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_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思考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思考


要 :得 益 于 两 岸 局 势 稳 定 、政 策 利 好 ,两 岸 关 系 和 谐 发 展 , 经 贸 快 速 增 长 的前 景 ,两 岸 农 产 品 贸易 发 展 也
进入 了一 个 新 的 阶段 。本 文 通 过 对 台 湾 特 色 农 产 品 进 入 大 陆 市 场 的 实 证 分 析 ,结 合 实 际 调 查 中 发 现 的 当 前 两 岸
( 地 区)在贸 易方 面的联 系越 紧密Ⅲ 。 或
由表 3可 知 ,海 峡 两 岸 农 产 品 贸 易 结 合 度 指 数 ,除 2 0 0 2年外 均 大 于 1 0 4年海 峡 两 岸 农 产 ,2 0 品 贸易结合 度为 1O ,2 0 . 1 0 5年为 1 4 ,2 0 . 3 0 6年为 1 6 ,2 0 . 7 0 7年 为 1 7 ,逐 年呈 递增 态 势 。2 0 年 .3 07
第2 期
21 O 0年 4月
台 湾 农 业 探 索
Taw a i n Agrc t r lRe e r h iulu a s a c
NO .2
A p i 01 r12 0
新 形 势 下海 峡两 岸农 产 品贸易 的 思考
郑 少红 ,蔡 贤恩 , 蒋 颖 ,童 长 水
( 福建 农 林 大学 经济 与管 理 学 院 ,福 建 福 州 3 O 0 ) 50 2
农 产 品 贸易 存 在 的突 出 问题 ,相 应 提 出 新 形 势 下 进 一 步 拓 展 两 岸农 产 品 贸 易 的政 策措 施 。
关键 词 :海 峡 两 岸 ;农 产 品 ;贸 易 中 图分 类 号 :F 7 2 6 5 .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5 1 ( 0 0 2 1 6 6 3 6 7 2 1 )O 一O 一O

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台港澳经济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李非吴凤娇摘要:文章运用Grubel-Lloyd 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 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剖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两岸农产品贸易和贸易变动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日益增强趋势。

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则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未来,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一、引言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依赖性渐强的经济贸易格局隐然成形。

作为海峡两岸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产品贸易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额达9.1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93%。

随着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和台湾地区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和潜力将日趋扩大。

随着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渐趋热络,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日益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热点,现有文献多集中于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特征的探讨、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研究、两岸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分析,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演变成因仍未能涉及。

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问题,对深刻把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演进趋势,促进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调整,从而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走向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给定产业内同类产品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

产业内贸易相较于产业间贸易,具有贸易利益大、调整成本小的多重优势,成为各国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取向。

提升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层次的对策措施

提升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层次的对策措施

ECFA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影响及对策今年6月29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开启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时代。

作为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ECFA必将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ECFA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影响(一)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根据框架协议规定,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产品实施降税,农产品占18项(详见表1)。

其中,水产品4项,食用动物产品1项,花卉1项,食用菌1项,水果5项,茶叶6项。

这些农产品的进口税率为10.5-20%。

按照大陆方面早期收获产品降税安排(表2),18项农产品中,除了火龙果和其他编号未列名的食用动物产品两项早期收获计划实施第1年的协议税率降为10%、第2年降为5%、第3年降为零之外,其他的16项农产品第1年的协议税率均降为5%,第2年全部降为零。

1、有利影响。

一是有利于扩大闽台农产品贸易规模。

ECFA的签署和实施,大幅降低了农产品关税,有利于台湾扩大对福建农产品出口;同时,ECFA规定,允许大陆服务提供者在台湾以独资、合资、合伙及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立商业据点,提供经纪商服务(活动物除外),将进一步密切两岸的经贸联系,带动福建农产品出口企业扩大对台出口,从而扩大闽台农产品贸易规模。

二是有利于促进闽台农产品优势互补。

福建与台湾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台湾的热带果蔬等农特产品质量好但价格高,多数都走精品路线,有利于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而福建的农产品省则在中、低端市场上具有优势。

