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量计算
路基填挖工程量计算方法

路基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4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hi则横断面面积:A=b*h1+b*h2+b*h3+…+b*hn =b∑hi当b=1m时,则A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hi。
2.坐标法:如图4-5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则断面面积为:A=[∑(x i*y i+1-x i+1y i)]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2/L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5。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1/3(A1+A2)L(1+m/(1+m))式中:m=A1/A2其中A1<A2。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用上述方法计算的土石方体积中,是包含了路面体积的。
若所设计的纵断面有填有挖基本平衡,则填方断面中多计算的路面面积与挖方断面中少计算的路面面积相互抵消,其总体积与实施体积相差不大。
路基填筑加宽填筑工程量计算

路基填筑加宽填筑工程量计算
填筑路基时,为保证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一般在施工时需超出设计宽度填筑,采用机械碾压时,路基每边加宽的填筑宽度视路堤填筑高度而定,通过在20~50cm 之间。
需宽填的土方量一般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宽填土方量=填方区边缘全长*宽填宽度*2*宽填厚度
填筑路堤完成后是否清除加宽填筑部分,应结合路基稳定及环境美化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当保留加宽填筑部分更有利于路基稳定,对路容、环境、景观也无碍大局,利大于弊时,一般也可不予清除,但要求平顺、美观。
如需清除时,按土方运输定额计算。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引言: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道路建设的预算和施工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概述: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道路设计图纸上的截面形状和高程数据,计算出路基土方和石方的体积。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对于道路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的维护都至关重要。
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土石方的填方和挖方两个方面,以及路基的边坡和路堤的形状等因素。
正文: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路基土石方的定义:路基土石方是指在道路工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方和填方的土石材料。
路基土石方的计算是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3.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原理:路基土石方的计算是基于截面积法和土石方块体积法。
截面积法是将道路截面分割为若干个矩形或梯形区域,计算出各个区域的面积后相加得到总体积;土石方块体积法是根据挖方和填方的块体积进行计算。
二、计算方法1.截面积法计算方法:采用截面积法计算路基土石方量时,需要先将道路截面按照一定间距进行划分,然后测量每个划分区域的宽度和高度,最后计算出每个划分区域的面积,并将各个划分区域的面积相加得到总面积。
2.土石方块体积法计算方法:土石方块体积法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要测量挖方和填方区域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将各个区域的体积相加得到总体积。
3.路基边坡和路堤的计算方法:在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路基边坡和路堤的形状对土石方体积的影响。
计算路基边坡和路堤的方法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截面积法或土石方块体积法。
三、实际应用1.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在道路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合理安排路基土石方的挖填方工作,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在施工中的应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挖方和填方的工作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要点解1

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要点解1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要点解1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是指在公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人工、机械设备及其他资源进行量化计算,并据此编制出预算表,用于工程投资的估算和控制。
公路工程量计算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可以为工程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公路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的要点。
1.工程量计算的原则:-明确计算的对象,包括土方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等。
-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量取的单位应与实际工程施工的单位相一致,通常采用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范。
-量取工程量时,应按实际情况组织测量、勘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土方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资料,确定挖方和填方的面积或体积。
-根据设计要求和土方施工方案,计算土方开挖和填方的工程量。
-注意考虑土方工程中的回填量、压实度、松土系数等。
3.路基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地质资料,确定路基工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计算路基工程的工程量,包括挖方、填方、回填、压实等。
-注意考虑路基工程中的基层材料、排水设施等。
4.路面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路面工程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计算路面工程的工程量,包括刨槽、铺装、修复等。
-注意考虑路面工程中的材料消耗、施工工艺等。
5.桥涵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桥涵工程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计算桥涵工程的工程量,包括基础工程、承载构件、桥面铺装等。
-注意考虑桥涵工程中的结构形式、材料消耗等。
6.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交通安全设施的类型和数量。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计算交通安全设施的工程量,包括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防撞设施等。
路基填挖工程量计算方法优质文档

