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蚀奇观 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培优训练 (含答案)

第一二单元综合培优训练-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太阳一出来,笼罩在湖面上的雾就zhú jiàn( )消散了。
站在dī àn( )上,kuān kuò( )的湖面清晰地展现在我眼前。
(2)沿着僻静的小路,我们来到cūn zhuānɡ( )外,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庄稼地。
风一吹,chéng shú( )的dào ɡǔ( )翻起了金色的波浪。
(3)2022 年10 月12 日,同学们děng dài( )已久的“天宫课堂”第三课àn zhào( ) 预定计划正式开讲。
航天员们nài xīn( )地演示了多个实验,带领同学们探索了宇宙的ào mì ( ),体验了科学yán jiū( )的乐趣。
二、选择题。
1.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 屹立(yì) B. 大堤(tí)C. 据说(jù)D. 霎时(shà)( )(2)A. 俗气(sú) B. 田埂(gěng)C. 归巢(cháo)D. 坠落(zuì)( )(3)A. 稻穗(huì) B. 霸占(bà)C. 半明半昧(mèi)D. 芦苇(wěi)( )2.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A. 农厉 B. 犹如C. 齐头并进D. 天下奇观( )(2)A. 顿时 B. 招侍C. 若隐若现D. 坑坑洼洼( )(3)A. 满意 B. 柔和C. 浩浩荡荡D. 山崩地烈( )3. [多音字] 下列词语中的“系”与“系铃铛”中的“系”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关系B. 联系C. 系鞋带D. 系数4. [新情境,字形] 下列是林林参加书写比赛时写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图书目录(部分)第六章祸从海底来第一节地震与海啸第二节海底火山爆发第三节海底漏油和漏气第四节海底滑坡第七章深海藏宝第一节多金属矿第二节烃类资源第三节生物资源第八章无风也起浪第一节深海权益之争第二节海底的保护第三节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第四节人类与深海试读内容早期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只有零星的关系。
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通过航海导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
当前的21世纪,人类正在垂向上进入海洋,向海洋深处进军。
那么这次人类和海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
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狩猎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
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
估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
但是,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
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
人类对陆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
“殷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
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2025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黄昏的微光中,我们坐在湖边,看着那轮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
湖水波光粼粼,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这时,一只小船缓缓划过湖面,打破了湖水的宁静。
那小船在湖中穿行,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
船上的渔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长篙,缓缓地划动着船桨。
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湖水在他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波纹,如同他的思绪,绵延不绝。
夕阳渐渐落下,湖边的树木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苍翠欲滴。
这时,一群归鸟从天空中掠过,它们的翅膀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与那小船相映成趣。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我赞叹道。
“这是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诗意。
”渔夫放下篙,微笑着回答。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边黄昏景象。
B. 文章通过描绘夕阳、湖水、渔夫、小船等景物,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C. 文章通过渔夫的回答,揭示了生活的诗意。
D. 文章的主题是赞美大自然的美丽。
2.文章中“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3.文章中“这是生活的画卷,充满了诗意”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4.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
答案:1.D2.“如同一道优美的弧线”这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湖中穿行的姿态,使读者感受到小船的优雅和渔夫的从容。
3.这句话表达了渔夫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4.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湖边黄昏的美丽氛围,为渔夫的出现和小船的划行提供了背景,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文章的主题是赞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题。
孤独的麦田在那片广阔无垠的田野上,一株孤独的麦穗挺立着。
它没有同伴,没有遮挡,只有它自己在风中摇曳。
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麦穗也开始了它的成长之路。
山东省菏泽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菏泽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入海叶梅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
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
每逢吉祥的日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
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
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
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
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
【语文】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粗犷.(kuàng)侍.弄(shì)嘹.亮(liáo)酝酿.(niàng)B.池畦.(qí)高邈.(miǎo)澄.清(chéng)睫.毛(jié)C.屋檐.(yán)草垛.(duó)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D.贮.蓄(chǔ)絮叨.(dāo)莅.临(lì)淅.淅沥沥(x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粗犷.(kuàng)——guǎng;C.草垛.(duó)——duò,棱.镜(líng)——léng;D.贮.蓄(chǔ)——zhù,絮叨.(dāo)——da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酝酿婉转瞭亮花枝招展B.贮蓄慈善静谧喜出望外C.朗润高邈干涩翻来复去D.憔悴烂漫絮叨各得齐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瞭亮——嘹亮;C.翻来复去——翻来覆去;D.各得齐所——各得其所。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阳春三月,同学们游春赏景,女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春天增添了活力。
B.不用说,这庄稼咄咄逼人....的长势,就知道今年又是丰收年。
C.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D.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早作安排迎春耕。
