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V网络平台搭建

合集下载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九)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九)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网络架构迎来了重要的变革。

网络虚拟化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网络虚拟化与NFV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

1. 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量急剧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和高灵活性的需求。

因此,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应运而生。

网络虚拟化是将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的技术,其目的是提供更好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而NFV技术则是通过将网络功能转化为软件的形式,实现传统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从而提升网络部署、维护和管理的效率。

2. 网络虚拟化的发展历程网络虚拟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物理网络通过分割子网来实现逻辑上的隔离。

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局域网(VLAN)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划分网络的方式。

然而,VLAN的划分仍然受制于物理设备的限制,无法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弹性调配。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兴起,基于虚拟机的网络虚拟化技术逐渐成为主流。

通过在物理主机上创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可以拥有独立的网络设置,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隔离和共享。

此外,虚拟机的创建、启动和销毁也变得更加简单和灵活。

3. NFV技术的应用NFV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以下将分别从企业网络和电信网络的角度来探讨其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

首先,对于企业网络来说,传统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需要独立部署,且难以实现动态调整和管理。

而采用NFV技术,可以将这些网络功能转化为虚拟设备,统一部署在云端,从而实现了网络功能的弹性调整和集中管理。

此外,通过NFV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网络服务的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大大提升了网络的可用性和灵活性。

其次,对于电信网络而言,NFV技术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电信网络通常需要大量的专用设备来支持各种网络功能,部署和维护成本较高。

如何建立安全的网络虚拟专用网络(六)

如何建立安全的网络虚拟专用网络(六)

在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而建立安全的网络虚拟专用网络(VPN)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VPN的概念、原理、建立方法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VPN的概念和原理VPN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建立安全的、加密的连接,实现远程访问、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将用户的数据包封装起来,形成一条安全的通道,使得用户在公共网络上的通信变得安全可靠。

二、建立VPN的方法1. 搭建专用VPN服务器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搭建专用VPN服务器来实现VPN连接。

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并且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和人力资源。

2. 使用第三方VPN服务商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第三方VPN服务商提供的VPN服务来建立VPN连接。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方便,用户只需要购买服务并按照指导进行设置即可使用。

三、VPN的安全性建立VPN连接是为了保障网络通信的安全性,而VPN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首先,VPN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必须足够强大,以防止被破解。

其次,VPN服务器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必须做好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措施,以防止黑客攻击或恶意入侵。

最后,用户在使用VPN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账号和密码,避免被盗取或泄露。

四、VPN的应用场景1. 企业内部通信很多企业会建立内部的VPN网络,以便员工在外部时能够安全地访问公司的内部资源和数据库,实现远程办公。

2. 跨国公司通信跨国公司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VPN连接,可以实现跨国通信、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3. 个人隐私保护个人用户也可以通过VPN来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在公共网络上被窥探和追踪,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五、VPN的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VPN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

未来,VPN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六)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六)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架构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网络架构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配置,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

而网络虚拟化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的出现为网络架构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使网络变得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

网络虚拟化是一种将网络资源抽象成逻辑实体的技术,它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网络。

通过将不同的虚拟网络隔离开来,可以确保它们之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通过网络虚拟化,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按需配置网络资源,大大降低了网络运维的成本和复杂度。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则是将网络功能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部署在虚拟机上,替代传统的硬件设备。

传统的网络功能设备通常需要昂贵的硬件和繁琐的配置,而NFV技术的出现将网络功能从硬件上解放出来,使其能够以软件的形式在通用服务器上运行。

这不仅降低了网络设备的成本,还提高了网络功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如今的云计算时代,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提供强大的网络服务,支持大规模的云计算应用。

通过网络虚拟化,云计算平台可以将物理网络资源以虚拟的方式提供给云服务。

而通过NFV技术,网络功能可以弹性地部署、升级和扩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云计算环境。

除了在云计算领域,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网络架构中。

例如,在电信业中,通过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可以实现动态的网络资源分配,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

在物联网领域,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可以支持海量设备的连接和管理,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应用。

在金融行业,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可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

然而,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性问题,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其次是性能问题,尽管NFV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和延迟。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八)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八)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架构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正在改变着传统网络的面貌。

本文将从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领域展开讨论,以期更好地了解网络架构的演进和改善。

