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液塑限试验(完美版)
土的液塑限试验

土的液塑限试验一、目的和要求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计算土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
二、实验原理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三、实验装置1.GYS—2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g,锥角为30?。
图3-1 光电式液塑限仪2. 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 天平:称量300g,感量0.01g。
4. 其它:0.5mm筛、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木棰、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试验前准备工作a. 取有代表性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将风干土样用木棰压碎并过0.5mm的筛。
b. 取过筛后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小时以上待用。
2. 试验操作步骤a. 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并刮平。
b. 接通电源,调平测定仪,打开开关,装上平衡锥并在锥尖上涂一薄层凡士林。
c.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时指示灯亮,锥体立即自由下沉,5秒时,停止下落,读数窗上显示锥入深度。
h1d. 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步骤3得到入土深度,和的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和的平均值作为该点hhhhh11222的锥入深度。
he. 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g以上的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和(计算到0.1%)。
计算其平均值。
,,,21f. 重复上面步骤1至步骤5,对其它两个含水量土样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五、试验结果整理及分析1. 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为横坐标,锥入深度为纵坐标,点绘a、b、h,c三点含水量的—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h,点分别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w(a点含水量)在—图上查得,以h,hlppl此再在—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hh,p于2%时,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直线。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液限试验
放锥后15s 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 15s, 10mm时 7 放锥后15s,锥体入土深度恰为10mm时, 表示土样含水量即为液限
土的液限试验
8
将液限杯中的土样取出
土的液限试验
9
放调好的土样于铝盒中
土的液限试验
10
平行测试
土的液限试验
11
盖好铝盒盖
土的液限试验
13
称铝盒加湿土重
8
盖上铝盒盖
土的塑限试验
9
称铝盒加湿土重
土的塑限试验
10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塑限试验
11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液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
土的塑限试验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 0.5mm筛 用蒸馏水拌匀, 1 将风干的土样过0.5mm筛,用蒸馏水拌匀,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24小时 置于饱和器中,浸放24小时.
土的塑限试验
2
称空铝盒重量
土的塑限试验
3
将土条捏成橄榄状
土的塑限试验
4
用手掌搓滚土条
土的液限试验
14
打开铝盒盖, 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中烘干
土的液限试验
15
称空铝盒加干土重量
土的塑限、 土的塑限、液限试验计算
按下式计算土的塑限,精确至0.%。 m − 1) × 100% wp = ( ms • 式中 wp——土样塑限,%。 • m,ms——分别为土样的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当wp <40%时,平行差值不大于l%; 当wp≥40%,平行 差值不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 按下式计算液限wL,精确至0.1%。 m wL = ( − 1) × 100% ms • 式中 wL——土的液限,%, • m,ms——分别为湿土质量和干土质量,g 本试验要求进行平行测定,平行差值不得大于2%,取其平均值。
液塑限试验报告范文

液塑限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塑限试验来确定土壤的液态极限和塑性指数,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工程性质。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干土样,经过筛选后,放入塑限仪的均匀仓内。
2.将蒸馏水加入到塑限仪中,通过旋钮调节加水速度,直至土壤变得足够塑性。
3.在塑限仪上设置标准贯入锥逐渐向土样中插入,直到出现裂纹。
4.记录此时加入的水量,为土样的塑性限。
5.将土样取出,放入液限仪的杯中。
6.在液限仪上加热土样,并进行摇摆使其均匀受热。
7.观察土样中水分含量减少的速度,当土样的弯曲裂缝固定,不再变化时,记录此时加热的温度。
8.再根据已知公式计算土样的液态极限和塑性指数。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塑性限水量:100g液态极限:35%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塑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态极限-塑性限水量=35%-100g=35%五、实验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所得的液态极限和塑性指数是该土壤样品的工程性质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土壤的分类和评价。
2.液态极限表示土壤的最大水持有量,对于土壤的工程应用中,需要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在液态极限以下,以保证土壤的稳定性。
3.塑性指数表示土壤的塑性程度,对于土壤的可塑性和不可塑性的判断有重要作用。
塑性指数越大,土壤的可塑性越高。
六、实验总结通过液塑限试验,我们成功地确定了土壤的液态极限和塑性指数。
这些参数对土壤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对土壤的工程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种确定液态极限和塑性指数的方法。
土的液塑限试验非常直观的课件图文并茂