【答案】B【解析】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用在句中形容女孩子,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句中用来形容庄稼,搭配不当,使用有误;C.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句中形容孩子们呼唤朋友,招引同伴是可以的。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天考虑和安排。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评卷(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评卷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A. 鼎沸.(fèi)霎.时(shà)B. 愚昧.(mèi)卵.石(nuǎn)C. 霸占.(zhàn)屹.立(yì)D. 顿.时(dùn)民俗.(s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A鼎沸(dǐng fèi)霎时(shà shí)B愚昧(yú mèi)卵石(luǎn shí)C霸占(bà zhàn)屹立(yì lì)D顿时(dùn shí)民俗(mín sú)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kuān kuò zhú jiàn pú tao qí tóu bìng jìnzhuāng jia mǎn yì shuǐ dào shān bēng dì liè【答案】宽阔逐渐葡萄齐头并进庄稼满意水稻山崩地裂【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阔、逐、醒、葡萄、稼、稻”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振耳欲聋浩浩荡荡B. 鸦鹊无声响彻云宵C. 人生鼎沸悄无声息D. 坑坑洼洼风平浪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形。
A振耳欲聋——震耳欲聋B响彻云宵——响彻云霄C人生鼎沸——人声鼎沸4. 根据平日的积累填空(至少三个)。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有答案,2019.09)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课文:《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两首》《繁星》)一、书写展示台。
(3分)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二、生字快乐家。
(16分)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4分)稻穗.(huì suì) 霸.占(bàɡē)蒙昧.(wèi mèi) 霎.时 (shà jiē)2.读拼音,写汉字。
(12分)zhú jiàn yú zhèn qiān jù手根pú tɑo zhuānɡ jiɑ yóu dùn如停三、词语自然园。
(17分)1.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4分)贯惯(1)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江面。
(2)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填慎(3) 李叔叔做事非常(),工作上很少出错。
(4)这道()有点难,马小跳思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想出来。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6分)()的江面隆隆的()()的夜晚()的人群蒙蒙的()()的花瓣3.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3分)一()小诗一()小路一()花瓣一()石桥一()狂风一()阳光4.补充成语。
(4分)风()浪静山()地裂摇摇()坠心旷()怡赏心()目兴奋不()流()忘返响彻()霄四、句子跷跷板。
(12分)1.补充句子。
(6分)(1),但闻人语响。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人群又沸腾起来。
(3)须臾却入海门去,。
2.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2)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
()(3)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3.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一下“雷雨”。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大石围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在乐业。
在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分布着24个天坑,其中大石围天坑乐业天坑群的代表。
大石围天坑是一处鲜为人知的秘境,集险、奇、峻、秀于一体,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大石围天坑像个巨大的火山口,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420米,深613米,四周是悬崖峭壁像刀削过一样,异常险峻。
大石围底部有大片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约9.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
天坑地下青苔遍布,灌木丛升,林中树木粗壮,有好多酸枣树要三人合抱才行。
大石围的地下溶洞中,石笋、石柱、石瀑、石帘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犹如一片巨大的宝藏,铺满晶莹闪烁的宝石,令人惊叹。
洞内有两条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热一冷。
地下河有多长,地下河的源头和出口在哪里,为什么河水一热一冷,这些都是谜。
在大石围天坑的观景台俯瞰天坑,阴天的时候雾气缭绕、时浓时淡、恍如仙境;晴天的时候,地下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神秘莫测。
远眺前方峭壁,上面清晰地赫然显现着一幅倒着的“中国地图”,逼真得让人难以想象,就连海南岛、台湾岛都非常清晰,整个“中国地图”的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堪称“中国地图”之最。
大石围天坑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神秘少女,令人倾倒。
1.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分)鲜为人知:俯瞰:2.大石围天坑在(2分)3.短文写了大石围天坑哪些令人称奇的地方?(4分)4.为什么说前方峭壁上的“中国地图”堪称“中国地图”之最?(4分)1.很少有人知道;就是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2.乐业3.底部有原始森林,地下溶洞有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瀑、石帘,并且有一热一冷的地下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海蚀奇观是怎样形成的?(5分)
1.海蚀:海水对于海岸线陆地的侵蚀,所形成的一种作用。 裸露:暴露在外;没有东西遮盖。2.就像从西安地下发掘出来的兵马俑, 真像是一个个魁梧的海防将士,在这里定位站岗,威武无比。 它好像是位不愿被封闭在宫墙里的美丽的公主,偷偷出宫观看将士操练而且看得那么专注入神。3.蘑菇石林4.海水常年拍击海岸,土崩沙流,岩石裸露。岩石又经海水千百年的拍击侵蚀,便形成造型各异的嶙峋怪石。这便是海蚀奇观。
野柳海蚀奇观的形成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令人陶醉,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1.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海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裸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联想的部分。(2分)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片排列有序的蘑菇石林。远远看去,180多座蘑菇崖,就像从西安地下发掘出来的兵马俑,有方有块排列在海边。然而,蘑菇石柱又比兵马俑高大,一般都在2.3米,最高的达到3.5米,头部直径达1.3米,真像是一个个魁梧的海防将士,在这里定位站岗,威武无比。一座叫“女王石”的奇特石柱,与众不同,是游客争先在此留影的景点。她头戴皇宫帽,鼻高眼大,抿嘴,圆脸,细长脖,筒裙直盖脚盘,人物造型各部分匀称,神情仪态栩栩如生。脖子上一圈粒粒可数的石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看了都说是银色的项圈,为她增添了几分文雅与俏丽。它好像是位不愿被封闭在宫墙里的美丽的公主,偷偷出宫观看将士操练,而且看得那么专注入神。
海蚀奇观
祖国的宝岛台湾四面环海,就像一扇芭蕉叶斜铺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
海水常年拍击海岸,土崩沙流,岩石裸露。岩石又经海水千百年的拍击侵蚀,便形成造型各异的嶙峋怪石。这便是海蚀奇观。
台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野柳海蚀奇景,更是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岩景观,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有一片长2500米,宽200米的海崖。被海水浸蚀而风化的崖石千姿百态,有的像塔,有的像楼。假若看成动物造型,那真是说啥像啥,任你比方,由你命名。被海水浸蚀而成的崖洞和岩桥,更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吸引人们去探幽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