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的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穴位敲打技术基本操作

穴位敲打技术基本操作

穴位敲打技术基本操作穴位敲打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敲打人体特定的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穴位敲打的基本操作。

1. 穴位选取在进行穴位敲打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

穴位的选取应根据具体的疾病或保健需求来确定。

常用的穴位包括头部的百会穴、颈部的风池穴、胸部的大椎穴等。

在选择穴位时,应参考专业的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2. 准备工作在实施穴位敲打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保持良好的卫生惯,保持手部清洁,并将指甲修剪整齐。

其次,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有干扰和噪音的地方。

最后,确定被敲打的人体部位的姿势,保持舒适和放松。

3. 敲打技巧穴位敲打的技巧是关键,下面介绍一些基本的敲打技巧:- 使用手掌或手指的适当部位进行敲打,以合适的力度和频率进行。

敲打时应保持手部放松,力度均匀。

- 敲打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轻拍、轻敲、细揉等。

根据穴位的位置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敲打方式。

- 敲打的时间一般为数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敲打时要注意穴位的感觉变化,如酸胀、舒适等,根据感觉变化进行调整。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穴位敲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禁在骨头部位进行敲打,以免造成骨折或其他伤害。

- 对于特定的疾病或身体情况,应遵循专业中医的指导进行敲打,避免盲目操作。

- 敲打过程中,如果感觉到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 敲打后应及时休息,保持身体的放松。

以上是穴位敲打技术的基本操作,希望能帮助到您。

在使用穴位敲打疗法时,请确保您已经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背部点穴操作流程文字

背部点穴操作流程文字

背部点穴操作流程文字
背部点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的穴位
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在进行背部点穴
操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技巧来进行,下面将介绍一下背部
点穴操作的流程。

首先,进行背部点穴操作前,需要让患者脱掉上衣,躺在舒适
的位置上,保持身体放松。

操作者需要先进行简单的按摩和揉捏,
以放松患者的背部肌肉,为后续的点穴操作做准备。

接着,操作者需要准确地找到背部的穴位,这些穴位通常位于
脊柱两侧的肌肉中。

在找到穴位后,操作者需要用手指或拇指轻轻
地按压穴位,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和经络,促进气血的流动。

在按摩穴位时,需要注意用力的大小和频率,一般来说,按摩
的力度应该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频率也应该适当,不宜过快或
过慢。

按摩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左右,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调整。

在进行背部点穴操作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其他的疗法,如拔罐、刮痧等,以增强疗效。

这些疗法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康复速度。

最后,在完成背部点穴操作后,需要让患者休息片刻,让身体
逐渐恢复平衡。

同时,还需要告诉患者一些注意事项,如避免受凉、保持情绪稳定等,以帮助身体更快地康复。

总的来说,背部点穴操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
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技巧来进行,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希望以
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按摩操作流程

按摩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45分钟)一:头部:(5-10分钟)1双手拇指交替揉按百合至风麻,重点加强百合、玉枕、风麻。

2双手拇指揉按风池,双手五指摩擦整个头部。

3双手拇指由头顶正中线分力线点,按至耳后。

4用食指点按耳部穴位,耳门,听宫,翳风月小,剪刀型搓耳朵。

5单手四指扫散(由上往下)一侧头部3遍,转手做另一侧二:颈肩部(10-15分钟)1双手打勾精油2单手拇指揉拔一侧颈肌(上下为一遍)3遍,转手做另一侧。

3双手大面积拿捏颈部4双手点按风池,风麻各三遍,中指点风池三遍5站在顾客头上方,双手四指打圈,按摩斜方肌。

6双手拇指重叠弹拨单侧斜方肌(3-5遍)转手做另一侧。

7单手掌打圈按摩斜方肌,转手做另一侧8用单手拇指由风池刮至肩峰(3-5遍)转手做另一侧9用半握拳由风池刮至肩峰(3-5遍),转手做另一侧,双手用半握拳由风池刮至肩峰。

