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区分(终审稿)
口疮中医辩证论治

口疮是指口舌粘膜上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的一种疾病。
口疮的范围较广,凡口腔颊腭、唇舌粘膜发生点状溃疡性损害的病变,均属本病范围.口疮又名口疡,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小儿口疮的发生如与疳病有关者,称为口疳。
其病理和治疗大体相同,故一起讨论.西医学中的疱疹性口炎、球菌感染性口炎、复发性口疮、创伤性口腔粘膜溃疡、口腔粘膜结核性溃疡、白塞综合征等均属于中医“口疮”的范畴。
小儿常见疱疹性口炎和球菌感染性口炎。
口疮为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病,以2—4岁为多。
本病可单独发生,或因其它疾患致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伴发.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小儿口疮一般预后良好,但失治、误治可导致重症,或反复发作,耗气伤阴,转为疳病。
口疮之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多有阐发。
《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口疮之病因在于心脾热盛。
《圣济总录》指出口疮之病有实有虚。
《小儿药证直诀》未论及口疮,但钱乙门人阎季忠所著《阎氏小儿方论》有治口疮方药。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著,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曰口疮。
若发于口吻两角生疮者,名曰燕口疮。
”《幼科类萃》指出小儿与母同服药的必要性。
《幼幼集成》指出孕母怀胎,对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指出胎禀因素。
历代医家对小儿口疮的病因病理及分证论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现代对小儿口疮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临床研究,辨证论治的认识不断提高,多种疗法治疗小儿口疮有许多总结报道,以药物内服或外用者为多,亦有其它方法。
实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复发性口疮的病因病理研究,从不同方面阐明了药效原理,有助于提供,临证选方用药参考。
【病因病机】一、病因多种病因可引起口疮,常见的有外感因素、食伤因素和正虚因素3类。
1.外感病因 外感风、火(热)、湿、燥邪均可致口疮,而风邪、燥邪及湿邪常与火邪相合而致病。
最常见者,为风热外感,引动心脾两经内热,蒸于口舌粘膜为口疮。
口腔溃疡,不只是上火那么简单

家庭医药 2013.0919编辑/杨春霞*****************不只是上火那么简单“吃一口,痛一口”,这是很多口腔溃疡患者的深切体会。
对于口腔溃疡,一般都认为是上火所致,而治疗方法就是清热、去火。
但事实上,口腔溃疡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饮食、精神压力、创伤因素、全身因素等都有关系。
4招辨良恶人的一生中,发生口腔溃疡的概率几乎为100%。
口腔溃疡又确确实实有癌变的可能,因此,鉴别溃疡的良、恶性实在是人人关心的问题。
良性口腔溃疡是指不会癌变的口腔溃疡,恶性则相反。
那么如何来区分良性和恶性呢?首先,以溃疡愈合时间来区分 良性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可以愈合;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年余不愈合。
其次,以形态区分 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疼痛明显;恶性口腔溃疡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触之质硬韧,明显区别于正常黏膜,溃疡疼痛反而不甚明显。
第三,以病程规律区分 良性口腔溃疡常常反复发生,有自限性;恶性口腔溃疡却无复发史,一旦发病,就迟迟不愈合。
第四,以全身情况区别。
良性口腔溃疡全身症状少见,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虽肿大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有的甚至有恶病质。
最后,可根据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做出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用消炎防腐类药物后效果明显,愈合加快;恶性口腔溃疡则常常对药物“不理不睬”,疗效不明显。
用药巧选择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
不论是单发性或慢性的口腔溃疡,维生素B 2、B 6等B族维生素等都是有疗效的。
其他常用药如下——华素片 又名西地碘含片,在唾液作用下迅速释放,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杀灭各种微生物。
直接含化即可,成人1次1片,1日3~5次。
中药茶 银花、甘草煎汤代茶频饮。
六神丸 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
口疮

写在课前的话口疮分为广义的口疮和狭义的口疮。
一般来说,广义的口疮是指的在口腔内任何性质的口腔溃疡,常见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及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都归在广义口疮的范围之内。
引起口疮的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目前还不能定论。
由于狭义的口疮其表现临床表现与广义的口疮有类似的地方,所以需要与进行鉴别。
通过本节学习,旨在使大家能够了解口疮这个疾病,能够诊断疾病,并做好鉴别诊断,避免贻误病情。
