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市区级轨道线网中的地铁类线路之一。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高速铁路客站站、终点为新江湾城站,全长32.76km。线路具体走向为:高速铁路客站~星站路~吴中路~虹井路~延安西路~虹桥路~淮海路~复兴路~河南路~武进路~四平路~淞沪路~新江湾城,连接闵行、长宁、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等7个区。一期工程均采用地下线方案,共包含30个车站、29个区间,并在外环路站南侧设地面停车场一座。

拟建南京东路站~天潼路区间在苏州河(吴淞江)以南位于黄浦区境内,苏州河以北位于闸北区和虹口区交界处。区间起点为南京东路站北端,线路从河南中路、宁波路口起,沿河南中路向北穿越北京东路,在通过苏州河后,沿河南北路行进,到达区间终点天潼路站南端,里程约为AK21+116~AK21+618,全长502m。本区间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外径约为6.5m。

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区间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本工程进行详勘工作,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依据

1)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AK18+521~AK25+076)岩土工程初勘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

2)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工程南京东路站~天潼路站区间平面图、结构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第4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

3.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

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6月试行)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

《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

3)其他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

《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

4.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勘基础上,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对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提出治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及必要的设计参数,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详细查明工程沿线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基土层埋藏深度、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对拟建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分析评价。

2)详细查明工程沿线场地内不良地质,分析其成因、分布范围及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为设计提供所需的资料。

3)详细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水质及渗透性等,分析其对拟选施工方案的影响,为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4)划分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类型,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要求,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5)根据既有资料并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及其它的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技术措施及合理的建议,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对区间隧道沿线地基土及不良地质等对隧道盾构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作出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供盾构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

5.勘探方法

1)钻孔采用SH-30A型钻机冲击回转钻进法进行,按钻进回次及时地对地层岩芯进行描述;用锤击方法采取原状土样,采样质量等级为Ⅰ~Ⅱ级。

2)标贯试验采用63.5kg落锤,落距为76cm,自动脱钩下落,先预打15cm不计击数,再贯入30cm,记录每10cm的击数。

3)静探试验采用SG-15静探仪及单桥探头连续贯入,使用JC-X3型数字采集仪自动记录,提供静探Ps值随深度变化曲线。当贯入深度大于30m时,为保证探杆垂直度,采用下护管导向。

4)十字板剪切试验采用JC-X3型电测试验仪,提供25m以上各粘性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及灵敏度。

6.工作量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1)为满足施工图设计需要,勘察工作量按以下原则布置:

布孔时充分利用拟建场地已有勘探孔。根据线型工程的特点,勘探孔沿拟建工程

结构边线两侧交叉布置,勘探孔轴线投影间距控制在50m左右。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宜少于隧道底以下1.5~2.0倍隧道直径,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宜少于隧道底下2.5~3.0倍隧道直径。控制性孔数量不少于总孔数的1/3,钻

探孔与静探孔总数之比约为1:2。

根据本工程土层分布情况,在满足土样子样数的前提下,40m以上取土间距为

2.0m,40m以下为2.5m。

本区间利用区间起点南京东路站的S17SJ4和终点天潼路站的S18SJ1两个试验孔

提供的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指标。十字板剪切试验孔深度定为25m左右,试验点间距为1.0m。

暗浜的勘察以搜集工程沿线资料为主。

室内土工试验以常规试验为主,并辅之以渗透、无侧限、静三轴剪切、静止侧压

力系数等特殊试验项目。

2)本次详勘共利用区间初勘孔2个,均为钻探孔,孔号分别为Q17CZ1和Q17CZ2。另外还利用了两端车站静探孔各一个,孔号分别为S17CJ1和S18SJ1。根据需要,S17CJ1和

S18SJ1两孔分别仅利用其50m和40m以浅勘探资料。本工程勘探外业及室内土试均委托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次性完成,经评审后资料可满足本阶段勘察要求。受施工场地条件限制,Q17SZ1、Q17SJ3及Q17CJ1等三个勘探孔未能实施,造成局部勘探孔间距偏大。勘探现场作业于2005年3月 19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2005年3月24日完成。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

勘探测试工作量一览表

7.勘探点定位及高程测量

各勘探点按其与工程沿线场地已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采用经纬仪进行定位。本次勘探点高程引测依据为市设水准点0-431,该点位于方浜中路、露香园路口,其2001年高程为

3.863m,属吴淞高程系统。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和地面标高

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南前缘。拟建场区地貌单一,属长江三角洲下游滨海平原地貌类型。拟建场地地势平坦,经实测各勘探点的高程在2.44~4.02m之间(吴淞高程),高差1.5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