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函数的概念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函数的概念课件PPT
例3 (1)已知函数f(x)=2x+1,求f(0)和f [f (0)]; 解 f(0)=2×0+1=1. ∴f [f (0)]=f(1)=2×1+1=3. (2)求函数 g(x)=01,,xx为为无有理理数数, 的定义域,值域; 解 x为有理数或无理数,故定义域为R. 只有两个函数值0,1,故值域为{0,1}.
解 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实数x,按照对应关系f:x→y=0在集合B中 都有唯一一个确定的数0和它对应,故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1 下列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的是( C ) A.A=R,B={x∈R|x>0},f:x→|1x| B.A=N,B=N*,f:x→|x-1| C.A={x∈R|x>0},B=R,f:x→x2
答案
(5) x 1 2 3 ; y12
答案 不是.x=3没有相应的y与之对应.
答案
知识点二 函数相等
思考 函数f(x)=x2,x∈R与g(t)=t2,t∈R是不是同一个函数?
答案 两个函数都是描述的同一集合R中任一元素,按同一对应关系 “平方”对应B中唯一确定的元素,故是同一个函数.
一般地,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与值域.如果两个函数
答案
(5) x 1 2 3 ; y12
答案 不是.x=3没有相应的y与之对应.
答案
知识点二 函数相等
思考 函数f(x)=x2,x∈R与g(t)=t2,t∈R是不是同一个函数?
答案 两个函数都是描述的同一集合R中任一元素,按同一对应关系 “平方”对应B中唯一确定的元素,故是同一个函数.
一般地,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与值域.如果两个函数
返回
第一章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奇偶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奇偶性》PPT课件

• (二)基本知能小试
• 1.判断正误:
•(1)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若f(-1)=f(1),则f(x)一定是
偶函数.
()
•(2)对于函数y=f(x),若存在x,使f(-x)=-f(x),则函数
y=f(x)一定是奇函数.
()
•(3)若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不是奇函 数就是偶函数.( )
()
•A.-1
B.0
•C.1
D.无法确定
• 解析:∵奇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a-1=0,即a =1.
•答案:C
• 4.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1, 则当x<0时,f(x)=________.
• 解析:当x<0时,-x>0,则f(-x)=-(-x)+1=x+1=- f(x),所以f(x)=-x
又 f(0)=0,所以 f(x)=x-1x+x-x,1,x≥x0<,0.
• 3.设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且f(x)+g(x)=x2+2x, 求函数f(x),g(x)的解析式.
• 解:∵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 ∴f(-x)=f(x),g(-x)=-g(x),
• 由f(x)+g(x)=2x+x2,
• [方法技巧]
• 比较大小的求解策略
• (1)若自变量在同一单调区间上,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比较大小.
• 3.2.2 奇偶性
明确目标
发展素养
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了解 1.借助奇(偶)函数的特征,培养直
奇函数、偶函数图象的特征.
观想象素养.
2.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会根 2.借助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一集合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一集合PPT课件

