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溶液?A. 磷酸盐缓冲液B. 柠檬酸缓冲液C. 硫酸铵缓冲液D. 硫酸缓冲液答案:C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用自来水稀释D.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前需摇匀答案:C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管的刻度B. 溶液颜色的变化C. 溶液的pH值D. 溶液的体积答案:B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原子化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化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的______。

答案:突变2.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______天平进行称量。

答案:分析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包括火焰原子化和______。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4. 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______。

答案:电导检测器5.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校准是为了确保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体积测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答案:指示剂的选择应基于其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的pH值相匹配,同时指示剂的变色要明显且迅速,以便于观察和判断终点。

2. 为什么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容量瓶进行定容?答案:容量瓶的设计使得溶液在定容时可以保证体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3.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原子的样品时,原子会吸收与其共振的光,从而减少透射光的强度,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选择题(31分)1.由原⼦⽆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的谱线变宽称为: ( )A、⾃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2.原⼦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测量噪⾳也⼩,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A、使⽤的是贫燃⽕焰B、溶液流速太⼤C、共振线附近有⾮吸收线发射D、试样中有⼲扰3.在原⼦吸收分析的理论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是 (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吸收线的半宽度⼩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得多D、单⾊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器必须有很⾼的分辨率4.在原⼦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已进⾏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将分析线改⽤⾮共振线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D、缩⼩读数标尺5.在电热原⼦吸收分析中,多利⽤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化器中分⼦对共振线的吸收B、原⼦化器中⼲扰原⼦对共振线的吸收C、空⼼阴极灯发出的⾮吸收线的辐射D、⽕焰发射⼲扰6.原⼦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的⽕焰为 ( )A、⼄炔-空⽓B、⼄炔-笑⽓C、氧⽓-空⽓D、氧⽓-氩⽓7.空⼼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体D、灯电流8.原⼦吸收光谱仪与原⼦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B、单⾊器C、光电倍增管D、原⼦化器9.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10.可以消除原⼦吸收法中的物理⼲扰的⽅法是 ( )A、加⼊释放剂B、加⼊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标准加⼊法11.在原⼦吸收分析中,采⽤标准加⼊法可以消除 ( )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扰D、电离效应12.采⽤调制的空⼼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B、克服⽕焰中的⼲扰谱线C、防⽌光源谱线变宽D、扣除背景吸收13.在原⼦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和溶液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样? ( )A、溶液2的粘度⽐溶液1⼤B、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活性剂C、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KClD、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NaCl溶液14.影响原⼦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15.在原⼦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热变宽B、压⼒变宽C、⾃吸变宽D、场致变宽16.与⽕焰原⼦吸收法相⽐,⽆⽕焰原⼦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A、谱线⼲扰⼩B、试样⽤量少C、背景⼲扰⼩D、重现性好17.原⼦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光源透射光的⼲扰B、原⼦化器⽕焰的⼲扰C、背景⼲扰D、物理⼲扰18.下列原⼦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D、钠原⼦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9.原⼦吸收法测定钙时,加⼊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扰? ( )A、盐酸B、磷酸C、钠D、镁20.原⼦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A、原⼦的热运动B、原⼦与其它种类⽓体粒⼦的碰撞C、原⼦与同类⽓体粒⼦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的影响21.在原⼦吸收法中,原⼦化器的分⼦吸收属于 ( )A、光谱线重叠的⼲扰B、化学⼲扰C、背景⼲扰D、物理⼲扰22.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23.原⼦荧光法与原⼦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焰发射⼩得多,因此原⼦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光源的影响B、检测器灵敏度低C、发射光的影响D、单⾊器的分辨率低24.在⽯墨炉原⼦化器中,应采⽤下列哪种⽓体作为保护⽓? ( )A、⼄炔B、氧化亚氮C、氢D、氩25.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扰应采⽤下列哪种措施?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减⼩灯电流26.与原⼦吸收法相⽐,原⼦荧光法使⽤的光源是 ( )A、必须与原⼦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定需要锐线光源C、⼀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定需要锐线光源27.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A、原⼦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荧光法⼀样, 原⼦共振荧光发射波长⽐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荧光法⼀样, 原⼦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28.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数字显⽰29.在原⼦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的是 (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30.原⼦荧光的量⼦效率是指 ( )A、激发态原⼦数与基态原⼦数之⽐B、⼊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数之⽐D、原⼦化器中离⼦浓度与原⼦浓度之⽐31.在原⼦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测量噪⾳很⼩,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 ( )A、改变灯电流B、调节燃烧器⾼度C、扩展读数标尺D、增加狭缝宽度⼆、计算题(13分)在原⼦吸收光谱分析中,Zn的共振线为ZnI213.9nm,已知g l/g0=3,试计算处于3000K的热平衡状态下,激发态锌原⼦和基态锌原⼦数之⽐。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合成新化合物B.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 制备纯物质D.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答案:B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分析方法?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质谱分析答案:D(质谱分析虽然是一种分析方法,但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通常用于研究分子质量,可以视为化学分析的一种,但在此题目中可以视为不属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分析哪种元素的?A. 有机元素B. 金属元素C. 非金属元素D. 所有元素答案:B4. 以下哪种仪器不能用于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C二、填空题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滴定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________不同,实现分离。

