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原子发射光谱法(练习题)-2010级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一.选择题1. 在1900~3600?区域测量某一分子的吸收光谱,使用光源的最佳选择是( B )A. 钨灯B. 氘灯(中山大学2011年:分析化学基础)C. 汞灯D. 空心阴极灯2. 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选用的光源为( C )A. 钨灯B. 能斯特灯(南开大学2007年)C. 空心阴极灯D. 氘灯3. 下列色散元件中,色散均匀、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 D )?(厦门大学2010年)A. 滤光片B. 玻璃棱镜C. 石英棱镜 D. 光栅4.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 C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博士研究生)A. 滤光元件B. 聚焦元件C. 分光元件D. 感光元件5. 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光强度时,增大检测信号值的方法是( B )?(厦门大学2010年)A. 增大光源电压B. 增大光电倍增管电压C. 增大采光狭缝宽度D. 以上方法均可6. 下列两种光源均是线光源的是( B )(东北大学2010年)A. W灯和空心阴极灯B. 激光和空心阴极灯C. 氘灯和能斯特灯D. ICP光源和硅碳棒7.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B )A. 精密度高,检出限低B. 用于测定无机元素(南京大学2006年)C. 线性范围宽D. 多元素同时测定8. 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三种分析方法中均很严重的干扰因素是(B )A. 光谱线干扰B. 背景(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C. 杂散光D. 化学干扰9. 如果设定一个单色器(采用光栅为分光元件)使其能允许600nm的光通过,则下列光线中还有哪条也能通过该单色器?( D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2013年)A. 1000nmB. 800nmC. 400nmD. 300nm10.某摄谱仪刚好可以分辨310.030nm及309.9920nm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还有( D )(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A. Si 251.61 -Zn 251.58nmB. Ni 337.56 -Fe 337.57nmC. Mn 325.40 -Fe 325.395nmD. Cr 301.82 -Ce301.88nm11. 以下分析方法适宜用于定性分析的是( A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A. 原子发射光谱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荧光光谱法12. 关于原子光谱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A. 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高压电火花B. 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光谱线干扰对原子发射光谱法影响更严重C. 原子发射光谱法可以测定待测元素的存在状态D.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待测元素,其灵敏度、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原子化系统二.填空题1. 理论上原子光谱产生的是线状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课后作业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课后作业答案

仪器分析课后作业章节第一章原子发射光谱习题1发射光谱法的原理及仪器结构?解答:①原理:原子在受到热或电激发后,跃迁到激发态,在由激发态返回基态途中发出特征光谱。

各种原子的特征光谱各不相同,依据特征光谱的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②结构:原子发射光谱由三部分组成(激发光源、单色器、检测器)A.激发光源:使待测物质蒸发为气态原子,试样蒸发后再被激发形成了特征光谱。

B.单色系统:将样品中待测原子或离子的特征光经过分光后得到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光谱。

C.检测系统:将原子发射光谱记录或者检测下来。

通常有目视、摄谱、光电三种方法。

习题2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解答:1、光源类型,比如传统的光源对样品使用量大,效率低,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对样品使用量小损耗低,效率高。

2、实验温度3、载气类型4、电流大小习题3ICP光源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解答:过程:石英炬管置于高频感应线圈中,等离子工作气体持续从炬管内通过,在感应线圈上施加高频电场时,使用一个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触发少量气体电离(或将石墨棒等半导体插入炬管内,使其在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焦耳热而发射热电子),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

电离了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形成闭合环形路径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股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特点:(1)ICP是无极放电,没有电极污染。

(2)具有趋肤效应(表面温度高,内部温度低)消除自吸影响。

(3)ICP的工作温度比其他光源高,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5)只适用于液体或气体,不适用于固体。

(4)ICP中电子密度很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在ICP中不会造成很大的干扰。

(6)ICP一般以氩气作工作气体,由此产生的光谱背景干扰较少,线性范围宽。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