10单手掌打圈按摩斜方肌,转手做另一侧,再双手一起重复一遍三:背部:(20-25分钟)1双手握拳交替推开膀胱经(打开膀胱经,激活排毒通道)2双手拉拳同时由大椎推至八股小鱼际沿尖肌穴捏升至风池穴,点按风池(中指点)风麻(食指点)至枕关(拇指点)(激活三焦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畅通气血,消除背部肌肉酸痛)3双手在肾区做大圈4双拇指由尾椎推小s到大椎5双手由尾园推扇形6双手拇指揉拔两侧膀胱经,背椎至八股,(补正气,排毒)7双手拇指点按两侧膀胱经,穴位(平衡五脏六腑功能)。

8双手握拳由尾椎推向命门,双手握拳由命门推向腰的另一侧,反手做另一侧(湿骨补气,改善腰部酸痛,肌肉僵硬,是不是感觉腰部热乎乎的,没有才那么僵硬了经常来做您的腰部问题就没有了)。

9锤击夹背关痛点,尾部关痛点各八下(再次激活正气的开关,补正祛邪,唤醒脏腑功能)。

2024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24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24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念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

通过局部刺激,以疏通筋络,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目的的操作技术。

二、适应症1、骨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Q2、外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阑尾炎、乳痈。

3、内科疾病:胃院痛、心悸、失眠、头痛、感冒、久泻、中风后遗症。

4、妇科疾病:痛经、闭经。

5、儿科疾病:腹泻、疳积、惊风、遗尿、小儿麻痹后遗症。

6、五官科疾病:鼻炎、耳鸣、近视。

三、禁忌症各种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年老体衰者,过饥过饱,以及女性月经期、孕妇的腹部和腰能部均不宜行穴位按摩。

四、常用手法1、按法:用拇指的指腹、单掌或双手掌按压体表,停留一定时间,直至有得气感。

常与操法组合使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注意用力要由轻渐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2、揉法:用掌跟、大鱼际或手指指腹在体表作环形运动,以带动皮下组织回旋运动的一种手法。

用手指称指揉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的部位。

用手掌或掌跟称掌揉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部位如肩背、腰部。

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3、摩法:用掌面或指腹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手法频率:120次/分。

此法刺激轻柔,具有理气和中、消食导滞、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

常用于胸腹、胁肋部。

4、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紧贴皮肤,做上下、左右往返移动。

用力要轻而不浮。

此法具有开窍醒神、舒经活络的作用。

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5、拿法:捏而提之谓之拿。

拇指与食、中两指指尖夹提受术部位的一种手法。

由轻而重,缓和而有连贯性。

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腰腿痛、肌肉疲劳。

五、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六、常见病症按摩穴位及手法胃院痛治则:理气和胃止痛手法:摩法、操法、按法取穴:中月完、合谷、足三里操作:1、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右侧,以拇指按揉中皖约5min02、在腹部顺时针施摩法或擦法约5min o3、按揉内关、足三里各Imin。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

中医全身推拿按摩手法流程中医推拿按摩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全身穴位和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推拿按摩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保持双手清洁,将手心搓热,使双手温暖。

同时,让受按摩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

2. 开背推拿。

首先,进行开背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脊柱两侧的肌肉进行推拿,力度要适中,以舒缓为主。

3. 推拿腰部。

接着,进行腰部推拿。

受按摩者侧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双手置于受按摩者的腰部,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重点放在腰部两侧的肌肉上,以缓解腰部的疲劳和不适。

4. 推拿四肢。

接下来,进行四肢的推拿。

受按摩者仰卧在床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一侧,先对腿部进行推拿,用双手的掌根沿着腿部肌肉的方向进行揉捏和推拿;然后对手臂进行推拿,同样用双手的掌根进行揉捏和推拿。

