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合集下载

上海地铁地质勘察技术要求铁三院资料

上海地铁地质勘察技术要求铁三院资料

编号:SSX-S-ZT -005 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设计总体组2002年8 月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技术要求及统一资料标准为高质量地完成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特制定本阶段技术要求和统一资料标准。

勘察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做好勘察过程控制,提高勘察质量,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1勘察阶段、等级、纲要1.1勘察阶段与设计阶段相适应,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本阶段为详细勘察。

1.2根据申松线(R4 线一期)工程本身的特点及沿线的地质条件,本项工程勘察等级为I〜H级。

1.3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工作的设计书。

在勘察实施前应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后制定勘察纲要。

勘察纲要应内容完整,切合实际,满足工程的要求。

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勘察目的、方案、工作量、勘探测试手段和布置、取样要求及土、水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数量、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勘察计划进度、设备机具、人员安排等。

1.4勘察方案应经总体组审查后实施。

1.5现场勘察期间,由于实际地层与预计地层发生较大变化或设计方案变更等原因,需要更改勘察方案时,应及时编写勘察纲要的补充说明,并按质量管理程序审批。

2 详细勘察执行规范、规程2.1上海市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地基处理技术规范》4《基坑工程设计规程》5《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DGJ 08-72-98;7《上海地区地基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 DGJ 08-2-83。

2.2国家标准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307-1999;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94;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 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程》 GB 51091-93;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车站地下管线保护及交通导行探讨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车站地下管线保护及交通导行探讨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车站地下管线保护及交通导行探讨摘要:本文结合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双江路车站及相邻路口连续梁悬臂施工实例,从车站及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对快速路的影响分析入手,阐述了快速路地下管线保护及交通导行特点,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导行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旨在为今后类似新建工程在复杂管线及交通环境下的施工组织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导行;管线保护;1 引言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尤为重要。

地下管线通常为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交通、工业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其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功能。

管线事故影响到社会秩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容忽视。

本项目地铁车站基础位于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为保证车辆营运安全,施工前需根据现场交通功能及流量确定导行方案;结合高架车站的特点进行总结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调整。

2工程概况和施工方法2.1工程概况双江路站为高架二层岛形车站,墩柱位于港城路道路中央隔离带内,设南北两个出入口。

北侧出入口电梯及扶梯独立设置于道路北侧红线与江心河之间,平面布置已优化,通过天桥与车站主体相连。

南侧出入口基础与车站附属建筑连通设置于道路外侧绿化带内。

本工程沿线主要有原水管、电力、电信、信息、上水、雨污水管以及众多架空线,由于道路北侧为江心河,防汛通道为6米,经水务部门协调可占用3米防汛通道。

青草沙原水管紧贴道路北侧红线,距离天桥承台4.2m,无法满足8米保护范围,桩基施工需对原水管进行保护。

港城路是海关集装码头与市区之间的交通要道,沿线大型集卡物流堆场较多,车辆大多数为集卡车,交通流量大。

大流量的交通现状要求该路段以“边通车,边施工”的方式实施,车站邻近路口,该处为三跨连续梁挂篮施工,车站采用门洞式组合支架法,施工组织设计中既要确保道路营运的安全畅通,又要保证施工人员、机械的安全及工程质量。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72
同比增长:100.0%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22825.64
同比增长:-31.6%
平均金额(万元)
¥713.30
同比增长:-29.5%
平均节支率
4.9%
同比增长:75.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TOP1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神朔铁路蛇口峁隧道病害整治 工程钻探及测绘劳务项目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甘肃铁道综合工程 勘察院有限公司
\
TOP8
几内亚西芒杜矿区详勘地质钻探 招标中标人公示
新泰市鲁新岩土工 程勘察有限公司
\
TOP9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神瓦铁路张家岸至冯家川段,
\
补充定测勘探劳务项目
TOP1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陕西铁道工程勘察 司敦煌至红柳河铁路,初测勘探 有限公司
2023-08-18 2022-11-17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31 日 生成
4/30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3
厦门市轨道交通 6 号线集美至同 安段(华侨大学至滨海西大道) 工程供电系统及疏散平台设计项 目中标结果公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TOP4
\
(含物探)劳务项目
TOP5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陕西铁道工程勘察 司延安至榆林高铁补充定测勘探 有限公司

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调查报告

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调查报告

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调查报告篇一:篇一:99月27日下午日下午,,上海地铁十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事故造成多人受伤。

