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 ppt
上海博物馆.ppt

开放部门
学科部门
实验室
工程物业
全员管理:按责检查、监测、提交报告、提出建议、负责处理
办公室定期上报来自及时反馈定期汇总材料,形成总报告,上报馆领导,监督处理
及时上报
批复指示
馆务会议、分管领导 审阅批示,协调工作,确定措施,检查处理结果
• 实施以来,预防保护意识提高,监控效果明显,问题出现 率不断下降,已经成为相关部门的自觉行动。
• 2001~2002年,全面改建书法馆和绘画馆,引 进了世界先进的恒温恒湿环境净化系统和监测技 术,使该两馆画廊小环境的文物保存环境控制和 监测技术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
4. 认识和建议:
• 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预防性保护,不仅仅是技术和措施, 首先是一种意识和管理。
• 只有强化意识,高度重视,形成制度,加强管理,才能 应用好技术,达到有效措施效果,从根本上保护好珍贵 文物。
• 1996年建成开放的上博新馆,高度重视文物保存环境问题, 13年来不断加强监察管理,改善调控措施。
• 2003年制定《上博文物 保护监察管理办法(试 行)》,共四章19条。 明确职责,建立以预防 为主的、全方位的文物 保存环境检查、监测、 处理管理制度。
• 文物保护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对文物本身及其保存环境进 行管理监督、定期检查、汇总分析、提出建议、研究对策 和及时处理,确保馆藏文物安全。提倡人人参与、守土有 责的敬业精神。
• 库房文物主要按种类和质地分库保管; • 库房空调系统基本按文物质地分区域控制; • 10大常设陈列馆和3个临时展厅的空调系统全部分馆控制; • 库房和陈列空调系统全部24小时开启控制; • 书画文物陈列馆和库房全部以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控制; • 全部空调系统由中央控制中心监控、记录。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
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
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
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
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上海博物馆申城寻踪PPT

04
上海申城寻踪展品介绍
古代申城文物
总结词
展现上海历史底蕴
详细描述
古代申城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等,反 映了上海地区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历史演变。
总结词
珍贵历史见证
详细描述
这些文物是上海历史的珍贵见证,为研究上海乃至 全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艺术价值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古代申城文物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极高,展现了古代 工匠的卓越技艺和审美追求。
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 上海成为对外开放口岸,逐渐发
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租界历史
上海租界时期的历史是上海近代 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在 上海设立租界,带来了不同的文
化和建筑风格。
抗战时期的上海
抗战期间,上海成为全国抗日运 动的中心之一,许多文化名人、
进步人士都曾在此地活动。
上海现代历史
05
参观与互动环节
观众参与体验区
观众参与体验区
虚拟现实技术
互动展览项目
儿童友好设施
提供丰富的互动设施, 让观众亲身体验上海的
历史与文化。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 观众沉浸在历史场景中,
感受上海的变迁。
设置多个互动展览项目, 如拼图、问答等,增强
观众的参与感。
为儿童提供专门的设施 和活动区域,让他们在 游戏中学习历史文化。
上海博物馆申城寻踪
目录
• 上海博物馆简介 • 上海历史寻踪 • 上海文化寻踪 • 上海申城寻踪展品介绍 • 参观与互动环节
01
上海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历史与背景
01
02
03
创建时间
上海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 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 之一。
上海博物馆报告

上海博物馆报告引言上海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本报告将介绍上海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展览内容、参观体验以及对文化传承和教育推广的贡献等方面。
历史背景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首任馆长为张志宏先生。
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附近,占地面积约为64,000平方米,并采用了红砖与花岗岩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馆和艺术馆,收藏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
展览内容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文物、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文物展览馆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国文物,如青铜器、陶瓷、书画等。
美术馆则展示了各种艺术品,包括中国古代绘画、现代绘画、雕塑等。
此外,上海博物馆还特别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通过展览介绍传统技艺和文化活动,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参观体验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次充满教育价值和文化体验的旅程。
博物馆内设有专业的导览服务,提供多种语言的参观引导。
导览员会向游客介绍展品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以及相关故事,使参观者更好地理解和赏析。
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互动展览和教育活动,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增强参观体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文化传承和教育推广上海博物馆致力于文化传承和教育推广,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讲座和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统的传承。
在教育推广方面,上海博物馆定期举办少儿文化活动,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融入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专门的亲子活动,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文化教育中。
结论作为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展品,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观体验和教育推广活动。
通过上海博物馆,观众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教育推广的发展。
上海博物馆的卓越贡献无疑使其成为一座令人敬仰的文化殿堂。
参观上海博物馆课件