在进行四肢推拿时,可以根据受按摩者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力度和手法。

5. 推拿头部。

最后,进行头部的推拿。

受按摩者坐在椅子上,按摩者站在受按摩者的后侧,用双手的指腹轻轻按摩受按摩者的头部,包括头皮和头部的穴位,以舒缓头部的压力和疲劳。

以上就是中医全身推拿按摩的手法流程,通过这样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理脏腑,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保持手法柔和,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希望大家在掌握了这些手法后,能够在家中为家人进行全身推拿按摩,促进身体健康。

穴位推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推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推拿疗法操作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穴位推拿疗法的操作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本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推拿疗法的疗效,减少潜在风险。

操作流程以下是穴位推拿疗法的基本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舒适。

- 洗净双手,并保持手部清洁。

- 摆放好所需的推拿工具,如推拿油、按摩器具等。

2. 术前评估- 进行患者的详细病史询问和身体状况评估。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求,确定适合的推拿疗法方案。

3. 穴位定位- 根据推拿疗法方案,准确定位患者所需接受的穴位。

- 使用专业的解剖知识和穴位图,找到准确的穴位位置。

4. 操作技巧- 使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进行推拿疗法,如按揉、推拿、拍打等。

- 注意力度的掌控,避免过度施力或不足施力导致不良反应或疼痛。

- 合理运用推拿工具,提升操作效果。

5. 治疗时间- 根据推拿疗法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时间,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

6. 治疗效果观察- 在操作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疗效。

- 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就医。

7. 操作后处理- 完成推拿疗法后,及时将使用的工具清洁消毒。

- 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 给予患者必要的康复建议和医嘱。

安全提示-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推拿知识和技术,并持续研究更新知识。

- 患者在接受推拿疗法前,应告知操作人员有关疾病史、过敏史等。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避免感染和意外受伤。

- 如有操作中出现意外或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穴位推拿疗法的操作规范,通过正确遵循操作流程和安全提示,可以提高穴位推拿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操作人员应持续研究和更新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推拿疗法服务。

以上规范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养生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推拿程序(加笔记)

养生保健按摩--全身保健推拿程序(加笔记)