什么是口疮?狭义口疮和广义口疮是如何界定的?它是如何引起的?临床都有哪些表现?一、概念口疮分为广义的口疮和狭义的口疮。
一般来说,广义的口疮是指的在口腔内任何性质的口腔溃疡,常见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癌性溃疡,都属于广义的口疮。
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口疮,指的是狭义的口疮。
也就是西医的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是指反复发作的、疼痛的、原因不明的口腔内溃疡。
一般好发于青壮年。
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
因为经常复发,可以出现此起彼伏的特征,病史可以几年,或者二十几年。
二、病程1、初期散在小水泡。
2、一天后破溃成圆型或椭圆型,直径约0.1~2厘米;边缘有充血带,或周围红肿高起,中央凹陷;底部有由坏死组织形成的黄白色假膜,灼热疼痛。
3、本病有自愈倾向。
轻型和口炎型一般在7~10天自愈。
4、可能继发感染。
三、病因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很复杂,个体差异也非常大,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障碍等有关,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睡眠不足、疲劳、精神紧张、月经周期等各个方面有关,但是原因还不能定论。
四、诊断1、根据口腔溃疡的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征。
2、根据病程的自限性。
3、根据临床表现:红——溃疡边缘充血。
黄——中央黄色假膜。
凹——溃疡中央凹陷。
痛——疼痛明显。
五、临床表现及分型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溃疡的分型,一般分成轻型、口炎型和重型。
溃疡发病的过程当中,各型可以互相转换,重型的口腔溃疡,有可能继发感染。
口腔溃疡可以做哪些检查

口腔溃疡可以做哪些检查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很多人都曾深受其困扰。
当出现口腔溃疡时,为了明确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以下就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口腔溃疡检查项目。
首先是口腔检查。
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溃疡的形态、大小、位置、数目、边缘、基底等特征。
看看溃疡是单个还是多个,是圆形还是不规则形,边缘是否整齐,基底是平坦还是有硬结。
同时,还会检查周围的口腔黏膜是否有红肿、充血、糜烂等异常情况。
此外,医生也会检查牙齿、牙龈的健康状况,因为口腔局部的刺激因素,如龋齿、残根、不良修复体等,有时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血常规检查也是常见的一项。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以及血红蛋白的含量等。
如果口腔溃疡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比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而如果是由于贫血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口腔溃疡,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异常。
免疫功能检查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包括检测免疫球蛋白(如 IgG、IgA、IgM)、补体、T 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
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病情顽固的口腔溃疡,尤其是怀疑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时,如白塞病,这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如果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可能提示身体的免疫系统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或难以愈合。
微量元素检测也可能会被安排。
像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在维持口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缺乏这些微量元素可能会影响口腔黏膜的修复和抵抗力,从而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病风险。
通过检测血液中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身体的营养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另外,还有维生素检测。
维生素 B12、叶酸、维生素 C 等对于口腔黏膜的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这些维生素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容易受损,引发口腔溃疡。
检测血液中这些维生素的水平,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治疗。
如果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形态不规则、基底有硬结,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口腔麻木、疼痛加剧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何判断口腔溃疡是否感染

