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

合集下载

集中空调系统多工况运行调节与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集中空调系统多工况运行调节与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集中空调系统多工况运行调节与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图1-4-1软件主界面实验概述为了体现整体空调系统设计,该虚拟仿真软件预制技术参数,通过工程设计、制冷机房和各楼层空调系统漫游、工况选择与操作仿真、设备仿真以及在线考试环节,学生可以系统学习空调设备构成和系统布置等知识。

还可还原实际图书馆空调工程布置、房间空调形式和空调机房设计与布置,达到模拟现场实验的效果。

通过空调工程各环节模拟和全图书馆空调工程三维再现,学生能够学习有关空调系统设备构成、系统形式等基础知识,也能掌握不同工况下空调系统的切换操作、了解系统各项热工参数的测量,分析系统的综合性能等。

冷源系统主要由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流量调节阀、分水器、集水器等设备组成,各个设备绑定运行数据参数,如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冷凝器的进出水温度、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能耗等,循环泵的启闭、流量、扬程等运行工况。

系统的连接布局主要为各个设备之间的阀门管件的连接关系,设备的安装位置,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的安装位置。

冷却水供水主要流程:冷却塔出水→冷却水泵→冷水机组冷凝器→冷却塔回水冷冻水供水主要流程:冷水机组蒸发器出水→分水器→空调末端→集水器→冷冻水泵→冷水机组蒸发器回水软件内容(1)机房系统和空调系统设备认知模块:本集中空调空调系统实验装置主要由冷/热水系统、模拟房间、空气处理机、风管等组成。

设备学习:以文字图片形式进行设备学习,了解设备的功能和运行机理;图1-4-2冷水机组认知界面原理学习:借助设备运行介质三维粒子流动特效动画形式进行原理展示,了解设备的工作过程;图1-4-3风机盘管工作过程动图测试考核:以选择题形式测试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图1-4-4实验考核界面图(2)机房系统和空调系统设备搭建模块:在搭建模式下,主要进行冷水系统、热水系统、空调系统的搭建操作。

参考二维系统图,选择设备库中的设备,确定三维场景中的搭建位置,完成三维系统的构建。

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

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

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是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空调工况是指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所处的环境条件,而标准工况则是指空调系统设计和性能测试时所采用的标准环境条件。

了解和掌握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对于正确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空调工况。

空调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所处的环境条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空调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所处环境的实际工况。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空调系统需要应对高温高湿的环境,而在寒冷的冬季,则需要考虑低温低湿的工况。

因此,了解空调系统所处的实际工况对于正确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来了解标准工况。

标准工况是指空调系统设计和性能测试时所采用的标准环境条件。

这些条件通常是由相关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比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和性能测试中,采用标准工况可以有效地比较不同系统的性能,并且可以保证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和掌握标准工况对于正确评估和比较不同空调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实际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将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需要了解空调系统所处的实际工况,包括室内外温度、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等因素,以便正确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和系统。

其次,需要将所选设备和系统的性能参数与标准工况进行比较,以确保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才能够正确选择和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的空调系统。

总的来说,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是空调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正确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至关重要。

了解和掌握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和系统,评估和比较不同系统的性能,确保系统在设计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实际选择和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有效发挥。

空调实验报告

空调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2)一、通用空调机组原理图 (2)二、空调机组控制方案 (3)三、实验中的控制对象介绍 (3)四、本实验中的控制策略 (4)(一)、方框图: (4)(二)、水阀控制: (5)(三)、风阀的控制 (6)五、C ARE软件使用过程 (6)实验过程 (7)一、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项目、设备 (7)二、绘制设备原理图 (7)三、点属性编辑 (8)四、增加软件点 (9)五、绘制控制策略图 (9)1、线路示意图 (10)六、软件点的定义(开关逻辑) (11)1、加湿控制的开关逻辑(L UO_H UMID E N): (12)2、送风机启停控制(L UO_F AN E N): (12)3、排风机启停控制的开关逻辑(EF_F AN E N): (12)4、新风阀的开关逻辑(LUO_F A D MPR): (12)5、回风阀的开关逻辑(LUO_R A D MPR): (12)6、水阀的开关逻辑(LUO_V LV): (12)七、时间程序编写: (13)1、创建时间程序 (13)2、编写日程序: (13)3、编写周程序: (14)十一、端子位分配界面 (15)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了解空调机组的控制和工作原理,并能通过实验仿真,模拟实际工况。