集合相等:只要构成这两个集合的元素 是一样的,则这个集合是相等的。
例:{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问题
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学生组成的集合,a表示高 一(3)班的一位同学,b表示高一(4)班的一位同 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看出元 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为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为 .
(2)集合{(x, y) | x y 6, x N, y N}
用列举法表示为
.
复习回顾
1、元素和集合的定义 2、集合的特性 3、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4、集合的表示方法
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 类比 实数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是否具备类 似的关系?
新课
常用的数集
数集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或N+
Z Q R
判断Q与N,N*,Z的关系? 课堂练习P5 第1题
解析: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某个集合中,关键在于 弄清这个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集合的表示方法
问题 (1) 如何表示“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
(2) 如何表示“方程(x-1)(x+2)=0的所有实数根”组 成的集{合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2}
③ A={x|x2-3x+2=0}, B={1,2}.
练习1:观察下列各组集合,并指明两个
集合的关系
① A=Z ,B=N;
AB
②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方形};AB
③ A={x|x2-3x+2=0}, B={1,2}.
练习1:观察下列各组集合,并指明两个
集合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第一章__集合与函数概念_章末归纳总结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件:第一章__集合与函数概念_章末归纳总结课件
(1)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2)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3)y=-f(-x)的图象与y=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4)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5)如果函数y=f(x)对定义域内的一切x值,都满足 f(a+x)=f(a-x),其中a是常数,那么函数y=f(x)的图象关
①方程(※)有两不等实根⇔Δ>0,方程(※)有两相等
实根⇔Δ=0,方程(※)无实根⇔Δ<0,方程(※)有实数解
⇔Δ≥0.
②方程(※)有零根⇔c=0.
Δ≥0 ③ 方 程 (※) 有 两 正 根 ⇔ x1+x2>0
x1x2>0
⇔较小的根 x=
-b- 2a
Δ >0 (a>0)
⇔-f(02)b>a>00
.
(2)集合 A 是直线 y=x 上的点的集合,集合 B 是抛物线 y=x2 的图象上点的集合,∴A∩B 是方程组yy= =xx2 的解为坐 标的点的集合,∴A∩B={(0,0),(1,1)}.
2.熟练地用数轴与Venn图来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与运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 集合A={x|x<-1或x>2},B={x|4x+p<0}, 若B A,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当 a≠0 时,应有 a=1a,∴a=±1.故选 D.
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最值 及应用
1.解决函数问题必须第一弄清函数的定义域
[ 例 1] 函 数 f(x) = x2+4x 的 单 调 增 区 间 为 ________.
[解析] 由x2+4x≥0得,x≤-4或x≥0,又二次函数u =x2+4x的对称轴为x=-2,开口向上,故f(x)的增区间为 [0,+∞).

高中必修一数学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ppt课件-人教版

高中必修一数学第一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ppt课件-人教版
高中数学
[导入新知] 子集的概念
任意一个
包含
A⊆B B⊇A
高中数学
⊆ ⊆
高中数学
[化解疑难] 对子集概念的理解
(1)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的含义是:集合 A 中的 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即由 x∈A 能推出 x∈B.例 ⊆{-1,0,1},则 0∈{0,1},0∈{-1,0,1}.
(2)若两集合相等,则两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与 列顺序无关.
高中数学
真子集 [提出问题] 给出下列集合: A={a,b,c},B={a,b,c,d,e}. 问题1: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关系? 提示:A⊆B. 问题2:集合B中的元素与集合A有什么关系? 提示:集合B中的元素a,b,c都在A中,但元素d,e不
高中数学
[导入新知] 集合相等的概念
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 子集 (A⊆B),且集合 B A 的 子集 (B⊆A),此时,集合 A 与集合 B 中的元素 的,因此,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B .
高中数学
[化解疑难] 对两集合相等的认识
(1)若 A⊆B,又 B⊆A,则 A=B;反之,如果 A= ⊆B,且 B⊆A.这就给出了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即 =B,只需证 A⊆B 与 B⊆A 同时成立即可.
(2)若 A 不是 B 的子集,则 A 一定不是 B 的真子集
高中数学
空集 [提出问题] 一个月有32天的月份组成集合T. 问题1:含有32天的月份存在吗? 提示:不存在. 问题2:集合T存在吗?是什么集合? 提示:存在,是空集.
高中数学
[导入新知]
空集的概念
定义 我们把 不含任何元素 的集合,叫做空
1 理解教 材新知
1.1.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的概念》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的概念》PPT课件

