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试题-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最新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 其次学期 期末检测一、 填空题1. 计算:=⋅a a 2 .2. 计算:=-23 .3. 计算:()=-÷xy y x 15332 .4. 分解因式: =-222x .5. 假如二次三项式1522-+kx x 〔k 是整数〕能在整数范围内因式分解,请写出k 可能的取值是 _〔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6. 要使分式115-+x 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7.xy 34和221xy 的最简公分母是 . 8. 一个最简分式减去a 1的差是abb a -,那么这个最简分式是: . 9. 计算:()=-⋅-y y x y x xy 242. 10. l 、确定∠a 的对顶角是58°,那么∠a=______。

11. 2、在同一平面内,假设直线a∥c,b∥c,那么a_____b 。

12. 3、经过一点________一条直线垂直于确定直线。

13. 4、平移不变更图形的_______ 和______ ,只变更图形的_______。

14. 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假如…,那么…”的形式是: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6. 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多项式1222-+-y y x 时,以下分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 〕()()y y x 2122---; 〔B 〕()()1222-+-y y x ; 〔C 〕()1222+--y y x ; 〔D 〕()()1222+-+y y x .17. 假设将分式yx y x +-22中的x 和y 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分式的值…………………〔 〕〔A 〕扩大到原来的2倍;〔B 〕扩大到原来的4倍;〔C 〕缩小到原来的12;〔D 〕不变. .三、计算题18. 计算:⎪⎭⎫ ⎝⎛+⎪⎭⎫ ⎝⎛+-22212221x y y x19. 分解因式:()()1272+---b a b a .20. 约分:22222n m n m mn ---.21. 计算:xx x x -÷⎪⎭⎫ ⎝⎛++-121111.22. 先化简,再求值:44212122---++-a aa a a ,其中3-=a .23、(6分)如图(1),在以下括号中填写推理理由 ∵∠l=135°(确定)∴∠3=∠135°( ) 又∵∠2=45°(确定) ∴∠2+∠3=45°+135°=180°∴a∥b( )。

沪教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沪教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数中,有理数是()。

A. √9B. √-9C. πD. √02.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

A. √4B. 3.14C. √2D. 0.53. 如果a、b是方程x² - 3x + 2 = 0的两个根,那么a + b的值是()。

A. 2B. 3C. 4D. 54.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cm、4cm、5cm,那么它的体积是()。

A. 60cm³B. 48cm³C. 30cm³D. 40cm³5. 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 y = 2x + 1B. y = 3x² - 2x + 1C. y = 4xD. y = 5x³ + 6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完成下列各数的有理数平方根:√9 = ______,√-16 = ______。

7. 若x - 2 = 0,则x = ______。

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6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cm。

9.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中,k = 2,b = -3,那么函数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______。

10.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1. (15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4x + 3 = 0,求:(1)方程的两个根;(2)如果x₁、x₂是方程的两个根,求x₁² + x₂²的值。

12. (15分)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长方体的表面积S。

13. (15分)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的图象经过点A(2, 3),求函数的解析式。

14. (15分)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AC = 6cm,BC = 8cm,求斜边AB的长度。

四、附加题(20分)15. (20分)小明去书店买书,书店有一种数学参考书,每本定价为30元。

沪教版七年级下试卷数学

沪教版七年级下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数中,是负数的是()A. -5B. 0C. 5D. -5.5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都不对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9D. π4.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5 + 3 = -2B. -5 - 3 = 2C. -5 + 3 = 2D. -5 - 3 = -25. 如果a > b,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b > 0B. a + b < 0C. a - b < 0D. a + b > 06.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3/xC. y = x^2D. y = 47.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cm,腰长是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20cmB. 22cmC. 24cmD. 26cm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2,3)9. 下列各式中,是勾股数的是()A. 3,4,5B. 5,12,13C. 6,8,10D. 7,24,2510. 如果x^2 - 5x + 6 = 0,那么x的值是()A. 2或3B. 1或4C. 1或3D. 2或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2的平方根是________,-2的平方根是________。

12. 下列各数中,正有理数是________,负有理数是________。

13. 如果a > b,那么a - b的符号是________。

14. 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是________,反比例函数是________。