2、通过本实验加深对PID算法的理解,掌握利用PID算法对空调温湿度的控制方法。

3、学会CARE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实验原理一、通用空调机组原理图空调机组基本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其各点所注释如下:1.模拟量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区间温度.2.数字量输入压差开关--用于检测风机状态.3.数字量输入防霜冻传感器--用于防霜冻检测.4.数字量输入压差开关--用于检测滤网状态(清洁或报警) .5.模拟量输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混合风温度.6.模拟量输出新风风门驱动器--用于控制新风风门的开关状态及开关位置.7.模拟量输出混合风风门驱动器--用于控制混合风风门的开关及开关位置.8.数字量输出风机运行控制--用于控制风机的启动/停止.9.数字量输入风机故障状态--用于检测风机故障(正常/故障) .10.模拟量输出冷水阀驱动器--用于控制冷水阀的开度.11.模拟量输出热水阀驱动器--用于控制热水阀的开度.二、空调机组控制方案1、空调机,新风阀门,水阀联锁动作。

空调测试报告

空调测试报告
审核/时间
2010.10.13
拟制/时间
2010.10.13
合格
噪音
国标
5.2.15
制冷室内侧应小于或等于38dB(A),
制冷室外侧应小于或等于49dB(A);
制冷室内侧为37.7dB(A),
制冷室外侧为48.2dB(A);
合格
运输试验
国标
5.3.2
空调器不应损坏,紧固件不得松动。
空调器无损坏,紧固件没有松动。
合格
最大制冷极限
客户要求
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空调器自动停机保护,并能自动恢复。
合格
凝结水排除能力
国标
5.2.13
应有排除冷凝水的能力,不应有水从空调器中溢出或吹出。
有排除冷凝水的能力,无水从空调器中溢出或吹出。
合格
自动除霜试验
国标
5.2.14
除霜总时间不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内,室内的送风口处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
除霜总时间没有超过试验总时间的20%,在除霜周期内,室内的送风口处温度低于18℃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min。
最大制冷极限温度为55度,温度逐渐升高,直到空调器自动停机保护,并能自动恢复。
合格
出风
DB/WB(℃)
额定制冷
额定制热
风量
(m³/h)
额定制冷
额定制热
14.85/13.77
35.54/21.80
463
517
综合判定
合格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测试中心
签发日期:2010年10月14日
批准/时间
2010.10.14
空调器能正常运行,各部件没有损坏;在第1h连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没有跳开;停机3min后,再启动能连续运行1h,工况读数允差应符合表1规定。

空调系统运行试验工序监理

空调系统运行试验工序监理

空调系统运行试验工序监理一、引言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提供了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

然而,安装和运行空调系统需要进行试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达标。

本文将探讨空调系统运行试验工序的监理要点和流程。

二、运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空调系统运行试验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监理人员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文件审核:审核安装单位提交的空调系统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程说明和相关计算书等。

2. 材料和设备检查:检查空调系统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其进行验收。

3. 安装质量检查:检查空调系统的安装质量,包括风管连接、绝缘材料使用、电气接线等。

4. 空调系统调试:确保空调系统已经完成调试工作,并且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三、运行试验工序监理1. 初始调试在进行空调系统的运行试验之前,需要进行初始调试工作。

监理人员应检查以下内容:- 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的正常运行;- 空调系统的主要参数设置,如温度、湿度等;- 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2. 冷态试验冷态试验是指在系统运行之初,以达到设计要求室内环境状况时进行的试验。