三是有利于大陆农产品2、不利影响。

一是同质性竞争可能挤占福建农产品的部分市场。

在ECFA中,大陆对台湾的18项农产品实施降税,而台湾没有对大陆农产品实施相应的降税措施。

福建对台湾农产品进口金额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实施降税措施的18项农产品进口将明显增长,挤占部分同类产品市场,特别是对在闽台商生产同类产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是对在闽生产的台湾品种农产品市场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江晶,讲师,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现代农业;潘晓佳,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台湾农业㊂通讯作者:史亚军,研究方向:都市农业㊁台湾农业㊂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췍 江 晶1 潘晓佳2 史亚军2(1.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都市农业研究所 北京102206;2.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102206)摘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已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认清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现状,对于促进两岸农业资源共享㊁产业优势互补㊁农业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本文认真分析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创新合作模式㊁完善交流机制㊁加大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㊂关键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D O I :10.13856/j.c n 11-1097/s .2015.08.038 农业是目前两岸合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㊂台湾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农业经营管理高效,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大陆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种养规模大,市场空间大;台湾农业与大陆农业存在天然的互补性[1]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进入大发展时期[2]㊂1997年开始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2010年6月29日,两岸正式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 C F A )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㊁规范化轨道㊂2005年以来,大陆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来搭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不断完善两岸交流合作的体系,最大限度推动两岸合作㊂目前,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巩固㊁深化的新阶段,农业合作也将进入一个需要不断深化㊁不断拓展的新时期㊂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对于促进大陆农业发展转型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㊁增加农民收入及实现两岸农业资源共享㊁产业优势互补㊁农业共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1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现状1.1 两岸民间农业交流不断加大近几年,两岸农业界人士频繁互动,各种交流平台不断搭建,成为两岸农业信息交流和感情交流的主要方式㊂一方面,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协会㊁学会㊁科研院所㊁企业为主要参与对象,两岸共同举办座谈会㊁研讨会㊁农产品与技术博览会㊁展销会㊁投资贸易洽谈会等㊂海峡两岸休闲农业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11届;海峡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研讨会㊁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已成功举办7届㊂另一方面,两岸农业合作社组织㊁农业企业㊁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互访学习日益频繁㊂2012年重庆市组织市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理事长及合作社辅导员共计89人赴台湾培训;2013 2014年,北京市㊁山东省均组织村支书㊁村主任㊁镇长等一线农业工作者分期分批赴台湾进行精致农业㊁休闲农业㊁乡村旅游的学习交流,山东省赴台湾学习培训的人数累计达1000名以上㊂随着大陆休闲农业㊁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两岸农业界681 WorldAgriculture2015郾8(总436)人士对经验交流的需求愈加旺盛,两岸民间交流将进一步加大㊂1.2两岸农业合作基地发展迅速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㊁合作示范区㊁农民创业园㊁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形式,两岸合作基地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㊂从基地规模看,2009年,试验区㊁示范区等基地已遍及16个省份,覆盖面积甚至已经超过了台湾面积的8倍多[3];从投资规模看,截至2013年年初,仅试验园区和创业园两个板块,总投资就接近60亿美元,企业超过5000多家;在建设运行方面,管理支持政策与机制逐步完善㊂大陆各地因地制宜,从土地㊁税收㊁规费㊁投资服务等方面,出台支持台湾农民创业的政策㊂自2008年重庆市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截至2013年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3亿元帮助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重大项目,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渝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3大平台之一㊂这些合作基地一方面成为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另一方面对大陆区域性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㊁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在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联结农民连片种养,传授农民生产技术和经验㊂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南省共有5万多农民在台资企业就业㊂1.3台湾投资大陆农业不断拓展根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大陆是台湾农业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表1)㊂从投资区域上看,正由沿海地区在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投资领域上看,正由种植业㊁畜牧业㊁林业㊁渔业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深加工㊁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农村第二㊁三产业发展;从产业形态上看,正由种养殖生产向精致农业㊁观光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形态拓展;从经营项目上看,台商企业正从农作物良种投入向资金㊁品种㊁技术㊁设备和管理经验等方面投入转变㊂海南省台资农业企业600多家,共承租开发土地1.4万h