红字为笔记,希望各位同学一起完善,上传到共享一仰卧导引(一)头面部A 面部1 开天门(印堂→天目→神庭)2 分推前额(天目→太阳)3 分推眉骨点按攒竹→鱼腰→丝竹空(揉揉一按,捏捏眉骨)4 中指分推下眼睑,点按健明→承泣→球后5 轻点眼球6 点揉太阳(用三指→大拇指→指掌)7 点揉迎香→鼻中→睛明→轻推鼻旁8 点揉四白→下关→颊车(捏捏下巴)→地仓9 点按人中→承浆→人迎(喉结外一寸)→往后揉动至翳风10 点揉翳凤→听会→听宫→耳门11 揉捏耳垂→耳轮→耳甲腔→耳甲庭→三角窝12 提搓耳廓13 堵拔耳眼(3次)B 头顶部1 按压脑三线(由前→后,0°→45°→平行线)2 按压脑四线(由顶→两侧,额发际→后一寸→后一寸→百会)3 分推肠胃反射区(鱼腰直上发际后一寸),生殖反射区(头发分稍→太阳)4 点打三角区(鱼腰-太阳-头围)5 指拔头,揉头,搓头,弹拔头,合掌挤压头(揉→挤→压)6 合掌扣击头7 单手滚揉头C 头侧部(以左侧为例,右侧同左侧)1 三指揉斜方肌肌腱2 三指扣揉风池,睡眠穴3 揉头侧4 扣推头晕放射区(耳尖上)D 颈后部1 揉颈项(从大椎→风池,左右手交替)2 双手顶抖脊椎(从至阳→风池)(肩胛骨下角连线中间,点抖八次)3 摇头(顺逆时针方向)4 向前顶扳颈椎(二)胸部1 双手揉、捏、拿、颈肩臂2 双手指按压中府→云门→气户穴(锁骨中点)3 双手拇指分点璇肌穴(锁骨连线中点)→肩部4 双掌揉胸部(男),双手食中指点按从胸骨往下沿肋下至大包穴(女)5 双掌揉压肩胸部6 双掌拍击肩胸部(三)手臂部1 压臂(至内关),点揉、击劳宫,刮手心2 揉手臂外内侧(换手)3 拇指点按中府→云门→肩髃→手五里→尺泽→曲泽→曲池→少海→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穴注:肩髃——肩峰下方;曲池——肘纹端点;手五里——曲池上三寸;手三里——曲池下三寸;4 环搓手腕生殖腺5 抖腕6 直推、分推手背,掐拿八邪穴,捏五指尖7 推揉手心(小指扣大拇指与小指),点压大小鱼际、四缝穴8 分推手心至手指9 合掌击掌拇指环推手心,捶击掌心10 摇腕,摇肘,向前、左、右、后扳指11 摇,拧,捋,拽五指12 回血(至内关)13 牵抖手臂(向下向左右)14 反臂揉(拉手过头)、牵引、扳15 搓臂、扣击放松四)腹部1 单手推揉上下腹部(一手不动,先上后下,掌根去,掌尖回)2 双掌交替斜推腹部(从大包过肚脐眼至气冲)3 双掌拿捏腹肌4 狮子滚绣球5太极手(顺时针)6 点按中脘→天枢→气海→关元→水道穴注:中脘——肚脐上四寸;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气海——肚脐下一点五寸;关元——气海下一点五寸;水道——关元旁开两寸7 双掌揉腹、抖腹8 双掌两侧提、拉、按腹肌(五)腿部1 压腿(单掌压、叠掌压、双掌分压)2 双手正面提捏3 双掌扣揉腿内外侧,双手叠揉腿,前臂揉4 双手拇指弹拨腿内外侧,其余四指弹拨腿内外侧5 双手拇指点腿(从上→下至足背)(分外侧与内侧,外侧过足三里)6 双掌拍击腿放松(侧坐,把腿弯曲)7 双手提捏大腿内侧,小腿内侧,点揉昆仑、太溪穴(脚踝上) (把腿扶正)8 双手指点扣大腿前中线,双掌揉大腿内、外侧9 双手拇指反扣大腿后侧至膝月国,点按委中10 双掌揉小腿、点承山穴、揉膝盖11 双手拇指点按鹤顶、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膝眼、足三里、三阴交(内环上三寸)、解溪(足背窝)、太冲穴、内庭穴12 单腿旋压、扣击臀腿部13 单拉抖腿三次(顺势扳指,放松)14 理拨足趾二(以上左右相同)15 双手抖揉双腿,分压踝关节(向外、向内、向下)16 双手抓踝抖腰17 拍击双腿放松二俯卧(一)头后部1 导引a 双手直推背部俞线(到底部抖一抖)b 单手直推脊椎c 双手分推腰背部2 双手揉按风池、睡眠穴(三指,揉完扣抖)3 单手中指揉按凤府穴4 双手扣压后脑三线、脑四线5 双手揉后脑部、横搓脑地6 三指扣推后脑平衡线7 双手弹拨脑后部8 双掌扣击后脑部9 单手滚揉(二)颈后部1 单手揉拨颈侧大筋(一寸和0.5寸,左手拨左侧,右手拨右侧)2 单手揉拨颈椎一侧(另侧同)3 单手拇指正揉颈椎(正压)4 双掌合揉颈项5 单掌滚揉颈项(三)肩背部1 双手拿捏肩,上臂部2 双手拇指揉大椎→肩井→大小圆肌3 双手拇指揉双肩胛骨内缘4 双掌、肘、前臂揉肩胛骨5 双手拇指、肘、前臂拨肩、肩胛骨(肉多用肘,骨头用前臂)6 双掌拍击肩部(四)背腰臀部A 压1 双掌斜分压、正分压肩臀部、单掌推压(从腰到小腿踝关节)2 双掌叠压肩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3 双掌弹压肩、背、臀部(外、中、内三线)B 揉1 双掌叠揉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2 掌跟揉背、腰、臀部(外、中、内三线)3 双拇指揉俞线(从肩中俞开始)4 双掌合揉、分揉背、腰、臀部5 双掌推揉背、腰、臀部6 前臂揉背、腰、臀部(点揉肾俞、命门、腰眼)7乌龙摆尾(鱼际→前臂→肘)8 单手滚揉背、腰、臀部C 拨1 双手拇指拨大小圆肌→肩胛骨→天宗穴→俞线→肾俞穴→骶髂关节→臀部→环跳穴→承扶穴(另一侧相同)2指拨华佗夹脊2 肘拨华佗夹脊→腰眼→八髎3 前臂拨背腰臀部D 滚1 双掌并滚背、腰、臀部2 双手指拳分滚背、腰、臀部3搓滚放松,阴阳拳4 前臂推滚背、腰、臀部5 单手滚背、腰、臀部E 点1 双手拇指点按大椎→肩中俞→肩愚→天宗→膀胱经→肾俞→腰眼→八髎(骶骨上左右各四个洞)→环跳→承扶等穴位2 双手拇指推点华佗夹脊F 啄双手五指并拢成啄形,从上→下啄点背、腰、臀部(上轻下重)G 拍双掌从上→下拍击背、腰、臀部H 抖双掌从上→下抖动背腰臀部(五)腿后部1 单掌压、叠掌压、分压腿部2 双掌提捏腿部3 双掌扣揉腿内、外侧,叠掌正揉腿部,前臂揉4 双拇指拨腿外侧,其他四指拨腿内侧5 双拇指点揉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涌泉、风市等穴6 双掌拍击腿部(放松)7 肘推脚底,并点揉涌泉穴(腿背放大腿上)8 摇踝,并重扣脚底9 推压小腿(一手拇指点压委中)10 揉捏小腿11 拍击腿部(放松)12 内、外压踝关节13 双小腿叠起向前交叉推压14 抓踝关节抖腰15 拍击,抖动肩、背、腰、臀、腿部(从上往下)三坐位1 揉太阳穴2 揉颈项,轻点揉风池、凤府穴3 揉肩、背、腰部4 拍击肩、背、腰部5 导引结束。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

