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丙肝病毒复制。

对于丙肝3b型患者,推荐的DAA治疗方案包括索非布韦/维索布韦联合方案、达卡他韦/利巴韦林联合方案和格拉西韦/埃博西韦联合方案。

这些方案在临床上已经证实具有较高的病毒清除率和良好的耐受性。

耐药性治疗对于一些耐药性强的丙肝3b型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复合治疗方案。

例如,索非布韦/维索布韦联合达卡他韦/利巴韦林的方案被证实对抗耐药丙肝3b型病毒有效。

另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DAA联合使用,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转化作用药物治疗一些最新研究表明,转化作用药物可以促进免疫系统清除丙肝病毒。

目前,包括干扰素类药物和核苷类似物在内的转化作用药物已经被应用于丙肝3b型的治疗中。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治愈率,并提高对DAA的应答。

非药物治疗方案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丙肝3b型患者,生活方式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要避免饮酒、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以降低肝脏负担。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

此外,适量的运动和积极的心态对于促进丙肝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染控制丙肝属于传染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传染控制。

患者应避免与其他人共用注射器和其他针具,同时避免性行为传播。

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也应接受疫苗接种,以预防感染。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要注意洗手和消毒等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疗效评估病毒学评估在开始治疗前,要进行病毒学评估,包括检测病毒核酸和病毒载量。

治疗期间,可以通过监测血清病毒载量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通常,治疗后12周的病毒清除率超过99%被认为是治愈。

肝功能评估肝功能评估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新方法
摘要:目的:抗病毒治疗在丙型肝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区间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50例,采用
随机分组的方法,告知患者与家属实际情况并取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每组25名患者。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抗病毒治疗,称为实验组。

研究丙型肝病受丙型肝病患者年龄和患者肝脏
的纤维化程度、丙型肝病病毒基因、使用治疗性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本体病毒载量、联合治疗和疗程的影响,临床实践中仍需根据患者的情况作个性化治疗,临
床尚需对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对照两组的治
疗效果发现,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肝脏功能与表面抗原的检测指标明显低于
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

重新复核两组患者之间的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抗病
毒治疗比常规治疗更能促进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新方法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
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
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
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
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组成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1月区间收治的丙型肝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告知患者与家属实际情况并取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每组25名患者。

在具体
的治疗过程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抗病毒治疗,称为实验组。

1.2患者分组方法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一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抗病毒治疗,称为实验组。

每组25人,经过检查没有患者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1.3治疗方法。

目前我省主要对抗丙型肝病的主要药物是干扰素。

但是单一的干扰素使用对于丙型肝病
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研究显示,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于丙型肝病的治疗效果很好。

由于患者个人体质上对于治疗性应答的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当
根据丙型肝病患者的具体应答情况确定疗程,同时要注意的是目前有几种正在使用的药物当
中有部分药剂是不需要根据使用患者体重来调整药剂使用量的,同时还有其它药物是需要调
整的,在临床当中要区分对待。

1.4效果评定
分别对两组丙型肝病患者进行对应的治疗,保证用药的及时准确。

经过初期治疗后,分
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定,具体的评定标准为肝功能的恢复。

在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对
照两组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肝脏功能与表面抗原的检测指标明显低于
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

重新复核两组患者之间的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结论抗病毒治疗比
常规治疗更能促进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结果
经过两组的对比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应答性反应
没有明显差别;肝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有部分的患者因药物的不良反应
而停止用药并中止治疗;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血小板数量小范围不确定性下降、有明显的
流感症状发生并伴有低温持续性发热、严重患者有体重轻量减小并伴有脱发等现象。

上述不
良性反应是非永久性,在完成疗程并停药后,不良症状都在一定时期内恢复到正常值。

3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
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

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
巴细胞浸润为主。

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HCV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介导和HCV直接损伤两种,病毒因素包括病毒的基因型、复制能力、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等;宿主因素包括人体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反应等。

饮酒、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素对HCV的感染病程也有影响。

HCV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
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研究丙型肝病受丙型肝病患者年龄和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度、丙
型肝病病毒基因、使用治疗性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本体病毒载量、联合治疗和疗程的影响,
临床实践中仍需根据患者的情况作个性化治疗,临床尚需对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在进行
一段时间治疗后,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肝脏功能与表面抗原
的检测指标明显低于采用抗病毒治疗实验组。

重新复核两组患者之间的没有统计学差异。


论结论抗病毒治疗比常规治疗更能促进慢性肝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中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玲,高树玉. 在丙型肝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处置[J]. 北方医护工作技术,2015(11)。

[2] 李秋志,宇静水. 肝病治疗过程中不良性发热的控制与发展的关系[J]. 黑龙江省肝病治疗,2016(05)。

[3] 李妮秋,兰媚月. 肝病在临床中的具体问题及解决办法[J]. 中国城市医疗,2015(10)
[4] 董兰艳,李长雯. 常见的肝病治疗手段与发展历史进程分析[J]. 河北省肝病临床,2014(10)。

[5].吴燕洪. 兰丽文,肝病治疗中阻断式治疗具体作用与意义[J].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2016(01)作者简介:俞丽萍,女,1981年12月出生,研究方向:传染病,以肝炎治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