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研究
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

2003年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材料行业研究系列报告中国电信行业研究报告招商银行二〇〇三年八月内容摘要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打破垄断走向有效竞争的转型阶段,政府对电信行业政策和监管的大力调整、电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业务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电信行业的不确定性增加。
本报告力图完整反映电信行业的发展现状,对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基本估计,并指出电信行业风险特性,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与电信业的业务合作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建议。
第一章中国电信业的现状本章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国电信业的状况。
电信业务状况:从1989年邮电体制改革开始到2001年,电信收入以年均36%的速度高速增长,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多。
2001年和2002年电信收入仍快速增长,增长速度为GDP的2倍,2003年上半年增速虽有回落,但仍有12.1%的增幅。
电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到今年上半年已达到4.4%。
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6月末分别达到2.37亿户和2.35亿户,全国电话的普及率为37.7%。
6月末互联网用户数达到了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
移动通讯逐渐成为通讯的主流,替代性竞争日趋激烈。
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重点正在由话音通信业务逐步转向以话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电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也逐步地从单一业务转向综合业务,从窄带业务转向宽带业务,从低速业务转向高速业务。
电信竞争格局: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拆分、重组,电信业从邮电部为唯一的电信运营商发展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铁通公司和中国卫星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和4000多家经营互联网、无线寻呼等增值业务企业相互竞争的多极格局。
中国基础电信各个业务领域都已经同时有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营运。
电信网络及技术:固定网络容量和移动网络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网络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臵,基础传输网络的容量已基本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
网络建设向无线化、宽带化发展的趋势明显,无线互联网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固定宽带网继续多路挺进。
210974238_“数据二十条”发布,运营商如何拓展国际业务?

13中国电信业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February | 02 2023 266“数据二十条”解读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二十条政策举措。
该文件是我国首份专门针对数据要素的基础性文件,对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起到“指南针”式的指导作用,将进一步推进数据领域产业链发展,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布局。
“数据二十条”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数据产权方面,探索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
数据流通和交易方面,从规则、市场、生态、跨境等方面构建适应我国制度优势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数据价值分配方面,建立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数据治理方面,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
“数据二十条”第十一条系统提出“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从提升国际话语权、营造国际公平竞争环境、探索数据跨境流动安全合规新途径新模式、建立敏捷高效监管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深刻反映出构筑面向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数据跨境流通生态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
将有助于增强与全球数据市场互联互通,有助于加快拓展多样化数字产品服务,有助于拓展数字经济跨境合作交互,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数字领域国际影响力。
“数据二十条”的推动落实将为国内ICT 企业国际化拓展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对电信运营商国际业务拓展的意义与影响当前,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的国际业务正处在夯基垒台、积厚成势的关键阶段,国际业务规模需要做大、数智化能力需要补强。
在传统电信业务持续低水平增长背景之下,各国对信息通信领域,特别是跨境数字服务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电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年代 开始 ,发达 国家 首先进 行 了一 系列 以开放 为
速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 ,在移动通信和数据通 信 市场也呈现 出多家运 营商参 与竞争 的格局 ; 19 年美国出台新 《 96 电信法 》后 ,政府完全取 消 了电信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 , 彻底放开了电信 资 费管制 ,使全美 电话 公 司 增 至 1 0 0多 家 。 由 0
用分拆 方 式 进 行 市 场 化 改 革 的 国家 。 18 9 4年 1
信运营许可证 ,政府允许其建立 国内第二张固定 电信 网络 ,与英 国电信 公司在 国 内开 展竞争。
