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病毒和勒索病毒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

网络安全常见的病毒网络安全是当前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而病毒作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威胁之一。

下面将介绍网络安全中常见的几种病毒。

1.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程序代码,它通过附着在其他程序上进行传播。

一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会破坏或篡改一些文件,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计算机病毒分为文件病毒、宏病毒、引导扇区病毒等多种类型。

2. 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一种能够悄悄安装在计算机上并监视用户活动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记录用户的打字记录、浏览历史、密码等敏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攻击者。

间谍软件通常会以广告软件、共享软件等形式传播。

3. 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自我复制和传播的恶意软件。

它可以利用漏洞或弱密码进入计算机,并在计算机上创建多个副本。

蠕虫病毒会耗尽网络带宽、降低系统性能,并可能导致网络故障。

4. 木马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利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文件共享、电子邮件附件等方式植入计算机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木马程序会在后台运行,并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计算机,窃取敏感信息、传播病毒等。

5. 勒索软件:勒索软件是一种通过加密用户文件或禁用访问权限来勒索钱财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用户将不能打开或使用自己的文件,攻击者会要求用户支付赎金才能恢复文件。

勒索软件通常通过恶意链接、广告等方式传播。

以上所列举的病毒只是网络安全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病毒也是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个人和机构应该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软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保持警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下载不明文件等行为。

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

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

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是指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病毒排名。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自动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从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如下:1. Conficker病毒:Conficker病毒是一种网络蠕虫,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2. WannaCry病毒:WannaCry病毒是一种勒索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3. Stuxnet病毒:Stuxnet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攻击工业控制系统,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4. Zeus病毒:Zeus病毒是一种钓鱼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 操作系统。

5. Sality病毒:Sality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6. CryptoLocker病毒:CryptoLocker病毒是一种勒索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7. Mydoom病毒:Mydoom病毒是一种网络蠕虫,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8. Sasser病毒:Sasser病毒是一种网络蠕虫,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9. Code Red病毒:Code Red病毒是一种网络蠕虫,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10. Nimda病毒:Nimda病毒是一种网络蠕虫,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且可以攻击Windows操作系统。

以上就是全球前十计算机病毒排名。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用户应该加强计算机安全防护,定期更新系统,安装杀毒软件,以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并且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实施恶意活动的软件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从最早期的引导扇区病毒到现在的勒索软件都属于计算机病毒范畴。

以下是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种类:1. 引导扇区病毒引导扇区病毒是最早期的计算机病毒之一,它会感染计算机硬盘的引导扇区,并且在计算机启动时运行,从而使病毒得以控制计算机系统。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感染计算机系统,例如U盘、硬盘等。

2. 文件感染病毒文件感染病毒是一种会感染可执行文件的计算机病毒,这种病毒会感染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可执行文件(如.exe 文件),并且在这些文件运行时进行破坏性操作。

这种病毒往往存在于恶意软件中,如木马、后门等。

3. 网络蠕虫病毒网络蠕虫病毒是一种依靠互联网来传播的自我复制程序,可以在不需要用户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漏洞或者弱密码来感染计算机系统。

这种病毒可在计算机系统中繁殖,从而导致系统崩溃或者受到破坏。

4. 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伪装成有用工具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欺骗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执行它。

这种病毒会悄悄地获取用户计算机的控制权,从而实施破坏性操作,如偷取用户个人信息、修改用户文件或者在计算机上安装其他恶意软件等。

5. 后门病毒后门病毒是一种利用漏洞或者弱密码来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程序,它在感染之后会在计算机上留下一个隐蔽的后门,并且等待黑客远程控制进入被感染的计算机。

这种病毒可以使黑客长期监控被感染的计算机,获取用户数据、密码等信息。

6. 勒索软件病毒勒索软件病毒是一种会对用户计算机进行加密的恶意程序,从而使用户无法访问自己的计算机文件。

这种病毒会弹出一条勒索信息,要求用户支付一定数额的赎金才能够解密文件。

这种病毒广泛用于网络犯罪活动中。

总之,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无论是引导扇区病毒、文件感染病毒还是网络蠕虫病毒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因此,用户需要保持警惕,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及时更新自己的防病毒软件,从而保障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安全。

常见的计算机病攻击形式

常见的计算机病攻击形式

常见的计算机病攻击形式计算机病毒攻击形式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传播的恶意软件,会对计算机系统、数据和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形式也不断演化和变化。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攻击形式,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和勒索软件。

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通过将自身复制到其他计算机程序中传播的恶意软件。

一旦感染,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删除或修改文件,并且可以将自己复制到其他计算机上。