网络虚拟化是指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通过软件技术进行分离,形成一种虚拟资源池进行管理和分配的技术。

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网络物理资源划分成多个独立的、相互隔离的虚拟网络,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灵活的网络管理。

与传统的网络架构相比,网络虚拟化架构更具有弹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需求。

而NFV技术则是在网络虚拟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网络功能的虚拟化。

传统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等功能通常是通过硬件实现的,而NFV技术通过将这些网络功能软件化,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中,从而实现对网络功能的灵活部署和管理。

NFV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降低网络架构的成本和复杂度,提高网络服务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随着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化与NFV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它们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实现对网络资源和网络功能的灵活管理和配置,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其次,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领域,实现对无线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等的资源和功能虚拟化,从而满足移动通信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三,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网络架构中,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对企业网络资源和应用的灵活管理,提高企业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然而,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涉及到底层网络资源的细分和划分,这对底层的网络容量和性能要求较高。

其次,网络虚拟化和NFV技术的部署和管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这对网络运维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四)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四)

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网络架构在面对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以及复杂的应用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网络虚拟化以及网络功能虚拟化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网络虚拟化与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网络虚拟化技术通过将传统的物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可自由配置的虚拟网络,提供了更高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这种技术使得不同的应用可以在同一台物理设备上同时运行,从而大大降低了网络部署的成本。

1. 虚拟局域网(VLAN)VLAN是最为常见的网络虚拟化技术之一,它通过在交换机上创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将同一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独立的子网。

这种虚拟化技术使得不同部门或不同用户可以在同一物理网络上独立运行,提高了网络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2.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是通过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安全的隧道,实现远程用户与私有网络之间的连接。

传统的VPN需要在每台终端设备上部署专门的VPN 客户端软件,而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云服务器上创建虚拟的VPN网关,实现对整个网络的VPN访问控制与管理,从而简化了管理流程。

3. 虚拟机(VM)虚拟机是一种将一台物理计算机划分为多个独立运行的虚拟计算机的技术。

通过虚拟化软件,可以创建多个虚拟的计算环境,每个环境都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虚拟机的出现使得多任务处理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的应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将传统的网络设备功能抽象为软件模块,通过在通用服务器上运行这些模块,实现了网络功能的灵活部署和弹性扩展。

1. 虚拟路由器传统的路由器需要独立的硬件设备来运行,并且难以实现功能的升级和灵活的部署。

而通过NFV技术,可以将路由器的功能虚拟化为软件模块,运行在通用服务器上。

5G通信技术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

5G通信技术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是5G通信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传统的通信网络功能从物理设备上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灵活配置,提高网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5G通信中,NFV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NFV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传统的通信网络中,每个功能都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来承载,导致了大量的硬件资源的浪费。

而通过NFV技术,可以将这些功能迁移到统一的虚拟化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还可以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

其次,NFV技术可以灵活配置网络资源。

传统的通信网络中,资源的配置需要考虑到硬件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和难度。

而通过NFV技术,可以将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不仅可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还可以降低网络运营的成本。

此外,NFV技术还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通信网络中,硬件设备的故障会对整个网络产生影响。

而通过NFV技术,可以将不同的功能部署在不同的虚拟机上,实现故障的隔离和恢复,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NFV技术还可以实现网络的动态伸缩,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资源的调整和分配,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然而,NFV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虚拟化平台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虚拟化平台上的资源是共享的,这会增加安全风险。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虚拟化平台上的资源。

其次,虚拟化平台的性能也是一个问题。

虚拟化平台的性能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需要在选择硬件设备时进行充分的考虑。

最后,NFV技术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技术和人才支持,需要运营商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和配合。

总之,NFV技术是5G通信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和灵活配置,提高了网络效率和服务质量。

NFV构筑融合新网络

NFV构筑融合新网络

NFV构筑融合新网络新形势驱动运营商用IT改造CT,构建敏捷的竞争力数字经济时代来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电信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业务被OTT类似应用不断冲击和侵蚀。

电信业的花园围墙被推倒,运营商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从此改变,将面临来自成千上万OTT玩家的竞争。

同时,电信业务用户的需求体验、用户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实时(REAL TIME)、按需定制(ON DEMAND)、全在线(ALL ONLINE)、自助服务(DIY)以及社交分享(SOCIAL)五大特征(简称为ROADS)。

