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失业和自然失业率》课件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 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鼓励劳动者不断学习和进修,提升自 身的能力和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 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劳动者的 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推动个人职业发 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PART 02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 力量发挥作用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一个稳定的失业率,它不由政府政策决定,而是由经济中的结构性和 摩擦性因素决定的。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财政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 行的手段。
财政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当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 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反之,减少公共支出或增加税收 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减少就业机会,提高失业率。
劳动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劳动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 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
货币政策的工具
包括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企业可能会增加投资,从而增加 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失业率;反之,提高利率可能会抑 制投资,减少劳动力需求,提高失业率。
劳动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劳动法规、提供就业服务等手段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 手段。
劳动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劳动政策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保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力市场的 灵活性,从而降低失业率。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公共 服务来帮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
鼓励劳动者不断学习和进修,提升自 身的能力和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 化和市场竞争的压力。
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劳动者的 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推动个人职业发 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PART 02
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 力量发挥作用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一个稳定的失业率,它不由政府政策决定,而是由经济中的结构性和 摩擦性因素决定的。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
财政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 行的手段。
财政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当政府增加公共支出或减少税收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 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反之,减少公共支出或增加税收 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减少就业机会,提高失业率。
劳动政策对失业的影响
劳动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 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手段。
货币政策的工具
包括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货币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当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时,企业可能会增加投资,从而增加 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失业率;反之,提高利率可能会抑 制投资,减少劳动力需求,提高失业率。
劳动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劳动法规、提供就业服务等手段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 手段。
劳动政策对失业的影响机制
劳动政策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保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力市场的 灵活性,从而降低失业率。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公共 服务来帮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
失业率ppt课件

- 就业人口 -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Not in Labor Force): 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
6
二、就业率和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
就业率(Rate of Employment)
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弃寻找新工作
C. Sam是他五口之家中唯一挣钱的人。不久前,他失 去了一份年薪8万美元的研究工作。但很快他在麦当 劳找到一份兼职工作,一直做到他在原先的研究领 域找到另外一份工作为止
21
A. Sue失去工作并开始寻找新工作 失业率上升 失业率上升使人觉得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事实 上,正是如此
22
B. 去年Jon因钢厂倒闭失去工作,之后他丧失 信心并放弃寻找新工作
26
五、失业的影响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1)对个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使得他的收入 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美国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失业会导致身 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 自杀。
27
28
(2)对社会来说, 一方面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 一方面,失业率过高也会影响社会安定,带来其他社 会问题
①技术变化; ②消费者偏好变化; ③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17
结构性失业
18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一些。
①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 期、局部性失业。(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 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摩擦性失业者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 ②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是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 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工作的能 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不在劳动力人口(Not in Labor Force): 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
6
二、就业率和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
就业率(Rate of Employment)
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弃寻找新工作
C. Sam是他五口之家中唯一挣钱的人。不久前,他失 去了一份年薪8万美元的研究工作。但很快他在麦当 劳找到一份兼职工作,一直做到他在原先的研究领 域找到另外一份工作为止
21
A. Sue失去工作并开始寻找新工作 失业率上升 失业率上升使人觉得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事实 上,正是如此
22
B. 去年Jon因钢厂倒闭失去工作,之后他丧失 信心并放弃寻找新工作
26
五、失业的影响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1)对个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使得他的收入 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美国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失业会导致身 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 自杀。
27
28
(2)对社会来说, 一方面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 一方面,失业率过高也会影响社会安定,带来其他社 会问题
①技术变化; ②消费者偏好变化; ③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17
结构性失业
18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一些。
①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 期、局部性失业。(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 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摩擦性失业者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 ②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是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 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工作的能 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劳动经济学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护理课件