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包括文件病毒、宏病毒和引导扇区病毒。

文件病毒是通过感染可执行文件传播的,一旦感染,它们会修改或破坏文件内容。

宏病毒则通过感染文档文件(如Word、Excel等)传播,一旦打开被感染的文档,宏病毒就会执行恶意代码。

引导扇区病毒则是感染引导扇区或主引导记录,一旦感染,它们会在计算机启动时加载恶意代码。

二、计算机蠕虫计算机蠕虫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的恶意软件。

不同于病毒需要感染程序或文件,蠕虫可以通过网络自行传播。

一旦感染,蠕虫会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或弱点,自动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

常见的计算机蠕虫包括蠕虫病毒、邮件蠕虫和网络蠕虫。

蠕虫病毒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自行传播的蠕虫,它可以利用网络漏洞远程感染其他计算机。

邮件蠕虫则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一旦用户打开感染的邮件附件或链接,蠕虫就会自动复制并传播。

网络蠕虫则是通过网络服务和端口进行传播,它们可以利用网络中未修补的漏洞感染计算机。

三、计算机木马计算机木马是一种伪装成合法软件的恶意程序,一旦被用户运行,就会给攻击者获得远程控制计算机的权限。

木马通常通过下载不安全的软件、访问感染的网站或点击恶意链接传播。

一旦受到感染,木马可以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密码、银行账号等敏感数据。

常见的计算机木马包括远程访问木马、密码窃取木马和后门木马。

四、间谍软件间谍软件,也称为间谍程序或间谍手机,是一种恶意软件,被用于监视用户的计算机活动和互联网浏览习惯,以获取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

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典型案例

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典型案例

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的典型案例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或存储介质传播的恶意软件,它们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计算机领域,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安全威胁,而且它们的种类也非常多样。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威胁。

1. Melissa病毒。

Melissa病毒是一种在1999年出现的宏病毒,它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一旦用户打开了感染了Melissa病毒的电子邮件附件,病毒就会开始自动复制并发送自己给用户的联系人。

由于它的快速传播速度,Melissa病毒曾一度引起了全球性的恐慌,造成了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瘫痪。

2. ILOVEYOU病毒。

ILOVEYOU病毒是一种在2000年出现的蠕虫病毒,它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我爱你”的主题来诱使用户打开感染文件。

一旦用户打开了附件,病毒就会开始破坏用户的文件,并且自动发送自己给用户的联系人。

ILOVEYOU病毒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成为了互联网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病毒之一。

3. WannaCry勒索病毒。

WannaCry病毒是一种在2017年出现的勒索病毒,它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播。

一旦用户的计算机感染了WannaCry病毒,病毒就会加密用户的文件,并要求用户支付赎金才能解密。

WannaCry病毒曾一度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感染,影响了包括医疗、金融在内的多个行业。

4. Zeus木马病毒。

Zeus病毒是一种银行木马病毒,它主要通过网络钓鱼和恶意软件下载器进行传播。

一旦用户的计算机感染了Zeus病毒,病毒就会窃取用户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并用于非法转账。

Zeus病毒曾造成了大量用户的财产损失,成为了银行业安全的重大威胁。

5. Stuxnet病毒。

Stuxnet病毒是一种专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它主要通过USB设备进行传播。

一旦感染了工业控制系统,Stuxnet病毒就会破坏系统中的控制程序,导致工业设备的故障和瘫痪。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

常见的计算机病案例分析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快速传播、破坏系统功能并且自我复制的恶意软件,给计算机系统和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

本文将对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一、蠕虫病毒案例分析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播的恶意软件。

2001年,“伊洛扎病毒”(ILOVEYOU)的爆发就是蠕虫病毒的典型案例。

该病毒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并自动复制并发送给用户的联系人。

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病毒就会释放并开始传播,导致大量计算机系统瘫痪。

针对蠕虫病毒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系统补丁、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和链接、加强用户教育等。

此外,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策略和完善的防火墙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二、木马病毒案例分析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合法软件中的恶意代码,通过欺骗用户而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2005年,“黑客之门”(Blackhole)木马病毒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病毒通过网络攻击获取用户终端的控制权,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敏感数据。

预防木马病毒的关键是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加强软件来源的可信度。

用户应避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并通过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安全工具进行保护。

三、病毒勒索案例分析病毒勒索是指黑客利用恶意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并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密或恢复文件和数据的过程。

2017年,“勒索病毒WannaCry”(WannaCry)的爆发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恶性感染。

