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网IP地址管理办法
IP地址管理办法

安技中心IP地址管理办法为加强安技中心局域网的统一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充分发挥IP地址资源的作用,防止IP地址滥用和盗用的发生.依据我中心计算机网络结构、设备和应用等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提高网络安全;确保IP地址管理符合行业规范;实现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第二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安技中心IP地址的总体规划、设计、分配、管理.并负责对下属各单位及部室计算机检查、督导和管理;下属单位信息员负责本单位的IP地址管理维护工作。
中心所有IP地址的使用须向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申请,填写IP登记表,并签订《安技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协议》,各部门的IP地址申请由部门统一汇总使用需求,统一申请、登记。
第三条中心局域网实行静态IP管理,任何需接入局域网的电脑均应按照本规定办理相关的手续,由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分配合法有效的唯一的IP地址后方可接入局域网。
第四条办公地址改变、更换电脑、网卡或其它原因需要变更IP的,由信息员报信息化管理中心为其绑定新的MAC地址,由网络维护人员负责进行地址变更、配置。
第五条IP地址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用户如有不再使用的IP地址应及时通知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以便对其IP地址进行登记、处理、回收,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过多的IP资源。
否则,由此IP地址上网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由使用者承担。
第六条禁止私设IP地址;禁止盗用他人IP地址.对私设和盗用他人IP地址的办公用户造成IP地址冲突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有责任进行相应调查,一经查实,将中断其网络,收回其IP地址,待其所在单位或部室负责人签字后给予开通。
第七条不得利用IP地址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如触犯国家法律及相关规定,一经查实,将交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处理。
2014年9月3日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ip授权管理制度

ip授权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公司内部和外部使用的IP地址,保障内部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制定此IP授权管理制度,规范和统一IP地址的分配和使用,维护公司网络安全和稳定。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使用的IP地址管理,包括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IP分配和使用。
三、IP地址管理原则1. 合理性原则:IP地址的分配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避免浪费和重复使用。
2. 安全性原则:IP地址的分配和使用应符合公司信息安全要求,避免对公司信息系统造成潜在威胁。
3. 统一性原则:IP地址的使用应符合公司统一规划和管理,避免各部门自行申请和使用IP地址造成混乱。
四、IP地址分配流程1. IP地址的申请:部门或员工需要申请IP地址时,应向IT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具体需求和用途,并经上级主管审批。
2. IP地址的分配:IT部门按照公司的IP地址规划和管理制度分配IP地址,确保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3. IP地址的变更:如果部门或员工需要变更IP地址,应提前向IT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和调配。
4. IP地址的归还:当部门或员工不再需要使用IP地址时,应及时将IP地址归还给IT部门,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IP地址使用管理1. 内部网络IP地址管理:IT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公司内部网络的IP地址分配和使用情况,确保网络正常运作和安全性。
2. 外部网络IP地址管理:公司外部网络IP地址的申请和管理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政策,确保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正常访问和使用。
3. IP地址监控和报警:IT部门应定期对IP地址进行监控和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处理,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4. IP地址变更记录:IT部门应及时记录IP地址的变更和分配情况,建立完善的IP地址管理档案,方便追溯和管理。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IP地址管理规定和制度的部门或员工,公司将视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通报批评、降职或调离等。
互联网使用及IP地址管理规定

互联网使用及IP地址管理规定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1目的明确互联网使用管理的有关要求、程序,固定各计算机IP地址,规范管理行为。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总部各部门员工互联网使用及公司总部IP地址的管理。
3职责3.1各部门3.1.1负责本部门IP地址管理、互联网使用需求的申请、权限审核及变更申请。
3.1.2负责本部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及IP地址管理的监督。
3.2管理部3.2.1负责总部各部门IP地址的分配及管理。
3.2.2负责各部门互联网使用权限的报批、联系开通及权限台帐的建立和管理。
3.2.3负责对各部门IP地址和互联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3.3管理部经理负责互联网使用权限的审批。
4公司总部IP地址管理规定4.1管理部根据信息中心要求对IP地址进行统一分配并指导各部门兼职计算机管理员对IP地址进行管理,建立并及时维护更新公司总部IP地址台帐。
4.2各部门兼职计算机管理员对本部门IP地址进行管理,并建立维护本部门IP地址台帐。
4.3IP地址由管理部统一分配,任何个人不能擅自更改IP地址。
4.4IP地址分配原则上参照部门计算机台机数由管理部统一确定各部门IP地址段。
4.5严禁盗用他人IP地址,影响他人使用互联网,发现有此情况者,管理部对其进行考核。
5互联网使用权限分类见附件一6互联网使用权限管理规定6.1互联网使用权限的获取6.1.1默认开通权限不需申请,直接开通。
6.1.2部门副职以上人员使用互联网权限不需申请,直接开通,由管理部计算机管理员根据公司聘文办理互联网使用权限调整手续。
6.1.3其他非默认开通权限的获取,由需求用户提出申请,所在部门兼职计算机管理员汇总填写《互联网开通申请表》(见附表一),经部门领导审批后提交管理部计算机管理部核准办理开通互联网。
6.2互联网使用权限与IP地址的变更及注销6.2.1当人员在部门内部变动,原岗位与新岗位互联网使用权限一致,IP地址不变。
公司局域网管理规定

