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养生馆穴位按摩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穴位按摩评分准则

病人交代穴位按摩后的注意事项(2分),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1分),
整理床单位(1分),致谢(1分)。
12.清理用物(口述)(2分),洗手(1分),记录穴位按摩的部位(2
分)、时间(1分)、签名(1分)。
终末
质量
标准
10分
1.操作熟练(2分),程序正确(2分),手法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2分)。
芜湖市中医医院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得分:
项目
分值
评分细则
得分
扣分说明
准备
质量
标准
10分
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1分),不戴装饰品(1分),无长指甲(1分),衣、帽、裤、鞋清洁整齐(2分)。
2.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巾,必要时备介质(5分)。缺一项扣2分。
操作
流程
质量
标准
80分
1.洗手(1分),携执行单至床边(1分),核对床头卡(1分),与患者本人核对姓名(或腕带)(1分),自我介绍(1分)。
5.整理检查用物:是否完好适用(1分)、摆放有序(1分)。
6.携物品、执行单至床旁(1分),核对姓名、诊断(2分),解释(告知:按摩时穴位局部有酸、麻、胀、重感)取得合作(2分)。
7.根据病情安排合理体位(1分),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2
分)铺治疗巾于按摩部位(1分)。
8.根据患者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择适宜的四种以上推
拿手法(10分)和刺激强度(2ຫໍສະໝຸດ ),正确定穴位(包括叙述定位方法),
进行按摩(10分)。
9.告知按摩穴位部位出现得气的感觉(2分),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的
穴位按摩疗法,流程,考核标准

穴位按摩疗法穴位按摩疗法是指通过按摩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适应范围]全身肌肉麻木或肿胀、白脉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赫依性疾病、巴达干性寒症、疼痛、消化不良等。
[禁忌]1.传染病、创伤性皮肤病、烧伤、肿瘤、精神病、骨结核等。
2.对体质羽的病人按摩手法不宜过重,对未诊断的疾病不可使用穴位按摩。
3.凝血障碍者及孕妇。
4.过饱或饥饿的情况下不宜使用。
[评估]1.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用屏风遮挡。
2.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
3.按摩的穴位及部位皮肤情况。
4.女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及月经期。
5.患者主要临证、生命体征、既往史、过敏史、年岭、体质。
6.患者心理状况。
[告知患者]1.告知患者穴位按摩疗法的作用及施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同意,并让患者签名。
2.如施疗过程中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物品准备]I.治疗盘、治疗巾、毛巾被。
2.治疗单、消手液、记录本。
[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评估病室环境及患者情况,做好施疗原理的解释。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施疗前告知,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按摩部位,注意保暖。
4.遵医嘱,根据病情确定按摩穴位及正确手法。
5.按摩时先轻后重,避免过度用力。
6.施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按摩,以防发生意外。
7.施疗结束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取舒适体位。
8.再次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安抚患者。
9.洗手、记录、签名。
[操作流程](见下页流程图)[注意事项]1.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2.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免损伤患者皮肤。
3.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避免用力过度。
4.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调整手法或及时停止操作。
穴位按摩疗法技术操作流程护士仪表施 疗物品准备 患者准备定 位双人核对评 估医嘱内容、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服装仪表规范,态度和观 察宣 教整 理施疗完毕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安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并手法先轻后重运用正核对患者信息,做好解释,施疗前告知,取合病室清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附:概念: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
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目的: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禁忌证: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急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告知: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最新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规则(二)