1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__。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________。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1. 下列实数中,有理数是( )(A )0.2525525552……(相邻的两个“2”之间每次增加一个“5”); (B )π3-; (C )8; (D )722. 2.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第三边的长不可能是( ) (A )3; (B ) 4; (C )5; (D )6. 3. 如图1,能推断AD//BC 的是( ) (A )43∠=∠; (B ); (C )345∠=∠+∠ ; (D )213∠+∠=∠.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正方形各顶点与原正方形各顶点坐标相比 ( ) (A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3 (B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3 (C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3 (D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35. 若点()b a P ,到y 轴的距离为2,则( )(A )2=a ; (B )2±=a ; (C )2=b ; (D ) 2±=b .6.如图2,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1的度数是( ) (A )72°;(B )60°; (C )58°; (D )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7. 827-的立方根等于. 8. 比较大小:3-2-.9. 用幂的形式表示:37=.10.计算:51515÷⨯= .11. 位于浦东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约为1601000平方米,这个数字保留两个有效数字可写为平方米.12. 经过点P ()1,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可表示为直线_________.24∠=∠EDCBA54321图1(图2)1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按角分类). 14. 如图3,已知△ABC ,ACB ∠的平分线CD 交AB 于点D ,//DE BC ,且8AC =,如果点E 是边AC 的中点,那么DE 的长为.15. 如图4,在△ABC 中,︒=∠70A ,如果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那么BDC ∠=度.16. 如图5,如果AB ∥CD ,∠1 = 30º,∠2 = 130º,那么∠BEC =度.17.如图6,将Rt △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º,得到Rt △A ´OB ´,已知点A 的坐标为(4,2),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18.已知三角形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9. 计算:()49813310-++ 20. 计算:3+21.计算:))2222- 22.利用幂的性质进行计算:633326⨯÷23. 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A 的坐标是(0,3),点B 的坐标是(3,2)-- (1)图中点C 关于x 轴对称的点D (2)如果将点B 沿着与x E CB AD CB AD图3 图421D C BA E 图5 图6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B ',那么A 、B '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4. 说理填空:如图,点E 是DC 的中点,EC=EB ,∠CDA=120°,DF//BE ,且DF 平分∠CDA ,求证:△BEC 为等边三角形. 解: 因为DF 平分∠CDA (已知)所以∠FDC=21∠________. ( )因为∠CDA=120°(已知)所以∠FDC=______°. 因为DF//BE (已知)所以∠F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BEC = 60°,又因为EC=EB,(已知) 所以△BCE 为等边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5题8分、26题8分,27题12分,共28分)25. 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CD 与BE 交于点O ,且满足CE B D =,2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FBC ED A26.如图,已知AB =CD ,点E 是AD 的中点,EB =EC. 试说明AD //BC 的理由.27. 如果一个三角形能用一条直线将其分割出两个等腰三角形,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活三角形”,这条直线称为该“活三角形”的“生命线”. (1)小明在研究“活三角形”问题时(如图),他发现,在△ABC 中,若∠BAC = 3∠C 时,这个△ABC 一定是“活三角形”.点D 在BC 边上一点,联结AD ,他猜测:当∠DAC = ∠C 时,AD 就是这个三 角形的“生命线”,请你帮他说明AD 是△ABC 的“生命线”的理由.A B C D E(2)如小明研究结果可以总结为: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时, 该三角形是一个“活三角形”。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中,,,,则的面积是( )A. B. C. D.2、下列说法:①10的平方根是± ;②-2是4的一个平方根;③ 的平方根是;④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⑤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在△ABC中,∠B=90°,MN∥AC,∠1=55°,则∠C的度数是()A.25°B.35°C.45°D.55°4、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OA⊥OB, cosA=,则k的值为()A.-12B.-16C.-6D.-185、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A.(﹣,1)B.(﹣1,)C.(,1)D.(﹣,﹣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3)沿x轴方向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A.(-2,6)B.(-2,0)C.(1,3)D.(-5,3)8、已知∠BOP与OP上点C,点A(在点C的右边),李玲现进行如下操作:①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D,连接CD;②以点A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MN,交OA于点M;③以点M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弧MN于点E,连接ME,操作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能由上述操作结果得出的是()A.CD∥MEB.OB∥AEC.