m2,已形成一批以亚洲最大莲雾种植基地㊁古色咖啡农场为代表的优势品牌企业和专业化基地㊂2013年江西省引进台资农业项目累计达150多个,签订合同金额8.8亿美元,实际进资5.3亿美元,占江西省农业利用境外资金的27.7%㊂台商在北京市建立的休闲农庄达30多家,其中密云县蔡家洼以台商鑫记投资为契机,现已建成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园区㊂表11952 2013年台湾农业投资区域分布单位:件,%,千美元国家和地区件数占比核准金额占比中国大陆55491.8728858177.66印度尼西亚61.00219235.90越南40.66216865.84菲律宾30.5048591.31中国香港10.1720000.54马来西亚50.8315730.42泰国50.839290.25日本20.334320.12亚洲其他地区30.5076332.05尼加拉瓜20.3351891.40加勒比海英国属地10.176030.16中南美洲其他地区40.6628850.78澳大利亚20.3340141.08新西兰10.1712020.32大洋洲其他地区30.5036440.98美国40.6630920.83欧洲其他地区30.5013350.36合计603100.00371580100.00资料来源:叶梅红等[4],2014㊂1.4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自2005年大陆相关部门开始对原产台湾的15种进口鲜(包括冷藏)水果实施零关税以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进入深化互动阶段㊂自2005年,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输入量连续8年持续快速增长[5]㊂受惠于两岸直航㊁签署E C F 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等政策,自2010年起,大陆成为台湾农产品第二大输出市场和第七大输入来源地(台湾 行政院农委会 ,2012), 2007年和2011年出口额分别为4.3亿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1.7%㊂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的金额大幅增加,从2008年约3亿美元的逆差,降到2012年3000万美元,成为原来的1/10㊂2013年台湾输往大陆农产品贸易额达9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农产品输出的最大市场㊂1.5两岸农业合作形式不断创新近几年,随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与交流形式不断创新,推动两岸农业与农民共赢㊂2013年,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㊁华侨大学等相关研究机构以及部分果蔬种植企业和台湾3所院校,3家台湾农业技术改良场和15家台湾果蔬生产781WorldAgriculture2015郾8(总436)企业合作成立泉台果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泉州种植资源优势和台湾品种研发㊁加工销售的优势互补,提升两岸果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共同打造国际市场㊂(贵州)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项目以台金公司为龙头企业,依托台金公司现代科技农业㊁观光休闲旅游㊁精致观光工业㊁农村金融4大产业,通过在贵州省各地成立农业合作社,借助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持,以台湾种苗为基础条件,带动农户发展蔬菜㊁花卉㊁水果㊁苗木4大产业,实现台湾经营模式的成功植入㊂2013年福建省首个海峡两岸农民合伙农场在龙海市建成,以经营树葡萄种植为主,以合伙企业接受工商单位的监督与管理㊂2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政策差异导致台商直接投资水土不服 两岸土地政策差异使台商投资面临土地流转和土地固化问题㊂一是台湾土地私有化,不受监管限制,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和流转不稳定性给台商直接投资带来较大困扰,不利于规模效益和持续投入㊂二是大陆对农用土地的固化有着严格的标准,很多时候不能满足精致农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设施㊁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城市㊂2.2 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创业园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编制,经营管理者多是兼职,使园区在内外事务方面统筹协调能力变弱㊂创业园建设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服务相对滞后;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欠畅,专业性或重点性支持创业园发展的金融保险机构几乎空白㊂创业园内多数台资企业是中小企业,和大陆中小企业一样,面临融资瓶颈,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㊂2.3 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空间仍有待扩展尽管大陆农业从业者㊁学者赴台湾学习越来越频繁,但在对台湾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经验学习上仍没有形成有效的借鉴㊂同时,在重要领域两岸缺乏长效合作,如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检疫领域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策划和设计等㊂3 推动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对策建议3.1 突破产业直接投资阶段,着力推进品牌合作与模式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合作为重点,推进两岸农业品牌合作,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在包装上实行合作,通过渠道共享,实现利益共得,重点发展大陆特色农产的伴手礼,将大陆农产品做成精美伴手礼供台商带回台湾,并走向国际市场㊂以农业合作试验区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合作基地,创新合作方式,立足本土,发展本土产业,借鉴台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㊁技术服务㊁融资服务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做法,推进两岸农业共同发展㊂3.2 以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为重要平台,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出台鼓励台资企业到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的优惠政策,重点在融资贴息㊁贷款担保㊁涉农涉台项目优先支持发展等方面给予台资企业实实在在的 实惠 ㊂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建立农业合作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为信用状况良好的台商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服务㊂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规划布局,给予台湾农民创业园相应的建设用地指标,切实解决台商对土地的顾虑和投资权益的保障问题,不断优化园区产业布置,增强台湾农民创业园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㊂3.3 以拓展两岸农业产业链合作为核心,重点建立3大机制充分发挥台湾品种改良㊁科技创新㊁生计加工的优势,依托大陆丰富的农业资源,拓展两岸农业产业链合作,重点建立农业科技深化合作机制㊁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机制㊁农产品监管和安全预警合作机制3大机制㊂一是鼓励两岸涉农高校㊁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环境治理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㊁农业资源集约利用等关键性基础科学研究,以项目为纽带,建立两岸农业科技深化合作机制;促进两岸专家互访常态化,积极争取国家引智资金给予大力支持,实现两岸农业技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共享㊂二是以两岸相关协会为主导,建立两岸农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机制,加大农产品市场营销统一策划,完善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两岸农产品销售渠道㊂三是强化两岸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合作,充分借鉴台湾精致农业中建立无缝农产品管理体系的做法,以政府为主导,在管理体系㊁标准制定㊁机制建立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两岸农业安全合作[6]㊂(下转第230页)881治和农业的综合开发,④农业生物环境及建筑工程学,⑥农村能源工程学,⑦农副产品加工工程学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农业发生了很大变化㊂首先是连续多年来的每年粮食增产改变了中国过去经常缺粮的面貌㊂2000年中国小麦㊁玉米㊁棉花㊁肉㊁蛋㊁蔬菜总产量就都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㊂其次,由于农产品丰富价廉,人们普遍提高了营养水平,健康状况大有改进,平均寿命有所延长㊂再就是由于在满足直接食用之外,有大量富余的农产品,使加工业得到大发展㊂农业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部门之一㊂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变化是在特大自然灾害频繁,水㊁土资源日渐紧缺㊁成千上万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的情况下发生的㊂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村提供的劳动力使城市㊁工矿业㊁交通运输业等也改变面貌,例如中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于2009年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㊂这有许多技术㊁经济和国家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原因,但农村能够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进入与汽车制造有关的各个工业部门,和修建成通车里程达6万多k m 的公路网㊂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㊂当然,使农业发生变化的,首先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的增产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生产条件的改善㊂那么,是什么科学技术使我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呢?是农业工程㊂首先是农田排灌工程,对抗御旱涝灾害,保持高产稳产所做的贡献最大㊂其次是农业机械化工程㊂中国农村能提供如此数量的农民工而不影响农业生产,靠的就是大批农业机械发挥的作用㊂至于其余各项农业工程所起的作用,同样非常明显,许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的㊂农业工程发挥的这些作用完全验证了我当时的想法:应用农业工程使中国富起来!中国农业创造的财富,包括农民工所做的贡献,是当今中国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支柱㊂我们不必像过去那样为中国的穷揪心了!现在国家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新的 四化 : 工业化㊁信息化㊁城镇化㊁农业现代化 ㊂这个 农业现代化 当然有别于30年前提到的 农业现代化,而具有新的内容和要求㊂农业工程作为建设农业的工程技术当然也应当有新的发展㊂我相信建设中国现代化农业,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活动之一㊂指导这个活动的,不能没有科学,那应当就是 农业工程学 ;参加和指导这个活动的,不能没有 农业工程师 , 农业工程 将成为最受群众和各级政府欢迎的崇高职业;为这个活动服务的属于 工程 性质的科研㊁设计㊁咨询㊁施工等部门和各种生产性㊁服务性企业团体必然会蓬勃发展㊂我们应当努力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上接第188页)3.4 立足两岸共同发展需求,强化人才交流合作休闲农业㊁乡村规划㊁景观设计等方面的人才是今后大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㊂在加大两岸互访学习的基础上,一方面,依托两岸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结合大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㊁农村杰出实用技术人才培训㊁农机合作社领办人培训等项目,建立休闲产品设计㊁农村旅游项目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人才赴台湾学习计划;另一方面,在各类研讨会相继展开的基础上,要建立研讨会拓展机制,加大学者㊁从业者等个人之间的深度交流㊂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两岸文化交流,以农业为纽带,传承中华文化,致力于两岸农业经济㊁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㊂参考文献[1]程国强.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建议[J ].两岸关系,2009(12):36-37.[2]农业部.两岸农业合作潜力巨大有待双方挖掘[E B/O L ].(2013-03-11).h t t p://w w w .c h i n a n e w s .c o m /gn /2013/03-11/4633203.s h t m l .[3]魏玉栋.从互利合作到互助互爱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综述[J ].农村工作通讯,2010(19):10-12.[4]叶梅红,李琴,何均琳.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4(12).[5]2013年厦门口岸台湾水果进口量增长67.95%[E B /O L ].(2014-01-08).h t t p ://w w w .c h i n a d a i l y .c o m .c n /h q g j /j r yw /2014-01-08/c o n t e n t _10988784.h t m l .[6]赵玉榕.E C F A 时代两岸农业合作机制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3-79.032。

