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新版)济南版

- 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染色体变异对遗传特征的影响。
7. 人类性别决定的实例分析
- 分析具体的性别决定案例,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探讨性别决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传问题。
8. 科学研究方法
- 学习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方法,掌握性别决定的遗传推理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强调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区别,以及人类性染色体的类型和特点。
- 举例:讲解23对染色体中,22对常染色体与1对性染色体的区别,强调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重要性。
(2)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原理:讲解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以及性别决定的遗传规律。
- 举例:以XX和XY染色体为例,解释性别决定的遗传过程。
(2)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学生对性染色体遗传规律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掌握性别决定的遗传过程。
- 突破方法:设计遗传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性别决定的遗传规律。
(3)实例分析:学生在分析具体病例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社会伦理与性别问题
① 讨论性别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学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
② 探讨性别平等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9. 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① 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② 了解生物学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八、典型例题讲解
- 题目:如果父亲是XXY,母亲是XX,请预测他们的子女的性别比例。
2. 使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原理,掌握性染色体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一二
二、基因控制性状 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 基因 控制的。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 内是 成对存在的。因此, 基因也是 成对存在的。
1.下列不是生物性状的是( A.有的人天生金发 C.有的玉米是甜的
1
2
3
4
5
6
) B.有的月季开红花 D.有的石头是红色的
关闭
D
第二节 性状的遗传
第一课时 性状与相对性状
一二
一、生物的性状 1.性状 生物体的 形态、结构 、 生理特征 和 行为方式 统称为性状。生 物体有许多性状,如南瓜的形状,属于形态 方面的特征;鸡冠的形状, 属于结构方面的特征;人的 ABO 血型,属于 生理特征 ;人的惯用左手 是 行为方式 特征。 2.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每一种性状,往往有不同的 表现类型 。在遗传学上,把 同种 生物 同一性状的不同 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观察课本 P99 页“豌豆的某些相对性状”,思考:孟德尔选用豌 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答案
1
2
3
4
5
6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狗的卷毛与黑毛
C.狐的长尾和兔的短尾
D.人的身高和体重
关闭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称为生物的性状,生物的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高茎与 矮茎;而狗的卷毛和黑毛、人的身高和体重则不是同一性状;狐的关长闭 尾A 和兔的短尾,不是同一生物。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关闭
B
答案
解析 答案
3.下列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A.人的 ABO 血型 C.猎豹的快速奔跑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性状的遗传课件济南版

• 请同学们阅读P82-83内容,2分钟后回答 以下问题:
• 1、什么是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 为性状。
• 2、什么是相对性状?
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称为相对性状。
游戏
•观察课本82页的几 种生物的性状,看 图找差异,并说出 它们的不同
•把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把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
基因与性状表现
• 倘若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AA 或Aa,该生物个体表现为什么性状?
表现为显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即显性性状。
• 当细胞内控制某性状的一对基因为aa时, 该个体表现为什么性状?
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无酒窝的基因
(d)是隐性基因。如果一对夫妇都没有酒窝,那
么,他们的孩子脸上会不会有酒窝?
dd
dd
无酒窝
无酒窝
d
d
dd
无酒窝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二、基因与性状遗传
• 分析与讨论: 性状的遗传
思考:生物的性状是 由什么控制的? 与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 基因决定的。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在生物细胞内是成对存 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 在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生物的变异课件(新版)济南版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观察一种变异现象 ——瓜子大小的变异
• 质量性状: • 同一性状的差异不存在连续性变化,
界限分明,容易区分。可以用文字描述。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兔的白毛和黑毛 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水稻的粳、糯 血型
数量性状: 同一性状的差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
不易分类。要用数字表示。
人的身高; 棉花的纤维长度; 奶牛的泌乳量
长度 5-7 8-
(毫 米)
10
个数
11- 14- 17- 20- 23- 26- 29- 3213 16 19 22 25 28 31 33
• 4.绘制曲线 • (1)互相参考对方的数据。 • (2)将两种瓜子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 • (3)以果实的长度为x轴,样品的个数为y
轴
(4)可以画成折线图、直方图等。
二、变异的特点
1、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达尔文记载的安 康羊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2、变异是不定向的 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
有利的,还有一些既无害也无利。 3、变异可分为两类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不可遗传变异: 环境条件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实例1:良种选育
姐妹俩
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观察一种变异现象
观察实验材料,两个品种的瓜子有哪些差异?
瓜子底色有黑白之分,瓜子有大小之分 同一个品种瓜子的大小有没有差异?
瓜子颜色的区分和瓜子大小的区分哪个容易?为什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