现已有多家故造成多人受伤。

现已有多家一、整体解读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上海地铁篇二:上海地铁上海地铁“上海地铁“99·2727”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6日公布事故调查结果,认定“认定“99·2727”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责任事故,12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概论 (1)一、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6)十一、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2)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3)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3)二、工艺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4)(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二、污染物的来源 (29)(一)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建设期污染源 (30)(二)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0)(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4)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3)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5)(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5)(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6)(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8)(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69)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7)(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8)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华东全长159km地铁10号线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发展一、线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分析2019年底上海市完成地铁2号西延伸线(长6.2km )、3号线北延伸线(长15.6km )。

至此,上海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达145km 。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到2019年,上海将有12条轨道交通线建成通车,组成长达31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

根据远景规划,上海整个轨道交通网络中共有17条线路(2019年建成12条),共设车站430座。

项目名称 1号线 2号线 3号线 4号线轨道线路长类型度(公里)地铁地铁地铁地铁21.26 18.4 24.97 27 17.04 31 33.1 35 23.3 31 - 120 - - - - - -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现状及规划起点已建项目火车站中山公园清河泾浦西大木桥莘庄龙阳路莘庄高科路江湾镇浦东蓝村路车站闵行开发区浦东机场16 14 19 26 11 2 27 28 22 12 33 38 27 23 - - - - -65.53 120 84.6 38.1 100 - - - - - - - - - - - - -1990-1996 1997-2000 1997-2000 -2019 -2019 2001-2019 -2019 2019-2019 -2019-2019 - - - - - - - - -终点车总投站数资(亿元)工期5号线轻轨磁悬浮磁悬机场快线浮列车6号线 7号线 8号线 9号线 10号线 11号线 12号线 13号线 14号线 15号线 16号线 17号线 18号线轻轨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地铁轻轨轻轨轻轨轻轨在建项目济阳路站港城路站外环路站龙阳路站市光路站成山路站松江新城站宜山路站拟建项目外高桥保税高速铁路客区站临港新城2城北路站虹梅路金海路丰庄路华夏西路环西二大道金桥上海西站环南二大道祁连山路虹口公园上海西站军工路长江西路华夏中路二、设备现状及发展上海轨道交通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新技术,所拥有的硬件设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详勘报告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市区级轨道线网中的地铁类线路之一。

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高速铁路客站站、终点为新江湾城站,全长32.76km。

线路具体走向为:高速铁路客站~星站路~吴中路~虹井路~延安西路~虹桥路~淮海路~复兴路~河南路~武进路~四平路~淞沪路~新江湾城,连接闵行、长宁、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等7个区。

一期工程均采用地下线方案,共包含30个车站、29个区间,并在外环路站南侧设地面停车场一座。

拟建南京东路站~天潼路区间在苏州河(吴淞江)以南位于黄浦区境内,苏州河以北位于闸北区和虹口区交界处。

区间起点为南京东路站北端,线路从河南中路、宁波路口起,沿河南中路向北穿越北京东路,在通过苏州河后,沿河南北路行进,到达区间终点天潼路站南端,里程约为AK21+116~AK21+618,全长502m。

本区间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外径约为6.5m。

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区间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

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本工程进行详勘工作,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AK18+521~AK25+076)岩土工程初勘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2)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工程南京东路站~天潼路站区间平面图、结构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第4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

3.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6月试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3)其他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4.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勘基础上,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对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提出治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及必要的设计参数,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

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820320203上海地铁10号线穿越桥梁桩基础托换施工方案收稿日期:2009202220作者简介:占颂嵩(19742),男,工程师,浙江金华新洲置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1000王俊峰(19752),男,工程师,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占颂嵩 王俊峰摘 要:依据上海市地铁新一轮发展的特点,以上海市地铁M10线沙泾港桥段的盾构穿越桥梁基础工程为背景,提出了地基加固和托换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最后给出了适合沙泾港桥处盾构穿桩工程问题的托换施工的初步解决方案,为今后遇到该类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更经济、省时、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盾构,桥梁桩基,除桩,托换,地基加固中图分类号:TU753.3文献标识码:A1 工程背景与概况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不断增长的客流量也对上海地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4条,营运总里程95km ,计划到2010年运营线路达到11条,营运总里程达到400km 。