5.试验记录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对应 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 率为塑限。
(3)、塑性指数计算
I p L P
(4)、液性指数计算
IL
p
Ip
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率的一点与其余两点连两根直线在圆锥入土深工为2mm处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如果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用该两含水率的平均值的点与高含水率的测点作直线如图中的b线若两个含水率差值等于大于2则应补点或重做试验
液限、塑限试验
1.液塑限测定方法
液塑限测定常用方法液塑限联 Nhomakorabea测定法• (2).天平:
– 称量200g,分度值 0.01g;
•
(3).调土杯
•
(4).0.5mm筛
烘箱
调土刀
加水器
称量盒
干燥器
3. 操作步骤
• (1)、取原状土样或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 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 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 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并调匀后,密实地装 入试样杯中,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 降底座上。
• (7)、将称量过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取出土样 盒放入玻璃干燥皿内冷却,称干土的质量m2。 • (8)、重复2~7条的步骤,测试另二种含水率土样
的圆锥入土深度和含水率(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 4mm,7~9mm,15~17mm)。
4.成果整理
m1 m2 (1)、含水率计算 ; 100% m2 m0
液塑限试验

8.强度评定
(1)评定路段试样的平均强度R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承载比(CBR)试验方法
所谓CBR值,是指试料贯人量达2.5mm或5.0mm时,单位压力与标准碎石压
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如三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要通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 (a点含水量)在h—wl图上查得hp,,以此hp 再在h-wl图上的ab及ac 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 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大 于2%时,应重做试验。 在h-wl图上,查得纵坐标人土深度h=20mm所对应的横坐标的含 水量w即为该土样的液限含水量wl.
土和粗粒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及现场检 测。 2.取样频率 在现场按规定频率取样,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制备试件。 3.仪器设备 4.试件制备 (1)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锤和木碾捣碎,如试料为粗粒土,则除 去大于40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中粒土,则除去大于25mm或 20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细粒土,则除去大于10mm的颗粒备用。 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
(3)超尺寸颗粒的校正 当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的含量为5%-30%时,
按要求对试验所得最大于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无机结合料击实试验
6.精确度或允许误差 2次试验最大密度的差值不应超0.05g/cm3(稳定细粒土)或
0.08g/cm3(稳定中粒土和粗土),最佳含水量的差值不应超过0.5% (最佳含水量小于10%)或1.0%(最佳含水量大于10%)。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混合料组成设计
液限塑限实验报告

液限塑限实验报告液限塑限实验报告引言液限塑限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限和塑限是土壤工程中重要的指标参数,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来测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原理液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由塑性变为液性的含水量。
塑限是指土壤在一定条件下,由液性变为塑性的含水量。
液限和塑限的测定通常采用塑限仪进行。
塑限仪由一个圆形的塑料容器和一个固定在容器上的刮板组成。
实验中,将土样与适量的水混合,然后在塑限仪上进行刮削,当土样从塑性变为液性时,记录下刮削的次数和相应的含水量,即可得到液限和塑限。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塑限仪和刮板,准备土样和所需的量筒、天平等实验器材。
2. 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使土样达到塑性状态。
3. 将土样放入塑限仪中,用刮板进行刮削,每次刮削后将土样收集起来。
4. 持续进行刮削,直到土样从塑性变为液性为止,记录下刮削次数和相应的含水量。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限是土壤含水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了土壤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塑限则代表了土壤的可塑性和可变性。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土样在刮削过程中的变化。
初始状态下,土样呈现出塑性的特征,随着刮削的进行,土样逐渐变得流动起来,直到达到液性状态。
通过记录下刮削次数和相应的含水量,可以得到液限和塑限的数值。
实验中还可以对不同土样进行比较,分析其液限和塑限的差异。
不同土壤的液限和塑限数值不同,这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成分有关。
通过对比不同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可以了解土壤的工程性质和适用范围。
结论通过本次液限塑限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土壤的液限和塑限。
液限和塑限是土壤工程中重要的指标参数,对于土壤的工程性质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土的液塑限试验(完美版)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63 4.66 1 20 25.83 24.51 1.32 4.51 29.3 3 20 27.42 25.52 1.9 5.52 34.4 2 9.81 9.79 9.8
100.0
含水率ω(%)
结论: 经平行试验,该土液限为41%,塑性指数为15%,根据JTG E40-2007,该土为高液限粉土(MH)。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73 4.71 1 20 25.86 24.51 1.35 4.51 29.9 3 20 27.39 25.52 1.87 5.52 33.9 2 9.81 9.79 9.8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IP 塑 性 指 数
20
a
10
b c
1 10
液限入土深度h(mm)
20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IP 塑 性 指 数
20
a
10
b c
液限入土深度h(mm)
土的液塑限试验非常直观的课件图文并茂