两岸农业合作_现状与前瞻

两岸农业合作_现状与前瞻

-’ 两岸农业人员与学术交流发
展迅速。 两岸农业交流 1* 年代中期后, 开始增多, 交流层次也有较大提高。 两岸农业学术交流 +* 年代中期后, 发展十分迅速,有关海峡两岸农业 领域的各种学术研讨会或交流会经 常在海峡两岸举行, 像 “海峡两岸农 产品商品化发展研讨会” 、 “ 海峡两 岸农业合作与发展研讨会” 、 “ 琼台
前景展望
入世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 交流、两岸农业产业合理分工与布 局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要求海峡两 岸农业实现互补互利互惠与共同发 展的合作。但农产品贸易的高度敏 感性与相互的竞争以及贸易纠纷也 将不可避免。
(,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环境
将发生重要变化。 目前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 层次较低, 农产品贸易量不大, 敏感 性不高, 争议较少, 相对比较单纯。 入世后,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环 境将发生重要变化。一是两岸农业 领域均面临市场开放与国际廉价农 产品的进口冲击,农业问题均成为 两岸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 业问题在两岸经济交流中的地位更 加突出。二是台当局大陆农业政策 将受到 123 规范的挑战,将被迫 对现行针对大陆农产品进口与对大 陆农业投资政策进行调整,扩大开 放范围,为两岸农业领域的交流与 合作创造条件。 三是台当局出于 “粮 食安全” 与 “经济安全” 的考虑, 在入 世后可能会继续对两岸农业交流与 合作采取有别于 123 规范和以防 ・ ..・
)’ 两岸农业合作潜力将得到开
发。 海峡两岸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 合作潜力, 在加入 +,& 后, 这一潜 力将得到开发,进一步实现两岸农 业领域的优势互补。 在农业资源方面,台湾土地资 源有限,种植业以亚热带经济作物 为主, 畜牧业品种相对单一, 原本丰 富的渔业资源也日益枯竭,进一步 开发的余地不大;大陆农业领域广 泛, 地域广阔, 资源多样化, 为走向 衰退与面临入世竞争压力的台湾农 业在大陆发展与两岸农业合作创造 了条件。 在农业技术领域,台湾有许多 实用的农业技术与优质品种,可望 在入世后在大陆找到发挥作用的天 地; 大陆虽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有许 多先进的农业高科技,但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低。 入世后, 若台湾当局对 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放宽,台湾农 业企业可利用充足的资金与市场营 销管理优势,转化大陆诸多农业科 研成果, 在海峡两岸进行推广, 必将 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两岸农 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两岸农产品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农业经营制度上,两岸有诸 多共性, 均为小农经济制度, 大型农 ・ -.・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障碍及突破路径选择研究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障碍及突破路径选择研究

