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中国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共15页

合集下载

中国56个民族介绍儿童版

中国56个民族介绍儿童版

中国56个民族介绍儿童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和传统。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中国的56个民族。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他们的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2. 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有着悠久的游牧民族历史。

他们以驯养和骑乘马匹为生。

3. 满族:满族是中国的第三大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他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4. 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是中国最高的民族。

他们以信仰佛教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

5.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第七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他们以种植水稻、玉米和茶叶为生。

6.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以种植棉花和养殖家畜为生。

7. 苗族: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

他们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红米为生。

8. 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是中国的第八大民族。

他们以农耕和织布为生。

9.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牧民和狩猎为生。

10. 朝鲜族: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他们保留了朝鲜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11.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省,他们是中国的第四大民族。

12. 赫哲族: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以捕鱼和狩猎为生。

13. 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他们以农耕和种植茶叶为生。

14. 土家族: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他们以农耕和捕鱼为生。

15. 布依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以农耕为生。

16. 侗族: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等地,以农耕为生。

17. 瑶族: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以农耕为生。

18. 白族: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以种植稻米和养殖家禽为生。

19. 土族: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以农耕和畜牧为生。

20. 苗族: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

12 中国的民族

12 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民族一、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祖国广阔、富饶的土地,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

夏、商、周至秦汉时期,在汉族的先民华夏族开发黄河流域的同时,各少数民族先民也开发了周围的广大地区: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俨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区,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百越等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区,等等,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的辛勤劳动,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在此后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或在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都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东北的东胡(鲜卑、乌桓)、夫余等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先后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3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辽西、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9个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我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族的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元、明、清时期,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满族建立的清朝,曾坚决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在我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的统一。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土家族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土家族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土家族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渝东南、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

土家族人口数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现在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却没有本民族文字。

土家族人的生活多贴近自然,房屋一般靠山近水,成老虎坐山形状。

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

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

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他们的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楼三部分组成。

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间,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或“七柱十一棋”。

其中,“七柱十一棋”的大屋为十扇九间。

他们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

此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

其中吊脚楼是一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建筑,一般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住山地的土家人,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纯木结构的吊脚楼。

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阁楼 ,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

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

凭栏可观景,可晾晒衣物。

阁楼屋脊以瓦作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

屋脊与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

不论房屋大小都有“天楼”。

卧房“天楼”上铺楼板,存放物件和粮食等伙房“天楼”上铺木条,有间隙,供搁置玉米棒和其他需烘干的粮、菜用。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他们自身的特色,土家族的服饰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

中国邮票56个民族

中国邮票56个民族

中国56个民族邮票介绍(转载)1、蒙古族介绍现有人口4806849人。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被誉为“草原骄子”。

2、回族介绍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是回***族的简称3、藏族介绍有人口4593330人,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4、维吾尔族介绍""维吾尔""是民族自称。

史籍记载: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牧民主要分布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人口有657217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

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有1920597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其余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

现有人口9821180人。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11、侗族介绍现有人口2514014,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毗邻的黔东、玉屏、新晃、通道、芷江以及三江等县。

12、瑶族介绍现有2134013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和江西等省区。

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呼13、白族介绍有人口1594827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14、土家族介绍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哈尼族介绍现有人口1253952人。

中国的民族(1)

中国的民族(1)

民族宗教信仰
汉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等
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
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处
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服饰: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如汉族的旗袍、藏族的藏袍、彝族的火草衣等
民族饮食:各民族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蒙古族的烤全羊、藏族的酥油茶、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等
民族团结原则: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
民族团结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与和谐
民族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民族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民族旅游资源的概述:介绍民族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分析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原则和策略,以及成功案例的介绍。
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探讨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趋势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民族艺术和文学
民族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民族文学:以诗歌、小说、散文等为主要形式,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民族文化与艺术、文学的关系:民族文化是艺术和文学的源泉,艺术和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民族艺术和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羌族

少数民族——羌族

节 日 礼 祭
每羌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 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 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 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 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 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 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 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 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 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 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 九大碗。
羌 族 服 饰
古羌族以着袍服为主,羌族服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 不尽相同。总的说来羌族服饰随着环境与生活条件的 变化也发生着变化。 羌族服饰图案伴随着羌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漫长历 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羌族服饰图案在用色上具有美 艳、古朴的艺术形式。在选材、寓意上具有美好的艺 术想象,造型上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朴实而真挚 的美学内涵,浓郁的乡土风味。羌族服饰图案具有清 晰的物像的轮廓、造型极具动态,多用点、线、面结 合,线中有面,面中有线,粗细、刚柔结合,使画面富有 节奏感、韵律感。具有雄壮美即阳刚美和秀婉的美即 阴柔之美。在构图上饱满充实、严谨,给人以华丽丰 满之感,图案装饰美给人以视觉和心灵愉悦的感受。 画面上安排得“满满当当”、“殷殷实实”,也反映 出百姓求充实、求圆满这一心理要求和审美情趣。
羌 族 歌 舞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 国民族调式。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保留着原 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 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羌族歌舞 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 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 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 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 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 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 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 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 性4种。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简介和表格

中国民族分布概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 个。

由于汉族以外的55 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 个民族。

55 个少数民族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除外,全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的、统一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

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

二、物产资源丰富。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而中国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除了汉族,还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展现出来的独特文化和历史演变,构成了丰富多彩、具有各种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

一、概述在远古时期,中国的少数民族就已经分布于全国各地,并且与汉族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多元。

自那时起,少数民族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各个历史阶段,中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

然而,在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中,少数民族所处的地位和命运一直备受关注。

二、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中国被称为自古以来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包括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彝族、苗族、瑶族、布依族和侗族等56个民族,同时,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地区。

如今,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南等地。

三、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1.秦汉时期秦朝的初期统一,将大量的少数民族纳入了中国,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建立了新的地方官府和崇拜体系。

在秦汉时期,汉族不断地向外扩张,一度将大地的中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纳入了中国版图,同时还将周围的少数民族也纳入了当中。

2.魏晋时期魏晋南北分裂时期,南北地区都各自存在着不少的少数民族。

南方的蛮夷地区被汉人受到控制,而北方的鲜卑、匈奴,则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

此时,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差异便变得更加突出了。

3.唐宋时期在唐代,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形式。

为了维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唐玄宗时期还专门设立了西北南诏等民族部落疆域,维持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和谐。

宋朝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政治时期,而少数民族也逐渐和汉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民族文化。

4.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东汉政权的控制之下。

明清政府通过向少数民族移民政策的灵活调整,使得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

而在清代中后期,少数民族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相对独立的政治体系,而与汉族之间的差异也拉大了发展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