5
1。以20Ng/LMg为参照,求Pb的浓度
黑度计读数
溶液 Mg Pb Pb的质量浓度 /(mg.mL-1) 0.151 0.201 0.301 0.402 0.502
1 2 3 4 5 A B C
7.3 8.7 7.3 10.3 11.6 8.8 9.2 10.7
17.5 18.5 11.0 12.0 10.4 15.5 9.2 11 .7
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
1
设分析线和内标线的强度分别为I 设分析线和内标线的强度分别为I分和I内,则:
I分= a分C分b分
I内= a内C内b内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相对强度比: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相对强度比: R=I分/ I内= a分C分b分 / a内C内b内
当内标元素的含量固定时C内为常数;无自吸时,b内=1
例题11. 试述光谱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进行? 试述光谱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何进行? 11
6
CMg ng.mL-1 1.05 10.5 100.5
相对强度I 279.8nm 281.6nm 镁 钼 0.67 3.4 18 1.8 1.6 9.8nm 281.6nm 1.7 1.9 1.8
7
1050 115 10500 739 分析试样 2.5
(1)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有利于难熔化合 )工作温度高、同时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因此原子化条件良好, 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物的分解及元素的激发,对大多数元素有很高的灵敏度。 (2)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由于趋肤效应的存在,稳定性高,自吸现象小,测定的线性范围宽。 (3)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由于电子密度高,所以碱金属的电离引起的干扰较小。 属无极放电, (4)ICP属无极放电,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 属无极放电 不存在电极污染现象。 的载气流速较低, (5)ICP的载气流速较低,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 的载气流速较低 有利于试样在中央通道中充分激发,而且耗样量也较少。 (6)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采用惰性气体作工作气体,因而光谱背景干扰少。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试题库(选择题)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试题库(选择题)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试题库(选择题)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选择题)一、1 在光栅摄谱仪中解决200.0~400.0nm区间各级谱线重叠干扰的最好办法是( C)A 用滤光片B 选用优质感光板C 不用任何措施D 调节狭缝宽度2 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D)A 预富集分析试样B 方便于试样的引入C 稀释分析组分浓度D 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3 在谱片板上发现某元素的清晰的10 级线,且隐约能发现一根9 级线,但未找到其它任何8 级线,译谱的结果是( B)A 从灵敏线判断,不存在该元素B 既有10 级线,又有9 级线,该元素必存在C 未发现8 级线,因而不可能有该元素D 不能确定4 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α、衍射角β和闪耀角θ之间满足下列条件(D)A α=βB α=θC β=θD α=β=θ5 下列哪个因素对棱镜摄谱仪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均有影响?( C)A 材料本身的色散率B 光轴与感光板之间的夹角C 暗箱物镜的焦距D 光线的入射角6 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310.0305 nm 及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D)A Si 251.61 ─Zn 251.58 nmB Ni 337.56 ─Fe 337.57 nmC Mn 325.40 ─Fe 325.395 nmD Cr 301.82 ─Ce 301.88 nm7 光电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是通过下列哪种关系进行检测的(I——光强,I——电流,V——电压)?( A)A I→i→VB i→V→IC V→i→ID I→V→i8 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D)A KB CaC ZnD Fe9 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某材料中的Cu 元素时,得铜的某谱线的黑度值(以毫米标尺表示)为S(Cu) = 612,而铁的某谱线的黑度值S(Fe) = 609,此时谱线反衬度是2.0,由此可知该分析线对的强度比是( A)A 31.6C 500D 25.410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C )A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11 某光栅的适用波长范围为600~200nm,因此中心波长为460nm 的一级光谱线将与何种光谱线发生重叠? ( A )A 230nm 二级线B 460nm 二级线C 115nm 四级线D 除460nm 一级线外该范围内所有谱线12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C)A钠B碳C铁D硅13 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D )A波长接近B挥发率相近C激发温度相同D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14 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C )A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B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C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D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15 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D )A 直流电弧B 低压交流电弧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16 用发射光谱法分析高纯稀土中微量稀土杂质, 应选用( D )A 中等色散率的石英棱镜光谱仪B 中等色散率的玻璃棱镜光谱仪C 大色散率的多玻璃棱镜光谱仪D 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17 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B )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数越大D 频率越高18 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A频率B波长C传播速度D周期38 在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长最短的是( A )AX射线区B红外区C无线电波区D可见光区19 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数最小的是( C )AX射线区B红外区C无线电波区D可见光区20 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 其能量( A )A比紫外线小B比红外光小C比微波小D比无线电波小21 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103nm22 以直流电弧为光源, 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铅质量分数为10-5以下的Mg时, 内标线为2833.07A。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高中高(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 作业答案教学资料

