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拉结筋

合集下载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解析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解析

填充墙砌体拉结筋“植筋法”解析一、工艺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施工时不进行拉结筋或其埋件的预埋,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采用“植筋法”进行拉结筋的后植入(锚固)施工,在墙体拉结筋位置钻孔、注胶柱(墙设计(验收位,设计无要求时,孔深按≥15d考虑,一般采用100mm,孔径按d+2~4mm控制,一般采用10mm。

钻孔时要使用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

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水泥砂浆筋钻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则需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3)清孔。

钻孔完成一个结构面后,可进行清孔操作。

清孔的目的是要吹清内粉尘,采用专用毛刷和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或手动、电动吹风机)配合进行。

清孔时用“四吹三刷”法,即先吹清孔浮尘,然后用专用毛刷清刷孔壁,清刷时毛刷在孔内抽拉转动,如此反复吹刷,清理干净孔内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清孔,设计,,出(约10秒种)。

(5)注胶。

根据产品说明书确定具体方法。

一般液体状胶可用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进行注胶操作。

拉动拉杆,将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吸入内囊,注胶时要注意排除钻孔内的空气,将注胶咀伸入钻好的植筋孔中约8cm左右,推动拉杆使胶料注入孔内,边推拉杆边向孔外拔灌浆器,直至灌浆器注胶咀抽出至离孔口1/3孔深(约3cm左右)时方可停止注胶,以植入拉结筋后胶液略有被挤出为度。

一次配好的植筋胶拌合物注胶完成后,应把套筒、弹簧、拉杆用丙酮清洗干净,以利再用。

“固立特拉结筋用植筋胶”不需用灌浆器注胶,只需将泡好的植筋胶放入待植筋孔内,剂量多少以钢筋植入时微有溢出为准。

(6)植筋。

植筋应在注胶完成后立即进行。

为保证胶体饱满,注胶完成后,将加工缓缓插分种和1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脱籽棉球等。

砌体拉结筋设置规范

砌体拉结筋设置规范

砌体拉结筋设置规范砌体结构中,拉结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设置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拉结筋设置的相关规范。

1. 拉结筋的选材:拉结筋通常采用钢筋,选材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拉结筋的布置:拉结筋的布置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置。

拉结筋的数量、直径、间距等参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并考虑到结构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

3. 拉结筋的保护层厚度:拉结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要求不小于钢筋直径的几倍,以确保拉结筋在使用过程中不被腐蚀和损坏。

4. 拉结筋的连接方式:拉结筋与主体砌体的连接方式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搭接等,连接处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5. 拉结筋的固定方式:拉结筋的固定应采用专用的固定件,固定件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拉结筋与主体砌体的连接牢固。

6. 拉结筋的保护:为了确保拉结筋的使用寿命和抗腐蚀性能,应在施工中注重保护。

可以采取涂刷防腐漆、包裹防腐材料等方式,防止拉结筋受到潮湿、腐蚀等环境因素的侵害。

7. 拉结筋的预应力:根据结构设计要求,一些拉结筋需要进行预应力处理。

在进行预应力处理时,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预应力的控制和传递。

8. 拉结筋的验收:在结构工程的验收过程中,拉结筋也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拉结筋的数量、尺寸、固定方式等,以确认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综上所述,砌体拉结筋的设置规范主要包括选材、布置、保护、连接等方面的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能够确保拉结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砌体拉结筋工艺流程

砌体拉结筋工艺流程

砌体拉结筋工艺流程1.首先确定需要进行砌体拉结筋的墙体位置和尺寸。

First, determine the 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wall where masonry reinforcement is needed.2.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拉结筋的类型和规格。

According to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specifications, determine the type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reinforcement.3.在墙体上标出拉结筋位置,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Mark the loca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on the wall and carry out necessary preparations.4.将拉结筋按照要求切割成合适的长度。

Cut the reinforcement to the appropriate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5.在墙体上预留好拉结筋的埋设空间。

Prepare the space for the placement of the reinforcement on the wall.6.将拉结筋嵌入墙体并固定好位置。

Embed the reinforcement into the wall and secure it in place.7.使用钢丝或钢筋连接拉结筋以增强固定效果。

Use wire or rebar to connect the reinforcement to enhance fixation.8.确保拉结筋与墙体表面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层。

Ensure that there is enough bonding layer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and the wall surface.9.进行拉结筋的间距和数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砌体拉结筋的讲解

