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上海博物馆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上海三馆游后报告-陈列馆设计

上海三馆游后报告-陈列馆设计

上海三馆游后报告因为课程设计的要求,我们需要参观优秀的博物馆以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以下就是我的游览调研报告。

上海博物馆区位分析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

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造型分析上海博物馆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建筑由方体基座、巨型圆顶及拱形出挑组成,形如铜鼎,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上海博物馆设计时采用了大尺度的整体式设计方法,材料选用了硬朗的石材和大片的玻璃幕墙,在石材还雕刻有精美的花纹,使人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并且使建筑本身既具有庄严大气又不失精致华美。

入口分析在距离门厅较远处设有员工地下入口,是车行通道兼地下停车场。

主入口设计的恢弘大气,南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延安东路,而北入口则对向人民大道。

均采取分离出入口的方式来进行分流保持秩序。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门厅出入口处分别设置了一面大的玻璃落地镜,据我的猜测应该是提醒人们在进入展馆之前要注意仪容仪表,比如说理理帽子,整整头发之类的。

库藏入口我们没有发现,但是我们预估应该是在临近各展厅处。

这样的设计估计是为了保证藏品的安全。

门厅设置刚进入博物馆引入眼帘的的是明显的垂直交通工具,自动扶梯和剪刀型楼梯。

左右两边分别设置了寄物处,语音导览服务中心,博物馆餐厅,纪念品售卖中心影视中心,书店。

通过安检进入中心大厅,能轻而易举的在中央发现服务台,然后便可开始游览了。

各层平面布置一层: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第一展览厅,以及服务台,寄物处,语音导览服务中心,博物馆餐厅,纪念品售卖中心影视中心,书店,厕所。

二层: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管,第二展览厅,以及茶室,厕所。

三层:中国历代绘画馆,“两塗轩”书画专室,中国历代印章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以及厕所。

四层: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居馆,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第三展览厅以及厕所流线分析博物馆人车分流,展馆不远处设置了地下停车场。

参观的主流线是围绕的一个正方形的大中庭展开的,通过垂直交通的自动扶梯和楼梯进入上一层,当完整的参观完之后可以直接从自定扶梯下来不需要拉长流线。

关于上海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博物馆的调查报告

关于上海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当去接触不知道的一个情况或事件,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清楚,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上海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上海博物馆的调查报告1调查主题: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调查地点及简介: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开馆。

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

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

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

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

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

1995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1996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

新馆占地面积1。

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

5米,总投资5。

7亿元。

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

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2010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

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

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

去上海参观调研报告范文

去上海参观调研报告范文

上海博物馆参观报告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

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

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徐徐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

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

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

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

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作为报告,前面还须有参观的目的、内容、意义、收获等等,这一篇仅供参考。

上海博物馆参观报告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范文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范文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上海博物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

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

本文将介绍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

上海博物馆调查报告第一篇:调查主题:走进上海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调查地点及简介:上海博物馆是1950年4月开始筹建, 1952年12月21日开馆。

建馆初期,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厦)。

1959年迁至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

1991年,在龙吴路1118号建造4,000平方米文物仓库。

1992年,在虹桥路1286号建立上海博物馆分馆中国钱币馆。

同年,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上海博物馆建造新馆,选址在人民广场中轴线南侧人民大道201号,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

2019年局部建成,试行开放,2019年10月12日全面竣工,举行开馆仪式。

新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29.5米,总投资5.7亿元。

新馆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国天圆地方的寓意。

馆名上海博物馆系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所书。

建馆初期,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7月,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1960年9月,市文管委与上海博物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87年1月,上海博物馆升格为副局级单位;1988年10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委恢复独立建制,上海博物馆划归市文管委领导;2019年9月,上海市文物局成立后,原市文管委管理单位除上海博物馆外悉数划归文物局领导,上海博物馆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

建馆初期,上海博物馆机构设置仿照苏联博物馆模式,采用三部一室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群工部、办公室。

1958年,设立文物修复工场;1960年,设立文物保护技术科学实验室;同年6月,上海市裱画生产合作社并入上海博物馆,在文物修复工场建立书画装裱组。

1974年,为了加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设立陈列研究部,下设青铜、陶瓷、书画、工艺、陈列设计5个研究组以及考古部;1985年,各研究组升格为部,电脑组升格为室,同时增设文化交流办公室。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

上海博物馆资源现状研究及分析高一⑴班研究性课题组全体成员上海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的面貌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尤其是经济的腾飞,使上海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渐提升。

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后,这座曾有“东方巴黎”美称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持久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贴近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为了能切身感受一下校园之外的文化气息,我们以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一次名为“博物馆——我们的第二课堂”的研究性学习。

在一些被称为国际大都市的地方,往往建有与他们的国家或城市的地位相称的大型博物馆。

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将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看作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化水准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我们想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对上海的文化教育建设能有更深刻地了解,想知道作为文化艺术宣传的前沿阵地,同时又是对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具有直接感性教育的博物馆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怎样的地位,它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最近闭幕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创造国际文化品牌。