答案:分配系数三、简答题1. 简述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而且通过过程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分析化学还有助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控制,保障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说明什么是标准溶液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作用。

答案:标准溶液是指浓度已知的溶液,它在化学分析中用于校准仪器、标定其他溶液的浓度或作为定量分析的参照。

通过使用标准溶液,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计算题1. 如果在滴定分析中,消耗了25.00 mL的0.1000 M NaOH溶液来滴定某酸的溶液,计算该酸的摩尔浓度。

答案:首先,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酸和碱的摩尔比。

假设酸是一元酸,其摩尔比为1:1。

然后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计算酸的摩尔浓度:\[ \text{酸的摩尔浓度} = \frac{25.00 \times 0.1000}{体积(L)} \]其中,体积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给出。

原子光谱-练习题--带答案

原子光谱-练习题--带答案
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单 色器)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其结构方框示意图:
光源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单色器)
检测系统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 原子化器产生气态的基态原子,以便吸收待测谱线。 分光系统将待测谱线分出并投射到检测器中。
检测系统使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输入到显 示记录系统中。
原子光谱练习题
1.光谱分析法通常可获得其他分析方法不能 获得的(B) A.组成信息 B.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信息 C.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信息 D.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信息
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外层电 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3.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气体放电)
4.进行原子发射光谱谱线检查时,通常采用 与标准光谱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 作为标准的是(铁谱 )
➢ 因为大多数元素的吸收线的半峰宽度为10-3nm左右, 一般单色器的分辨率均难以对此实现积分吸收的 测量。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峰值吸收测量法代替积 分吸收法,而以峰值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是: 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发射线的半峰 宽度比吸收线的窄。只有使用锐线光源才能符合 此要求。
19.画出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用方框图表 示),并简要说明各部分作用。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C)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9.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 是(B) A.原子在激发态时所停留的时间 B. 原子的热运动 C.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 D. 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分子的碰撞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即 基态,当原子在光源中获得能量后就会使外 层的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激发至高能态(激 发态)。原子外层电子处于激发态时是不稳 定的,寿命小于10-8s,当它从激发态跃迁回 到基态或低能态时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即得到原子发射光 谱。

分析化学的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的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浓度时,通常使用的是: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激光答案:B2. 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直接使用分析天平称量B. 使用普通量筒量取溶液C. 将溶液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并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A. 酚酞B. 甲基橙C. 硫酸铜D. 石蕊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器的作用是:A. 将样品分解成原子B. 将样品溶解C. 将样品加热D. 将样品过滤答案:A5. 滴定分析中,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颜色变化B. 溶液pH变化C. 溶液体积变化D. 溶液温度变化答案:A6.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电位滴定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C7.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作用是:A. 吸附样品分子B. 吸收样品分子C. 将样品分子分离D. 将样品分子转化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9.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A. 滴定法B. 重量法C. 电化学法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答案:C10.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A. 原子吸收光谱仪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气相色谱仪D. 电位滴定仪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当溶液的pH值接近7时,滴定曲线的斜率______。