新的竞争形势、新的用户体验和行为,使得运营商必须在商业模式、营销模式、研发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全方面做出改变。

这些改变,需要一个敏捷的电信网络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传统的电信网络烟囱化,投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硬件繁多,部署运维复杂),业务创新困难,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制约运营商发展的重要瓶颈。

重构电信网络,是支撑上述改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电信网络重构的核心,是用IT技术来改造CT网络,构建敏捷的竞争力。

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给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重构的技术基础。

具体的实现形式,是通过对传统电信网元的软硬件解耦,借用云计算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灵活分配,实现网元功能的虚拟化(NFV),也称为云化。

根据知名咨询公司infonetics的调研,核心网是电信网络云化的第一步。

高效的软件架构和设计是核心网云化之后能力的保障核心网作为电信网络的交换和控制中心,云化之后需要继续保持高可靠、高性能和故障自愈、流控等电信级的服务等级要求,同时又要具备开放的能力。

这必然要求核心网具有高效的软件架构和设计。

云化架构云化的软件架构是核心网能力的首要保障。

所谓云化架构,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电信软件分层(分为业务分发,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实现程序和数据分离,业务处理单元无状态化设计。

典型架构如下图所示:Figure1 云化架构程序数据分离,就是把通讯过程中的会话状态信息从业务处理逻辑中分离出来,用专门的分布式数据库模块来存储;而程序(即业务处理单元)本身,只负责处理业务逻辑,不再存储用户/会话等状态信息;前端通过业务分发模块来进行负载分发。

云计算中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云计算中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云计算中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云计算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简称NFV)则是云计算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中的NFV技术,探讨其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以及其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一、NFV的概念和背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是一种通过软件和虚拟化技术来实现网络功能的方法。

传统上,网络功能通常是通过物理设备来实现的,每一项网络功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进行支持。

然而,这种方式在硬件资源利用率、部署灵活性和管理维护的成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网络业界提出了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概念。

NFV通过将网络功能从硬件设备中解耦,将其转化为软件实体,并在通用服务器等硬件平台上进行部署,从而提供更灵活、高效的网络服务。

NFV 的发展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二、NFV的应用和优势1. 弹性和灵活性NFV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它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地进行资源分配和功能部署。

通过将网络功能虚拟化,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实时的流量负载等情况来灵活地调整网络功能的部署和开启。

这种弹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2. 资源利用率提升传统的网络功能部署需要大量的专用硬件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只能在一部分时间内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

而通过虚拟化和共享硬件平台,NFV可以将不同网络功能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最佳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管理和维护的简化传统的网络功能部署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布线,这给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而通过NFV,所有的网络功能都可以通过软件来管理和配置,大大简化了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降低了成本和复杂度。