• (2).天平:
– 称量200g,分度值 0.01g;
• (3).调土杯
• (4).0.5mm筛
烘箱 称量盒
调土刀 加水器 干燥器
3. 操作步骤
• (1)、取原状土样或用风干土制备土样,土样过 0.5mm筛后,喷洒配制一定含水率的土样,然后装 入密闭玻璃广口瓶内,润湿一昼夜备用(土样制备 工作实验室已预先做好)。
液限、塑限试验
1.液塑限测定方法
液塑限测定常用方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碟式仪法 锥式仪法 搓条法
•本试验采用 的方法
•测塑限的方法,但人为因素影响 较大 •锥式仪在我国过去也较为常用 •碟式仪在欧美国家采用
2.主要仪器设备
• (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1-水平调节螺丝;2-控 制开关;3-指示灯; 4- 零线调节螺钉;5-反光镜 调节螺钉;6-屏幕 7-机 壳;8-物镜调节螺钉;9 -电池装置;10-光源调 节螺钉;11-光源装置; 12-圆锥仪;13-升降台; 14-水平泡;15-盛土杯
5.试验记录
在含水率与圆锥下沉深度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 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10mm对应 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 率为塑限。
(3)、塑性指数计算
Ip (2)、将已制备好的土样取出并调匀后,密实地装 入试样杯中,用刮土刀刮平,随即将试样杯放在升 降底座上。
试验操作流程
• (3)、接通电源,按下“开”按钮,把装有透 明光学微分尺的圆锥仪,在锥体上抹以薄层 凡士林,使电磁铁吸稳固锥仪。并使光学微 分尺垂直于光轴(可从屏幕上观察,刻度线 清晰,并在屏幕居中位置)。
• (6)、把升降座降下,细心取出试样杯,剔除 锥尖处含有凡士林的土,取出锥体附近的试 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铝盒内,称量得质量 m1,并记下盒号,测定含水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30
40 50 60 70
100.0
塑限入土深度hp(mm) #VALUE!
含水率ω(%)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合同号: 试验环境 2008年01月12日 JTG E40-2007 T0118-2007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复核人员 取样地点 工程部位 土样类型 3 19.62 20.12 19.87 12 20 27.39 25.52 1.87 5.52 33.9 5 20 30.62 27.53 3.09 7.53 41 41 20.0 3.0 6 30.62 27.53 3.09 7.53 41
锥入深度h(mm) 100
LU7 温度
编 号: 试表3-3 ℃,湿度 %
LU7-YSX010 -1
任务单号 试验日期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试样名称 试样描述 试验项目 入土 深度 (mm) h1 h2 (h1+h2)/2 2 20 25.86 24.51 1.35 4.51 29.9 29.9 41.1 25.9
1 10
液限入土深度h(mm)
20
30
40 50 60 70
100
含水率ω(%)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合同号: 试验环境 2008年01月12日 JTG E40-2007 T0118-2007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复核人员 取样地点 工程部位 土样类型 3 19.62 20.02 调整含水量 12 20 27.44 25.52 1.92 5.52 34.8 5 20 30.62 27.53 3.09 7.53 41 41 17.0 6 30.62 27.53 3.09 7.53 41
1 10.0 锥入深度h(mm) 100
LU7 温度
编 号: 试表3-3 ℃,湿度 %
LU7-YSX010 -2
任务单号 试验日期 试验规程 评定标准 试样名称 试样描述 试验项目 入土 深度 (mm) h1 h2 (h1+h2)/2 2 20 25.83 24.51 1.32 4.51 29.3 29.3 #VALUE! #VALUE!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73 4.71 1 20 25.86 24.51 1.35 4.51 29.9 3 20 27.39 25.52 1.87 5.52 33.9 2 9.81 9.79 9.8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结论: #VALUE! 塑 性 指 数 IP
20
10
b c
34.6
液限入土深度h(mm) #VALUE!
K200+200 原地面 细粒土
锥入深度与含水量(h-ω)关系图
盒 号 盒质量(g)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水分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平均含水率(%) 液 限wL(%) 塑 限wp(%) 结论: #VALUE! 塑 性 指 数 IP Nhomakorabea20
a
10
b
c
33.9 塑限入土深度hp(mm) 15.2
圆锥仪(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盛土杯、天平、筛、称量盒等
JTG E40-2007 素土 ×××××× 试验次数 1 4.68 4.63 4.66 1 20 25.83 24.51 1.32 4.51 29.3 3 20 27.42 25.52 1.9 5.52 34.4 2 9.81 9.79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