有的作用 ,依笔者看来 ,在 今后的相 当一 段时间里 ,非 经济 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一大因素。 台湾地 区对 于大陆农产品进 口所进行 的限定条件与 WT O 的因素依 然存在 ,而对 于海峡两岸农产 品贸易及农业 合作的
O的时候 ,台湾 地 前景 来说 ,仍然存在相 当多的不确定 因素 ,因此需要 两岸在 的基本原则是相违背 的。当时我国加 入 WT 排除条款 ” ,在原则上必须要按 相关认识 方面要达成一 致 ,摆脱政治 障碍 ,才得 以保证 两岸 区并没有对大陆采用所谓的 “ O相 关的最 惠 国待 遇原 则和 规范 ,而大 陆地 区与其 他 农业 合作持 续稳定 的发展 。然 而 ,对于 推动两 岸经 贸合作 、 照 WT O成员一样 ,享有 相应的权利 ,也就是说 ,对于大 陆地 区 先发展经 济再加强政治 建设 的模式 已经受 到了两岸执政 者的 WT 认 同。就近 几年 的状况看 来 ,农产 品 贸易的地 位越发 重要 , 和其他成 员方应 当视 同一样 ,开放农产 品进 口和适当把 关税 O的相 根据 相 关 的数据 显 示 ,2 0 1 1 年 两 岸农 产 品的 贸易 额 达到 了 降低 。但是就实 际工作 来看 ,台湾一直都没有 遵守 WT 关规定 ,而对于大 陆农 产品进 口采取 的是逐项审查和部分开 1 4 6 . 2 亿美元 ,同时 ,中国大 陆也 跃升到台湾地 区农产 品的第
l 市 场 s 贸易 】
农业经济 2 0 1 4 / 4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障碍及突破路径选择研 要 : 自从我 国实行 改革开放 这3 O多年来 ,海峡两岸经 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受到 了政 治局势的影响 ,但是 就总体上看
来,两岸之 间的经 贸往 来还是相对频繁 ,经贸合作也越来越 紧密。特 别是在 最近的几年里 ,双 方所 签订 的 《 海峡 两岸经济合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和趋势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现状和趋势
亿美元 ,其中农 业投 资所 占比重仅为 14%。第二 ,台商对 48 .
2 . 实现海峡两岸农工商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大陆f 农业 投资更多的是食品加工业 ,在种植业投资方面则 } 农 业相对工业 、商业具有先天比较弱势 ,就农业发展农 以水果 、花卉等经济 作物 为主 ,较少投资粮食等种植业 ,且 业是不够的 ,要实现 农业的大发展 ,必须实施农业产 业化经 趋于租 赁大量 的土地经 营观光休闲农 业 ,已偏离了传统农业 营 ,将农业 、工业和 商业融合起来 ,实现产 供销 、贸工农一 主体 。第三 ,台商在 大陆 的农 业投资主要 集中在沿 海地 区, 体化经 营。在海 峡两岸农 工商的融合发展中 ,可以借 鉴公 司 在 内地或落后地 区的农业投资较少 ,规模也较小 ,且较 为分 农户等农业产 业化 的合作模式 ,台商充当农业投资者 、经

入大 陆 ,削弱 了台湾农业优 势 ,批评 大陆假冒台湾农产 品现 农业合作 试验 区和 创业园建立农业经济合作体 ,推行次经济 象严重 。因此 ,台湾为 了保 护岛内农 业 ,严格控制农业先进 区域合作 ,然后再逐步推广 ,直至建立两岸共同市场 ,并逐 技术 向大陆转让 。今后 ,海峡两岸面 临着如何就加 强台湾农 步实现海峡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业技术输入大陆的知识产权 保护 、原产地 认证 、技 术标 准等 问题进行协商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制度框架 ,以整合两 岸农 业研发资源 。
l 业发 展 l 农
农 监经 济
2 1/ 008
国际市场上 的竞 争激烈程度趋 于上 升。第四 ,两岸农产品领 农业与现代农 业结 合起 来。一方面 ,海峡 两岸农业科技机构 域存在着走私 问题 ,影响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 。
与人员加强合作研究与共同开发 ,尽快开发出新的优 良品种 ,

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内容摘要:内容提要:自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的迅速蓬勃发展,而且展望未来,其势头更加迅猛。

随着祖国大陆入世步伐的渐近,在两岸紧张政治气氛中的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受到重视。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

本人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者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两岸经贸周期性波动“三通”壁垒经贸互动自海峡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地迅速蓬勃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

本文拟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着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尽管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方针的提出及“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暂停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势头难以阻挡。

到底,两岸累计间接贸易总额超过1369亿美元。

祖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是中国的政治年、澳门回归和五十年大庆给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尽管台湾当局抛出的“两国论”也阻挡不住两岸经贸往来的前进步伐,两岸间接贸易以14.5%的速度增长,全年间接贸易总额达234.8亿美元,两岸贸易依存度已升至11.1%,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17.5%、进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4.1%。

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二大进口市场和较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大陆(含香港)则是台湾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及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