∠ODC=∠AEMD.∠ACD=∠EAP9、下列四个命题:①顶点相对的角是对顶角;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角定相等或互补;④若,则,其中真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已知点A(m,2)与点B(4,n)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分别是()A.4,﹣2B.0,4C.4,2D.4,0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索可得,第50个点的坐标为()A.(10,-5)B.(10,-1)C.(10,0)D.(10,1)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DE∥BC,∠ADE=35°,∠C=120°,则∠A为()A.60°B.45°C.35°D.25°13、若,,则下列关系正确的为( )A. B. C. D.14、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D,平分,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15、给出下列说法:①-6是36的平方根:②6的平方根是4;③ =2:④ 是无理数:⑤一个无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①③⑤B.②④C.①③D.①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Rt△ABC中,∠B=90°,ED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BAE=16°,则∠C的度数为________度.17、某正数的平方根是a和a-16,则这个数为________。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中, BP平分∠ABC,AP⊥BP于P,连接PC,若的面积为3.5cm2,的面积为4.5cm2,则的面积为( ).A.0.25cm 2B.0.5 cm 2C.1cm 2D.1.5cm 22、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A.(3,4)B.(﹣3,﹣4)C.(﹣3,4)D.(﹣4,3)3、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E,F,∠1=50°,则∠2的度数为()A.50°B.120°C.130°D.150°4、如图,在△ABC中,AB=10,AC=6,过点A的直线DE∥CB,∠ABC与∠ACB的平分线分别交DE于E,D,则DE的长为()A.14B.16C.10D.125、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8的立方根是2B.-8的立方根是-2C.0的立方根是0 D.125的立方根是±58、如图,△APB与△CDP均为等边三角形,且PA⊥PD,PA=PD.有下列三个结论:①∠PBC=15°;②AD∥BC;③直线PC与AB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40°,则∠2等于()A.30°B.40°C.50°D.60°10、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D,则∠1=∠2B.若AD//BC,则∠B+∠BCD=180ºC.若∠1=∠2,则AD//BC D.若∠3=∠4,则AD//BC1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可以证明△EDC≌△ABC,得到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如图),判定△EDC≌△ABC的理由是()A.SASB.ASAC.SSSD.HL12、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若点的坐标是,则点和点的坐标分别为( )A. B. C.D.13、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F为BC边上的动点,FD⊥AB于D,FE⊥AC 于E,则DE的长为()A.随F点运动,其值不变B.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大值为C.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D.随F点运动而变化,最小值为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D是AB上一动点,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连接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是()A.5B.4.8C.4.6D.4.415、若a2=(-5)2, b3=(-5)3,则a+b的值是()A.0或-10或10B.0或-10C.-10D.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已知l1//l2,直线l与l1, l2相交于C,D两点,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位置摆放.若∠1=130°,则∠2=________°.17、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5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18、如图,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且BE与DE相交于点E,求证∠E=90°证明:∵AB∥CD(________)∴∠ABD+∠BDC=180°(________)∵BE平分∠ABD(________)∴∠EBD= ________(________)又∵DE平分∠BDC∴∠BDE= ________(________)∴∠EBD+∠EDB= ∠ABD+ ∠BDC(________)= (∠ABD+∠BDC)=90°∴∠E=90°.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格点A,B,C作一圆弧,圆心坐标是________.20、已知点P的坐标为(-3,4),作出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称为第1次变换;再作出点P1关于y轴对称的点P2,称为第2次变换;再作点P2关于x轴对称的点P3,称为第3次变换,…,依次类推,则第2019次变换得到的点P2019的坐标为 ________.21、如图,BD平分∠ABC,DE∥BC,∠2=35°,则∠1= ________.22、如图,OP平分∠M ON,PE⊥OM于E,PF⊥ON于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 对全等三角形.23、取=1.4142135623731…的近似值,若要求精确到0.01,则=________.24、如图,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边DC于E,若∠DAE=30°,则∠B =________°.25、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8、如图,AD=8,CD=6,∠ADC=90°,AB=26,BC=24,求该图形的面积。