[ 收稿 日期 ]2 0 0 06— 9—1 8 [ 修回 日期 ]20 0 6—1 —1 2 8 [ 作者简介 ]丁文辉 (9 1 ,女 ,甘肃愉 中人 ,讲 师 ,中国人 民大学博 士生 ,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研究 。 17 一)
月 ,根据 反垄 断法将 当时 的 主导运 营商 A & T T一
分 为七 ,只允许 A & T T提供 长话服 务 ,七 家 小 贝 尔 则 只能提供 市话服 务 。分拆 的 同时 ,取 消 了增
值 电信业 务和 长话 业 务 的市 场准 入限 制 ,使 统一 经 营 的全美 电信 网络 被迫解 体 ,长途 电话市 场迅
业布局 ,迅速提高电信 企业 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能力 ,不断增强国际竞 争力 。 [ 关键词 ]西方电信 业;发展策略 ;中国电信市场 ;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 ]F73 5 1,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89 (0 7 l 4 0 0 8— 8 X 20 )0 一 3— 5
于 产品 的同质化 ,它们 惟一 的竞 争手段 便是 毫无
目的的电信市场改革 ,使电信行业 由自然垄断的 公共部 门逐步转向了竞争性的民营部门。但就在 同样 的 “ 松管 制 ,引入竞 争 ” 的 改革 取 向中 , 放 由于各 国采 取 的具 体 改革路 径不 同 ,结果 大相 径
中国移动通信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通信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研究中国移动通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一直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移动通信的国际市场开拓战略,本文将进行研究,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国际市场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等。
一、国内外市场形势分析在国内市场,中国移动通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相对饱和,用户增长放缓,而且竞争对手如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因此,中国移动通信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探索新的机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国际市场,中国移动通信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全球移动通信巨头,如美国的AT&T和Verizon,以及欧洲的Vodafone和Orange等。
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拥有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通信需要在这些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二、国际市场选择在国际市场选择方面,中国移动通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市场规模、市场增长潜力、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国内外政策环境等。
中国移动通信可以选择发展较为成熟和稳定的市场,如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这些市场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可以为中国移动通信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
与此同时,这些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可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直接投资是一种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建立海外分公司或合资企业等形式来开展业务。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国移动通信在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合作伙伴关系是另一种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与当地运营商或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市场和提供服务。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进入市场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也可以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知识。
收购是一种较为快速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收购当地运营商或相关公司来快速获得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
但是,收购涉及到交易风险和整合难题,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控制。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信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
而电信运营商作为电信行业的主体,其商业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入手,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及挑战。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电信市场逐渐开放,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语音通信市场逐渐饱和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逐渐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
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家大型企业。
这些企业在提供基本通信服务的同时,还拓展了行业应用、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