如何判断口腔溃疡是否感染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它带来的痛苦。
一般来说,口腔溃疡在适当的护理下会在一到两周内自愈,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延长愈合时间,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那么,如何判断口腔溃疡是否感染了呢?首先,我们可以从口腔溃疡的外观来进行初步判断。
正常情况下,口腔溃疡的边缘比较清晰,形状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着一层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
如果溃疡发生感染,其外观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感染的溃疡边缘可能变得不规则,模糊不清,周围的组织可能会红肿、隆起,甚至出现硬结。
溃疡表面的假膜可能会增厚、颜色变深,呈现出灰黑色或者黄绿色,而且假膜可能会变得容易脱落,露出下面的糜烂面。
其次,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也可以作为判断口腔溃疡是否感染的依据。
普通的口腔溃疡通常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但这种疼痛往往是可以忍受的,并且在进食、说话等刺激时会加重。
而如果口腔溃疡发生感染,疼痛会明显加剧,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甚至影响正常的饮食和睡眠。
此外,感染引起的疼痛可能还会伴有烧灼感、跳痛或者刺痛等异常感觉。
观察口腔溃疡周围的组织也是判断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果溃疡周围的黏膜出现了充血、水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这很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用棉签轻轻按压溃疡周围的组织,如果有脓液流出,或者按压时感觉组织松软、有波动感,那么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除了上述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也能提示口腔溃疡是否感染。
当口腔溃疡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全身性反应。
比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全身症状,说明感染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另外,口腔溃疡的愈合情况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感染。
正常情况下,口腔溃疡会逐渐缩小,疼痛减轻,假膜脱落,最终愈合。
如果口腔溃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甚至面积增大、症状加重,那么很可能是发生了感染。
口腔溃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汇总一、口腔溃疡概述西医的一般理论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由于各种因素,使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映,而引起组织的破坏而发病。
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
另外,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常常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
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也就造成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
“中医学称为“口疮”、“口疡”,认为本病多由心脾积热、胃火上炎、阴虚火旺、脾虚湿盛引起。
二、口腔溃疡的类型及原因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复发性轻型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炎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
维生素可治疗口腔溃疡:不论是单发性或慢性的口腔溃疡,维生素B2、B6等维生素B群都是有疗效的。
甚至有人服用B群才经过一个晚上,口腔溃疡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维生素B2 不足时,会引发口角炎、眼睛充血和肛门溃烂等,特别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症状。
维生素B6和脂肪的代谢有关,B6不足时会引起脂漏性皮肤炎。
另外泛酸和生物素等维生素B群(B1除外)在相互的影响下,对于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也都有所帮助。
口腔溃疡的复发性:为什么口腔溃疡总是呈现复发性?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有很多因素可以直接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消化系统疾病如肠胃溃疡炎症、便秘、腹泻等的影响;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铁、叶酸、B12以及锌等;内分泌失调;精神、神经因素,如工作劳累、精神紧张波动、神经功能紊乱失调等。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的中医辨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具有疼痛性、复发性、自限性等特征,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0%。