七年级下沪教版数学试卷

七年级下沪教版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整数是()A. -3B. 0C. 2D. -52.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2B. 0C. 1D. -33. 若a=-2,则|a|的值为()A. -2B. 2C. 0D. 14.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那么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A. 5B. 2C. 3D. 15. 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是3,点Q表示的数是-5,那么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是()A. 8B. 5C. 3D. 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6. 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分别是:-2的相反数是______,3的相反数是______。

7. 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分别是:|-5|的值是______,|3|的值是______。

8.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5,那么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9. 若a=3,则|a-5|的值为______。

10. 若|a|+|b|=10,且a、b都是正数,则a+b的最大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那么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12. 若a=5,b=-3,求|a-b|的值。

13.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点B表示的数是2,那么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14. 若a=-2,b=3,求|a+b|的值。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小明骑自行车去图书馆,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是5千米。

如果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请问小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图书馆?16. 小华从家出发,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前进,走了2小时后到达学校。

请问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A5. A二、填空题6. 2 -37. 5 38. 79. 2 10. 10三、解答题11. 7 12. 5 13. 6 14. 1四、应用题15. 小明骑自行车去图书馆需要0.5小时。

沪教版数学试卷七年级下册

沪教版数学试卷七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0D. 12. 下列方程中,有唯一解的是()A. 2x + 3 = 7B. 2x + 3 = 0C. 2x = 0D. 2x = 73. 已知函数y = 2x - 1,当x = 3时,y的值为()A. 5B. 4C. 3D.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2,-3)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 20cmC. 24cmD. 26cm6.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等边三角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7.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k≠0)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则k 和b的值分别为()A. k = 2,b = -3B. k = 2,b = 3C. k = -2,b = -3D. k = -2,b = 3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5a = 2a + 3aB. 3(a + b) = 3a + 2bC. 2a + 3b = 3a + 2bD. 3(a - b) = 3a - 3b9. 在梯形ABCD中,AD // BC,AD = 5cm,BC = 10cm,AB = 6cm,CD = 4cm,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A. 30cm²B. 40cm²C. 50cm²10.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3B. y = x²C. y = 2/xD. y = 3x - 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若a > b,则|a|________|b|。

12. 若x² = 4,则x的值为________。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新教材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25 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计算:2)
3(=_______________.
4.比较大小: 3________10(填“>”,“=”,“<” ). 5=______________. 6.计算:5253-=______________.
7.三峡三期围堰于今年6月6日成功爆破.围堰的混凝土总量约186000立方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近似数186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8.点(2P -在第___________象限.
9.在△ABC 中,30B ∠=︒,50C ∠=︒,那么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知△ABC 是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类).
10.如图,已知:AB // CD ,∠A =58°,那么∠ECD =________度.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5°,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2.如图,在△ABC 中,∠BAC =80°,∠C = 4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
∠ADB =__________度.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将点(3,2)A -向下平移4个单
位后,所得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3.在△ABC 中,AB = AC ,要使△ABC 是等边三角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A
B
C
D
(第11题图)
A C
D
B E (第10题图)
形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14.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 = 6cm ,BC = 10cm ,那么AC =_________cm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3分,满分12分)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41的平方根是12
; (B )41
的平方根是12-; (C )18的立方根是1
2
; (D )18的立方根是12-.
1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5cm 、7cm 、10cm ; (B )5cm 、7cm 、13cm ; (C )7cm 、10cm 、13cm ; (D )5cm 、10cm 、13cm .
17.下列语句中,错误的语句是………………………………………………………( )
(A )有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个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及其中一条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8.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点E ,DE ∥BC ,点D 在AB 上,那么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三、(本大题共3题,每题6分,满分18分) 19.计算:2(+
A
B
(第18题图)
E
D C
20.利用幂的性质进行计算:662284÷⨯.
21.在△ABC 中,已知∠A ∶∠B ∶∠C = 2∶3∶5,求∠A 、∠B 、∠C 的度数.
四、 (本题共2题,每题6分,满分12分) 22.画图(不要求写画法):
(1)画△ABC ,使∠A=60°,AB=2cm ,AC=3cm ; (2)画出△ABC 边AC 上的高.
2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是A (-1,5)、B (-5,5)、C (-6,2). (1)分别写出与点A 、B 、C 关于原点O 对称的点A ' 、
B '、
C '的坐标; A '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C ' ____________;
(2)在坐标平面内画出 △C B A ''';
(3)△C B A '''的面积的 值等于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4题,其中第24、25、26题每题8分,第27题6分,满分30分) 24.阅读并理解:
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已知AB A B ''=,A A '∠=∠,AC A C ''=, 那么△ABC ≌△A B C '''.
说理过程如下:
把△ABC 放到△A B C '''上,使点A 与点A '重合, 由于AB=__________,因此点B 与点__________重合.
又因为∠A=__________,所以射线AC 能落在射线__________上.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点________与___________重合. 这样△ABC 和△A B C '''重合,即△ABC ≌△A B C '''.
A
B
C
A '
B '
C '
25.阅读并填空: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AC ,AD BC ⊥,垂足为点D ,点E 在AD 上,点F 在AD 的延长线上,且CE // BF ,试说明DE =DF 的理由. 解:因为AB = AC ,AD BC ⊥(已知),
所以BD = __________ ( ) . 因为CE // BF (已知),
所以∠CED = ( ) . 在△CED 和△BFD 中,
EDC BDF
∠=∠⎧⎪⎨⎪⎩
(对顶角相等), = , = , 所以△CED ≌△BFD ( ) . 因此DE =DF ( ) .
26.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 AC ,∠BAD =∠CAE ,点D 、E 在BC 上,试说明△ADE
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A
B
C
D E
A
B
C
D E F
27.如图,在△ABC中,已知AB = AC = 2,点A的坐标是(1,0),点B、C在y轴上.试判断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 AB、△P AC和△PBC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这样的点P有几个?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线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