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规则(二)一、题目名称:颈肩、背腰部、下肢保健按摩手法。
二、题目、内容:体位、操作方法。
三、时限:30分钟。
四、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按摩诊室、按摩床、凳、按摩垫巾。
六、操作过程:(每项1分)(一)、颈肩按摩(俯卧)1、能够按以下操作程序进行颈肩部按摩:(1)、拿揉颈项部 2-3分钟;(2)、指压颈椎棘突两侧2-3遍,拿揉肩部2-3分钟;(3)、按压肩井、秉风、天宗穴1-2分钟;(4)、衮肩部2-3分钟。
2、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按摩手法及穴位.(二)背腰部按摩1、能够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背部按摩操作:(1)按揉背腰部3-5遍;(2)弹拨足太阳膀胱经3-5次;(3)按压足太阳膀胱经3-5遍;(4)衮脊柱两侧2-3分钟;(5)拍打背腰部1-2分钟;(6)按揉肾俞穴1-2分钟;(7)搓命门1-2分钟;(8)直推背腰部3-5次。
2、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按摩手法及穴位。
3、能够消除宾客背腰部酸痛等不适。
(三)下肢按摩1、能够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下肢后侧按摩操作:(1)拿揉臀部及下肢后侧3-5分钟;(2)衮臀部及下肢后侧3-5分钟;(3)按压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穴各半分钟;(4)拿揉昆仑、照海穴1-2分钟;(5)拍打臀部1-2分钟;(6)抱揉下肢后侧2-3次;(7)按揉常用足部反射区:心、肝、脾、肺、肾;(8)拔、推、按、叩足底1-2分钟。
2、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按摩手法及穴位。
3、能够使宾客消除下肢酸沉疲劳等不适。
七、要点:(一)体位:俯卧位。
(二)幅度逐渐加大以能耐受为度。
(三)术时腰腿微酸胀感,术后腰腿轻松。
(四)术时不可用力过猛。
七步按摩法评分标准

七步按摩法评分标准
摘要
本文档旨在为七步按摩法提供评分标准,以确保按摩的质量和
效果。
在七步按摩法中,按摩师使用特定的动作和技巧进行按摩,
以促进身体的舒适和健康。
评分标准
1. 按摩技巧(20分):评估按摩师的技术水平和技巧是否熟练,例如按压、揉捏、轻拍等动作的使用是否得当和有效。
2. 按摩力度(15分):评估按摩师的力度掌握是否适中,既不过轻也不过重,能够根据受按摩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3. 按摩区域(15分):评估按摩师是否准确找到和按摩目标区域,例如颈部、肩膀、背部等。
同时要注意是否避免按摩敏感部位。
4. 时间掌控(10分):评估按摩师在按摩过程中的时间掌控能力,确保按摩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5. 按摩流畅度(10分):评估按摩师的动作是否流畅自然,没有明显的中断或停顿。
6. 按摩效果(20分):评估按摩后受按摩者的反馈,例如身体是否感觉放松、舒适,有没有缓解疼痛或压力的效果。
7. 整体表现(10分):评估按摩师在整个按摩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例如是否专注、友好、耐心等。
总结
以上是七步按摩法的评分标准,按摩师可参考这些标准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评分标准的使用可以确保按摩师和受按摩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按摩体验。
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4
2
准备
(10分)
1.护士:衣帽整洁,态度和蔼,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巾,必要时备毛毯、屏风、垫枕。
3.患者:了解治疗目的,排尿,体位舒适,做好准备。
3
3
4
操
作
流
程
(60分)
1.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协助患者松开衣着,充分暴露按摩部位,铺好治疗巾,冬季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
3.定位:核对部位,准确定穴,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推拿手法。
4.手法:对确定的手法运用正确,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禁用暴力,动作灵活,推拿时间合理。
5.观察:随时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6.整理:安置病人,协助患者衣着,安置合理、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7.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日期:考核组成员:2012年5月15日修订
姓名
流程
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病情、既往病史、发病部位、有无妊娠及治疗部位皮肤的情况等。
2.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合作程度,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和配合要点,取得合作。
3.病室温度、环境是否适宜,是否需要遮挡病人。
8.整理用物,进行终末处理。
9.洗手、记录。
3
5
10
17
103Leabharlann 822提问
(10分)
评价
(10分)
1.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操作目的,积极配合。
2.关心病人,注意保暖,维护病人隐私。
3.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手法符合病情。
五步揉搓法操作及评分标准