,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2900多项,实际投资额达30.4亿美元。

1月至11月份,全国新批台资金额达到2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陆自台进口农产品贸易额从 2002 年的 0.84 亿美元上 升到 2009 年的 1.72 亿美元,平均增长率为 11%。大陆对台出 口农产品贸易额从 2002 年的 2.91 亿美元上升到 2009 年的 7.20 亿美元,平均增长率为 14%。
表 1 2002—2009 年两岸农产品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行业经济
浅谈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熊莉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
摘要:当前,海峡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中最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通邮、通 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基本实现,两岸局势稳定、政策利好, 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经贸快速增长,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也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研究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拓展两岸农产 品贸易的政策措施,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更好的发展,实现合作双赢的良好愿景。
3.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互利,构建两岸贸易新格局 两岸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不同,大陆具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广大的消费市 场;台湾则自然资源缺乏,土地狭小,农村劳力短缺,但台湾具 有优良的品种和农业应用技术,健全的农业推广体制,现代化 的管理经验以及流畅的市场营销管道,这些互有优缺的条件, 使得两岸农业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十分明显,可让两岸农 产品贸易产生互补互利的作用。 两岸的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突出,结构互补 性强,加大合作力度,将有助于两岸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 共赢。长期以来,大陆对台湾农产品积极扩大市场开放,推动 了两岸农业合作快速发展。“三通”的实现更是为两岸农业合 作带来新机遇,拓展了新空间。 为支持台湾农业发展,2005 年以来,大陆对原产于台湾的 34 种农产品实施零关税,使台湾农产品竞争力在短期内显著 提高,大部分品种当年对大陆出口有大幅度增加。大陆扩大对 台湾农产品市场开放的政策措施,缓解了台湾农业丰产滞销 的困难,促进台湾逐渐建立以大陆为其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 的贸易格局。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1.两岸农产品贸易在海峡两岸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偏小 2008 年,两岸农产品贸易占两岸贸易总额的 0.71%。此 外,由于两岸经贸合作存在诸多限制,贸易结构较为单一,两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情况下,采用 2005 年 7 月 - 2007 年 1 1 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估计。
1.人民币升值与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性分析 对人民币升值与农产品贸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表。
表 1 人民币汇率变化与农产品贸易的相关系数分析表
γ
Im
Ex
γ
2008 年,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政治气氛逐 步缓和,同年 1 2 月 1 5 日,海基会和海协会正式签署了两岸 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标志着在 30 年的共 同努力下,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终于基 本实现,两岸正式进入“大三通”时代。两岸政局稳定、投资政 策利好,两岸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农产品 贸易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研究两岸农产品 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进一步拓展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措施,促进两岸农产品 贸易更好的发展,实现合作双赢的良好愿望。
年份
大陆自台 进口农产品
大陆对台 出口农产品
大陆农产品 贸易顺差
2002
0.84
2.91
2.08
2003
1.03
2.71
1.68
2004
1.16
3.05
1.89
2005
1.47
3.61
2.14
2006
1.52
4.17
2.65
2007
1.87
1.83
7.36
5.53
2009
1.72
陆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提前报关“、“快速转关运输”等措施来保障台湾地区农产品
两岸农产品贸易结合度增强, 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海峡两 顺利登陆,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岸农产品贸易发
岸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指数 ,2006 年为 1 .6,2007 年为 1 .73, 展。然而,台湾当局却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对大陆农产品进口
7.20
5.48
从大陆农产品对台湾的出口看,大陆农产品在台湾主要 进口市场的排名呈上升趋势,2008 年居台湾农产品进口市场 第 2 位,两岸农产品贸易额为 9.19 亿美元。其中,大陆向台湾 地区进口额为 1.83 亿美元,去上年降低了 2.2%,向台湾出口 额为 7.3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0% 。农产品贸易已成为扩 大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
2008 年为 1 .91 ,呈逐年递增态势。2009 年大陆自台农产品进 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政策。大陆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低价
口额 1 .72 亿美元,对台农产品出口额 7.20 亿美元,是 2002 年 农产品特别是大陆特色农产品难以通过正常贸易进口,两岸
0.84 亿美元与 2.91 亿美元的 2.05 倍与 2.47 倍。这些数据表 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三、进一步拓展两岸农产品贸易往来的政策措 施
(一)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农产品贸易快速持续健康 发展
大陆与台湾地区先后加入 WTO,在其框架下,农产品贸易 往来日益密切。两岸都应该认识到,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专注 于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整体上将获得更大的贸 易利益和人民福利的提高。两岸应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 势,实现产品和产业的互补,实行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产业 合作,实现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农产品贸易才能快 速持续健康发展。