砌体拉结筋的讲解

砌体拉结筋的讲解
砌体拉结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它主要用于增强砌体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拉结筋通常采用钢筋或者碳纤维等高强度材料制成,通过埋入砌体墙体内部,并与墙体紧密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增强砌体墙体的抗拉能力和承载能力。

砌体拉结筋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拉结筋的埋设和连接,确保拉结筋与砌体墙体之间的紧密连接和良好的承载性能;其次,需要对拉结筋进行固定,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或者松动等安全问题;最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确保拉结筋在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砌体拉结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其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7、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本工程住宅外墙和内墙为200厚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轴线居中,其余内墙为100/200厚页岩空心砖,砌体转角部位及砌体长度≥4米设构造柱,端柱构造柱和约束边柱构造柱。

为方便施工,本工程砌体拉结筋计划在做完主体框架后,砌筑填充墙时,所有框架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处均采用化学锚固植筋。

植筋深度不小于80mm,预留长度1000mm,与砌体墙身通长筋搭接长度不小于48d 且不小于300mm。

同时,构造柱柱预埋钢筋漏埋或严重偏位时,也采取化学锚固植方法进行处理。

本植筋方案主要是针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编制,若其他构件发生严重偏位则可按各单位要求采取此种方法进行处理。

构造柱楼平面采用预埋,顶部采用植筋(因各楼层局部变化太大无法确定顶部位置),内墙构造柱主筋采用12,外墙构造柱主筋采用14。

7.1、施工准备二次结构植筋正式施工前需作如下准备工作:(1)主体分部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已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2)场地清理:植筋作业、材料配制作业必须先清理好现场上的障碍物,并搭设操作平台。

(3)搭设操作平台:根据植筋的类别、位置、标高和现场的实际条件,支搭适用、安全的脚手架或平台。

脚手架和平台必须稳定牢固,并安装护身栏和踢脚板等安全防护装置。

(4)电力和照明设备安装:绝缘动力电线与电源可靠连接,并通过架设和支架引入作业区内与电闸箱相联。

电源闸箱与操作平台作业工人的直线距离,应满足电工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

现场照明设备,应满足正常作业时的可视亮度和照度要求(包括通道区段的照明要求)。

(5)定位、放线和检查: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确定植筋的准确位置。

(6)建筑材料进场后,进行各项材料的报验和检验,并在施工前实施。

四、施工工艺及具体操作方法7.2施工要求:(1)植筋深度≥80mm,植筋最小锚固长度1取10d、 100mm。

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不少于2根时,植筋与混凝土边缘距离不小于50mm,植筋间距不小于5d。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施工方案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施工方案

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日期:7、砌体拉结筋及构造柱植筋技术要求本工程住宅外墙和内墙为200厚采用烧结页岩多孔砖,轴线居中,其余内墙为100/200厚页岩空心砖,砌体转角部位及砌体长度≥4米设构造柱,端柱构造柱和约束边柱构造柱。

为方便施工,本工程砌体拉结筋计划在做完主体框架后,砌筑填充墙时,所有框架柱、剪力墙与填充墙交接处均采用化学锚固植筋。

植筋深度不小于80mm,预留长度1000mm,与砌体墙身通长筋搭接长度不小于48d 且不小于300mm。

同时,构造柱柱预埋钢筋漏埋或严重偏位时,也采取化学锚固植方法进行处理。

本植筋方案主要是针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编制,若其他构件发生严重偏位则可按各单位要求采取此种方法进行处理。

构造柱楼平面采用预埋,顶部采用植筋(因各楼层局部变化太大无法确定顶部位置),内墙构造柱主筋采用 12,外墙构造柱主筋采用 14。

7.1、施工准备二次结构植筋正式施工前需作如下准备工作:(1)主体分部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已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

(2)场地清理:植筋作业、材料配制作业必须先清理好现场上的障碍物,并搭设操作平台。

(3)搭设操作平台:根据植筋的类别、位置、标高和现场的实际条件,支搭适用、安全的脚手架或平台。

脚手架和平台必须稳定牢固,并安装护身栏和踢脚板等安全防护装置。

(4)电力和照明设备安装:绝缘动力电线与电源可靠连接,并通过架设和支架引入作业区内与电闸箱相联。

电源闸箱与操作平台作业工人的直线距离,应满足电工设备的安全距离要求。

现场照明设备,应满足正常作业时的可视亮度和照度要求(包括通道区段的照明要求)。

(5)定位、放线和检查: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放线、定位,确定植筋的准确位置。