五步揉搓法操作及评分标准
概述:
五步揉搓法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技巧,在推拿理疗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五步揉搓法的操作步骤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步骤:
步骤一: 准备工作
在进行五步揉搓法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按摩区域、准备按摩所需材料等。
步骤二: 热身按摩
首先进行热身按摩,目的是为了放松按摩区域的肌肉和组织,增加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掌心或指腹轻柔按摩,重点放在按摩区域的表面。
步骤三: 揉搓操作
在热身按摩后,开始进行揉搓操作。
将手指和手掌放在按摩区
域上,并用适量的力量进行揉搓。
揉搓的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揉搓。
步骤四: 压迫按摩
在揉搓操作后,可以使用适度的力量进行压迫按摩。
通过用手
指或拇指对按摩区域进行压迫,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和松弛肌肉。
步骤五: 放松按摩
最后进行放松按摩,目的是让按摩区域的肌肉和组织得到休息
和恢复。
可以使用轻柔的手势进行按摩,重点放在按摩区域的表面。
评分标准:
1. 操作技巧: 根据操作的流程和手势是否准确、灵活,给予评分。
2. 力度掌握: 根据揉搓、压迫和放松的力度是否适中,给予评分。
3. 效果: 根据按摩后的效果,如肌肉是否放松、血液循环是否改善等,给予评分。
总结:
五步揉搓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按摩技巧,通过准确的操作和适度的力度,可以达到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在进行五步揉搓法时,需要根据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和评估效果。
最新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规则(一)

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规则(一)一、题目名称:头面部、胸腹部、上肢、下肢、保健按摩手法。
二、题目、内容:体位、操作方法。
三、时限:30分钟。
四、使用的场地、设备、工具、材料:按摩诊室、按摩床、凳、按摩垫巾。
六、操作过程:(每项1分)(一)、头面部按摩(仰卧)能够按以下操作程序进行头面部按摩:1、分抹印堂至太阳5-10次:2、轻揉眼眶3-5圈:3、推摩鼻翼至颧髎3-5次:4、推抹水沟至地仓3-5次;5.轻摩下颌至颊车3-5次;6.轻揉颊车至太阳3-5次;7.点揉印堂至百会3-5次;8.点揉攒竹至百会3-5次;9.按压风池、风府穴;10.指腹梳理头皮2-3分钟;11.轻揉耳廓1-2分钟。
(二)、胸腹部按摩能够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胸腹部按摩操作:1.掌根按压双肩5-8次;2.分推胸部至两肋3-5次;3.全掌揉腹部2-3分钟;4.轻拿腹直肌3-5次;5.摩腹2-3分钟;6.点压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穴各一分钟。
(三)、上肢按摩1.拿揉上肢3-5次;2.按揉腕关节1-2分钟;3.点按曲池、手三里、内关、合谷、劳宫穴;4.推按手掌并拔伸指关节;5.抖动上肢1-2分钟;6.摇肩关节5-10圈。
(四)、下肢按摩1.直推下肢前、内、外侧3-5次;2.拿揉下肢前、内、外侧3-5次;3.按压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穴1-2分钟;4.抱揉膝关节1-2分钟;5.拍打下肢前、内、外侧3-5次;6.推摩足背10-20次;7.活动踝关节5-8圈。
七.操作要点:(1)受术者仰卧位(2)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按摩手法及穴位(3)操作中双手要协调用力,手法要缓慢,避免暴力施术(4)使受术者能够消除疲劳、腹部胀满、肢体酸沉等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4告知
按摩时局部出现酸胀的感觉。
5.物品准备
治疗巾
6操作程序:
6.1遵医嘱进行穴位按摩。
6.2进行腰腹部按摩时,嘱患者先排空膀胱
6.3安排合理体位,必要时协助松开衣着,注意保暖。
6.4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部位、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
6.5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6操作后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做好记录并签字。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7.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
←
↓
↓
←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正确、熟练,运用手法正确,用力均匀。
5
15
00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体质及按摩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心理状况。
2.目标:
2.1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2.2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操
作
前
准
备
护 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指甲符合要求。
6
患 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按摩部位;保暖。
6
操
作
流
程
定 位
再次核对;准确选择腧穴部位及推拿手法。
10
35
手 法
根据手法要求和腧穴部位的不同,正确运用。
10
用力均匀,禁用暴力,推拿时间合理。
10
观 察
随时询问对手法反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操作。
5
操
作
后
整 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3
评 价
取穴准确、所选穴位与手法、患者感受及目标达到的程度。
7
记 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