中国电信运营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音通信服务,而是提供包括数据、视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越来越注重客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电信运营商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合作,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5G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5G技术将带来更高速、更稳定的通信网络,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同时,5G技术的投资成本高昂,对电信运营商的财务压力也较大。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电信运营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营销策略;同时可以优化网络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然而,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是电信运营商面临的重要挑战。
未来,电信运营商将更加注重与各行业的整合和跨界合作。
通过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合作,电信运营商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多元化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但是,跨界合作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如如何管理合作方的风险、如何协调各方利益等。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2022年探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海外拓展之路

探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海外拓展之路如何实现“走出去”是中国电信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中国电信运营业国际化的背景,总结了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全球拓展的阅历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就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海外拓展战略、模式,海外市场选择以及资本运作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适合中国电信运营商海外拓展的健康之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以及中国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的电信产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竞争。
同时对外贸易的快速进展与中国企业的乐观“走出去”,为电信运营国际化带来了进展机遇。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之路该如何走,应采纳何种方式有效拓展海外市场,是相当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电信运营业国际化的背景在电信运营领域“国际化”并不仅仅指对外直接投资。
而是泛指电信运营商所从事的一切与国际市场有关的活动,如在电信业务、网络建设、对外合作、资本运作等方面与拓展海外电信市场相关的经营活动都属于“国际化”范畴。
从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全球化拓展历程看,不同电信运营商的动身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普遍认可的拓展目标有:满意客户的全球拓展而实施业务网络延长,猎取新用户和新市场空间,通过利润潜力更高的国际市场来提高整个企业效益,猎取世界先进的管理和技术阅历。
从中国电信运营商自身进展以及外部宏观环境来看,当前其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电信市场,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机遇和挑战并存。
是选择“走出去”还是选择“不走出去”,都有许多理由,特殊是在面临着国内市场饱和度增高,3G牌照发放悬而未决,企业转型压力艰难等问题以及受企业重组等传闻影响的状况下,中国电信运营商“走出去”的理由有:● 加入WT0后,全球市场向融合的趋势进展;●外资企业进入后,相互竞争市场空间;●“电信强国”的国际战略要求;●中国国内部分业务市场趋于饱和;●可以低成本融资,并获得技术和管理阅历;●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依靠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全球协同,实现成本最低化;●满意资本市场对企业将来成长性的要求。
浅析通信行业ICT业务探索

浅析通信行业ICT业务探索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使通信行业的业务也越来越丰富。
尤其是 ICT业务的发展,更是让通信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作为我国通信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ICT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对通信行业 ICT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 ICT业务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ICT即信息与通信技术,指的是通过各种电子技术和设备,对数据、信息、资料等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技术,涵盖了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诸多领域。
而 ICT业务是指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实现对数据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从而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
从通信行业的角度来看, ICT业务属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体。
在实际应用中, ICT业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在提高通信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因此, ICT业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中国通信行业ICT业务现状分析(一)中国通信行业发展历程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通信业务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时代,第三个阶段就是 ICT时代。
从传统通信业务时期来看,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视以及互联网等通信业务。
在固定电话时期,我国的通信行业主要采用的是模拟电话,而固定电话所提供的服务就是通话以及数据传输。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通信行业主要服务于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固定电话和手机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抛弃。