路基填挖工程量计算方法优质文档(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路基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4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hi则横断面面积:A=b*h1+b*h2+b*h3+…+b*hn =b∑hi当b=1m时,则A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hi。
2。
坐标法:如图4-5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则断面面积为:A=[∑(x i*y i+1-x i+1y i)]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2/L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5。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1/3(A1+A2)L(1+m/(1+m))式中:m=A1/A2其中A1<A2。
第二种的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特别适用计算机计算。
用上述方法计算的土石方体积中,是包含了路面体积的。
路基工程量计算

用横断面面积计算计算方法有积距法、坐标法、几何图形法、数方格法、求积仪法等,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即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 则横断面面积: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若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方法计算。
1.平均断面法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公路上常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2.棱台体积法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V= (A1+A2) L (1+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此方法精度较高,应尽量采用。
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桥头引道的土石方,可视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桥梁工程项目中,但应注意不要遗漏或重复;小桥涵所占的体积一般可不扣除。
路基填、挖方数量中应考虑路面所占的体积(填方扣除、挖方增加)。
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实方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的体积计算,各级公路在土石方调配时注意换算。
(第一个桩号挖方面积+第二个桩号挖方面积)/2=平均挖方面积,用平均挖方面积×长度=挖方体积。
宽度×厚度×长度+每层放坡增加的方量(根据坡度来进行计算)。
20(长)×3(宽)×0.5(厚)的道路,放坡1:3,每30cm一层。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公路工程是指修建、改建、维护和管理公共道路的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涉及路基、路面、路基稳定性、沥青混凝土设计、交通流量、路灯照明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路基计算公式:-路基填筑量计算:填筑量=原地受体土方体积+路堤填筑体积-路基抛填体积-路基横断面积计算:横断面积=(路基宽度+2×路堤高度)×路堤长其中,路基宽度是指路基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宽度,路堤高度是指路堤顶面与设计基线的高差,路堤长是指路堤在设计车道宽度基线上的长度。
2.路面计算公式:-路面厚度计算:沥青砼层厚度=设计剩余厚度+基层层厚+表层层厚其中,设计剩余厚度是指在道路设计寿命末期,沥青砼层磨损的厚度,基层层厚为基层厚度,表层层厚为表层沥青砼层厚度。
-路面工程量计算:路面工程量=(路面宽度+2×基层高度)×路面长度其中,路面宽度为设计车道宽度,基层高度为基层厚度。
3.路基稳定性计算公式:-路基稳定性指数计算:稳定性指数=CBR值×(层厚1)^0.1+CBR值×(层厚2)^0.1+...+CBR 值×(层厚n)^0.1其中,CBR值是路基层的承载力指数,层厚是路基不同层的厚度。
-软土地基立交桥承载力计算:立交桥承载力=软土地基承载力×立交桥自重其中,软土地基承载力是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
4.沥青混凝土设计计算公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计算:标准配合比=最大骨料粒径×(1-空隙率)×骨料配合比其中,最大骨料粒径是沥青混凝土中最大的骨料粒径,空隙率是骨料与沥青的体积比,骨料配合比是骨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比例。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计算:压实度(%)=(实测密度-最小密度)/(最大密度-最小密度)其中,实测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最小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小允许密度,最大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允许密度。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一、目的:计算出的工程量正确、真实,计量准确。
二、职责:
1、总工负责对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进行审核。
2、工程部长负责对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进行复核。
3、测量组负责提供路基现场测量断面和数据。
4、专业工程师负责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
三、细则:
1)、路基土石方工程量的计算以断面法计算为主。
2)、在路基土石方施工前,必须对原始地面线进行测量,否则不得动土施工。
收到断面图后,测量组应进行现场复核测量每一个断面,如果设计断面稀少而实际地形起伏较大,应增加测量断面,特别是结构物附近2~5m范围内。
断面复测工作应在施工前完成,严禁不复测而动土施工。
3)、填方路基,在清表压实后应进行断面测量,以求出实际的填方数量。
4)、软基处理,前期触探深度由试验室提供,开挖后由测量组现场测量断面计算工出程量。
5)、路基土石方工程量以实际测量的断面进行计算。
四、责任追究
1、因测量断面的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测量组的责任。
2、因计算的工程量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追究总工、工程部长、专业工程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