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作物,广泛应用于牧场和养殖场。
它不仅是牲畜最主要的饲料来源之一,而且还可以提高牲畜的产量和质量。
在进行青贮玉米的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其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种植和管理这一重要的饲料作物。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青贮玉米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酸性土壤不利于青贮玉米的生长,因此需要选择PH值在6.0-7.0之间的中性土壤。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也要求较高,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有机质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在土壤准备方面,需要提前进行翻耕和松土,以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
在翻耕的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磷、钾等肥料,为青贮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利于促进青贮玉米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二、品种选择青贮玉米的品种选择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种和丰产种是较好的选择,可以在较短的生长周期内获得丰收的成果。
还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性和适应性较强的品种,以降低病虫害对青贮玉米的影响。
在品种选择时,还需要考虑青贮玉米的用途。
如果是用于牧场的饲料,可以选择叶质较好、株高适中的品种;如果是用于养殖场的饲料,则可以选择耐旱、耐湿、产量高的品种。
无论选择何种品种,都需要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纯度,以确保播种后的生长效果。
三、播种和密植在播种方面,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播种时间。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有利于青贮玉米在冬季到来之前充分生长和成熟。
在播种前,可以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适当的灌溉,以保证种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
在播种密度方面,需要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土壤的肥力程度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每亩播种量在15000-22500株之间较为合适,可以保证青贮玉米在生长期间得到充分的光照和营养。
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牛、羊等反刍动物喜爱的饲料,也是湖北地区常见的饲料作物。
如果采取恰当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饲料质量,因此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十分重要。
一、种植技术1.选好地块和品种选好地块是青贮玉米种植的重要前提,优先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有良好排水能力的土地。
在品种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例如适宜早熟的品种适宜种植在相对较短的生长期内。
2. 土壤准备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清理,将树枝、杂草等杂物清除干净。
然后进行耕作、施肥和整地,以确保土壤的肥沃度和质地符合青贮玉米的需求。
3. 播种一般来说,适宜在春季的3-4月进行播种。
玉米的种子要选用高质量、健康的种子,并确保播种时井深适中、种子之间距离适当,避免太密或太疏,控制株距在60-70 cm左右。
4. 管理种植后的玉米需要得到适当的管理,包括浇灌、除草、肥料施用、追肥等,以保证玉米的稳定生长和高产。
需要及时对病虫害进行管理和防治,保证生长过程中的健康。
二、收获与加工1. 收获时间青贮玉米的收获时间应在玉米成熟后一个月左右,这时的玉米籽粒刚刚饱满,玉米叶子和茎都比较柔软,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储存、压缩和发酵。
2. 储存过程采用发酵贮藏的方法,青贮玉米的储存期可以达到一年以上,质量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存储上需要注意放置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及密封性。
3. 发酵处理发酵处理可以将青贮玉米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营养价值。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添加酸菌等。
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玉米产量和饲料质量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在科学的管理和加工下,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高产、优质、多次收割的饲草,也是种植牧草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下面介绍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一、选址和土壤青贮玉米种植需要选取土层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土壤 PH 值在6-7.5 之间最适宜。
避免在重油、酸碱度过高或过低、排水不良的土地上种植青贮玉米。
二、肥料施用种植青贮玉米需要充分施肥。
在春季播种前 2-3 周,要在旱天天气晴好时一次全面施肥,每亩使用有机肥 1000-1500 公斤,和复合肥 75 公斤,拌入土中深耕 15 厘米左右。
随后可待播种前 1-2 天再施一次复合肥 50 公斤/亩,并细心拌匀。
三、播种在气温高,土壤湿度适当的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为 6-8 公斤的种子。
在土壤表皮形成排水沟并平整表面后,以 50 厘米为行距, 20 厘米为株距,开好畦后,逐步放种。
每行至少播种 3 次,保证种子间距均匀。
四、中耕和保墒青贮玉米种植后,应立即进行灌水,保证种子萌发,同时在播种后 10-14 天进行中耕,控制杂草和保持土壤松散,改善土壤透气性和水分透过性。
