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光学中考经典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考复习光学典型题

(完整版)中考复习光学典型题

平面镜成像特点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3)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___cm,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像.(4)如2图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3.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4.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______;(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光的折射1. 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 B C D2.人眼在E点观察到水中A点鱼的像在B点,画出人眼观察到像的光路。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参考答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作用。

2.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若蜡烛放置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若蜡烛放置在45cm刻度线处,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根据此规律制成了.3.阳光明媚的春天,白水带桃花盛开,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桃花,是因为太阳光在桃花表面发生的缘故;夏天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现象;夏日炎炎,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小芳实验时对此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二、单选题6.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将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往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A.慢慢向右移动B.慢慢向左移动C.慢慢向水面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8.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的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D.黑字比白纸反射的本领强9.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观察小泥娃,改变小泥娃与水杯的距离,下列关于看到的像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人眼看到的像一定是虚像B.当泥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C.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短的像D.当泥娃离水杯一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矫正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不是振动产生的D.把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如图是常用的插线板,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试电笔插入C孔,其氖管会发光B.图中A与火线相连,B与零线相连C.若指示灯损坏不能发光,则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D.若A、B两孔发生短路,则其它插孔仍可提供工作电压12.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C、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A.E点B.D点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13.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解析(5篇)

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训练30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烛焰S点发出三条光线(图中没画出),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S'点。

①请画出图中三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及烛焰S点;②烛焰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的(选填“放大”“缩小”)。

2.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照相机。

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

纸筒A能在纸筒B中前后移动。

用该照相机观察物体时,应该使物体恰好处于透镜的(选填“两倍焦距之外”“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

把纸筒B对着明亮的室外,半透明纸上恰能呈现清晰的像。

若想看到更多的景物,应该将照相机(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同时(选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凸透镜和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

3.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答:黑板不太粗糙,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光线较(强或弱),而粉笔字很,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的光很(强或弱),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4.题图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20cm时,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物距为32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的情况。

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可以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将光屏向移动;也可以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将蜡烛向移动,还可以不改变器材的位置,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合适的(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二、单选题6.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C.电视画面色彩多样,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D.科学家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地外星系图片是利用了光的反射8.如题图所示,一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水面下降时()A.入射角变大B.反射角变小C.折射角变小D.折射点A点将向右移9.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0.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进入太空,飞船与地面联系利用的是()A.次声波B.紫外线C.红外线D.电磁波11.下列是同学们所画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的部分连接情况B.杠杆重力的力臂LC.异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情况D.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2.图中能正确解释用鱼叉很难叉到河里的鱼的光路图是()A.B.C.D.1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投影﹣凸透镜成像B.倒影﹣光的折射C.手影﹣平面镜成像D.摄影﹣光的反射14.如图所示是无锡拍客的四幅摄影作品,下列对图中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图甲中,雪浪山紫色的薰衣草是因为薰衣草吸收了紫光B.图乙中,蠡湖之光帆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C.图丙中,太湖新城高楼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图丁中,雨后新吴区万亩良田上空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5.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再大一些,应该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A.焦点以内,且在焦点附近B.焦点以外,且在焦点附近C.焦点以内,且远离焦点D.焦点以外,且远离焦点16.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垂直,则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A.0°B.90°C.45°D.60°1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草吸收的所有的绿光B.小孔成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C.夏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D.人在岸边看见水里鱼的位置,在鱼实际位置的下方18.下列四幅图的光学现象与日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筷子弯折B.雨后彩虹C.日晷计时D.水中倒影19.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20.如图,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密林中的阳光B.筷子弯折C.水中倒影D.海市蜃楼三、多选题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用紫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来灭菌2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B.当u=10cm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靠近凸透镜的左侧放一眼镜片,缓慢向右移动光屏至光具座端点,光屏上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该眼镜片一定是老花镜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40cm处移动到12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23.(多选题)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

(完整版)初三物理光学基础题

(完整版)初三物理光学基础题

(完整版)初三物理光学基础题一、选择题1.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发现发生了折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速度在玻璃中会加快- B. 光线在射入玻璃前会发生反射- C. 光线在射入玻璃前会发生折射- D. 光线在射入玻璃前会发生吸收2. 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凸透镜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 B. 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时,像是实际存在的- C. 凹透镜的物点位于透镜前时,像总是放大的- D. 凹透镜只能形成虚像3. 某物体距离凸透镜20厘米的位置,物体高度为2厘米。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则像的高度为:- A. 4厘米- B. 1厘米- C. 2厘米- D. 0.5厘米二、填空题1. 缺少红色波长的一种颜色是______。

2.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约为______。

3.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______现象。

4. 具有和物体相同形状和放大缩小效果的像称为______。

5. 光的折射是由于______的改变。

三、解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简要解释折射定律。

2. 请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以及主要用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二、填空题1. 绿色2. 3.0×10^8 m/s3. 折射4. 实像5. 光速度三、解答题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定律表达了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规律,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

2. 凸透镜是中间较厚的部分使入射到镜子上的光线向外发散,能够将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主要用途有放大物体、成像等。

凹透镜则是中间较薄的部分向镜子内弧度,能够使平行光线发散,主要用途有散焦光线、缩小物体等。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含有图像的光学类中考考题+答案详解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含有图像的光学类中考考题+答案详解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1—含有图像的光学类中考考题+答案详解1.如图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 和物距u 的关系图像。

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B .当物距u=30cm 时,像距v=15cmC .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 .当物距u=15cm 时,成的是缩小的像2.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 和物距u 关系的图像。