该病毒通过利用操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并迅速传播至全球数十万台计算机。

预防病毒勒索的关键是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文件,并使用强密码对其进行保护。

此外,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和端口也是必要的防范措施。

四、间谍软件案例分析间谍软件是一种监视用户计算机活动并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恶意软件。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大全(二)2024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大全(二)2024

常见电脑病毒介绍大全(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常见电脑病毒介绍大全(二)》,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防范常见的电脑病毒。

在数字化时代,电脑病毒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对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电脑病毒及其危害,并提供防范措施。

1. 木马病毒1.1. 定义: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合法程序中的恶意软件,通过潜入用户计算机,实现远程控制或窃取用户数据。

1.2. 危害:1.2.1. 盗取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如账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1.2.2. 远程操控用户计算机,进行恶意操作,如删除文件、监视用户活动等。

1.2.3. 传播其他恶意软件,如勒索软件和广告软件等。

1.3. 防范措施:1.3.1. 安装可信任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1.3.2.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1.3.3. 注意邮件和即时消息附件,避免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

2. 蠕虫病毒2.1. 定义:蠕虫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的恶意软件,通常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2.2. 危害:2.2.1. 大量占用带宽和系统资源,导致系统运行缓慢。

2.2.2. 删除或损坏文件和系统配置。

2.2.3. 暴露系统漏洞,使其他恶意软件更容易入侵。

2.3. 防范措施:2.3.1.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

2.3.2.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网络安全。

2.3.3. 避免点击可疑的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3. 病毒植入器3.1. 定义:病毒植入器是一种可以将恶意代码植入合法程序中的工具,使其看起来像正常程序一样运行,从而避开杀毒软件的检测。

3.2. 危害:3.2.1. 蔓延性强,可以在计算机上植入多个恶意程序。

3.2.2. 破坏计算机系统文件和数据。

3.2.3. 密码窃取和信息泄露。

3.3. 防范措施:3.3.1. 尽量使用正版软件,避免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

3.3.2.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以获取最新的病毒库和安全补丁。

2024_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计算机病毒

2024_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计算机病毒

■漕文华2024年,计算机病毒威胁将变得愈发多元化和复杂化。

涉及勒索病毒、二维码病毒、挖矿木马等15种类型,这些病毒从数据勒索到系统入侵,对全球网络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因此,这些病毒需要人们重点关注,以便更好地保护数字生活和工作环境,抵御不断演变的计算机病毒威胁。

移动介质病毒移动介质病毒是一种感染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利用可移动介质如USB 、SD 卡传播。

一旦感染,它可能窃取个人信息、监控通信或传播到其他设备。

这种病毒威胁移动设备和数据安全,通过分享存储介质的行为,迅速传播。

用户需谨慎插入未知来源的移动介质,以防范这种潜在威胁。

勒索病毒勒索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通过加密用户设备上的文件,限制对其访问,然后勒索用户支付赎金以获取解密密钥。

这种病毒威胁个人和企业数据安全,可能导致巨额损失和严重的隐私问题。

二维码病毒二维码病毒是一种通过在二维码中隐藏恶意链接或代码的恶意软件。

一旦用户扫描感染的二维码,可能导致恶意软件下载、个人信息泄露或远程攻击。

这种病毒利用人们扫2024框架的威胁至关重要,以确保不断发展的云生态系统中的强大安全性。

AI 增强威胁根据安全研究员Asaf Eitani 的说法,由于编写代码和传播恶意技术中AI 的推广,网络威胁格局正面临更加危险的局面。

AI 驱动的工具在编写复杂代码方面能力越来越强,这可以被恶意行为者滥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制造精巧的恶意软件和利用程序。

这降低了进入网络犯罪的门槛,因为现在即使是编程能力有限的人也可以利用AI 生成攻击载体。

此外,AI 系统可以通过浏览论坛和代码库快速吸收和改进已知的攻击方法,使学习执行高级威胁的曲线变得不那么陡峭。

AI 使复杂攻击能力“民主”化意味着,可以预期未来不久会出现先进恶意软件激增的情况,导致更频繁、更强大的网络攻击。

eBPF 兴起安全研究员Alon Zivony 预测,eBPF 技术的利用率将继续增长。

各种企业和初创公司,例如Raven (raven.io)、Kodem 和Flow,运行时框架中采用了eBPF,以实现增强的可观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介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二,几种常见的病毒1,木马病毒:指通过特定的程序(木马程序)来控制另一台计算机。

木马通常有两个可执行程序:一个是控制端,另一个是被控制端。

木马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希腊传说(荷马史诗中木马计的故事,Trojan一词的特洛伊木马本意是特洛伊的,即代指特洛伊木马,也就是木马计的故事)。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主机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主机。