监理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水质达到要求;- 监测冷却水和冷冻水的流量和温度;- 检查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和水箱等设备的运行情况。

3. 热态试验热态试验是指在冷态试验正常完成后,采用一定的工况和操作方式对系统进行综合测试。

监理人员应关注以下方面:- 监测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并确保二者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检查空调末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和风量调节;- 确认风机、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运行情况。

4. 试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试验期间,监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监理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记录系统运行参数,如风速、风量、压力等;-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系统运行是否稳定和性能是否正常。

中央空调测试实验

中央空调测试实验

中央空调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和了解VRV多联机系统的工作原理2、了解空调系统热泵工况的运作原理及四通阀的作用3、了解VRV中各末端机设定参数对整体系统及其它末端机性能的影响4、学会描绘制冷循环压焓图二、实验装置1、实验平台系统装置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中央空调实验测试平台系统图2、硬件系统1)完整的空调产品和测试装置的综合组成与功能;2)采用可拆卸连接,主要部件如压缩机、换热器、膨胀装置均可拆卸、更换;3)并联的、不同的室内末端配置,可实现切换;4)并联的、不同冷却方式的室外换热器配置,可实现切换;5)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结合手工常用测试仪器的测试。

3、工况调节功能制冷空调系统的特征运行参数均可根据需要变化、调节,主要包括:①蒸发温度-7°C~7°C②冷凝温度30°C~55°C③节流程度80%~120%④换热器风量三级调节100% 70% 50%4、故障实现功能平台可实现如下故障:①制冷剂充灌量不足(泄露)或过量②冷凝器偏小和冷却不足③蒸发器偏小和冷却不足④风路堵塞⑤制冷系统堵塞⑥节流不足和节流过度5、可测试参数1)主要特征点管外温度:压缩机吸排气管温度、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出口管外温度、毛细管进出口管外温度2)制冷剂侧参数: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压缩机吸、排气温度、蒸发温度(蒸发器前、后温度)、蒸发压力(蒸发器前、后压力)、冷凝温度(冷凝器前、后温度)、冷凝压力(冷凝器前、后压力)、毛细管前后温度和压力3)压缩机壳体温度等三、实验原理1、多联机系统多联机系统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

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

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2、热泵系统常规空调在做制冷循环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经压缩编程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气体经过室外换热器放热后编程中低温、高压的液体,液体经节流部件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内空气经换热,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进入下一个循环。

房间空调器变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房间空调器变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专 题 研 讨
房 间空调器变工况性 能实验研究
周 全 ・ 任 悦 杨 明 , 樊海彬 , ,
( . 肥 通 用 机械 研 究 院 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所 , 徽 合肥 2 0 3 ; . 津 工业 大 学 , 津 3 0 3 3天 津 商学 院 , 津 3 0 3 1合 安 3 0 1 2天 天 0 1 4; . 天 0 1 4)
度 由计算 机 自动 调节 和控 制 。空调 器性 能实 验 台系统
示 意 图如 图 1 示 。 所
空调样 机是 在海 信 家用空 调 器 的基 础上 经过 改装 而 成 的 , 额定 制冷 量 3W。 其 k
测 量 系统 主要 由压 力 、 度 、 温 湿度及 风速 测量 装 置
量 ,若测 出该样机 的输入功率还可得到其能效比。因
按照 G /7 2 —9 6《 B 7 5 19 房间空气调节器》标准规 T 定 ,空调 器性 能测 试方 法包 括平 衡环 境 型房 间 的量 热
计法 和焓 差法 。量 热计 价格 昂贵 ,而焓差 法 空调器 性 能实 验 台具有 精度 高 、 实验 简便 的特 点 , 只要 测量 出空 调 样机 排 出空 气 的焓 值 和 进入 空 调 器 空气 的焓值 , 将 两 者之差 乘 以空 调样机 的风 量 ,即得到该 样 机 的制冷
专 题