• 题型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学透用活】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解读
a∈A与a∉A取决于a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只 唯一性
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关系 符号“∈”“∉”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 方向性 右边是集合
[典例 2] (1)满足“a∈A 且 4-a∈A,a∈N 且 4-a∈N ”,有且只有 2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记法
N _________
_N_*_或N_+_
_Z__
_Q__
_R__
• [微思考] N与N*有何区别?
• 提示:N*是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而N是由0和所有的 正整数组成的集合,所以N比N*多一个元素0.
(二)基本知能小试
1.给出下列关系:①13∈R ;② 5∈Q ;③-3∉Z ;④- 3∉N ,其中正确的个
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13是实数,①正确; 5是无理数,②错误;-3 是整数,③错误;- 3
是无理数,④正确.故选 B. 答案:B
2.已知集合 M 有两个元素 3 和 a+1,且 4∈M,则实数 a=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 a+1=4,即 a=3. 答案:3
• 知识点三 集合的表示方法
• [方法技巧] •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3个步骤
• (1)求出集合的元素.
• (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 (3)用花括号括起来.
• 提醒:二元方程组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函数图象 上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都是点的集合,一定要写成实数对 的形式,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隔开,如{(2,3),(5,- 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分段函数》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分段函数》PPT课件

()
解析:∵f(x)=|x-1|=x1- -1x, ,xx≥ <11, , 当 x=1 时,f(1)=0,可排除 A、C. 又 x=-1 时,f(-1)=2,排除 D. 答案:B
3.函数 y=x-2,2,x>x<0,0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 答案:(-∞,0)∪(0,+∞) {-2}∪(02],- 3∈(-2,2),-52∈(-∞,-2], 知 f(-5)=-5+1=-4,
f(- 3)=(- 3)2+2×(- 3)=3-2 3. ∵f-52=-52+1=-32,且-2<-32<2, ∴ff-52=f-32=-322+2×-32=94-3=-34. (2)当 a≤-2 时,a+1=3,即 a=2>-2,不合题意,舍去; 当-2<a<2 时,a2+2a=3,即 a2+2a-3=0. ∴(a-1)(a+3)=0,得 a=1 或 a=-3. ∵1∈(-2,2),-3∉(-2,2),∴a=1 符合题意;
答案:(-3,1)∪(3,+∞)
题型二 分段函数的图象 【学透用活】
[典例 2] (1)已知 f(x)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f(x)的解析式. (2)已知函数 f(x)=1+|x|-2 x(-2<x≤2). ①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函数 f(x); ②画出函数 f(x)的图象; ③写出函数 f(x)的值域.
x+2,x<0. 根据函数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看出,函数的值域为{y|y≤2}. 答案:{y|y≤2}
3.作出函数 f(x)=- x2-x-x-1,2,x≤--1<1,x≤2, x-2,x>2
的图象.
解:画出一次函数 y=-x-1 的图象,取(-∞,-1]上的一段;画出二次 函数 y=x2-x-2 的图象,取(-1,2]上的一段;画出一次函数 y=x-2 的图 象,取(2,+∞)上的一段,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单调性》PPT课件
k(x1 x2 ).
解:函数 f (x) kx b (k 0)的定义域是R.
x1, x2 R,且 x1 x2,则 f (x1) f (x2 ) kx1 b (kx2 b)
k(x1 x2 ). 由 x1 x2,得 x1 x2 0.所以
①当k 0时,k(x1 x2 ) 0.
只要 x1 x2,就有 f (x1) f (x2 ).
追问 3:这里对 x1,x2有什么要求?只取(,0]上的某些数对 是否可以?你能举例说明吗?
追问 3:这里对 x1,x2有什么要求?只取(,0]上的某些数对 是否可以?你能举例说明吗?
所有的 x1 x2,有 f (x1) f (x2 ).
你能由例 1、例 2 的证明过程,归纳一下用单调性定义研究或证 明一个函数在区间 D上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吗?
证明函数在区间 D 上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
证明函数在区间 D 上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在区间 D上任取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 D,并规定 x1 x2;
证明函数在区间 D 上的单调性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在区间 D上任取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 D,并规定 x1 x2;
V
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V 减小时,压强 p将增大,试对此用函数
的单调性证明.
例 2 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 p k (k 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
V
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V 减小时,压强 p将增大,试对此用函数 的单调性证明.
思考:“体积V 减小时,压强 p增大”的含义?
例 2 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 p k (k 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
解:函数 f (x) kx b (k 0)的定义域是R.
x1, x2 R,且 x1 x2,则 f (x1) f (x2 ) kx1 b (kx2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