而据远景规划,运营线路将达到17条,运营总里程将上升至810km 。

上海新一轮地铁建设显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地铁建设的速度将远超过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建设速度;目前开放的设计和施工市场集合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施工力量,技术与信息交流环境具有开放性;过去的地铁建设为新一轮地铁的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新的建设势必会大大减少在这方面的资源的消耗;目前主要的不利因素就是地铁施工环境日益复杂,新旧线、新建线路之间的交叉、穿越以及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等问题将更突出,随着施工要求的提高,这些复杂问题的妥善解决及其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必然会显得格外重要。

拟建的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全长42km ,能够形成城市北部与西部便捷通道,缓解城市南北交通走廊、外滩蜂腰地段交通压力。

而在地铁10号线全程遇到的盾构所需穿越桥梁桩基础的情况就有沙泾港、走马塘、程家桥和黄兴路下立交桥等四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方案》中规划的市区级轨道线网中的地铁类线路之一。

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为高速铁路客站站、终点为新江湾城站,全长32.76km。

线路具体走向为:高速铁路客站~星站路~吴中路~虹井路~延安西路~虹桥路~淮海路~复兴路~河南路~武进路~四平路~淞沪路~新江湾城,连接闵行、长宁、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等7个区。

一期工程均采用地下线方案,共包含30个车站、29个区间,并在外环路站南侧设地面停车场一座。

拟建南京东路站~天潼路区间在苏州河(吴淞江)以南位于黄浦区境内,苏州河以北位于闸北区和虹口区交界处。

区间起点为南京东路站北端,线路从河南中路、宁波路口起,沿河南中路向北穿越北京东路,在通过苏州河后,沿河南北路行进,到达区间终点天潼路站南端,里程约为AK21+116~AK21+618,全长502m。

本区间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外径约为6.5m。

工程建设单位为上海申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区间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

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本工程进行详勘工作,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AK18+521~AK25+076)岩土工程初勘报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2月)2)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工程南京东路站~天潼路站区间平面图、结构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地铁M1线)一期工程第4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投标文件(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

3.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1)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6月试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规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3)其他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4.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在初勘基础上,详细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对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提出治理措施,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充分地质依据及必要的设计参数,给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详细查明工程沿线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基土层埋藏深度、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和分布特征,对拟建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分析评价。

2)详细查明工程沿线场地内不良地质,分析其成因、分布范围及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为设计提供所需的资料。

3)详细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水质及渗透性等,分析其对拟选施工方案的影响,为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4)划分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类型,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要求,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分析。

5)根据既有资料并结合拟建建(构)筑物的特征,提供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及其它的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技术措施及合理的建议,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对区间隧道沿线地基土及不良地质等对隧道盾构施工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作出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供盾构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

5.勘探方法1)钻孔采用SH-30A型钻机冲击回转钻进法进行,按钻进回次及时地对地层岩芯进行描述;用锤击方法采取原状土样,采样质量等级为Ⅰ~Ⅱ级。

2)标贯试验采用63.5kg落锤,落距为76cm,自动脱钩下落,先预打15cm不计击数,再贯入30cm,记录每10cm的击数。

3)静探试验采用SG-15静探仪及单桥探头连续贯入,使用JC-X3型数字采集仪自动记录,提供静探Ps值随深度变化曲线。

当贯入深度大于30m时,为保证探杆垂直度,采用下护管导向。

4)十字板剪切试验采用JC-X3型电测试验仪,提供25m以上各粘性土层的不排水抗剪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及灵敏度。

6.工作量布置及完成工作量1)为满足施工图设计需要,勘察工作量按以下原则布置:布孔时充分利用拟建场地已有勘探孔。

根据线型工程的特点,勘探孔沿拟建工程结构边线两侧交叉布置,勘探孔轴线投影间距控制在50m左右。

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宜少于隧道底以下1.5~2.0倍隧道直径,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宜少于隧道底下2.5~3.0倍隧道直径。

控制性孔数量不少于总孔数的1/3,钻探孔与静探孔总数之比约为1:2。

根据本工程土层分布情况,在满足土样子样数的前提下,40m以上取土间距为2.0m,40m以下为2.5m。

本区间利用区间起点南京东路站的S17SJ4和终点天潼路站的S18SJ1两个试验孔提供的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指标。