组成 , 能够测 量不 同工 况 下空调 器 的稳态 特性 和温 、 湿 度对 空 调器性 能 的影 响 。换 热器 壁 温采用 敷设 在换 热
器 管上 的热 电偶 进行 测 量 。热 电偶 选 用 铜 一 铜热 电 蠊 偶 , 经 过标 定 。制 冷 剂压 力 由空调 机 性 能 实验 台测 均

变频空调实验报告

变频空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 测试变频空调在不同工况下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3. 分析变频空调的能耗表现,评估其节能性能。

二、实验器材1. 变频空调一台(格力直流变频空调,制热功率1500W,制冷功率80~1480W)2. 温度计两支3. 秒表一只4. 电能表一台5. 实验室空调测试平台一套三、实验方法1. 确定实验工况:根据空调说明书,设定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温度分别为28℃和25℃。

2. 实验步骤:(1)制冷工况:将空调设置为制冷模式,温度设定为28℃,记录空调启动时间、温度下降速度、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以及能耗。

(2)制热工况:将空调设置为制热模式,温度设定为25℃,记录空调启动时间、温度上升速度、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以及能耗。

(3)变频工况:将空调设置为自动模式,温度设定为28℃,记录空调在不同温度设定下的能耗表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冷工况(1)空调启动时间:5分钟(2)温度下降速度:每分钟下降0.5℃(3)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15分钟(4)能耗:9.6度(理论计算数据)2. 制热工况(1)空调启动时间:5分钟(2)温度上升速度:每分钟上升0.5℃(3)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15分钟(4)能耗:10.2度(理论计算数据)3. 变频工况(1)空调在不同温度设定下的能耗:- 温度设定为28℃:能耗8.5度- 温度设定为26℃:能耗9.2度- 温度设定为24℃:能耗9.8度(2)分析:变频空调在自动模式下,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调节压缩机转速,实现节能运行。

温度设定越低,能耗越高。

五、结论1. 变频空调具有优异的制冷和制热效果,能够快速达到设定温度。

2. 变频空调的节能性能良好,相比传统空调,在相同工况下能耗更低。

3.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需求调整空调温度设定,以实现节能环保。

六、建议1. 在选购空调时,优先考虑变频空调,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用户在使用空调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温度设定,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降低能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系统运行工况实验
实验指导书
土木工程系暖通实验室
指导教师:王春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空调处理过程和空调系统的组成。

2、测定表冷器的性能。

3、模拟夏季空气处理方案。

4、了解和掌握夏季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5、掌握空气处理主要过程段的热工计算方法。

二、实验装置
8
9
14
13
12
15
11
10
7
6
5
4
3
2
1
G
F E
D
C
B
A
图1
1—排风调节阀;2—一次回风调节阀;3—二次回风调节阀;4—新风调节阀;5—新风过滤器;
6—预热器;7—表面式换热器;8—蒸汽喷管;9—再热器;10—送风机;11—电热源;
12—沉浸式换热器;13—水泵;14—风冷热泵模块机;15—蒸汽发生器。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该装置主要由空气循环系统、风冷热泵系统、冷(热)媒水系统和蒸汽系统四部分组成。

空气循环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模拟房间和回(排)风管三大部分组成,空气处理机组内包括预热器、表面式换热器、蒸汽喷管、再热器和送风机等,主要实现对空气的热质处理过程;模拟房间内设电热源,用于夏季工况时辅助模拟室内外综合冷负荷;回(排)风管引出一次回风口、二次回风口和排风口。