博物馆北门
还设有临时展览馆
• 在线博物馆
一楼青铜器馆
一楼青铜器馆
青铜器的维纳斯--半件残品
牺尊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 本写实的牛,凝重壮健。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是用来盛 酒的;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以往孔穴里注水后,因此是一 只用以温酒的温酒器。其形制独特,是一件极为珍稀的器物。
海
内三宝。
•二鼎不仅形制雄伟, 纹饰精美,其铭文更成 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 重要凭证。
•腹内壁有铭文二 百九十字,铭文 字体工整,笔势 圆润,堪称西周 中晚期青铜器铭 文的典范。布局、 书写、铸造效果 精美,字体大小 统一不失灵动, 圆润古拙不失劲 健,呈出一种舒 展,端雅的风尚 。
• 大克鼎铭文内容主要叙述—— “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 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
青花缠枝莲纹灯座(藏上海博物馆)
其他瓷器
大克鼎的传奇
大克鼎
•
西周孝王时期 器物。1890年陕西 省扶风县出土,同 时出土的还有鼎、 钟等器,都属于一个
名叫
克的贵族。
•
它形体巨大,高93.1 厘米,重201.5公斤。
•
口沿饰兽面纹,腹 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 大盂鼎和大克鼎, 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 宝”的西周铜鼎,与毛 公鼎一道,被誉为
竹石图 水墨纸本 162×78cm 钤印:板桥(白文)、郑燮(白文)、橄榄轩 (朱文)款识: 江馆新晴,晨起看竹,日光露 影,皆浮动于疏枝碧叶之间,胸中勃勃,遂 有画意,因而构成一局,其实胸中之竹,并 不是眼中之竹也。及展纸磨墨,落笔倏作, 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盖意在 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 乎哉!写似次山年学兄正画。极桥老人郑燮, 时干隆甲申二月下浣。
上海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ppt

对策建议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 专业水平,优化导览服务,为观 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增加互动体验项目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设计更 多互动体验项目,增强观众的参 与感和体验感。
完善停车等配套设
施
增设停车位,提高停车便捷性; 完善洗手间、餐饮等配套设施, 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感谢您的观看
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藏品数量和品质得到大 幅提升。
3
1990年代至今
上海博物馆进入现代化管理和发展阶段,成为国 内外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建筑特色
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 建筑设计理念。
主楼为仿明清宫殿式建筑,屋顶 采用琉璃瓦,显得古朴典雅。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展厅宽敞明 亮,为观众提供了舒适的参观环
上海博物馆调研报告
目录
• 引言 • 上海博物馆概述 • 上海博物馆的参观者调研 • 上海博物馆的运营状况 • 上海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博 物馆之一,拥有丰富的文物和文 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前来参观。
0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 求的提高,上海博物馆的游客数 量逐年增加,这也带来了管理和 服务方面的挑战。
改善餐饮服务
部分参观者反映博物馆内的餐饮服务 不够完善,建议增加更多种类的餐饮 选择,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04
上海博物馆的运营状况
运营模式
自主经营模式
上海博物馆采用了自主经营模式, 拥有独立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 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展览策划、
活动组织等工作。
市场化运作
上海博物馆积极引入市场化的运 作方式,通过与各类企业、机构 合作,开展商业活动、品牌推广 等,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Nhomakorabea社会参与机制
上海博物馆实践报告

上海博物馆实践报告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有着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上海博物馆。
作为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文化的场所,更是一座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我参加了一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上海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这里展示了上海的历史文化,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文化艺术到科技创新,让我们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明代的青花瓷器、清代的家具、民国时期的旧时照片等等。
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参加了上海博物馆的文化活动。
在这里,我们参加了一次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学习了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如何掌握笔画的力度等等。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文化的知识,更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我们参观了上海博物馆的临时展览。
这里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如油画、雕塑、摄影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的风貌,更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代艺术的内涵和价值。
参加上海博物馆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上海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博物馆调研报告ppt