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学习目标:1、知道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 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1、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学会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三、导学过程(一)什么是遗传?阅读P93页第一、二段文字1、试一试:填空:生物学上,把___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____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你能举几个生活中的事例吗?龙生,,2、: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所以相似的原因是什么?答:在于生物体内具有决定这种现象的。
3、:(1)子女的某些特征像父母,这是因为( )A.父母把各种性状直接传给了子女B、父母把蛋白质直接传给了子女C、父母把遗传物质复制了一份传给了子女D、父母把细胞质内的物质传给了子女(2)下列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母牛生下小牛B.马与驴生下骡C.种瓜得瓜D.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下双眼皮小孩(二)遗传物质在哪里呢?观察P93页图4.4-1,1、试一试:填空:(1)伞藻A与伞藻B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伞帽的和不同。
(2)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内。
2(1)伞藻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控制的?答:(2)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能得到什么启示?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在于,是遗传的控制中心3(1).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中心是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器官(2).天鹅的受精卵发育成天鹅,而不发育成丑小鸭,是因为其受精卵含有特有的()A、性状 B、细胞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3)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B、通过孩子是学习和模仿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D、通过遗传物质(三)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呢?看书P94页第二、三、四段文字:1、试一试:填空:(1)对生物的传宗接代具有重要作用的是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_,它是一类能被_______染成深色的物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1
2
3
4
1.下列生物所获得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性状 B.经杂交育种形成的奶牛产奶量高性状 C.经转基因形成的超级鼠体大生长迅速性状 D.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性状
第二课时 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作物的栽培和动物饲养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 的 需求和爱好 ,对其产生的 变异 进行逐代挑选,培育优良品种。
2.诱变育种:人们利用 辐射或 化学诱变剂 等手段诱发生物产生 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优点:可以增加 变异 机会,并能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缺点:其诱发的变异是 随机 的,而且 有利突变 很少,所以诱变育种 通常与品种间的 杂交结合进行。 3.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 重新组合 ,形成不同类型的子代,再从 中挑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类型进行育种,即为杂交育种。 4.课前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我国育种方面的成果。同时思考: (1)常见的遗传育种方式有哪些? (2)当地的生产实践中,有哪些遗传育种的应用实例?
培育出新品种。对新品种与原品种差异的最准确表述是( )
A.遗传
B.变异
C.可遗传的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关闭
C
答案
关闭D答案来自 1234
2.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从而获得新品种。其原理 是:射线或药物( ) A.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C.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D.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染色体图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2.通过展示性别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性别决定的过程。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性别染色体遗传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性别染色体异常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4.设计亲子遗传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遗传规律,加深对性别决定的理解。
1.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分享性别决定因素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强调性别染色体遗传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关于性别决定的实验,如观察果蝇的性别比例,或者调查家族中的性别遗传现象。
2.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利用调查问卷、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展示、染色体模型、调查问卷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婴儿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婴儿的性别特征。
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性别决定的过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习题

A CB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 、基因数与染色体数一样多C 、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D 、生物的某一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2、染色体、DNA 、基因的关系是( )A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B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不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C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 分子,DNA 上有一定数量的基因D 、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每条染色体中有一个DNA 分子,DNA 上有一个基因3、若豌豆的花瓣细胞具有12对染色体,那么其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应该是( )A 、6条B 、12条C 、6对D 、12对4、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在水稻第7染色体区域分离出控制水稻产量的单基因,只需控制一个单基因就能提高水稻产量。
关于DNA 、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是DNA 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B 、DNA 上包含有许多基因C 、一对染色体上均仅有一对基因D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5、科学家成功的把人的坑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 分子上,使烟草获得抗病毒能力,这个事实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A 、基因B 、脂肪C 、蛋白质D 、抗病毒干扰素二、非选择题6、下图是染色体和DNA 关系图,请看图作答。
(1)图中A 是染色体,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C 上,有许多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小片断叫做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C5、A二、非选择题17、(1)DNA 蛋白质(2)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解释人的性别决定原理(重点)
2、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难点)
3、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合作
4、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增强家庭观念,培养心爱母校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若干;布袋10只等
三、教学方法
模块学习法;谈话法;实验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调查家庭人口情况,引入男女例外性别,揭示课题。
(二)模块学习一:学会学习,探索男女染色体差异
阅读教材P104,完成导学纲上的下列问题:
1、看图说出男女各有多少对染色体?哪一对是性染色体?
2、哪一幅是男性染色体,哪一幅是女性染色体?
3、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图中圈出)(课件展示放大图,学生说出较短的一条为Y染色体,并引导学生推测Y染色体上有什么性别决定有关)
4、写出自己及父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要大写)
(三)模块学习二:我会分析——人类染色体的传递1、从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从受精卵要发育成后代,同时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两点分析)
2、从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推测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使用染色体图谱胶片分组探究)
3、利用人染色体图谱胶片,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形成时染色体数的变化及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并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学生给大家讲解,师生合作完成)
4、通过看受精动画演示,认识受精卵内的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与父母一致。
5、染色体按照这种方式在亲代和子代间传递的意义。
6、书写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和种类。
(四)模块学习三:我会合作——人类的性别决定
1、PPT展示探究问题,学生做出假设。
2、引导学生理解:判断生男生女的概率实际上是判断例外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概率。
3、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男生女几率相同;(实验中强调:随机摸取;)
4、分析我国大陆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解释男女性别比例偏离1:1的原因,联系身边实例,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
(人口普查性别之比与出生人口性别之比不能等同)(五)课堂总结
以小记者采访某一同学,其他同学作补充完善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达标检测
五、结束语
知识方面的学习,情感方面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