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结果每一对相对性状,无论是豌豆种子的粒形还是粒色,只
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
。比例均为
。这说明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彼此独立,互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不干扰的。
在自由组合定律中,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每一性状出现的概率
我去人也就有人!为UR扼腕入站内信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课反倒是龙卷风前一天我分页符ZNBX吃噶十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重组类型(表现型):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指亲本 P 中没有的表现型)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主题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一、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1.1 生命现象的共性特征:组成与构造、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生命活动的调控、生命活动的增殖与发展。
1.2 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功能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1.3 生物学的特点:现象性、普遍性、科学性、功能性。
二、生物系统与生物系统层级2.1 生物系统: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体组成的动态系统。
2.2 生物系统层级:分子层、细胞层、器官及组织层、器官系列及系统层、个体层、种群层、生态系统层。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3.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转基因、基因治疗。
3.2 组织工程:人类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再生。
3.3 生物制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药物。
3.4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编辑等。
四、生物认识的三个重要里程碑4.1 显微镜的发明4.2 配对规律的发现4.3 DNA的结构与意义的揭示五、细胞理论的建立5.1 细胞学的前提:细胞是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单位。
5.2 细胞理论的主要内容:(1) 所有生命形式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2)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功能单位;(3) 细胞只由现有细胞分裂生成;(4) 细胞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的载体;(5) 细胞在生物界中进行功能协调和分工。
5.3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六、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6.1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古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内膜系统。
6.2 真核细胞:包括动植物细胞和真菌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基因组结构复杂,有内膜系统。
七、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数据7.1 生物信息学:研究生物学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7.2 生物数据:基因组数据、蛋白组数据等。
7.3 生物信息资源:生物数据库、生物网络等。
八、生物伦理8.1 生物伦理的概念:研究生物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8.2 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个体、公正和责任。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XXX豌豆杂交试验(一)XXX选择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原因如下: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及分析如下: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例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矮茎用d表示。
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例如,DD或dd。
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6.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例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DD×Dd等。
8.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等。
9.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例如:Dd×dd。
10.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指所有由细胞组成的有机体,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能量转化功能的物质。
-细胞:生物的最基本单位,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质壁、细胞质等。
-有机体:由细胞组成、具有生命活动、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生物个体。
2.生命起源:-地球的年龄:大约46亿年前形成。
-原始地球的环境:主要是无机物质和小分子有机物质,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
-生命起源的理论:包括自然选择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
3.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分类的意义:便于研究、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依据。
-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结构和分子系统等。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指具有相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能繁殖后代的个体群体),再由物种组成属、科、目、纲、门等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等级:物种→属→科→目→纲→门。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个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4.生物的进化:-进化的概念:生物种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包括宏观进化(种类形成)和微观进化(个体遗传信息变化)。
-适应与进化:生物在特定环境中适应生存,适应程度高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繁殖,从而将适应性特征传递给后代,进化能够推动物种的适应性变化。
-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
5.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的现有理论:地球原始蛋白质中的有机分子理论、原始海洋热液喷口理论等。
-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的环境:原始地球缺乏氧气和稳定的气候,生命可能起源于海洋。
-生命的起源:可能是由化学反应和分子自组装逐步形成的。
-早期生命的形态:通过进一步的进化,最早的生命形态可能是原核生物。
总结起来,生物必修二第一章主要学习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生命起源、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生物的进化以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等内容。
必修二生物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生物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必修二生物课程是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对必修二生物课程的第一、二章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章生命活动的细胞基础1.1 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
1.3 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丝分裂:细胞核的分裂,使得两个新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信息。
无丝分裂:某些细胞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繁殖,如蛙的红细胞。
1.4 细胞的分化与组织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后,不同类型的细胞逐渐发展出特定的形态和功能。
组织:由相似或功能相关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单元。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2.1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一级结构:氨基酸的线性序列。
二级结构: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局部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
三级结构:整个氨基酸链折叠成的空间结构。
四级结构:由多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的复合结构。
2.2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遗传信息的载体,包括DNA和RNA。
DNA:双螺旋结构,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单链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2.3 糖类和脂质的生物学功能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也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
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4 酶的作用与特性酶:生物体内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2.5 代谢的基本过程代谢: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和,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物的细胞机构一、细胞的发现1. 起源:17世纪时,韦尔切尔等人首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
2. 层级:生物体的最小功能单位。
3. 组成: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组成。