ROU可能与局部创伤、压力、饮食、药物、激素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主要致病原因仍在研究当中。
口腔溃疡,《黄帝内经》首称“口疮”历代医著中又称为“口疳”“口舌生疮”“口糜”“口破”,古代医家对口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众多,大致从火热致病、寒邪致病、脾气凝滞、肾虚气虚、上盛下虚等方面讨论。
一、辨证论治,全身治疗1.心火上炎型证候特征有:溃疡以舌为主,灼热疼痛,表面多黄白分泌物,可伴有心烦,尿短赤或有灼热感,舌尖红赤,苔黄,脉滑数。
宜清心降火,凉血利尿。
方用导赤散合泻心汤,黄连阿胶汤,三才封髓丹(去人参,加桔梗、防风、连翘)。
2.脾胃伏火型溃疡以两颊及唇为主,疮面覆黄苔,灼热疼痛,口渴不欲饮,伴有口臭,口干口苦,舌苔厚腻,脘痞胸闷,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宜清热泻火、凉血通便,可用清胃散、凉隔散、玉女煎、竹叶石膏汤。
3.肝经郁热型多见于女性患者,口疮位于舌侧边缘,常随情绪的波动或月经周期而复发和加重,伴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口酸,舌苔黄,脉弦数。
宜清肝泻火、理气凉血,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
4.阴虚火旺型溃疡色鲜红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疼痛昼轻夜重,伴咽干口燥,手足心热,伴有腰膝疼痛,遗精盗汗,舌红少苔。
宜滋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加玄参。
5.气血两虚型表现为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色淡红,神疲乏力,劳累易诱发,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畏寒怕冷,腹部冷痛,服凉药反加重,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脉细弱。
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芪健脾汤、八珍参汤加减等。
二、局部用药,内外联治常用中成药有冰硼散、锡类散、、双黄连粉、养阴生肌散;草珊瑚、青黛涂抹溃疡面;吴茱萸、丁香、细辛醋调外敷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口腔溃疡也是一种给我们带来很大困扰的疾病,多数人都对口腔溃疡的症状都不是很了解,以至于没有及时的发现病情的存在,那么常见的口腔溃疡的症状有哪些表现呢?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口腔溃疡的症状的知识,欢迎阅读。
口腔溃疡的症状
1、口腔溃疡患者已出现口、眼及生殖器、皮肤损害时,则应结合其他系统损害分折进行诊断,这是口腔溃疡的症状表现。
2、口腔溃疡的症状都有轻型口疮,口腔溃疡的出现好发于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数目不等,散在分布,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感疼痛。
有自限性及复发史。
3、腺周口疮这是口腔溃疡的症状,一般是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
溃疡多单个发生,且大而深,呈弹坑状,边缘隆起,底不平微硬。
口腔溃疡的病程长,愈后可留下瘢痕。
4、疱疹样口腔溃疡的溃疡小且数目可多达20 个以上,分布较广泛,无成簇及融合现象。
患者有疼痛及伴有头痛、低热等全身症状。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口腔溃疡的症状表现。
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
1、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首先就可能是消化不良、营养缺乏。
2、在口腔里受到擦伤(如刷牙)、咬伤及有尖锐的牙尖和边缘的刺激也是可能引起口疮的。
3、内分泌的紊乱,例如妇女在月经期常有复发的情形。
4、食物或药品的过程敏同样可能是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之一。
5、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还可能是特殊的病毒、细菌因素等等。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溃疡的区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口腔有火,要分虚实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疾病。
民间一般称之为上火。
1.心火型口腔溃疡
【表现】
舌尖的溃疡比较多,有些分布在舌头的边缘,颜色红,烧灼一样地疼,口渴、心烦,小便短少,颜色黄。
拔罐法:在背部的心俞、脊中穴和腰际的京门、章门穴拔罐,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按揉穴位法:每天早晚各按揉劳宫穴一次,各300下。
服用中成药法:清心火最好的中成药是牛黄清心丸,因此心火旺引起口腔溃疡时,吃一些牛黄清心丸最有效。
食疗法:口腔溃疡期间每天吃一碗竹叶粥,竹叶粥的制作方法:将竹叶15克、通草5克装入小纱布包里,扎紧袋口,与绿豆30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一同煮粥,煮到莲子和绿豆熟透。
2.胃火型口腔溃疡
【表现】
溃疡大多分布在牙龈、口腔上表面和两边,数目一般比较多,大小不等,甚至融合成一片,溃疡周围红肿,边缘隆起,中间黄白色,同时还有口臭、便秘、肚子胀、口渴、舌苔黄的症状。
一般是吃了辣的东西后比较多见。
按揉穴位法:每天早晚各按揉1次内庭穴,每次200下。
拔罐法:在胸部华盖穴,腹部中脘、关门穴和背部大椎、肝俞和脾俞穴拔罐,每天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
口含萝卜汁法:除了使用按揉以外,还要把新鲜萝卜捣烂取汁,含萝卜汁在嘴里,每天至少5次。