其他周围建筑
面 积:39200平方米
层 数:地下2,地上5 高 度:29.5米 占 地:1.1万平方米 总 投 资:5.7亿元 陈列面积 :2800平方米 博物馆性质:古代艺术博物馆
形同和
北立面(正立面)
东 立 面
南立面(背面)
外立面细部
3.2一层内外流线
A、B:南北出入口
C1、C2:购物、餐饮
‘半壁江山’—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一角
鸟瞰图
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是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上海最为重要的地标之 一,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均为标志性建筑。
其他流线:楼梯、电梯、 展馆、服务
扶梯
楼梯
连 廊
简洁!简洁!简洁!
采光方式和 分区
侧 窗 采 光 (
建 筑 四 立 面 均 有
)
非展区采光Βιβλιοθήκη 天 窗 采 光非展区采光
简洁、统一。
大气、
设 计
你太好了,我要向你学习 你再好也是你,我就是我
2016.04.12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教131 郭燕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 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 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 1952 年,原址在南京西路 325 号旧跑马总会, 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 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 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 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仲姜盘 (春秋)Βιβλιοθήκη 春秋早期用于盥洗的青铜器,形体较大,此 盘口径45厘米,高18厘米,重12.4千克。 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口折沿,浅腹,圈足, 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虎体侧面与圈 足边缘相接。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 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有 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 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腹壁装 饰着变形兽体纹。盘内底铸有浮雕的鱼、龟、 蛙等水生动物,中心是一只带有头冠的公鸟, 边上为四条鱼,外圈为四只头上无冠的雌鸟, 造型生动 据其铭文所言,此盘是春秋时某官员为其夫 人“子仲姜”制作的爱情信物,所有的动物 都可以原地作360度的转动,是商周青铜器中 绝无仅有的神品。铭文为“佳六月初吉,辛 亥大师作,为子仲姜沫。盘孔硕且好,用祈 眉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文字精炼简要、 书体工整,并且有许多用语用韵异常精妙, 是学术价值极高的史料。子仲姜盘是香港太 阳集团董事长叶肇夫先生从海外购得,而后 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现长期陈列在青铜展馆 中。
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博物馆新馆于 1993 年 8 月开工, 1996 年 10 月 12 日全 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 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 “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 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 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 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 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 展览厅。目前,它正以崭新的面貌迎 接着八方来客。
•
•
镇馆之宝—— 大克鼎
高清光绪十六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的西 周青铜重器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其 是西周时期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 而铸造,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 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 斤,口沿下饰兽面纹三组,器腹则是宽 阔的波曲纹,这种连绵流畅的带状纹饰 自然地带出了雄浑磅礴的气势,它的内 壁铸有铭文290字,详细记述周王对克 官职的任命,并赏赐其财物和奴隶,是 研究西周中期社会政治状况的重要资料。
青铜重器来自民间捐赠
• • 在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捐赠。无论是大克鼎,还是 子仲姜盘,抑或是其他的青铜重器,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上海博物馆安家,都要归功于 它们原先主人。 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捐赠则是在2012年,美国洛杉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露得清公司 前总裁罗伊德· 扣岑将其毕生收藏的91件中国古代铜镜悉数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其捐赠 的铜镜均为比较少见的中国古代铜镜,补充和完善了上海博物馆铜镜收藏体系。 关于大克鼎的捐赠就有一段故事:1951年7月,正在筹建上海博物馆的华东军政委员会 文化部收到了一封捐赠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 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 馆珍藏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信 中所提及的“盂克二大鼎”就是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的大盂鼎、大克鼎。这位 要将两鼎捐给国家的寄信人叫潘达于。 9月,考古学家陈梦家等人在潘达于的指点下,来到潘家旧宅,在轻扬的微尘中,宝鼎 重新出世。刚刚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达于捐献之举。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入馆珍藏;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和 其他120多件珍贵文物应征借调北上。从此,两件国之重宝各镇一方,遥相呼应。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馆
上海博物馆素以青铜器收藏 和研究名重海内,所藏历代 彝器体系完备,质量精绝, 堪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 要标本。图为古代青铜器展 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 其中陈列了400余件精美的 青铜器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 青铜器又以具有长篇铭文和 著录的重较多为特色,新的 陈列品中还有西周的晋候器 和秦国早期秦公器等重要文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