全身推拿按摩手法全身推拿按摩手法1、全身推拿按摩可以先从颈部开始首先从颈部开始:(第一条线)沿着督脉从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各三遍。

(第二、三条线)沿着颈椎两侧竖脊机从肩中穴起下而上单拇指揉、按、拨、理各三遍。

(第四、五条线)沿着颈椎两侧胆经从肩井穴起自下而上单拇指揉、按、各三遍。

手法要轻,两侧有大量的血管)。

2、全身推拿按摩可以按摩头部头部:(第一条线)从风府穴开始沿着督脉揉、按、拨各三遍到百会穴停止深压30(第二、三条线)从天柱穴开始沿着两侧膀胱经揉、按、拨各3遍到络却穴停止深压15秒。

(第四、五条线)从风池穴开始沿着两侧胆经揉、按、拨各3遍到承灵穴停止深压15秒。

四、腰部:主要针对脊柱两侧竖脊机(膀胱经)。

3、哪些人不宜全身推拿按摩身体体征稳定,如某些久病过分虚弱的、素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龄体弱的患者。

女性生理期,腰部不能按,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孕妇。

没有严重的血液学疾病,如紫癜、血小板减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

按摩的地方没有感染、严重的皮肤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急性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湿疹,水火烫伤,皮肤溃疡,肿瘤,以及各种疮疡等。

发烧高热时,也不可按摩。

脱臼、拉伤患者。

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患者。

按摩疗法作为一种外力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四个,即均匀、柔和、有力、持续。

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按摩与不柔和、不为人体所适应及接受的“外来暴力”的区别所在。

因此,按摩并不是越痛越好。

另外,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会加重病情。

全身推拿按摩有什么益处1、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气血循环增加之后,体内将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

2、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来说,体温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体温低血液循环也较低,体温升高血液循环也随之旺盛。

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改善了心脏功能,降低了心脏负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