木马病毒的产生严重危害着现代网络的安全运行。

(1):特征:1、隐蔽性是其首要的特征如其它所有的病毒一样,木马也是一种病毒,它必需隐藏在你的系统之中,它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发现它。

很多人的对木马和远程控制软件有点分不清,因为我前面讲了木马程序就要通过木马程序驻留目标机器后通过远程控制功能控制目标机器。

实际上他们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这一点,举个例子来说吧,象我们进行局域网间通讯的常软件——PCanywhere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大家也知道它是一款远程通讯软件。

PCanwhere在服务器端运行时,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连接成功后客户端机上会出现很醒目的提示标志。

而木马类的软件的服务器端在运行的时候应用各种手段隐藏自己,不可能还出现什么提示,这些黑客们早就想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发生的迹象,把它们扼杀了。

例如大家所熟悉木马修改注册表和ini文件以便机器在下一次启动后仍能载入木马程式,它不是自己生成一个启动程序,而是依附在其它程序之中。

有些把服务器端和正常程序绑定成一个程序的软件,叫做exe-binder绑定程式,可以让人在使用绑定的程式时,木马也入侵了系统,甚至有个别木马程序能把它自身的exe文件和服务器端的图片文件绑定,在你看图片的时候,木马也侵入了你的系统。

它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不产生图标它虽然在你系统启动时会自动运行,但它不会在“任务栏”中产生一个图标,这是容易理解的,不然的话,凭你的火眼金睛你一定会发现它的。

我们知道要想在任务栏中隐藏图标,只需要在木马程序开发时把“Form”的“Visible ”属性设置为“False”、把“ShowintaskBar”属性设置为“Flase”即可;木马程序自动在任务管理器中隐藏,并以“系统服务”的方式欺骗操作系统。

2,它具有自动运行性,它是一个当你系统启动时即自动运行的程序,所以它必需潜入在你的启动配置文件中,如win.ini、system.ini、winstart.bat以及启动组等文件之中。

3,木马程序具有欺骗性木马程序要达到其长期隐蔽的目的,就必需借助系统中已有的文件,以防被你发现,它经常使用的是常见的文件名或扩展名,如“dll\win\sys\explorer等字样,或者仿制一些不易被人区别的文件名,如字母“l”与数字“1”、字母“o”与数字“0”,常修改基本个文件中的这些难以分辨的字符,更有甚者干脆就借用系统文件中已有的文件名,只不过它保存在不同路径之中。

还有的木马程序为了隐藏自己,也常把自己设置成一个ZIP文件式图标,当你一不小心打开它时,它就马上运行。

等等这些手段那些编制木马程序的人还在不断地研究、发掘,总之是越来越隐蔽,越来越专业,所以有人称木马程序为“骗子程序”。

4,具备自动恢复功能:现在很多的木马程序中的功能模块已不再是由单一的文件组成而是具有多重备份,可以相互恢复。

5、能自动打开特别的端口:木马程序潜入人的电脑之中的目的不主要为了破坏你的系统,更是为了获取你的系统中有用的信息,这样就必需当你上网时能与远端客户进行通讯,这样木马程序就会用服务器/客户端的通讯手段把信息告诉黑客们,以便黑客们控制你的机器,或实施更加进一步入侵企图。

你知不知道你的电脑有多少个对外的“门”,不知道吧,告诉你别吓着,根据TCP/IP协议,每台电脑可以有256乘以256扇门,也即从0到65535号“门,但我们常用的只有少数几个,你想有这么门可以进,还能进不来?当然有门我们还是可以关上它们的。

6、功能的特殊性:通常的木马的功能都是十分特殊的,除了普通的文件操作以外,还有些木马具有搜索cache中的口令、设置口令、扫描目标机器人的IP地址、进行键盘记录、远程注册表的操作、以及锁定鼠标等功能,上面所讲的远程控制软件的功能当然不会有的,毕竟远程控制软件是用来控制远程机器,方便自己操作而已,而不是用来黑对方的机器的。

(2)防治方法:1,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更新系统补丁;2, 下载软件时尽量到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3,不随意打开不明网页链接,尤其是不良网站的链接,陌生人通过QQ给自己传链接时,尽量不要打开;3.不随意打开不明网页链接,尤其是不良网站的链接,陌生人通过QQ给自己传链接时,尽量不要打开;4 . 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便接收陌生人的文件,若接收,可在工具菜单栏中“文件夹选项”中取消“隐藏已知文件类型扩展名”的功能来查看文件类型;5, 对公共磁盘空间加强权限管理,定期查杀病毒;6. 打开移动存储器前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可在移动存储器中建立名为“autorun.inf”的文件夹(可防U盘病毒启动);7. 需要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上下载资料转入内网计算机时,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实现转存;8.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9.定期备份,以便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1]个人手机木马防御术1.务必安装手机安全软件,长时间收不到短信及电话,马上检修手机;2.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3.不要透露短信验证码,转账前一定要电话确认,尤其是大额转账2,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即一般存于office软件中)。