三、NFV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虽然NFV在提供弹性、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方面有许多优势,但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虚拟化的网络功能可能会带来性能上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FV网络平台搭建步骤:
(1)安装LXC,sudo apt-get install lxc
(2)检查LXC是否安装完成,lxc-checkconfig
(3)生成PC机PC1和路由器容器R1,sudo lxc-create -n PC1 -t ubuntu和sudo lxc-create -n R1 -t ubuntu
(4)启动路由器容器R1,sudo lxc-start -n R1
(5)进入路由器R1的控制台,sudo lxc-console -n R1
(6)输入sudo apt-get update ,把系统内所有套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7)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telnet,安装进行远程登录软件
(8)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quagga,安装路由软件
(9)查看zebra,ripd,ospfd和bgpd的进程的进程号,sudo vim /etc/services (10)zebra文件配置与zebra连接建立,首先进入daemons配置文件,sudo vim /etc/quagga/daemons,分别将zebra=no、bgpd=no、ospfd=no、ripd=no(这些功能值为no 意味着关闭)改为zebra=yes、bgpd=yes、ospfd=yes、ripd=yes;然后使用命令cd /usr/share/doc/quagga/examples进入examples文件夹,输入ls可以看到该文件夹存放着.conf.sample文件;最后将examples文件夹中的配置sample文件复制到quagga文件夹中,使用命令cd /etc/quagga进入quagga文件夹,依次执行命令:
sudo cp /usr/share/doc/quagga/examples/zebra.conf.sample zebra.conf
sudo cp /usr/share/doc/quagga/examples/ospfd.conf.sample ospfd.conf
sudo cp /usr/share/doc/quagga/examples/ripd.conf.sample ripd.conf
sudo cp /usr/share/doc/quagga/examples/bgpd.conf.sample bgpd.conf
(11)退出路由器R1控制台并停止R1,sudo lxc-stop -n R1
(12)通过R1依次复制路由器模板R2,R3,r1,r2,r3,r4,r5,r6,sudo lxc-clone -o R1 -n R2,,,,
(13)输入sudo brctl addbr NFVbr1,创建网桥NFVbr1,NFVbr2,NFVbr3,NFVbr4,NFVbr5,NFVbr6,NFVbr7,NFVbr8,NFVbr9,NFVbr10,NFVbr11,LAN1,LAN2,LAN3,其中:(删除网桥:sudo brctl delbr NFVbr1)
NFVbr1 R1(etho 10.0.1.1) r1(eth0 10.0.1.2)
NFVbr2 R1(eth1 10.0.2.1) r2(eth0 10.0.2.2)
NFVbr3 r1(eth1 10.0.3.1) r4(eth0 10.0.3.2)
NFVbr4 r2(eth1 10.0.4.1) r4(eth1 10.0.4.2)
NFVbr5 r4(eth2 10.0.5.1) r3(eth0 10.0.5.2)
NFVbr6 r4(eth3 10.0.6.1) r6(eth0 10.0.6.2)
NFVbr7 r3(eth1 10.0.7.1) R2(eth0 10.0.7.2)
NFVbr8 r6(eth1 10.0.8.1) r3(eth2 10.0.8.2)
NFVbr9 r6(eth2 10.0.9.1) r5(eth0 10.0.9.2)
NFVbr10 r6(eth3 10.0.10.1) R3(eth0 10.0.10.2)
NFVbr11 r5(eth1 10.0.11.1) R3(eth1 10.0.11.2)
LAN1 R1(eth2 10.1.1.1) PC1(eth0 10.1.1.2)
LAN2 R2(eth2 10.1.2.1) PC2(eth0 10.1.2.2)
LAN3 R3(eth2 10.1.3.1) PC3(eth0 10.1.3.2)
(14)修改lxc网络配置文件,输入sudo vim /var/lib/lxc/R1/config,配置路由器
R1,同理,配置R2,R3以及r1~r6
(15)sudo vim /var/lib/lxc/R1/rootfs/etc/network/interfaces(将DHCP修改为static,防止启动lxc时DHCP分配的ip地址与自己配置的ip地址冲突)
(16)输入sudo ifconfig NFVbr1 up,开启网桥NFVbr1,同理,开启其他网桥(17)配置路由协议,其中R1,r1,r2和r4配置RIP协议,R2,R3,r5和r6配置OSPF 协议,r3,r4和r6配置BGP协议,使用“sudo lxc-console -n 容器名“进入虚拟化路由器;输入sudo /etc/init.d/quagga restart,运行quagga程序;
(18)输入sudo telnet localhost 2601进入zebra设置,更改路由器名称,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
(19)输入sudo telnet localhost 2602进入RIP设置,为路由器配置RIP协议使用:Enable
Config t
Router rip
Network 10.0.1.0/24
.......
配置方法与普通路由器相同
(20)sudo telnet localhost 2604进入OSPF设置
使用:Enable
Config t
Router ospf
Network 10.0.5.0 0.0.0.255 area 0
.......
配置方法与普通路由器相同
(21)sudo telnet localhost 2605进入BGP设置
使用: Enable
Config t
Router bgp AS号(AS号从范围1到65535,默认是7675)
network 192.168.x.x/x(AS内部所有网段)
neighbor 192.168.x.x remote-as 下一跳AS(192.168.x.x是相邻边界路由器接口ip地址)通过show ip bgp可以查看路由器的bgp情况。

同一AS内,所有非边界路由器都需要配置一条默认路由指向边界路由器方向。

使用telnet localhost 2601进入zebra,默认的登录口令是zebra。

使用“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x.x”(192.168.x.x为下一跳地址)。

(22)PC机增加默认网关,sudo route add default gw ip地址(与PC机相连的路由器接口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