答案:最大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原子化后产生的______被检测器检测。

答案:光谱吸收3. 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使用移液管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答案:准确量取溶液4. 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______进行。

答案:化学性质5. 在电位滴定法中,指示电极的作用是测量溶液的______。

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解: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 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 在此轮 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 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10.保证或提高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应注意那些问题?怎样 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解:应该从分析线的选择、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火焰的 选择、燃烧器高度的选择及狭缝宽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佳的 测定条件。
11.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解:从工作原理上看,原子吸收是通过测定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其特 征谱线的吸收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吸收光谱,而原子荧光则是通过测量 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实现测定的, 属于发射光谱。
解:将加入的标准溶液浓度换算成稀释后的浓度,然后用其对吸光度作图.
换算后浓度分别为: Vs ×10-3 ×0.050/5.50
(1)0, (2)9.09 ×10-5mol.L-1, (3)1.82 ×10-4mol.L-1
70
60
50
A
40
故: 血浆中锂的浓度为9.28×10-5mol.L-1 3 0
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 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 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
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 么措施来减免之?
(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 的几率小得 多。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 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 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 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 子。 原子吸收法 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缺点: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大,由于取样量少,所以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 动会引起误差,因而重现性较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明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产生背景吸收的原因及影响,如 何避免这一类影响?
解:背景吸收是由于原子化器中的气态分子对光的吸收或高浓 度盐的固体微粒对光的散射而引起的,它们属于一种宽频带吸 收.而且这种影响一般随着波长的减短而增大,同时随着基体元 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火焰条件有关.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 取不同的措施,例如火焰成分中OH,CH,CO等对光的吸收主要影 响信号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零点调节来消除,由于这种吸收随 波长的减小而增加,所以当测定吸收波长位于远紫外区的元素 时,可以选用空气-H2,Ar-H2火焰.对于火焰中金属盐或氧 化物、氢氧化物引起的吸收通常利用高温火焰就可消除。
6.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较,有什么 优缺点?为什么?
解: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一个石墨管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而制成的,在惰性 气体保护下以大电流通过石墨管,将石墨管加热至高温而使样品原子化.
与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测 定灵敏度高.对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 少时非常适用.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组制

4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

4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关系的应用条件。

原子吸收是基态原子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辐射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吸收,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辐射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蒸气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

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因此,入射辐射减弱的程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入射辐射减弱的程度用吸光度表示。

所以,A=KC (A是吸光度,K为常数)。

基本应用条件为,采用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2.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各部件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采用空心阴极灯作为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使各种形式的试样解离出基态原子,并使其进入光源的辐射光程。

常用的原子化器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反射镜和色散元件组成,其作用是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即起分光作用。

检测系统的作用是将经过原子蒸汽吸收和单色器分光后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

常用检测方法有摄谱法和光电法。

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信号,光电法是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子元件检测光谱信号。

3. 什么叫锐线光源?在AAS分析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强度大、宽度窄而又稳定的辐射源叫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中,为了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对吸收轮廓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即积分吸收)进行测定,这就需要分辨率高达50万的单色器,该苛刻的条件一般是难以达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本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共振线、特征谱线、锐线光源、吸收线轮廓、通带、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灵敏度和检出限,掌握原子吸收的测量、AAS的定量关系及定量方法,了解AAS中的干扰及火焰法的条件选择,通过和火焰法比较,了解石墨炉法的特点。

重点:有关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术语。

难点:AAS的定量原理,火焰法的条件选择。

参考学时:4学时
部分习题解答
1、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有什么特点?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光(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1)准确度高;(2)灵敏度高;(3)测定元素范围广;(4)可对微量试样进行测定;(5)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2、何谓共振发射线?何谓共振吸收线?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哪一部分产生共振发射线?哪一部
分产生共振吸收线?
答: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为共振激发,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当电子从共振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称为共振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光源产生共振发射线、原子化器产生共振吸收线。

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
答:(1)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2)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4、何谓积分吸收?何谓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将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通过原子蒸汽时,被吸收的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即吸收线下面所包围的整个面积。

中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称为峰值吸收系数。

原子吸收谱线很窄,要准确测定积分吸收值需要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目前还难以达到。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必使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就可办到。