食疗法:饮食方面,每天吃苦瓜汤或苹果雪梨炖排骨。
溃疡严重的一天喝两碗苦瓜汤,不严重的一天一碗就可以。
怕苦可以加入少量蜂蜜来调味,若是有人即使加了蜂蜜仍不能接受,那么每天吃一次苹果雪梨炖排骨,效果也很好。
平时没有时间炖排骨,也可以只煮苹果和雪梨吃。
将苹果、雪梨洗净切开,放到冷水锅里煮,水开以后取出来,连皮吃下去。
3.肝火型口腔溃疡
【表现】
溃疡大部分发生在舌头两边和两侧口腔的内壁皮肤上,像米粒那么大,黄白色,边缘红。
一般是脾气比较大的人爱长,还有就是女性多发,月经前一周开始发生,通常还有痛经的情况,心情不好,乳房胀痛,口苦。
按揉穴位法:每天按揉两次颊车、行间和阳陵泉穴,每个穴位200下。
食疗法:饮食上,每天吃鲜荸荠或喝桑叶菊花茶。
有鲜荸荠上市的时候,每天吃10个左右。
荸荠生长在水田里,容易感染水里的寄生虫,所以吃之前要连皮在开水里烫一下,然后剥皮吃,也可以剥皮以后加适量水煮汤,煮好后连汤吃。
如果暂时买不到新鲜的荸荠,就用桑叶、菊花各10克,加开水泡茶喝。
4.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
【表现】
溃疡反复发作,表面呈灰黄色,有轻微的烧灼痛,边缘略微隆起,有红晕,同时伴有口干、头晕耳鸣、手脚心热、腰酸腿软、记性差等症状。
刺激穴位法:先用梅花针轻轻叩击后溪和委中穴,叩到皮肤潮红,注意力度不耍太大,感觉到轻微疼痛就可以了。
然后用手按揉太溪和承浆穴,太溪要用大拇指指肚按揉,先向内旋转100下,再向外旋转100下,承浆穴要用食指指尖按揉200下。
以上方法,口腔溃疡期间一天做二次。
药物外敷法:从药店买些吴茱萸,打成粉末,用适量醋调成糊,分别敷在两脚的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每天晚上睡前贴好,早晨起床以后取下。
食疗法:每天喝生地15克、石斛10克、生甘草3克共同泡成的养阴茶,次数不拘,渴了就喝上几口,口腔溃疡期间每天更换一次原料。
5.脾虚湿困型口腔溃疡
【表现】
溃疡数目少,颜色灰白发暗,周围轻度水肿,呈淡红色,持续时间比较长,很难愈合,而且特别容易复发。
没有特别的上火症状,不过胃口不好,没有食欲,大便粘腻,排出不畅。
舌头淡胖,边上有齿痕。
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法:都是每天早晚各1次。
刺激穴位法:每天拍打足三里穴一次,300下左右,然后用大拇指指肚按揉太白和阴陵泉穴,各200下.口腔溃疡好了以后,也要坚持按揉,直到彻底改变自己的脾虚症状,比如没有食欲、大便不成形、舌头淡胖、经常感觉累等,才能停止。
艾叶水泡脚:把艾叶用水煮15分钟,煮成艾叶水,每天晚上泡脚20~30分钟。
服用中成药法:参苓白术丸能补脾气,清除体内的湿气,所以对这种因湿气所引起的口腔溃疡效果比较好。
食疗法:口腔溃疡期间,每天吃一次土茯苓扁豆煲猪骨,溃疡好了以后,每周吃两次,巩固疗效。
如果暂时买不到新鲜的土茯苓,可以用药店卖的茯苓替换。
口腔溃疡中医辨证论治
口腔溃疡的全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有其特点,首先是部位在口腔粘膜上,并有四大特点:“红、黄、凹、痛”。
生口腔溃疡时溃疡的周围会红肿,但溃疡本身一般是黄色的,形状是凹进的,通常比较疼痛。
从中医的角度上讲,口腔属脾胃所主,其表面发生病变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胃积热:此型最为多见,约占口腔溃疡患者的70%以上。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方
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阳虚:此型较少见,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幼儿,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宜温补脾肾,引火归源。
方药:制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肉桂3克,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30克,丹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多见于女性患者,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补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方药:炙黄芪30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5克,茯苓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口腔溃疡的发生多与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
此外,梅毒也会引起口腔溃疡;一些属于自身免疫性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
如红斑狼疮,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口腔溃疡。
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到医院查清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各家不一,直至今日,诸家见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实火,但单纯用凉药反而无效,有的认为是虚火,按法治之,效果也不明显。
其实,由于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的阶段性的原因,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发生此病,但不论是哪个阶段,其最终导致此病的根源是心热脾实,临床治疗时必
须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才能取得较佳疗效,余临证常用甘草泻心汤,大泻心汤和大小柴胡汤等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疗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