失业率
衡量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统计劳动力市场中 失业人口与总劳动人口的 比率来计算。
登记失业率
指在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 失业人数与总劳动人口的 比率。
调查失业率
通过家庭调查方式统计的 失业率,更能反映真实的 失业状况。
02
失业的原因
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会导致部分行 业和产业的就业需求减少,而新兴行 业和产业的就业需求增长可能无法完 全弥补这一缺口,从而导致失业。
和适应能力。
政策建议
03
政府应制定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以缓解失业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失业的分类
摩擦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劳动力流动性 的限制,劳动者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暂 时处于失业状态。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 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结构 不匹配,导致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劳动 力过剩而其他行业或地区劳动力不足 。
失业的衡量指标
01
02
03
05
案例分析
XX国家/地区失业问题分析
失业率
XX国家/地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长期处于较 高的水平。
原因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产业结构调 整、经济衰退、教育水平不匹配等。
影响
失业问题给XX国家/地区带来了社会不稳定、经济 萎缩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解决失业问题的成功经验
政策措施
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职业培训、创业扶持、就业 指导等。
职业教育与培训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
失业的定义和度量PPT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https://
企业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采用先进 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 济效益,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加强职业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提高 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就 业竞争力。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途径
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到解决失业问题的过程中来,通过提供职业培 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失业问题影响分析
对个人和家庭影响
01
02
03
收入减少
失业导致个人失去稳定收 入来源,家庭可支配收入 减少,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压力
失业会给个人带来挫败感、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影响家庭氛围和成员关系。
教育投资减少
失业家庭可能减少对子女 教育、培训等投资,影响 子女未来发展。
对企业和行业影响
人力成本浪费
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市场时,往 往会采取本土化用人策略,雇 佣当地员工,以便更好地适应 当地市场和文化环境。
员工培训和晋升策 略
跨国公司注重员工培训和晋升 ,通过提供内部培训课程和晋 升机会,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 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 ,这也有助于降低员工流失率 ,减少招聘和培训成本。
PART 04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是长期 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
失业和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原理-课件-19

28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是一个就工资与工作条件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工 人协会。 工会是一种卡特尔,是一个卖者共同行动以希望发挥 其共同市场势力的一个集团。 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企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 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 工会以罢工为威胁,企业将同意支付高于均衡水平之 上的工资,导致增加劳动供给量,减少劳动需求量, 加大失业。工会工人的报酬比非工会工人高20%。 工会的作用部分取决于决定工会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法 律。
34
总结
失业率是那些想要工作但没有工作的人 的百分比。劳工统计局每月根据对成千 上万家庭的调查计算这个统计数字。 失业率是失去工作者的一个不完善衡量 指标。一些自称失业的人实际上可能并 不想工作,而一些想工作的人在寻找工 作失败后离开了劳动力队伍。
35
在美国经济中,大多数成为失业者的人 在短期内找到了工作。然而,在任何一 个时间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是由于 少数长期失业者。 失业的一个原因是工人找到最合适于他 们技能与爱好的工作需要时间。失业保 障是一种政府政策,这种政策尽管保护 了工人收入,但也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 数量。
4
失业的衡量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 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即成年人口 。 劳动年龄人口又分为三类:
就业者:为得到报酬而工作的人; 失业者:没有工作但在最近4周内努力找工作的 人; 非劳动力人口:不在上两类的其他人,如全日制学 生、家务劳动者等。
5
劳动力: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 工人总数。 所以,
21
对自然失业率的解释
有四种方法解释长期中的失业:
寻找工作 - 解释摩擦性失业 最低工资法 工会 效率工资 解释结构性失业和 较长的失业时间。 当工资由于某些原 因高于使供求均衡 的水平时就会产生 结构性失业。
2019-2020年人教统编劳动经济法第10章失业幻灯片

第二节 失业的测量
• 国际上的定义
– 就业者:在调查周内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付酬工 作或在家庭企业中每周工作最低15小时的无酬 劳动者。一个人有工作但因为休假、疾病、天 气或罢工而暂时离开也被认为是就业者。
– 失业者:一个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 他没有工作(2)如果提供工作,他愿意并且 有能力工作(3)他在调查周的前4周内积极寻 找过工作。
–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失业水平,或者某一群体 的失业水平,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 流量的相对流动比率,是各种流量之间综合作用 的结果。社会对任何既定失业水平的关注都应当 集中在失业的影响范围以及失业的持续时间这两 个方面。
第一节 失业的存量—流量模型
• 图形表示:
• EU:从就业状态进入到失业状态,
• 为了规避人们的道德风险,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 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 第一,统计上有两个失业率。
•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指有非农户口,在一定 劳动年龄内(我国男子60岁以下,女子55岁以下), 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 构进行求业登记的人。
•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岁以上,有劳动 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 寻找工作的人员。
接受者可以因接受失业保险而不工作,并能够维持较长 时间的生活。
– 劳动力人口统计构成发生变化。比如,青少年与妇女频 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这两个群体所占比重的增长导致 所测量的失业率上升。
第二节 失业的测量
• 我国关于失业现象的统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 经济运行中实际的劳动就业状况。反映在以下 几方面:
– 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人员,他们处于 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
中国失业现状现象的状况、问题、成因及对策 共35页PPT资料