5、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光源:发出待测元素特征谱线,为锐线光源。

原子化系统: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汽。

分光系统: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检测系统:
6、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P143原子吸收谱线很窄,半宽度仅为千分之几纳米,要准确地测定积分吸收值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目前还难以实现。

7、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在吸收池前面,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在原子化系统(也是
吸收系统)的后面,为什么?
答: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待测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在分光光度计中,光源非单色光源,在光通过吸收池之前需要从光源发出的一系列光中将测试所需的特定波长的光线分离出来,因此分光系统在吸收池前面。

而在原子吸收中,光源是单色锐线光源,当光源发出的单色光经过原子化系统后,到达检测器之前,需要将测定的特征线从原子化系统发射出的各中光线之中分离出来,因此分光系统在原子化系统后面。

8、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有哪些?简述抑制各种干扰的方法?
答:(1)化学干扰包括离解化学干扰、氧化-还原化学干扰及电离化学干扰。

通过在标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可抑制或减小化学干扰。

(2)物理干扰指试样的一种或多种物理性质改变所引起的干扰,主要来源于雾化过程、去溶剂过程及伴随固体转化为蒸汽过程中物理化学现象的干扰。

该种干扰可用控制试液与标液的组成尽量一致来消除,也可采用标加法或稀释法来减小或消除。

(3)光谱干扰是由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元素的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

避免或抑制干扰的方法有,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减小狭缝、另选分析线等。

9、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调节灯电流、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燃烧器高度、测试波长、
通带等仪器工作条件?
答:调节灯电流是为了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调节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是为了改变火焰状态,进而改善原子化效率;调节燃烧器高度是为了确定观察高度,进而确定合适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调节测试波长是为了选择不同的分析线来适应不同的情况的需要;调节通带时为了获得合适的光强并抑制干扰。

10、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一试样溶液中镉的浓度。

各试液在加入镉标准溶液后,用水稀释至50mL,测得其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求镉的浓度。

解:设直接测定的镉浓度为c x μg/ml
加入镉标的浓度c 0分别为:c 0 = 0, A x = 0.042
2.05010
11=⨯=c μg/ml A 1 = 0.080 4.050
10
22=⨯=c μg/ml A 2 = 0.116 8.050
10
43=⨯=
c μg/ml A 3 = 0.190 将吸光度(A )—镉标准浓度C (μg/ml )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
A = 0.1846C + 0.0424 (r = 0.99995) (*注:可用Excel 做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该线性方程在x 轴交点处的值即为测得镉的浓度:c x = 0.23 μg/ml ∴ 试样中镉的含量为:0.23*50/20=0.57 mg/L
1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用mg L -1表示)。

取一系列镁标准液(1μg mL -1)及自来水水样于5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锶盐溶液2mL 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然后与蒸馏水交替进样,测定其吸光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解:设自来水稀释后直接测定的镁浓度为c x μg/ml
1~6号中镁标的浓度分别为:c 1 = 0, A 1= 0.043 c 2=1*1/50=0.02 μg/ml A 2 = 0.092 c 3=1*2/50=0.04 μg/ml A 3 = 0.140 c 4=1*3/50=0.06 μg/ml A 4 = 0.187
c 5=1*4/50=0.08 μg/ml A 5 = 0.234
c 6=1*5/50=0.1 μg/ml A 6 = 0.286 将吸光度(A )—标准溶液含镁量(m, μg )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
A = 2.4114C + 0.0431 (r = 0.9999)
将A = 0.135代入得自来水样中直接测得的镁含量为:c x=0.038 μg/ml(mg/L)。

∴自来水中镁的含量为:0.038*50/20=0.095 mg/L
12、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倒线色散率为1nm/mm,狭缝宽度分别为0.1mm、0.2mm、1.0mm,问对应的通带宽度分别是多少?
解:W = D·S
已知:D = 1nm/mm, S1 = 0.1mm;S2 = 0.2mm;S3 = 1.0mm
通带宽度:W1 = D·S1 = 1×0.1 = 0.1 nm
W2 = D·S2 = 1×0.2 = 0.2 nm
W3 = D·S3 = 1×1.0 = 1.0 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