之后,还可进行一到两次保墒。
五、密植和修剪当青贮玉米生长到 30-40 厘米时,应适当修剪根部和叶子,保持植株健康和形态匀称,并及时进行密植。
密植可使青贮玉米株高缩短,分枝多,保证产量和品质。
六、施肥青贮玉米因为需要多次收割,甚至每 20-30 天就要收割一次,所以要注意及时补充养分。
在每次收割后 2 周内施用 100 公斤/亩的复合肥和 10 公斤/亩的尿素,可促进植株生长和营养吸收。
七、防治病虫害种植青贮玉米容易受到白粉病、叶斑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虫害的影响。
要定期检查和清除害虫,及时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避免生产上的损失。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青枯病
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症状为叶片 枯萎,茎秆腐烂,根系坏死。防 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 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
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锈病
由锈菌引起,症状为叶片出现黄 色或橙色的锈斑。防治方法包括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销毁。
丝黑穗病
由真菌引起,症状为穗部畸形, 籽粒变成黑粉。防治方法包括选 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加强田 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集中
探讨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 景,如生物质能源、饲料等领域的发展潜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栽培效果评估与反馈
产量测定
在收获期对青贮玉米的产量进行测定,评估栽培效果 。
品质检测
对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口感等进行检测,反馈栽培 技术。
问题分析
针对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改 进。
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分析
技术推广
将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到其他地区, 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应用前景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3-11-10
• 青贮玉米介绍 • 高产栽培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青贮技术 • 高产栽培技术实例
01
青贮玉米介绍
青贮玉米的定义
青贮玉米是一种将新鲜玉米植株经过发酵处理后,作为动物 饲料使用的技术。
青贮玉米具有保存时间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等特点, 是养殖业中重要的饲料来源。
生物防治技术
01
02
03
利用天敌
通过释放天敌如瓢虫、草 蛉等控制害虫数量。
使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阿维菌素等防治害虫。
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

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用于饲养动物的优质饲料,其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以下是青贮玉米种植与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
种植前期:1. 土壤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pH值在6.5-8之间,且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2. 翻耕和平整:在农作物前期,进行彻底的翻耕,以便深松土壤并破碎土块。
然后进行平整,以确保种子的均匀分布和播种后的顺利生长。
3. 施肥:在播种前进行充分的肥力评估,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常用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如磷、氮、钾等。
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種子選擇:選擇优质的玉米种子,具有早熟、抗病虫害和丰产的特点。
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完整性,以提高发芽率和幼苗的耐病能力。
种植期:1. 播种:将种子根据规定的行距和行间距均匀地播种在已经平整的土地上。
在播种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生物菌剂,以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2.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是青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计划。
避免过量灌溉造成土壤积水。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和监测植株的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问题。
使用适当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以减轻病虫害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管理期:1. 道路和灌排系统的维护:保持田间的道路和灌排系统的畅通,以便农作业的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 除草:定期进行除草工作,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和阳光照射,以提供足够的养分和光合作用。
3. 采收时机的把握:青贮玉米的采收时机对其营养价值和味道有重要影响。
通常在玉米籽粒填实但尚未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收。
及时采收并确保青贮玉米的质量。
4. 储存与保存:采收后的青贮玉米需要适当的贮存和保管,以防止其受到霉变和品质下降。
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添加保鲜剂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