而网络时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个新时代当中,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各种信息交换、共享以及传递。
在这个时代当中,我国通信业正朝着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从互联网时代到 ICT时代,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通信方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平台。
国际业务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

国际3G业务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自2005年开始,全球3G进入全面商用阶段。
截至2006年6月底,全球CDMA2000 1x用户达到22390万,CDMA2000 1xEV-DO用户达到3330万,WCDMA(UMTS)达到6660万,总数为32400万户,同比增长达到56.2%。
其中CDMA20CO 1x用户同比增长为48.8%,CDMA2000 1xEV-DO和WCDMA(UMTS)同比增长分别为120.5%和130.4%。
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了3G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入3G全面商用阶段。
开展3G运营的国家都有不少于两个移动运营商来推动3G业务的发展。
截至2006年6月底,各种3G业务与服务达到了124种,其中2006年各运营商推出的新型3G业务以位置服务为主。
一、全球主要地区发展概况1、美国2005年,Verizon无线的EV-DO网络扩展到美国60个城市,覆盖美国人口的1/3;Sprint于2005年7月开通了EV-DO服务,网络覆盖的重点是机场和34个大城市的市中心,并在2006年上半年推广到60个大城市,人口覆盖率超过40%;Cingular无线公司采用的3G 技术标准是WCDMA。
截至2005年底,Cingular3G网络覆盖范围拓展到20个大城市,到2006年3月,已具备向4000万美国用户提供3G服务的能力。
这三家公司都提供视频节目、视频会议、音乐和游戏等内容,尤其以Verizon的“VCast”系列点播服务内容最为丰富。
“Vcast”的内容大都是由MTV和CNN等媒体公司提供的1分钟到5分钟的新闻、体育或娱乐片段。
2005年,Verizon公司在3G服务上处于领先地位,手机铃声、游戏下载、文本短信和彩信服务为公司带来了20亿美元的收入。
2、欧洲得益于高速发展的WCDMA网络,到2006年5月,欧洲WCDMA 用户已经超过了3000万。
目前,欧洲3G话音收入占3G移动业务收入的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国际业务发展思考
在我国当前竞争激烈的通信业务市场上,国际通信业务是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
表面上似乎是咄咄逼人的全球化之火在通信领域的蔓延,但究其根源,在于各个国际运营商都认为依靠自身在产品管理、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网络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资源,可以在国际通信业务市场大展拳脚,所以均不遗余力地采用新技术、新业务,在话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会议等多个市场上挖掘新的利润空间。
国际上几个主流运营商的国际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如SINGTEL (新加坡电信)、DT(德国电信)和Telefonica(西班牙电信)等的占比都在35%以上,而作为国内固网主导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仅为2.5%。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信提出了在未来5-6年的时间内,将国际业务打造为百亿元级业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在介绍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笔者根据北方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实践,谈谈对中国电信发展国际通信业务的思考。
中国电信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
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战略由国际业务、投资运营和运营咨询3部分组成。
国际业务包括国内发起与海外机构两项,其主要战略是立足“三个延伸”,服务“走出去”,巩固存量市场,大力开拓海外增量市场;投资运营主要通过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利用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海外拓展;运营咨询主要是组织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输出经验、技术和管理,探索海外拓展新模式。
在国际通信三大业务中,国际业
务为主,运营咨询和投资运营为辅。
要实现国际通信业务“百亿元级”的目标,中国电信需从经营思路、经营范围、营销手段等转型入手,由单一的业务经营转为业务发展、运营咨询、投资运营的全方位推进,由以话音业务为主逐步转向互联网、中文信息服务、各种转接服务等新型服务,由单一的境内营销转向开拓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由重点满足B端用户转向推广境外电信整体解决方案,由网络资源导向型转为市场需求导向型的发展思路。
为保证转型的顺利进行,中国电信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国际化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总体看来,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趋势较好, 海外市场拓展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业务量和客户数逐年上升, 网络的基本框架己经形成,业务品种日益完善,品牌效应逐渐显露,网络与业务的对外合作不断扩展,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但前景依然十分严峻,海外机构和海外咨询服务的收入微乎其微,海外投资运营还没有获得预期收益。
北方电信国际通信业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北方电信有限公司在国际通信业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我国“振兴东北”的重大战略、“环渤海经济圈”的建立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为北方电信拓展国际通信市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决策,又及时地为北方电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北方电信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低、服务范围较小等不足。