第二章  原子发射光谱 作业答案教学资料

第二章2014原子发射光谱作业答案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作业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3分⨯10=30分)1.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 ]A. 原子外层电子由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B. 原子外层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C. 原子内层电子由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D. 原子外层电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2.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所依据的是( )。

[ A ]A. 特征谱线的波长B. 特征谱线的强度C. 特征谱线的传播速度,D. 特征谱线的单色性3. 电感耦合等离子(ICP)炬管是由三层同心石英管组成,每层都通氩气(Ar),其中内层通氩气(Ar)的主要作用是()。

[ D ]A. 冷却气B. 辅助气C. 工作气D. 载气4. ICP光源的高温主要是由()产生的。

[ B ]A. 气体燃烧B. 气体放电C. 电极放电D. 电火花5. 对给定的元素,根据谱线强度公式,当原子总数(N0)和气体温度(T)固定时,该元素的激发电位能量E i越大时,产生谱线强度就()。

[ B ]A. 越强B. 越弱C. 不变D. 不能判断6. 增大光栅的线色散率,应采用的方法为()。

[ A ]A. 减小光栅常数dB. 减少刻痕数C. 减小物镜焦距fD. 降低光谱级次K7. 下列关于平面光栅缺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B ]A. 不同级次光谱的能量分布是不均匀的,B. 零级光谱(K=0)的能量最大,单色性也最好,C. 零级光谱(K=0)的能量最大,但不是单色光,D. 正负一级、二级光谱的能量逐渐增强,单色性也逐渐增强。

8.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所使用的标准光谱是()的光谱图。

[ A ]A. 纯铁B. 纯钠C. 纯铜D. 纯铝9.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可表示为()。

[ A ]A. aR lgblglg+=cI lgcblglg+= B. AC. AS lgblg+γ=∆cb= D. AU lgclglg+10. 用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水中痕量铅,应选择的分析线为()。

原子发射光谱法练习题

原子发射光谱法练习题

原子发射光谱法练习题(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原子发射光谱法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靠识别元素特征谱线来鉴别元素的存在B、对于复杂组分的分析我们通常以铁光谱为标准,采用元素光谱图比较法C、原子发射光谱是线状光谱D、原子发射光谱主要依据元素特征谱线的高度进行定量分析2、原子发射光谱中,常用的光源有()A、空心阴极灯B、电弧、电火花、电感耦合等离子炬等C、棱镜和光栅D、钨灯、氢灯和氘灯3、谱线强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激发电位与电离电位;②跃迁几率与统计权重;③激发温度;④试样中元素浓度;⑤电离度;⑥自发发射谱线的频率()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4、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分析污水中的Cr、Mn、Cu、Fe等(含量为10-6数量级),应选用下列哪种激发光源()A、火焰B、直流电弧C、高压火花D、电感耦合等离子炬5、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6、矿石粉未的定性分析,一般选用下列那种光源为好( )A、交流电弧B、直流电弧C、高压火花D、等离子体光源二、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对激发光源性能的要求是,。