总结:青贮玉米的种植与管理技术包括土壤选择、种子选取、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道路和灌排系统的维护、除草、采收时机的把握以及储存与保存等。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饲料作物,它具有高产、高营养价值、易于加工保存等特点,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
1. 土壤准备和肥料施用青贮玉米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栽培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进行深翻,松土,除草等工作。
同时,在栽培前需要施用足够的肥料,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青贮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2. 品种选择青贮玉米品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和畜牧业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优选保证生产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高产优质品种。
3. 播种及密度在播种时,应该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气候条件。
播种前需要先进行加湿和沤肥,然后进行整地和犁架,并进行深耕。
在播种时,应该按照适宜的密度进行密植,一般每亩种植5-6万株左右。
4. 翻地、浇水和松土在青贮玉米生长期间,需要进行翻地、浇水和松土等工作。
在干旱时需要适时浇水,保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翻地和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土壤湿度和透气性。
5. 病虫害防治在青贮玉米生长期间,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为了保证青贮玉米生长的质量和产量,需要适时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的危害。
6. 收割及存储青贮玉米的收割需要在植株的吐丝期开始,一般为125-130天左右。
收割后的青贮玉米需要进行打捆、切碎、装袋等工作,然后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存储。
同时,需要注意定期进行检查和日常的防虫防潮等工作,确保青贮玉米的质量和保质期。
以上就是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通过科学、规范的栽培和管理,可以保证青贮玉米的高产和高品质,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青贮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

青贮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青贮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牧草饲料,具有优质、高产、丰产、高蛋白和可口的特点,在养殖业中应用广泛。
为了获得高产的青贮玉米,需要掌握一些高产种植技术。
1. 土壤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层厚度适中、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种植,具有良好的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耕地整理和杂草清除,确保土壤松软、无杂草。
2. 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具有良好的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进行浸种处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生长速度。
3. 均匀播种与密度控制:采用机械化播种,保证种子均匀分散在整个田地上。
根据土壤肥力和水分条件,合理控制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6-8万株,以保证植株之间的光照和养分的充足。
4. 施肥与灌溉: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播种后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确保玉米的生长需水。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玉米田,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防治方法。
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和严重危害。
6. 支撑与留穗: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支撑,避免植株倒伏。
合理留穗,控制每株留穗数,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7. 及时采收与贮存:在玉米颖果成熟后进行及时采收,避免秧苗腐烂和品质下降。
加强贮存管理,注意防潮、防鼠害等,确保青贮玉米的保存质量。
8. 种植管理与技术更新:定期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杂草清除、灌溉排水、施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等。
了解并学习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种植技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标准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标准青贮玉米是一种重要的饲料作物,种植技术对于产量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标准,希望能够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适宜的地块是种植青贮玉米的关键。
青贮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地块时,要考虑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和空气流通,避免低洼地或者阴暗潮湿的地方。
其次,种植前的土壤处理非常重要。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深翻耕地,将土壤中的杂草根系和秸秆残留物清除干净,同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还要进行土壤调理,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