十字板剪切试验孔深度定为25m左右,试验点间距为1.0m。

暗浜的勘察以搜集工程沿线资料为主。

室内土工试验以常规试验为主,并辅之以渗透、无侧限、静三轴剪切、静止侧压力系数等特殊试验项目。

2)本次详勘共利用区间初勘孔2个,均为钻探孔,孔号分别为Q17CZ1和Q17CZ2。

另外还利用了两端车站静探孔各一个,孔号分别为S17CJ1和S18SJ1。

根据需要,S17CJ1和S18SJ1两孔分别仅利用其50m和40m以浅勘探资料。

本工程勘探外业及室内土试均委托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次性完成,经评审后资料可满足本阶段勘察要求。

受施工场地条件限制,Q17SZ1、Q17SJ3及Q17CJ1等三个勘探孔未能实施,造成局部勘探孔间距偏大。

勘探现场作业于2005年3月 19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2005年3月24日完成。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

勘探测试工作量一览表7.勘探点定位及高程测量各勘探点按其与工程沿线场地已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采用经纬仪进行定位。

本次勘探点高程引测依据为市设水准点0-431,该点位于方浜中路、露香园路口,其2001年高程为3.863m,属吴淞高程系统。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和地面标高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南前缘。

拟建场区地貌单一,属长江三角洲下游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经实测各勘探点的高程在2.44~4.02m之间(吴淞高程),高差1.58m。

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经勘察,拟建场地50.0m深度范围内,按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6层。

地层多以水平层状分布,受古河道沉积影响,地层埋藏分布与上海市区正常沉积地层有差异,局部浅部分布有②3层粘质粉土,⑥层缺失。

有关工程沿线地层分布规律和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及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图表。

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表2。

地层特性表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根据地基土层划分情况,以各层土为统计单元,剔除个别明显不合理偏值后,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分析,对子样数不足的则利用邻近车站的钻孔资料加以统计,结果详见表3。

表中给出的是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子样数、均方差和变异系数等,静力触探试验Ps值提供最小平均值,设计可根据安全使用原则,结合统计参数酌情采用。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是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第4.2.3条公式计算,计算假定条件为:条基宽度1.5m,基础埋深1.0m,地下水埋深0.5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表13.3.4及条文说明13.3.4条中的公式计算;fd、fak推荐值则根据其计算值并综合经验给出,仅供土性评价之用。

4.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区地表水体为苏州河,穿越处苏州河宽约60m,苏州河水与黄浦江直接相连,水位受长江口潮汐影响,常水位在2.5m左右。

勘探期间测得拟建场地浅部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00~2.20m(绝对标高为1.82~2.03m),平均埋深为1.60m(平均标高为1.92m)。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第11.1.1条,场区潜水位埋深为0.30~1.50m,潜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影响呈幅度不等的变化,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为0.50~0.70m。

拟建场地揭示的⑦层为上海地区第一承压含水层,其顶板埋深为43.2~>45.0m。

据上海地区长期承压水位观测资料,此承压水水头呈周期性变化,水头标高为0~-8m之间,最浅埋深在3m左右。

据调查,本场地及附近无污染历史,且未发现污染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表11.3.6-1、表11.3.6-3、表11.3.6-4及邻近场地的Q15SZ1、S16SZ1、S17SZ1、S18SZ3号孔的水分析报告,判定场地浅部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5.不良地质及地下障碍物1)暗浜根据搜集的上海市测绘院的暗浜资料,拟建场地不存在暗浜,本次勘探过程中各孔亦未发现有暗浜存在。

2)浅层气勘探施工中,未发现有浅层气溢出现象。

3)流砂经勘察,拟建区间盾构掘进范围内未有成层的粉性土或砂土分布,但⑤3层局部的粉性土夹层在一定水动力作用下可能产生流砂现象,对盾构掘进会产生不利影响。

4)地下障碍物根据现场踏勘,拟建工程沿线主要障碍物有:苏州河防汛墙、苏州河河南路桥及道路两侧一些高层建筑的桩基础、各交叉路口可能存在埋藏较深的非开挖管线及道路两侧各种地下管线等,设计施工时应对上述不利因素加以足够的重视。

6.场地地震效应根据本次勘察地层资料,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有关条文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基土属软弱地基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处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但为一般可建设场地。

经勘察,拟建场地20m深度范围内无成层的饱和砂土或砂质粉土存在,故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可不考虑地基土地震液化问题。

依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条文说明第7.1.2条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第5.7.11条,上海地区浅部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可不考虑软土震陷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