对照明系统的要求是,。

2、等离子体光源(ICP)具有,,,等优点,它的装置主要包括,,等部分。

3、在进行光谱定性分析时,在“标准光谱图上”,标有102852Mgr I ,符号,其中Mg 表示 ,I 表示 ,10表示 ,r 表示 ,2852表示 。

4、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是 。

三、解释术语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2、共振线、灵敏线和最后线3、谱线自吸四、简述题:1、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过程。

2、简述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及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50分)1.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2.下面哪种光源,不但能激发产生原子光谱和离子光谱,而且许多元素的离子线强度大于原子线强度?(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A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B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C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D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4.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A 、KB 、CaC 、ZnD 、Fe6.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 )A 、大电流,试样烧完B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C 、小电流,试样烧完D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7.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 )A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B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C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D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8.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A 、交流电弧B 、等离子体光源C 、直流电弧D 、火花光源9.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电火花D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10.NaD 双线[λ(D 1)=5895.92, 由3P 1/2跃迁至3S 1/2;λ(D 2)=5889.95, 由3P 3/2跃迁至3S 1/2]的相对强度比I (D 1)/I (D 2)应为 ( )A 、1/2B 、1C 、3/2D 、211.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 )A 、暗箱B 、感光板C 、硒光电池D 、光电倍增管12.连续光谱是由下列哪种情况产生的? ( )A 、炽热固体B 、受激分子C 、受激离子D 、受激原子13.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A 、向上弯曲B 、向下弯曲C 、变成折线D 、变成波浪线14.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 )A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B 、只要找到2~3条谱线C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D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15.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其工作曲线(lg I ~lg c )形状为 ( )A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B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C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D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原子发射光谱法单选题1.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直流电弧光源的主要优点是:( )(1)弧温高;(2)自吸小;(3)电极头温度高;(4)对离子线的灵敏度高。

2. 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光源中,激发温度最高的光源为:( )(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ICP。

3. 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分析的物质是:( )(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3)稀土元素;(4)过渡元素。

4. 一台光谱仪配有8 cm的光栅,光栅刻线为11250条/cm,当用第一级光谱时,理论分辨率为:(R=Klb=1*8*11250=90000)(1)30000;(2)10000;(3)90000;(4)20000。

5. 原子发射光谱用感光板的乳剂特性曲线的反衬度是指曲线中的:( )(1)极大值;(2)极小值;(3)下部拐点值;(4)直线部分的斜率。

6. 原子发射光谱用的摄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1)暗箱;(2)感光板;(3)硒光电池;(4)光电倍增管;7. 进行原子光谱定性分析时的狭缝宽度应为:( )(1)0.1 mm;(2)0.2 mm;(3)0.05 mm;(4)5-7 m。

8. 在原子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采用哈德曼光栏是为了:( )(1)控制谱带高度;(2)消除氰带;(3)减小背景;(4)防止谱带间产生位移。

9.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1)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2)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3)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4)原子核的振动。

10. 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应该是:( )(1)波长接近;(2)都没有自吸现象;(3)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4)激发温度相同。

11. 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1)比色计;(2)摄谱仪;(3)映谱仪;(4)测微光度计。

13.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 )(1)提高灵敏度;(2)提高准确度;(3)减少化学干扰;(4)减小背景。

14. 原子发射光谱中的自吸产生的原因是:( )(1)原子间的碰撞;(2)光散射;(3)同种元素基态原子的吸收;(4)原子的热运动。

15. 对于光栅摄谱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线色散率与暗箱物镜焦距成正比;(2)倒线色散率与光谱级次成反比;(3)线色散率与光谱级次成正比;(4)线色散率与光栅间距成正比。