接下来是种子的选择和播种。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优质的种子,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气温稳定的时候,避免大面积的霜冻或者高温天气对幼苗的影响。
播种时要均匀撒播种子,保证每块地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追肥等。
在青贮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要避免积水。
此外,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最后是收获和贮藏。
青贮玉米的收获时间一般选择在玉米籽粒开始变硬的时候,此时的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最高。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青贮或者干燥处理,避免霉变和质量下降。
在贮藏时,要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避免潮湿和高温,保证青贮玉米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总之,种植青贮玉米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子选择、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够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青贮玉米。
希望种植者们能够认真对待种植技术,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玉米产量高,种1亩青贮玉米能产青绿茎叶5000公斤,高的可达1万公斤。
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种1公顷青贮玉米能解决10头牛或15匹马5-6个月的青粗饲料。
以黑龙江省北安市奶牛示范村曙光村的多年利用青贮饲料喂奶牛的经验:农户如养1头产奶母牛,种1亩青贮玉米,生产5000公斤青贮饲料,可增产1吨鲜奶,每公斤按中等价2元计算,农户可多增收2000元。
为此建议农村奶畜养殖户应大力推广种植优良品种青贮玉米。
选择优良高产青贮玉米种子根据黑龙江省有关部门于2003年在当年春旱伏涝低温寡照,无霜期138天,土壤黑钙土,PH值7.0-7.6情况下,选择10个优良高产青贮玉米种,具体是:①中原单32;②白鹤;③龙福208;④英国红;⑤黑饲一号;⑥龙青202;⑦江饲101;⑧龙单24;⑨牡728;⑩辽洋白。
2003年5月5日播种,采用穴播坐水种,每公顷施底肥二胺15公斤,出苗后及时间苗和定苗,每公顷保苗6万株,播种是采取垄作,株距25厘米,播种后共除草3次,中耕2次。
2003年10月13日对上述的10个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的试验地块进行测定,鲜重结果具体如下。
每公顷平均玉米鲜重分别为:龙青202是102955公斤;龙福208是94236公斤;龙单24是89920公斤;黑饲一号是89365公斤;江饲101是84860公斤;白鹤是80123公斤;中原单32号是70900公斤;英国红是66150公斤;辽洋白是63485公斤;牡728是53250公斤;平均为79524.4公斤。
从以上测定试验10个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结果看出:①龙青202青贮玉米鲜重为最高,每公顷产量超100吨。
②而龙福208青贮玉米鲜重为第二。
以上10个优良青贮玉米品种经试验测定鲜重情况,供农户选购种植。
另外,英国红青贮玉米长势像一般玉米,适合能种玉米的地块种植,这种玉米活株高2.5-3.0米,秋天玉米成熟时,秸秆仍为绿色,可做青贮饲料,一般亩产0.5万公斤以上,生育期125天左右,亩产粮食500公斤以上,是家庭养殖农户及大型饲养场越冬必备的牧草。
轮作、整地和施肥合理换茬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条件,玉米消耗地力较强,常发生黑粉病、玉米螟等多种病虫害,不宜连作。
大豆、小麦、马铃薯茬种植玉米最好,谷茬也能种玉米。
也可选用玉米间混种。
农户应注意秋翻地,秋施肥。
耕深应在20厘米以上,在翻地前施厩肥。
如用麦茬种玉米,采取大犁“搅麦茬”时要实现两搅,后一犁打成方头垄。
机引犁翻地,翻后要及时耙地打垄。
也可翻后起垄。
翻后必须及时整平耙细,防止跑墒。
播种方式与方法高产栽培的饲用玉米多采用单种。
北安地区多采用5月中旬播种,农户可根据当地霜冻情况适时播种,注意天气预报。
具体是:①籽粒玉米要用刨埯点种。
行距60-70厘米,株距50-60厘米,双株每埯点种四粒,摆成方形,上面盖一把粪,覆土3-4厘米。
②青贮玉米采用刨埯点种或机械条播。
行距60-70厘米,株距20-30厘米,亩播种量3.5-4公斤,机械双条播或扣种均可。
③供夏、秋青贮的青刈玉米耲种或扣种,播幅8-10厘米;机械播种采用双条播,带距7-8厘米,播种量增加到每亩7-8公斤,覆土3-4厘米,播后镇压一次。
此外,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农户可选用间混、套、复种的办法:①间种:玉米与豆科作物间种,玉米与草木樨或秣食豆间种,玉米间种甜菜或马铃薯等。
②混种:青刈玉米混种秣食豆;籽实玉米并株可混种秣食豆。
③套种:玉米套种草木樨,小麦套种玉米。
④复种:麦茬复种青刈玉米时,农户应抓紧收小麦,收完立即整地和施肥,力争7月中下旬播完,行距30厘米,条播播种量每亩7-8公斤,覆土深度3-4厘米,播后镇压一次。
黑龙江省中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农户可酌情采用复种技术。
田间管理出苗后要查苗,缺苗要立即混种或催芽补种。
后期造成缺苗要就地移苗补栽,力求达到全苗。
在长出3-4叶片时进行间苗,保留大苗、壮苗。
长出5-6片叶时定苗,留下与行间垂直的壮苗,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定苗同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和培土。
到拔苗时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和培土。
此次培土要注意深蹚,达到土碰头,套种和复种的玉米,中耕除草1-2次的玉米从拔节到灌浆期需水肥都多。
为了保证一地双高产,间、混、套、复种的玉米,在中耕除草的基础上,追肥和灌水1-2次。
每亩追速效氮肥10-15公斤,过磷酸钙5-7公斤,相应灌水一次。
玉米是异花授粉植物,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消灭秃尖和缺粒,提高籽实产量。
在上午8-10时授粉,用授粉筒从健壮的异株上采集花粉,向雌穗丝上撒落。
收获和利用(1)青刈玉米:青刈玉米做猪饲料在幼嫩期刈割,一般从拔节到乳熟期,根据需要农户可分期刈割切短,粉碎或打浆。
(2)青贮玉米:要适时收割,一般在霜前割完、贮完。
乳熟期的青贮玉米要混贮及乳熟以后收割的玉米都不应擗下果穗单贮,果穗青贮可以顶精料用,能提高青贮饲料质量。
(3)籽实玉米:在苞叶干枯,籽实变硬,有光泽时收获。