(6)建筑材料进场后,进行各项材料的报验和检验,并在施工前实施。

四、施工工艺及具体操作方法7.2施工要求:(1)植筋深度≥80mm,植筋最小锚固长度1取10d、100mm。

砌体墙体拉结筋植筋

砌体墙体拉结筋植筋

技术交底单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名称贵港市东湖综合整治开发项目A2区1#楼工程名称墙体拉结筋植筋分部分项名称基础、主体接受交底人一、施工工艺植筋是用高强度的化学锚固胶,使钢筋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埋效果,施工后产生负荷承载力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填充墙砌体砌筑前用植筋法进行拉结筋的后植入施工,在墙体拉结筋位置钻孔、注胶并植入拉结筋,利用化学锚固胶作为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粘合剂,保证拉结筋与柱(墙)混凝土的可靠粘接,并保证拉结筋根据砌块模数确定的正确位置.使拉结筋与原结构柱(墙)混凝土的粘接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拉结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锚固胶向混凝土柱(墙)中传递。

二、植筋胶的技术指标本工程采用建筑结构胶。

⑴建筑结构胶产品技术指标:①比重1.7g/m3;②稠度大于等于30mm;③抗压强度大于等于80MPa;④施工配比膏状为A:B=100:5; ⑶植筋胶的化学反应时间30~40分钟;⑷植筋胶的钻孔深度钻孔深度为13-14倍D(D为钢筋直径).三、工艺流程及施工操作要点⑴工艺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钢筋除锈→配胶→注胶→植筋→检查验收⑵施工操作要点交底人签字:技术交底单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签字:技 术 交底 单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填充墙砌体施工前,进行拉结筋的施工.植筋法施工拉结筋主要工艺如下: 弹线定位:对照施工图,在填充墙与柱或墙相连接的结构表面,按设计或构造要求在设置拉结筋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进行弹线,先弹竖线,再弹横线,横竖线相交部位,即为拉结筋的钻孔位置。

钻孔:根据弹出的钻孔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深和孔径按本要求确定。

孔深按≥13—14d 考虑,孔径按d+2~4mm 控制.钻孔时要使冲击钻垂直于结构表面均匀钻入,以便控制钻孔的垂直.孔深用冲击钻上顶杆控制。

如钻孔时遇到柱(墙)主筋,可把钻孔位置水平平移一个钢筋直径的位置,重新钻入,原钻出的未成型废孔用1:1 水泥砂浆填塞补平,钢筋工程施工时,绑扎钢筋前,如箍筋(墙体水平筋)位置与拉接筋钻孔位置有可能重合,则需根据砌块模数适当调整箍筋(墙体水平筋)间距,尽可能避开;钻孔时如碰上箍筋或混凝土墙体水平筋,根据灰缝大小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废孔仍采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

框架结构砌体拉结筋植筋方案

框架结构砌体拉结筋植筋方案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
2.2钻孔孔径d+4~10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
2.3钻孔深度不得小于80mm(应以结构胶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本工程6.5*20=130mm。
2.4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不得包括装饰层及抹灰层厚 度。
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7、植入钢筋:灌胶完成后迅速植入钢筋。采用旋转法将钢筋பைடு நூலகம்螺栓边旋转边 插入至孔底,在插入的同时按住密圭寸油毡,防止胶液流出。
8钢筋定位及密封处理:钢筋在植入的过程中位置会有所偏转,胶液也会有 流淌,批量植筋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将流淌的胶重新填回,同时对偏转的钢筋进 行定位处理,胶固化后再进行钢筋的定位处理。
5、调制胶:采用A、B双组份的结构胶,在现场调制。对A、B组份的胶按2:
1比例称量,称量前应将A、B组份分别搅匀。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 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计量误差不超过1%。并用搅
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3、锚固区基材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应有起砂、 起壳、蜂窝、麻面、油污等影响锚固承载力现象。
4、钻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锈、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 均匀、孔内胶是否密实决定了锚固效果的好坏。
5、结构胶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 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 端部焊接十字形 ①14钢筋制成。少量(指0.5公斤以内)也可用①6①8细钢筋棍 人工搅拌。(注意:仅用腻刀拌和,不能保证搅拌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规范
13.3.3 多层砌体结构中,非承重墙体等建筑菲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选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13.3.4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3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2001规范
1、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8度和9度时,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2、钢筋混凝土结构,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mm,8、9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2010规范构造柱
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