4. 界限: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1.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结构简单。
2. 真核细胞:有细胞核,细胞结构复杂。
三、细胞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基质:细胞内无膜包被的物质。
2. 有膜体:内膜与外膜包围一定空间的细胞器。
3. 基本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界限;半透性;质膜运输和受体功能。
2. 线粒体:能量合成的场所;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
3. 溶酶体:内含酶类,具有消化、溶解作用。
4. 叶绿体: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
5. 细胞核:细胞的管理中心;包括染色质、核仁等结构。
五、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 有丝分裂:细胞生殖方式,保证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2.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形成四分体。
六、细胞的代谢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种。
2. 细胞呼吸:线粒体内进行,产生能量。
3. 光合作用:植物叶绿体内进行,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4. 发酵:有无氧条件下对糖类进行分解的过程。
七、细胞的运输1. 渗透:溶质在溶剂中的均匀分布。
2. 渗透压:单位溶液内的溶质浓度所产生的渗透压力。
3. 脆裂现象: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不同会导致细胞的变形。
八、细胞的排泄1. 排泄体系:包括气体、水分、盐等身体废物的排泄。
2. 渗透调节: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九、细胞的感应1. 受体:接受刺激和信息的细胞组织。
2. 细胞的运动:针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细胞特征。
十、细胞的遗传1. 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两种。
2. DNA的复制:复制过程中,进行DNA链分离、互补配对、合成新分子。
综上所述,第一章生物的细胞机构主要讲述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生物学知识。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总结PPT

如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等,各自承担特定的生理功能 ,如物质转运、蛋白质修饰和
分解等。
细胞分裂与增殖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一种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通过DNA复制和染色体分离,将遗传物质平均分 配给两个子细胞。它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它通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将染色体数目减半,从而产生具有单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这保证了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数 目的恢复和遗传多样性。
右手螺旋
DNA双螺旋为右手螺旋,每 个螺旋周期包含3.4nm的轴向
长度和36°的旋转角度。
磷酸骨架
DNA分子的外侧由磷酸和脱 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磷酸骨架
。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转录因子调节RNA聚合酶与 DNA模板的结合,从而控制转录的 起始、延伸和终止。
转录后水平调控
对mRNA进行加工、修饰和转运,以 调节基因表达产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一种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如细菌和蓝藻等。它不需要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 而是直接通过DNA复制和细胞质分裂来产生子细胞。
02 遗传物质基础
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01
02
03
04
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 的多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
构。
碱基互补配对
DNA双链上的碱基遵循互补 配对原则,即A-T、C-G。
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空气பைடு நூலகம்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引
发呼吸道疾病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物种 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整理生物必修课程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以下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介绍了地球的形成过程和地球上最早的有机化合物的形成。
-探讨了地球上可能出现生命的条件,如水、适宜的温度和化学成分。
2.生命的起源理论-讨论了地球上最早生命的起源可能涉及的几种理论,如原始汤理论、气体交换论和海底喷射论。
-解释了这些理论的原理和支持证据。
3.早期生命的发展-介绍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解释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演化关系。
-探讨了早期生命的发展可能涉及的关键事件,如细胞、光合作用和氧气的产生。
4.进化的问题-讨论了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探讨了进化的证据,例如形态学相似性、遗传证据、生化证据和古生物学证据。
5.进化的机制-介绍了进化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解释了自然选择是如何推动物种适应环境、演化和分化的。
-讨论了遗传漂变是如何通过随机基因突变和基因频率的变化来影响进化的。
6.剧烈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的选择压力和适应能力的影响。
-介绍了一些生物对剧烈环境变化适应的例子,如耐旱植物和冷水鱼。
7.物种形成与灭绝-解释了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包括隔离、适应和基因流动等。
-讨论了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影响,如自然灭绝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物种灭绝。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的知识点整理,主要包括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早期生命的发展、进化的问题与机制、剧烈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以及物种形成与灭绝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的结构
雌蕊结构
双受精
果实和种子形成与结构
生物必修2 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1.豌豆是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3.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杂交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书P7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异花传粉):
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取粉→授粉→套袋(防干扰)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DD × 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
3 : 1 1 :2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并且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 3 :1 )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 黄圆 × 绿皱 P : YYRR × yyrr
↓ ↓
F 1: 黄圆 F 1: YyRr
↓自交 ↓自交
F 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 2:Y —R – yyR -- Y -- rr yyrr
9 : 3 : 3 :1 9 : 3 : 3 :1
在F 2 代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YYRR 1/16
YYRr 2/16 双显(Y_R_) YyRR 2/16 9/16 黄圆 YyRr 4/16 纯隐(yyrr ) yyrr 1/16 1/16 绿皱
YYrr 1/16
Y_rr ) YYRr 2/16 3/16 黄皱 yyRR 1/16
单显(yyR_) yyRr 2/16 3/16 绿圆
注意:上述结论只是符合亲本为YYRR × yyrr,但亲本为YYrr × yyRR,
F2中重组类型为 10/16 ,亲本类型为 6/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四、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 = 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 × Dd 3 D_ :1 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Dd × dd 1 Dd :1 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2.常见组合问题
(1)配子类型问题
某一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 = 2n (n :等位基因的对数)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 :2Cc:1cc)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2×3 = 18种类型。
(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 × 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2×2=8种表现型。
3.计算:
RrTt × Rrtt →分支法
1 RR 1 Tt = 1 RRTt → 1/8
1 tt = 1 RRtt → 1/8
2 Rr 1 Tt = 2 RrTt → 2/8
1 tt =
2 Rrtt → 2/8
1 rr 1 Tt = 1 rrTt → 1/8
1 tt = 1 rrtt → 1/8
4.常见遗传学符号
五、基础习题
1、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染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染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c )
A、1 / 8
B、1 / 16
C、3 / 16
D、3 / 8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c )
A、9:3:3:1
B、1:1:1:1
C、3:1:3:1
D、3:1
3、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
( b )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d )
A、一黑三白
B、全部黑色
C、三黑一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5、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c)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