根据图像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D.当物距为5cm 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幻灯机。

3. (2023黑龙江龙东)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 随物距u 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

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10 20 2030 301015 15u /c v /c4.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

(1)小聪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如图1所示,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如图2所示图像,由图可知,白纸被烤焦的最短时间为2min,对应的s为cm,此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2)当透镜与蜡烛的距离为15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仅将题(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将蜡烛移至如图3所示位置,可以透过凸透镜看到烛焰所成的(选填“虚”或“实”)像;(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制成(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精选全文

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光学部分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1、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镜中花B.水中桥C.林中影D.缸中鱼 2、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 )A .B .C .D .3、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4、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 )5、图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 像会成在光屏上D.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A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电焊工人焊接时戴面罩C .舞蹈演员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姿势D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6、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图3D.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9、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10、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完整word版)光学中考经典试题模板.doc

(完整word版)光学中考经典试题模板.doc

---任课教师学科物理授课时间学生年级备注教学内容:光学综合复习一、教学目标1、光的传播2、反射定律3、投射与透镜4、凸透镜成像5、近视与远视矫正二、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实验。

三、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教学过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2、如右图所示, A 为信号源, B 为接收器, A、B 间有一真空区域。

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A.可见光B.红外线C.次声波D.紫外线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小女孩在平而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 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B.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C.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D.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0、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 a 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 c 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图 d 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1、如图是晓丽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1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4、“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以下“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凸透镜成像;D.立竿见影——光的反射15、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1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 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 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 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 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18 、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19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人离平面镜远近,所成的像大小相同B.凸透镜作幻灯机镜头使用时,物距一定要在 1 倍焦距到 2 倍焦距之间C.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D.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1、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1)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 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 2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课教师学科物理 授课时间学生年级备注教学内容:光学综合复习 一、教学目标1、光的传播2、反射定律3、投射与透镜4、凸透镜成像5、近视与远视矫正二、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实验。

三、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教学过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有红色的物体才会发出红外线C.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2、如右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 、B 间有一真空区域。

当信号源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可见光、红外3、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屮,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 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4、下列关于图屮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线和紫外线信号时,接收器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可见光 B.红外线 ftC.次声波D.紫外线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 图丙屮,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 图丁屮,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彖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 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 、B 是-•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 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B. 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C. 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D. 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彖B. 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 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D. 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8、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 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A.手影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小女孩在平而镜屮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10、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be dA.图a屮,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屮,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1、如图是晓丽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1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屮,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屮,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关于平面镜对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 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4、“影”是我们生活屮常见的光现象,以下“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做光学 游戏形成的手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B. 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一一平面镜成像;C. 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凸透镜成像;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Z 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A.图(a )屮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d )卩D.立竿见影一一光的反射(C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彖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在太阳光下我们看到红色的玫瑰花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屮的红色光 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实现电视机遥控的 18、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1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1、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屮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A. 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彖B. 雨后彩虹是太阳光传播屮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C. D.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A. 人离平面镜远近,所成的像大小相同B. 凸透镜作幻灯机镜头使用时,物距一定要在 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C. 从水面上看水屮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D. 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B. 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彖D. 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o焰倒立的像.(1)该现象可以用來解释;(2)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2分)。

(3)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花朵,是因为花朵 ________ (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

看见的鱼是光的白云是光的 _________ 形成的像。

(3)若湖屮的水深l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图是小明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 °是 __________________"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 用的镜片是 镜。

26、在验钞机、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 超”中,应用了紫外线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________________ o28、 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______ (填“实”或“虚”)像・29、 如图是武夷山景区内灵动秀美的玉女峰,它在水屮的“倒影”是由光的 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虚像.“倒影”看起来比玉女峰本 身“暗” 一些, 主要是因为从玉女峰发射出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___________ 进入水里.3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的 _______ 现象形成的。

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早晨看到的“太阳”,实际是光经过大气层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像。

25、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 知识来解释。

看见公园中红色的(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5)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22、经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③银幕上成像、④放大镜像,其屮属实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属虚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而 ______________ ,折射而成的像有_______ .(各空都填序号)23、12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天空出现罕见的“ 3个太阳”和“倒挂的彩如图。

气象专家解释说,当天天空有一层比较高的云,它由冰晶组成,冰晶 于“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 ______________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太阳的 _______ (填“实”或“虚”)像,所以产生“ 3个太阳”;“倒挂的彩虹”是虹”奇观, 的形态类似由于光24、红外线具有效应;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 超来说,成的实像。

中正立的 成的像有_________ 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离 ____________射(图31、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机遥控器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甲同学在自己家中,将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乙同学在自己家中用塑料薄膜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 学生使用材料能完全阻挡遥控信号的最少层数甲纸片14乙塑料薄膜20丙棉布10丙同学在自己家屮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同样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屮:分析:从三位同学的记录屮,可得出的结论是:棉布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回答问题:(1)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下列选项中哪个工作的?()A.红光B.红外线C.紫外线D.超声波(2)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否靠?(3)请你指出三位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至少三点。

32、人从灯下经过,会在地上投下影子。

影子是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后,在其背面形成的暗区,当光照强度不同时,影子(暗区)与周围亮区的明暗对比程度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会感觉罕有“浓淡”之别靑子的“浓淡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 可能与灯的功率存在一定关系;猜想二可能与影子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猜想三:可能与人离灯的距离存在一定关系;实验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个不透明的白屏,在屏两侧等距离的位置各固定一根同样的木棒,在屏的两侧各点亮一盏灯,通过一定的方法同时观察屏上的木棒形成的影子的“浓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