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是宏病毒就会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

从此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他的计算机上。

宏病毒极其具有系统破坏性。

特征,以word宏病毒(由 .DOT 作为后缀,用于存储宏。

宏病毒欺骗Word)为例:(1)传播极快:Word宏病毒通过.DOC文档及.DOT模板进行自我复制及传播,而计算机文档是交流最广的文件类型。

人们大多重视保护自己计算机的引导部分和可执行文件不被病毒感染,而对外来的文档文件基本是直接浏览使用,这给Word宏病毒传播带来很多便利。

特别是Internet网络的普及,Email的大量应用更为Word宏病毒传播铺平道路。

根据国外较保守的统计,宏病毒的感染率高达40%以上,即在现实生活中每发现100个病毒,其中就有40多个宏病毒,而国际上普通病毒种类已达12000多种。

(2)制作、变种方便:以往病毒是以二进制的计算机机器码形式出现,而宏病毒则是以人们容易阅读的源代码宏语言WordBasic形式出现,所以编写和修改宏病毒比以往病毒更容易。

世界上的宏病毒原型己有几十种,其变种与日俱增,追究其原因还是Word的开放性所致。

Word病毒都是用WordBasic语言所写成,大部分Word病毒宏并没有使用Word提供的Execute-Only处理函数处理,它们仍处于可打开阅读修改状态。

所有用户在Word工具的宏菜单中很方便就可以看到这种宏病毒的全部面目。

当然会有“不法之徒”利用掌握的Basic语句简单知识把其中病毒激活条件和破坏条件加以改变,立即就生产出了一种新的宏病毒,甚至比原病毒的危害更加严重。

(3)破坏可能性极大:鉴于宏病毒用WordBasic语言编写,WordBasic语言提供了许多系统级底层调用,如直接使用DOS系统命令,调用WindowsAPI,调用DDE或DLL等。

这些操作均可能对系统直接构成威胁,而Word在指令安全性、完整性上检测能力很弱,破坏系统的指令很容易被执行。

宏病毒Nuclear就是破坏操作系统的典型一例。

(4)多平台交叉感染:宏病毒冲破了以往病毒在单一平台上传播的局限,当WORDJXCEL这类著名应用软件在不同平台(如Windows、Windo_wsNT、OS/2和MACINTOSH等)上运行时,会被宏病毒交叉感染防治1,在确定文档中病毒的情况下,所有打开的文档不要存盘2,建议使用综合性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在杀毒过程中不要选择自动处理,因为这很可能会把你的染毒文件直接删除。

查找出来的染毒文件如果是重要文档,先用系统自带的写字版进行复制粘贴保存,保存内容后再清除病毒毒,确保重要文档不丢失。

、3,下载专业的宏病毒清除工具进行复查。

综合性的杀毒软件查找问题的能力比普通的杀毒软件要强,但是并不一定能够把病毒清楚干净,所以专业的宏病毒杀毒软件是查杀病毒关键的一步。

4,提高对宏病毒的警惕性,可在office办公软件当中,在工具—宏—安全性选项当中把宏安全性设置为高。

5,时刻保持杀毒软件的正常运行,把杀毒软件的更新设置为自动更新,打开杀毒所有的杀毒选项。

6,不要随意打开不明电子邮件,宏病毒寄存在文档当中,通过邮件及U盘拷贝等形式传播。

在收到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马上删除。

7,通过U盘拷贝的文档,先进性杀毒软件扫描初步确认后再打开。

3,糯虫病毒,蠕虫病毒是自包含的程序(或是一套程序),它能传播它自身功能的拷贝或它的某些部分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是经过网络连接)。

请注意,与一般病毒不同,蠕虫不需要将其自身附着到宿主程序,有两种类型的蠕虫:主机蠕虫与网络蠕虫。

主计算机蠕虫完全包含在它们运行的计算机中,并且使用网络的连接仅将自身拷贝到其他的计算机中,主计算机蠕虫在将其自身的拷贝加入到另外的主机后,就会终止它自身(因此在任意给定的时刻,只有一个蠕虫的拷贝运行),这种蠕虫有时也叫"野兔",蠕虫病毒一般是通过1434端口漏洞传播。

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不断自动拨号上网,并利用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的大部分重要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