景观歌剧《阿依达》、俄罗斯冰上马戏团、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团等一流艺术团体来沪演出,艺博会、亚洲音乐节等各类高水平艺术活动的举办,不仅使广大的上海市民获得一次极好的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机会,而且已经有效地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与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相比,极具上海本地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存在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沟通了历史、今天与未来,并且承担着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在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是矗立于人民广场中心的上海博物馆。

它的规划设计以大环境、全方位考虑,突出文化、渗透传统,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在1.2万玉米的展馆中,设有中国古代青铜馆、雕塑馆、陶瓷馆、玉器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书法馆等11个专馆,设有多媒体导览和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能用英、日、法、汉等多种语言介绍博物馆精品,并配有高清晰度大屏幕影视中心。

典雅大方的建筑格调把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科技创新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示了跨越世纪的崭新形象,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一大景观。

《2024年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范文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吸引着众多游客。

其中,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

本文以公共文化空间视角出发,对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上海市博物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上海市博物馆旅游资源概况上海市博物馆资源丰富,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涵盖了历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了了解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

三、公共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一)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及特点公共文化空间是指为公众提供文化活动、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其特点包括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和教育性。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展示、教育、娱乐等功能。

(二)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迅速,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同质化、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游客体验感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出发,可以更好地挖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四、基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策略(一)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博物馆的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

(二)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入挖掘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科技内涵等,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加强博物馆的互动性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博物馆的互动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游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推进博物馆的国际化发展通过加强与国际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博物馆管理经验和旅游产品,提高上海市博物馆的国际化水平。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考察报告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考察报告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考察报告一、引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上海黄浦区,是中国第一家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国立艺术博物馆。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该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艺术品收藏和展览设计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二、展览内容1. 主题展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展览,通过展示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展示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这些主题展览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了艺术家们对社会现象、人类情感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2. 长期展览除了主题展览外,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还有一些长期展览,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上海本土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展示等。

这些展览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艺术品收藏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其中包括中国和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艺术品涵盖了近代以来的各个艺术流派和风格,展示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艺术创作成果。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艺术品展览,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的艺术品。

四、展览设计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注重展览设计的创新和艺术性。

展览空间布局合理,配色和灯光的运用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品。

博物馆还注重展品与观众的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家的思想。

五、影响力评估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和艺术品收藏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博物馆不仅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和观众,还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学者前来交流和合作。

博物馆的展览还经常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和评论,提升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结论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艺术品收藏和展览设计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期待博物馆能够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展览,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艺术的享受和思考的机会。

上海服饰博物馆调研报告

上海服饰博物馆调研报告

上海服饰博物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上海服饰博物馆一、背景介绍上海服饰博物馆是上海市最大的服饰类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其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展览面积达5000平方米。

博物馆于2002年开放,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上海服饰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内容、教育活动、观众服务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为该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参考意见。

三、调研方法1. 现场观察:仔细观察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交互式体验区等,了解展览内容、场馆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2. 访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3. 网络搜索:通过上海服饰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以及其他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1. 特色展览内容上海服饰博物馆以展示中国服饰文化为主题,主要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如古代汉服、民国时期的时装等。

在展览中,通过服饰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演变,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2. 教育活动上海服饰博物馆注重教育活动的开展,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讲座以及工作坊等活动。

这些教育活动旨在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服饰文化,并激发观众对时尚的兴趣和热爱。

3. 观众服务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观众服务,包括导览、解说、问询等。

导览人员专业、热情,能够给观众提供详细而准确的解说。

博物馆还提供了充分的服务设施,如洗手间、休息区等,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感到舒适和便利。

4. 未来发展规划上海服饰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中,计划增加与时尚设计相关的展览,与时尚界的新锐设计师合作,引入更多的时尚元素,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

此外,博物馆还拟增设更多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参与。

五、改进和提升建议1. 加强教育活动的推广力度,提供更多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培训和讲座。

2. 加大对服饰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与高校合作,进行学术研究。

3. 进一步完善观众服务设施,增设更多的休息区,提高观众的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周围建筑
面 积:39200平方米
层 数:地下2,地上5 高 度:29.5米 占 地:1.1万平方米 总 投 资:5.7亿元 陈列面积 :2800平方米 博物馆性质:古代艺术博物馆
形同和
北立面(正立面)
东 立 面
南立面(背面)
外立面细部
3.2一层内外流线
A、B:南北出入口
C1、C2:购物、餐饮
‘半壁江山’—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一角
鸟瞰图
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
上海博物馆位于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是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上海最为重要的地标之 一,北侧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东北侧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均为标志性建筑。
其他流线:楼梯、Βιβλιοθήκη 梯、 展馆、服务扶梯楼梯
连 廊
简洁!简洁!简洁!
采光方式和 分区
侧 窗 采 光 (
建 筑 四 立 面 均 有

非展区采光
天 窗 采 光
非展区采光
简洁、统一。
大气、
设 计
你太好了,我要向你学习 你再好也是你,我就是我
2016.0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