公司局域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局域网的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局域网的部门和员工。
第二章网络设备管理第三条公司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由公司指定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严禁未经授权私自拆卸、更换、移动网络设备及其零部件。
第五条网络设备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安全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水、火、电磁等因素的影响。
第六条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升级,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行稳定。
第三章网络接入管理第七条公司员工需要接入局域网的,应向公司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接入。
第八条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必须安装公司统一规定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更新。
第九条严禁私自接入外部网络或使用未经授权的无线网络。
第十条员工离职时,应及时办理网络接入注销手续。
第四章 IP 地址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局域网内的 IP 地址由公司统一分配和管理。
第十二条员工不得擅自更改自己计算机的 IP 地址,以免造成网络冲突。
第十三条如有特殊需求需要更改 IP 地址的,应向公司网络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更改。
第五章网络安全管理第十四条严禁在公司局域网上传播含有病毒、恶意软件、反动、淫秽等违法违规信息。
第十五条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第十六条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第十七条安装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和未经授权的软件。
第十八条公司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六章网络使用管理第十九条员工应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得利用公司局域网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玩游戏、观看视频、下载非法文件等。
第二十条不得在局域网上发送大量垃圾邮件或恶意邮件。
第二十一条尊重他人的网络使用权益,不得恶意抢占网络带宽或影响他人正常使用网络。
局域网ip管理

局域网ip管理局域网IP管理是确保网络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企业或组织中,随着网络设备的增加,IP地址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有效的IP管理不仅可以避免IP地址冲突,还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减少网络故障。
以下是局域网IP管理的主要内容:1. IP地址规划在局域网中,合理规划IP地址是管理的首要步骤。
通常,网络管理员会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网络规模来分配IP地址。
这包括为不同的部门或服务分配不同的IP段,以及预留一定数量的IP地址用于未来的扩展。
2. IP地址分配IP地址分配可以通过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方式进行。
静态分配是指为每个设备手动指定一个IP地址,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固定IP地址的服务器或关键设备。
动态分配则是通过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自动为设备分配IP地址,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多数客户端设备,可以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
3. IP地址监控监控局域网中的IP地址使用情况是IP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工具来跟踪IP地址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IP地址冲突或滥用问题。
4. IP地址冲突解决当两个设备尝试使用同一个IP地址时,会发生IP地址冲突。
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重新分配IP地址、检查网络设备配置错误或更新DHCP 服务器设置。
5. 网络安全策略IP管理还涉及到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来限制特定IP地址的访问权限,或者通过IP地址绑定MAC地址的方式来增强安全性。
6. 记录和文档记录IP地址分配和网络配置的详细信息对于网络管理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网络问题,还可以在审计和合规性检查中提供必要的信息。
7. 定期审查和更新随着组织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IP地址管理策略也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
这包括评估IP地址的使用效率,优化IP地址分配策略,以及更新网络设备和软件。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确保局域网IP地址的有效管理和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员应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提高IP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IP地址管理办法

IP地址管理办法IP地址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互联网上对主机或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管理员来说,IP地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网络的安全、稳定性和管理效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IP地址管理办法,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IP地址资源。
二、IP地址规划1. IP地址分类根据IP地址的类别,可以将IP地址划分为A类、B类、C类、D 类和E类地址。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网络规模、子网划分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IP地址类别。
2. 子网划分对于大型网络,需要将IP地址划分为多个子网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建议根据各个子网的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做好IP地址规划。
三、IP地址分配管理1. 静态IP地址分配静态IP地址是指固定不变的IP地址,通常用于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等设备。
网络管理员应使用固定的IP地址分配方案,避免IP 地址冲突和混乱。
2. 动态IP地址分配动态IP地址是指由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动态分配的IP地址,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和移动设备。
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设置DHCP服务,确保IP地址的有效分配和管理。
四、IP地址保障措施1. 网络安全防护网络管理员应加强对IP地址的安全管理,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IP地址访问网络资源。
2. 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IP地址配置信息,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当出现IP地址管理异常时,网络管理员应及时进行数据恢复,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五、IP地址变更管理1. IP地址记录更新对于已经使用的IP地址,网络管理员应及时更新IP地址记录,记录IP地址的变更情况,以便后续管理和追踪。
2. IP地址变更通知在进行IP地址变更时,网络管理员应提前通知相关用户和设备,确保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在变更后能够正常通信。
IP地址管理办法