在激烈的国际通信市场竞争中,北方电信扬长避短,有效地整合资源,创新业务发展思路,以宽带带动语音、“一站式”服务及机动灵活的卡类业务等创新举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抢占国际大客户市场
“中国电信”在外企眼中一直具有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
即便如此,当北方电信第一次借“中国电信”品牌发力,于2004年9月在青岛举办“中国电信环渤海经济圈国际业务推介会”时,还是让与会的外国客户不由得眼前一亮。
中国电信的“FocOne”业务品牌,能提供包括业务咨询、组网设计、技术支持、网络管理等囊括业务规划、维护、管理在内的端到端式的一站式服务,还能应用UCLINK+NGN和SCDMA等新技术,提供国际话音、国际专线IPLC、IP-VPN、IDC、视频会议、4008热线、“全球眼”等增值业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一个网内解决。
与会的DELL、通用等国际化大企业纷纷当场与北方电信签订业务应用协议。
当业务推介会走完大连和天津站时,已经有200多家跨国客户陆续与北方电信签订各类业务协议300多单。
北方电信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品牌效应和业务技术优势,领先一步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了一场漂亮的业务创新战。
发挥灵活优势,巧妙占领国际定向卡市场
电信卡是企业现金之源,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器。
北方电信的市场开拓之路正是由卡类业务开始的。
2005年北方电信各类卡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6%,其中国际通信业务的定向卡收入增长最快。
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带动了北方边贸口岸的经济繁荣,来往进出日益增多的边贸商人,带来了国际电信业务巨大的商机。
北方电信针对与特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商人,制订了特定资费、定向营销的电话卡——国际定向卡,受到边贸商人的热烈欢迎。
如吉林延边作为朝鲜族少数民族地区,在韩国的劳务工达到10万人以上,是潜力不小的国际业务市场。
为此,吉林电信制作了“金达莱”定向卡,在平台上提供朝鲜语提示,组织朝鲜族员工进行营销,一次就实现3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北方电信与韩资新兴公司签署17969韩国定向卡发展
协议,已经在山东、辽宁、黑龙江、河北等省普及推广。
在国际定向卡市场上,北方电信及所属省、市公司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打的是灵活机动的运动战。
瞄准重点区域,努力开拓国际商务电话市场
国际商务电话市场主要由涉外公司和“话吧”组成,竞争异常激烈。
北方电信划定了30多个国际业务重点区域,集中优势力量,对涉外公司的商业楼宇开展定向营销,用“一站式”服务打动客户,尤其注重对跨国公司电路接应后的二次开发,如青岛电信在接应LG的跨国电路后,又接入语音业务。
同时,在边境口岸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设IP“话吧”,积极探索“走出去”战略,如内蒙古电信利用UCLINGK+NGN方式,在蒙古国门扎乌德市临街商铺开设电信的IP“话吧”。
在国际商务电话市场,北方电信集中精锐,打的是争夺国内重点区域、开拓国外边境区域的阵地战。
多种营销方式并举,增进国际话务批发的效益
北方电信抓住“哈尔滨冰雪节”、“环渤海经济论坛”等时机开展节日营销、事件营销,聚拢国际话务量,推广话务量批发,对国际来话较多的用户采用电话营销和上门营销方式大力发展国际去话业务,仅“冰雪节”就发展注册用户3000多户。
同时,拓展营销渠道,利用代理商,采取用户注册和中继直联的方式,分流国际话务量。
依靠多种方式并举的精细营销战,北方电信有效地提高了国际话批业务量,增进了经济效益。
在2005年北方电信的业务收入中,国际通信业务收入占到近10%。
但是,北方电信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通信业务发展结构不平衡,创收主要还是依赖语音业务,至于宽带互联网、国际数据、国际定向卡等业务,仅仅只是开了个好头而已,面对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北方电信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丝毫不能松懈。
对中国电信发展国际通信业务的思考
北方电信在国际通信市场上的有益探索,为中国电信发展国际通信业务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用“抢抓机遇,重点出击,立足长远,加强合作”来指导当前中国电信的国际通信业务发展,作为对中国电信打造“百亿元级”国际通信业务战略的一个补充和注脚。
抢抓机遇是指充分利用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为出发点,积极推动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实施,促进国际通信业务的大发展。
以北方电信为例,要抓住振兴东北、环渤海经济、北京奥运会等机遇,主办或参与经济发展论坛等国际性活动,主动向国际化企业宣传、展示企业形象和技术能力,赢得更多的商机。
重点出击是指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实施区域策略、差异化策略、品牌策略。
区域策略主要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集中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如大连的日资企业、青岛的韩资企业、天津开发区的500强企业。
差异化策略主要指解决方案的差异化,充分整合中国电信“FocOne”业务品牌,为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企业提供差异化的业务和服务。
品牌策略强调主推“中国电信国际卡”的业务品牌,并逐步对品牌进行细分,从而树立起中国电信国际业务的新品牌。
立足长远是指积极探索“走出去”战略,主要包括业务发展、资本运营和运营咨询三个方面。
业务发展可以考虑使用北方电信“逐步渗透”的模式,从边境口岸小规模进入,搜集国际信息,了解国际商情,瞄准合适的市场后加大开发力度。
资本运营可以采取国际并购或入股的形式,参与国际运营,降低资本风险。
运营咨询应发挥规划、设计和技术优势,在重点区域为境外项目服务,同时适时开展运营管理咨询业务。
加强合作是指加强国际合作及中国电信的南北合作。
国际合作是与国外运营商的合作,主要形式是建立战略联盟和签订业务合作协议。
中国电信的南北合作则可以在打造“综合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展开。
南北合作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中国电信全程全网的规模效应。
中国电信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发挥品牌、网络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数据业务、宽带互联网、国际业务、资本运营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快速演进的技术变革和国际通信业变化的大趋势中,不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不断思索和创新,促进国际业务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