16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R=λ/△λ)(1) Si 251.61 ─ Zn 251.58 nm (2) Ni 337.56 ─ Fe 337.57 nm(3) Mn 325.40 ─ Fe 325.395 nm (4) Cr 301.82 ─ Ce 301.88 nm17在谱片板上发现某元素的清晰的 10 级线,且隐约能发现一根 9 级线,但未找到其它任何 8 级线,译谱的结果是 ( )(1) 从灵敏线判断,不存在该元素(2) 既有 10 级线,又有 9 级线,该元素必存在(3) 未发现 8 级线,因而不可能有该元素(4) 不能确定18. 2 分 (1025)对同一台光栅光谱仪,其一级光谱的色散率比二级光谱的色散率 ( )(1) 大一倍 (2) 相同 (3) 小一倍 (4) 小两倍19. 2 分 (1026)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 )(1) 惰延量大 (2) 展度大 (3) 反衬度大 (4) 反衬度小12. 2 分 (1086)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 )(1)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14. 1 分 (1089)光电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是通过下列哪种关系进行检测的(I——光强,I——电流,V——电压)? ( )(1) I→i→V (2) i→V→I(3) V→i→I (4) I→V→i15. 2 分 (1090)——基态原子数, 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 )(1) I-N基(2) ∆S-lg c (3) I- lg c (4) S- lg N基16. 2 分 (1117)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 )(1) K (2) Ca (3) Zn (4) Fe17. 2 分 (1174)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某材料中的 Cu 元素时,得铜的某谱线的黑度值(以毫米标尺表示)为S(Cu) = 612,而铁的某谱线的黑度值S(Fe) = 609,此时谱线反衬度是 2.0,由此可知该分析线对的强度比是 ( )(1) 31.6 (2) 1.01 (3) 500 (4) 25.418. 2 分 (1199)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19. 2 分 (1200)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 3 )(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22. 2 分 (1236)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 ( )(1)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下降(2)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3) 不随波长而变(4) 随分辨率增大而增大23. 2 分 (1237)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 )(1)钠 (2)碳 (3)铁 (4)硅24. 2 分 (123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 )(1)波长接近 (2)挥发率相近(3)激发温度相同 (4)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25. 1 分 (1239)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显影液的组分? ( )(1)对苯二酚 (2)Na2S2O3(3)KBr (4)Na2SO326. 1 分 (1240)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定影液的组分? ( )(1)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 (2)Na2S2 O3(3)H3BO3(4)Na2SO327. 2 分 (1241)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 )(1)比色计 (2)比长计 (3)测微光度计 (4)摄谱仪28. 2 分 (1365)火焰( 发射光谱 )分光光度计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不同部件是 ( )(1)光源 (2)原子化器 (3)单色器 (4)检测器29. 2 分 (1368)下列色散元件中, 色散均匀, 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 ( )(1)滤光片 (2)玻璃棱镜 (3)光栅 (4)石英棱镜30. 2 分 (1377)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 )(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2)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4)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31. 2 分 (1552)下面哪些光源要求试样为溶液, 并经喷雾成气溶胶后引入光源激发? ( )(1) 火焰 (2) 辉光放电 (3) 激光微探针 (4) 交流电弧32. 2 分 (1553)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 (1) 直流电弧 (2) 低压交流电弧(3) 电火花 (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3. 2 分 (1554)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 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 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应是 ( )(1) S(a+b)-S b(2) 以背景黑度S b为零, 测量谱线黑度(3) 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 则不必扣除背景(4) 通过乳剂特性曲线, 查出与S(a+b)及S b相对应的I(a+b)及I b,然后用I(a+b)-I b扣除背景34. 2 分 (1555)用发射光谱法分析高纯稀土中微量稀土杂质, 应选用 ( )(1) 中等色散率的石英棱镜光谱仪(2) 中等色散率的玻璃棱镜光谱仪(3) 大色散率的多玻璃棱镜光谱仪(4) 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35. 2 分 (1556)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 )(1) 能量越大 (2) 波长越长 (3) 波数越大 (4) 频率越高36. 1 分 (1557)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 )(1)频率 (2)波长 (3)传播速度 (4)周期37. 1 分 (1558)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能量最大者是 ( )(1)X射线区 (2)红外区 (3)无线电波区 (4)可见光区38. 1 分 (1559)在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长最短的是 ( )(1)X射线区 (2)红外区 (3)无线电波区 (4)可见光区39. 1 分 (1560)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数最小的是 ( )(1)X射线区 (2)红外区 (3)无线电波区 (4)可见光区40. 2 分 (1561)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 其能量 ( )(1)比紫外线小 (2)比红外光小 (3)比微波小 (4)比无线电波小41. 1 分 (1562)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 )(1)200~360nm (2)360~800nm (3)100~200nm (4)103nm42. 2 分 (1563)以直流电弧为光源, 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铅质量分数为10-5以下的Mg时, 内标线为2833.07A。