IP地址管理办法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IP地址管理办法
为规范公司IP地址的管理和使用,维护公司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秩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1.公司的IP地址由信息技术部负责总体规划和管理,并统一向
公司各部门分配。
2.网络管理员负责全部IP地址的分配、调整及管理。
3.网络管理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变更IP地址分配方案、收回已
分配的IP地址等。
4.网络管理员应确保IP地址的唯一性及功能性。
5.分配给各部门的IP地址仅供本部门使用。
6.IP地址的持有人对其所持有的IP地址享有专用权。
7.不得私自篡改盗用他人IP地址。
8.网络管理员应该保障IP地址使用的稳定性。
但如果确实需要,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IP地址分配方案、变更IP地址使用性能
等。
9.网络管理员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一切非网络管理员过错所造成
的后果完全不承担责任。
10.由于IP地址的使用行为所产生的责任由本使用人承担。
对违反规定的,将根据情况给予有关责任人以下处理:
1.警告
2.勒令改正
3.立即暂停相关IP地址的使用及相关设备的联网至改正之后
4.建议责任人所在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纪律处分。
IP地址管理办法

IP地址管理办法1. 引言IP地址管理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IP地址是互联网上给每台设备分配的唯一标识符,通过IP地址,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并实现数据传输。
为了有效管理IP地址,确保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IP地址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2. IP地址的分类根据网络规模和使用需求,IP地址可分为公网IP地址和私网IP地址。
公网IP地址是指可以直接被互联网访问和识别的地址,而私网IP 地址则是指被用于内部局域网通信的地址。
3. IP地址的分配IP地址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确保公平、合理、有效。
以下是IP地址分配的一般原则:a) 公网IP地址分配- 公网IP地址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负责分配。
- 分配原则一般按照用户需求和资质来进行,如企事业单位、个人用户等。
- 应当合理利用有限的公网IP资源,避免浪费和重复分配。
b) 私网IP地址分配- 私网IP地址由网络管理员负责分配。
- 通常使用的私网IP地址范围有三类:A、B、C类,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IP地址段。
- 分配原则要考虑到局域网内设备数量、网络拓扑等因素,确保地址使用高效和管理便利。
4. IP地址的管理对IP地址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确保网络稳定运行的基础。
以下是IP地址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a) IP地址编码和标记- 对于大型网络,应建立标准的IP地址编码和标记规范,方便管理和维护。
- 可根据地址的用途、地理位置、设备类型等因素进行编码和标记。
b) IP地址记录和跟踪- 对所有IP地址进行记录和跟踪,建立一个准确的IP地址数据库。
- 每次分配或使用IP地址时,都需及时记录和更新数据库,便于管理和维护。
c) IP地址监控和维护- 定期对网络中的IP地址进行监控,确保地址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 及时发现并处理地址冲突、滥用等问题,保障网络通信的稳定性。
d) IP地址追踪和回收- 对于未使用的IP地址,应及时追踪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公司内网 IP 地址管理办法版本 / 修订次
页次
编制袁小军审核批准日期
一、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网所属IP地址的管理和分配,保障网络安全
运行和发展,更好地为公司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广州总公司。
三、地址管理
1、公司内网 IP 地址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规划、分配和管
理。
2、公司内网 IP 地址将使用静态固定方式分配。
3、公司将详细记录每个IP 的使用地点、使用人姓名、对应
的设备固定资产编号等信息。
四、相关责任
1、公司使用静态固定方式管理内网 IP 地址,并将 IP 地址和上
网计算机的网卡 MAC地址绑定,避免 IP 地址分配冲突、混乱和管理无序,实现一机一 IP 地址。
若更换网卡后,必须通知人事行政部。
2、 IP 地址按部门分段,由人事行政部统一分配。
调整电脑
使用或新增电脑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分配IP 地址。
3、用户必须严格使用人事行政部所分配的IP 地址,禁止自
行改动。
擅自改动IP 地址的行为将被视为盗用IP 地址。
4、各部门(个人)不得挪用、转让公司内网所拥有的IP地
址。
在 IP 地址使用人更换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备案。
5、在局域网内部严禁盗用IP 地址,盗用行为包括:使用未
经分配的 IP 地址、使用已分配给他人的IP 地址。
盗用行为一经查实,将给予暂停网络、通报批评处理。
6、服务器的IP 地址请报人事行政部来统一分配。
7、对产生异常情况(如:产生异常流量的IP地址、被盗
用的 IP地址、计算机受到病毒影响等)的IP地址进行关停。
情节严重的,公司将停止其相应网络连接或信息服务。
8、禁止私自安装DHCP服务器(包含可以分配IP 地址的无线
网络分享软件),违反此规定一律暂停网络。
9、用户必须对其使用网络的行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承担法
律责任,部门负责人对其要有监督管理责任。
10、因违反本管理办法而被停止网络使用权的IP 地址,在
完成整改并经公司审核后方可重新开通使用。
11、对具备访问互联网权限的IP 地址由人事行政部负责审
核开放权限,未经授权任何人员不得私自通过代理软件代理
访问互联网。
五、 IP 地址的申请
1、部门由于计算机设备数量增加造成IP 地址不足,需要新
增IP 地址,请认真填写《内网 IP 地址申请表》,并详细说明新增 IP 地址的使用地点和设备、人员情况,经公司调查核实
后,按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六、附则
1、本办法由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解释并实施。
2、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