热泵系统由风冷热泵模块机和沉浸式换热器连接组成,夏季工况时可提供处理循环空气所需的冷量,冬季工况时可提供处理循环空气所需的部分热量。

冷(热)媒水系统由沉浸式换热器通过水泵连接表面式换热器组成,给表面式换热器提供冷(热)量。

蒸汽系统由蒸汽发生器连接蒸汽喷管组成。

全空气空调系统实验装置采用半透明设计,整体固定在机架上,可以模拟全新风系统、再循环式系统、回风式系统等全空气空调系统冬(夏)季工况的切换运行,并能在不同空气流动模式下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冷却、加湿、除湿等单独及组合处理过程,同时通过对相关参数的科学测定,可以进行空气处理过程的有关理论分析。

三、实验原理
全空气空调系统通常根据房间送风参数的要求,将空气在空气处理装置中处理后,再通过风道输送到房间中,该系统又称集中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完全是由空气来负担室内的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

根据处理的空气来源不同,全空气系统可分为全新风系统、再循环式系统和回风式系统三大类:
全新风系统又称直流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新鲜空气(新风),即新风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的冷、热负荷、湿负荷后排出室外。

再循环式系统又称封闭式系统,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内再循环空气,即室内空气经处理后再送回室内消除室内冷、热负荷、湿负荷。

回风式系统又称混合式系统,处理的空气通常是部分新鲜空气和室内回风的混合空气,即新风和回风混合并经处理后,送入室内消除室内冷、热、湿负荷。

回风式系统通常可分为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两大类。

一次回风系统是将从房间抽回的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处理后再送入房间中。

二次回风系统是
将从房间抽回的部分空气与室外新风混合、处理,再与另外一部分回风进行二次混合之后送入房间中。

夏季空气处理常采用表面冷却器(或喷水室喷冷水)冷却减湿→加热器再热或吸湿剂减湿冷却两种途径。

夏季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在i-d 图上表示如图2:
图中,室外空气状态点A 、室内空气状态点G 、混合空气状态点B 、经表冷器冷却减湿后空气状态点C 、经再热器等湿加热后送风状态点F 的空气状态参数可由实验仪器直接读取,而空气处理风量、表冷器冷却能力的大小计算方法如下:
1、空气处理风量a G :
a a G 3600FV =ρ
式中:a G ——空气的质量流量(kg/h );
a ρ——空气的密度(kg/m 3)
; V ——空气的流速(m/s );
F ——风管横截面积(m 2
)。

2、表冷器冷却能力
图2 夏季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 1)空气经表冷器放出的热量Q : Q=G (i 1-i 2) (kcal/h )
式中,G 为经过表冷器的实测风量,kg/h ; i 1、i 2为表冷器前、后空气的焓,kcal/kg 。

2)冷水经表冷器吸收的热量Q 1: Q 1=W (t 2-t 1) (kcal/h )
式中,W 为经过表冷器的实测水量,kg/h ;t 2、t 1为表冷器出、进口水温,℃。

空气经表冷器放出的热量Q 和冷水经表冷器吸收的热量Q 1应相等,实验时允许有误差。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装置,了解实验装置各个设备、部件以及测量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2、接通电源,开启一次回风调节阀、新风调节阀和排风调节阀,关闭二次回风调节阀。

3、开启风机,
4、给沉浸式换热器水箱内加满洁水,开启水泵,开启风冷热泵模块机为制冷工况。

5、开启预热器、再热器、模拟房间内热源。

(预热器,模拟房间内热源,分别模拟室外和室内综合冷负荷)。

预热器、再热器、电热源等电加热设备持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待数据稳定后应及时读取数据,测试之后应及时关闭,以免装置内温度持续过高造成器件损坏。

7、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预热器、再热器、模拟房间内热源和风冷热泵模拟机块。

8、20分钟后,关闭水泵和风机。

五、实验报告的编写
1、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将夏季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在i-d 图上表示出来。

2、计算空气处理量和表冷器冷却能力。

3、回答问题:在夏季工况下,为什么有些全空气空调系统要运行再热功能?
4、回答问题:空调房间内的电热源模拟的夏季哪些热负荷?
5、回答问题:关闭电加热设备后,为什么等20分钟后再关闭水泵和风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