, 应选用的分析线为 ( )(1)MgⅠ2852.129A。

, 激发电位为4.3eV(2)MgⅡ2802.695A。

, 激发电位为12.1eV(3)MgⅠ3832.306A。

, 激发电位为5.9eV(4)MgⅡ2798.06A。

, 激发电位为8.86eV43. 1 分 (1564)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中, 频率最小的是 ( )(1)X射线区 (2)红外光区 (3)无线电波区 (4)可见光区46. 2 分 (1567)下面几种常用激发光源中, 分析灵敏度最高的是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47. 2 分 (1568)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最稳定的是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49. 2 分 (1570)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分析的线性范围最大的是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0. 2 分 (1571)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背景最小的是 ( ) (1)直流电弧 (2)交流电弧(3)电火花 (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1. 2 分(1572)下面几种常用的激发光源中, 激发温度最高的是( )(1)直流电弧(2)交流电弧(3)电火花(4)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52. 2 分(1727)原子发射光谱仪中光源的作用是( )(1) 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离子化、激发(2) 提供足够能量使试样灰化(3) 将试样中的杂质除去,消除干扰(4) 得到特定波长和强度的锐线光谱53. 2 分(1728)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分析海水中重金属元素时, 应采用的光源是( )(1)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2) 直流电弧光源(3) 高压火花光源(4) I CP光源54. 2 分(1729)矿物中微量Ag、Cu的发射光谱定性分析应采用的光源是( )(1) I CP光源(2) 直流电弧光源(3) 低压交流电弧光源(4) 高压火花光源55. 2 分(1730)在原子发射光谱摄谱法定性分析时采用哈特曼光阑是为了( )(1) 控制谱带高度(2) 同时摄下三条铁光谱作波长参比(3) 防止板移时谱线产生位移(4) 控制谱线宽度56. 1 分(1731)下列哪种仪器可用于合金的定性、半定量全分析测定( )(1)极谱仪(2)折光仪(3)原子发射光谱仪(4)红外光谱仪(5)电子显微镜57. 2 分(1732)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1) 交流电弧(2) 等离子体光源(3) 直流电弧(4) 火花光源58. 2 分(1735)低压交流电弧光源适用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主要原因是( )(1) 激发温度高(2) 蒸发温度高(3) 稳定性好(4) 激发的原子线多59. 2 分(1736)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用的测微光度计, 其检测器是( )(1) 暗箱(2) 感光板(3) 硒光电池(4) 光电倍增管60. 2 分(1737)发射光谱摄谱仪的检测器是( )(1) 暗箱(2) 感光板(3) 硒光电池(4) 光电倍增管61. 2 分(1738)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 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1) 向上弯曲(2) 向下弯曲(3) 变成折线(4) 变成波浪线62. 2 分(1739)当浓度较高时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其工作曲线(lg ~lg c)形状为( )(1) 直线下部向上弯曲(2) 直线上部向下弯曲(3) 直线下部向下弯曲(4) 直线上部向上弯曲64. 2 分(4514)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时, ( )(1) 固定暗盒而移动哈特曼光栏(2) 固定哈特曼光栏而移动暗盒(3) 暗盒和光栏均要移动(4) 暗盒和光栏均不移动65. 2 分(4515)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 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 必须( )1) 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2) 只要找到2~3条谱线(3) 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4) 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填空题:1. 光栅摄谱仪的线色散率与光谱级次成关系,而与光栅常数成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