(二)把握“大三通”契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的 发展
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有利于两岸人员往 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可充分实现 海峡两岸经济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让生产、经济要素在海峡两 岸之间流动更加便捷、高效,将为海峡两岸带来更多的经济利
岸农产品贸易间接,小规模,低层次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 益与好处。“大三通”带来了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数量增
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化难以实现。 4.两岸农产品经贸往来与合作深度不足 两岸农产品经贸往来与合作在广度上取得了较大的进
展,但深度上有待挖掘。海峡两岸农产品经贸往来与合作应深 入到制度层面,大陆应充分借鉴台湾相对成熟完善的市场经 济制度的经验,在自由贸易机制、解决纠纷的协商和协调机制 以及两岸农业合作双赢的长效机制方面加强合作。
现代营销 155
行业经济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梁桂萍 1 李信 2 1.广州华夏职业学院;2.广州市桃园中学
摘要:农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业,但是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本文采用 2005 年 7 月 - 2007 年 11 月的人民币汇率和 农产品贸易数据做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是引起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原因,但是影响不大,说明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对人民币
2.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O LS)结果分析 假 定 农 产 品 出 口(Ex)及 进 口(I m)与 人 民 币 对 美 元 汇 率 (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构建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Ex=a+br +ε (1) Im=c+dr +ε (2) 根据经济学一般理论,(1)式中 b 应该大于零,表明人民
优惠的措施,以便于台湾地区农产品的进口;对于台湾而言, 也应尽早开放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限制品种,开放岛内农产品 市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正常发展。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1.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20 世纪 90 年代, 大陆就制定了一系列旨在鼓励两岸贸
易和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措施。21 世纪初,两岸相机加入 WTO,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经贸往来也逐步正常化,两岸 农产品贸易也迅速发展。
自从加入 WTO,大陆在两岸农产品贸易中保持顺差,并持 续增加。2002 年大陆在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实现顺差 2.08 亿美 元,2009 年顺差额增加到 5.48 亿美元,增长了 2.63 倍。
2.两岸农产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两岸农产品贸易依赖性逐渐增强。由于大陆有充足的资 源和庞大的市场,出口农产品在农产品总额中的比重不大,主 要是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产品。而台湾地区由于内部市场的局
154 现代营销
行业经济
限性和外向型的农业, 农产品出口程度很高,因此,台湾对大 面,大陆已出台许多零关税进口和便利化措施,有关部门采取
性改观。
加,加快了两岸相互开放农产品市场的进程。其更重要的经济
2.政治因素
意义还在于,让所蕴藏的两岸经济合作潜力与能量逐步得到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两岸经贸关系从一开始就受到政 释放,将会形成新的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格局,有利于海峡两
治因素和两岸经贸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台湾对大陆的经贸政 岸经济的进一步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台
汇率的变动并不敏感。本文主要从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展深加工产品和加快产业升级、加大对农产品的补贴、
出口多元化方面提出增加出口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农产品贸易 相关性分析 农业产业升级
一、问题的提出
农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业,也是大量贸易顺差和外 汇储备的来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但是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较 低,其优势在于其低廉的价格。根据传统的汇率对贸易影响的 理论,人民币汇率升值,必然会对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 的影响。
(三)积极进行探讨,完善两岸政策与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加强两岸经贸往来和交流合 作的客观需要,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双方在 双向投资保障、两岸产业合作、避免双重征税等方便进行磋 商,而且对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稳定化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提出了迫切要求。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要从两岸不同的经 济制度和体制出发,考虑两岸市场容量、经济规模、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要遵循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的原则和 逐步推进的步骤,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 案,规划相应的方法步骤。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有助于双 方商讨交流合作的重大问题,确定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协调 双方的投资和贸易政策,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实现两岸经济福 利最大化。 (四)加强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农业研究有研究资金 充裕,研究人员素质较高等优点,而大陆自然资源丰富,劳动 力充足,因此,加强农业信息交流,加快农业科技合作,才能更 好地实现两岸农业的对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