对贪青晚熟的,在霜前半个月左右,割去雄穗及顶部1-2片叶(必须保留第三片叶),使下部透光良好。
或“放秋垄”促进成熟。
晚熟种也可在乳熟之后采用站秆扒皮晒以加速种子干燥。
青贮玉米及栽培特点1.国内外青贮玉米生产概况青贮玉米是用做制作青贮饲料的专用品种,其特点是植株高大,茎叶繁茂,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每公顷产量多在5万~6万千克。
在欧、美许多国家中,玉米青贮饲料早已成为肉牛育肥的强化饲料。
美国青贮玉米播种面积已达355万公顷,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2%以上。
法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144万公顷,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以上,在全国28.6万个农场中,有36%的农场制作玉米青贮饲料。
匈牙利全国每年制作青贮饲料700万吨,其中85%以上是玉米青贮饲料。
俄罗斯青贮饲料中有80%是由玉米加工而成,在粗饲料和多汁饲料的日粮组成中,玉米青贮饲料占40%的饲料单位。
青贮玉米不仅在冬季气候较寒冷的国家广泛应用,而在气候温暖的西欧和北欧等一些国家也受到欢迎。
意大利青贮玉米的面积已发展到50万公顷,年制作青饲料1500万吨,占各种饲料总量的18%。
荷兰用于种植青贮玉米的土地已达到17.7公顷,占各类饲料总量的30%以上。
日本奶牛和肉牛饲养业过去是以青饲料为主,近年来逐渐改变为常年利用青贮饲料,主要原因是青贮玉米产量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玉米青贮饲料年产量达630万吨,其次是全年饲料和养分稳定平衡供给,有利于家畜产品的增产。
青贮玉米机械化程度高,集中调制,常年喂用,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1954年我国研究出利用玉米籽粒收获后的秸秆进行青(黄)贮,在全国“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为我国草食家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贮玉米多年来一直在国营种畜场、奶牛场和养羊场里种植,已成为冬春家畜不可缺少的重要饲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形势的好转,许多牛、羊饲养专业户也纷纷种植玉米,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
2.青贮玉米栽培技术(1)选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生产上应用的青贮玉米品种或杂交种有龙牧3号、吉青7号、吉单4011、白鹤、科多4号、科多8号等。
这些品种每公顷产量多在5万~6万千克以上,特别是科多8号杂交青饲玉米品种在上海、天津、山东等地产量超过75000千克/公顷。
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抗性,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各种耕地都能种植。
(2)合理密植,施足底肥青饲玉米多数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常有分蘖,但主要是收获营养体,因此,要获得高产需注意密植,一般每公顷保苗60000株以上较好。
为了保证生长充足,应施足底肥,每公顷施50千克标准氮肥,追肥也应及时,前重后轻。
(3)适期收获,保证青贮质量据研究,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时期,在籽粒乳熟、乳熟至蜡熟、蜡熟3个阶段收割,按相同方法调制成青贮饲料,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期。
玉米青贮技术问:青贮玉米的青贮设施有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通常采用的青贮设施有青贮壕、青贮窖、青贮塔和地面堆贮等。
(1)青贮壕实践中多采用地下式,以长方形的青贮壕为好。
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半地下式,地面倾斜以利排水,最好用砖石砌成永久性壕,以保证密封性能和提高青贮效果。
青贮壕的优点是便于人工或机具装填压紧和取料,井可从一端开窖取用,对建筑材料要求不高,造价低。
缺点是密封性较差.养分损失较多,需耗较多劳力。
(2)青贮窖分为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
青贮窖和青贮壕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用砖石砌成,窖深3米-4米,上大下小,底部呈弧形,窖容积为10立方米-30立方米。
(3)青贮塔用砖和水泥建成的圆形塔。
高12米-14米,直径3.5米-6米。
在一侧每隔2米留0.6十O.6米的窗口,以便装取饲料。
有条件的地方用不锈钢、硬质塑料或水泥筑成永久性大型塔,坚固耐用.密封性好。
塔底部要有排液装置。
塔顶有呼吸装置,使塔内气体在膨胀和收缩时保持常压。
(4)青贮袋塑料袋青贮。
选用宽80厘米-100厘米、厚0.8毫米*1.0毫米的塑料薄膜,以压热法制成约200厘米长的袋子。
装料200公斤-250公斤,但装填原料一般不超过150公斤,以便于运输和饲喂。
原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以免造成袋内积水。
此法优点是省工、投资少、操作方便和存放地点灵活,且养分损失少,还可以商品化生产。
草捆青贮。
用打捆机将新收获的玉米青绿茎秆打捆,利用塑料密封发酵而成。
一是草捆装袋青贮。
将秸秆捆后装人塑料袋,系紧袋口密封堆垛。
二是缠裹式青贮。
用高拉力塑料缠裹成捆,使草与空气隔绝,内部残留空气少,有利厌氧发酵。
这种方法生产效率高,便于运输。
三是堆式圆捆青贮。
将秸秆压成紧垛后,再用大块结实塑料布盖严,顶部用士或沙袋压实,使其不能透气。
但堆垛不宜过大,每个秸垛打开饲喂时,需在一周之内喂完,以防二次发酵变质。
地面青贮。
一种形式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采用砖壁结构的地上青贮窖,其壁高约2$-3米,顶部隆起。
通常是将饲草逐层压实,顶部用塑料薄膜密封,然后堆垛牛在其上压以重物。
另一种形式是堆贮。
将青贮原料按照青贮操作程序堆积于地面,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封严垛顶及四周。
堆贮应选择地势较高而平坦的地块,先铺盖一层旧塑料薄膜,再铺一块稍大于堆底面积的塑料薄膜,然后堆放青贮原料.逐层压紧,垛顶和四周用完整的塑料薄膜覆盖,四周与垛底的塑料薄膜重叠封闭,再用真空泵抽出堆内空气使呈厌氧状态。
塑料外面用草帘覆盖保护。
问:如何调配青贮饲料?(1)切碎和填装青贮原料应切碎;带果穗全株青贮,切碎过程中可将籽粒打碎。
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切碎的程度须根据原料的粗细、硬度、含水量、家畜种类和铡切的工具等决定。
对牛、羊等反刍动物,将秸秆切成0.5厘米-2.0 厘米为宜。
切碎工具有青贮联合收割机、青饲料切碎机和滚筒铡碎机等。
青贮原料人窖前要清洁青贮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