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是就业与失业。国际劳工组
织于10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2019年全球青年就业趋 势报告》指出,青年人失业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同样存在,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就业乏力,2019 年爱尔兰青年失业率高达27.5%,在意大利、希腊、 英国等欧洲国家,15岁至24岁青年人长期失业率较24 岁以上成年人高出两三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年轻人 就业难,有不少青年从事危险繁重、朝不保夕的工作。
失业的成因
(二)劳动力素质不高
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据调查,
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60%)、年龄偏大
(40岁以上的约站72%)、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
德国2009年12月的失业率从11月的7.6%攀升至7.8%。 未经调整的数据显示,12月失业人口达到327.6万人。
经济学家预测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相对滞后于实 际的经济变化,2019年失业人数会大幅攀升。到2019 年中期失业率数据可能会再次出现上涨,并达到380万人 的历史高点。在2019-2019年的大衰退期间,失业人口 达到了520万人。”德国央行也预测称,该国2019年的 失业率将达到10.1%。
中国失业的问题
(四)大学毕业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
据教育部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大学本专科毕 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 待业;2019年待业人数37万人,2019年为52万人, 2019年为69万人;2019年就业率达到72.6%,待 业毕业生为79万人;2019年初次就业率与上年持平, 落实就业的毕业生超过300万人,仍有110多万人没 找到工作,加上往年没有就业的,估算有250多万人。 数据表明,2019年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 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劳动经济学课件)

(二)技术性失业是由于引进技术代替人力劳动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三)自愿失业是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 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失业的积极影响 失业的消极影响
一、失业的积极影响
(一)失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当经济处于紧缩阶段时,将会排斥劳动力,出现失业问题;处于 扩张时期时,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劳动力。
失业率及失业率的统计 失业持续期 年失业率
一、失业率
表示在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一)失业率公式
失业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 U = U L U +N
式中: u 表示失业率, L表示劳动力人口, U 表示失业人数, N 表示就业人口
注意: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人数 把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二)失业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1.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 程度。比如:影响人们的自尊心,影 响心理健康。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二)失业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2.失业将会减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降低劳动者家庭生活水平。 3.失业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一方面失业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资本得不到应用 而贬值,另一方面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影响人们人力资本投 资的信心,导致素质下降。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 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 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三)自愿失业是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 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失业的积极影响 失业的消极影响
一、失业的积极影响
(一)失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当经济处于紧缩阶段时,将会排斥劳动力,出现失业问题;处于 扩张时期时,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劳动力。
失业率及失业率的统计 失业持续期 年失业率
一、失业率
表示在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一)失业率公式
失业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 U = U L U +N
式中: u 表示失业率, L表示劳动力人口, U 表示失业人数, N 表示就业人口
注意: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人数 把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二)失业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1.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 程度。比如:影响人们的自尊心,影 响心理健康。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二)失业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2.失业将会减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降低劳动者家庭生活水平。 3.失业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一方面失业失业者已有的人力资资本得不到应用 而贬值,另一方面失业者无法通过工作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影响人们人力资本投 资的信心,导致素质下降。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 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 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TLE HERE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 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2014 年 4 月,国家统计局开始对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情况有所公布。当 年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996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开始实施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迄今为止尚未对外公 布。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变迁,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城镇登记失 业率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程度很差,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失业的真实状况。
TITLE HERE
因此,早在 2005标年题数,字我等都国可以就通开过点始击和尝重试新输调入进查行失更改业,顶率部,“开2始0”1面0 年实施了 31 个大城市的调查失板中业可率以对统字体计、工字号作、颜,色2、0行1距3等年进行则修改开。始扩大到 65 个城市。
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
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我国目前官方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指标,是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门通过各级失业登记系统的行政记录进行汇总统计的。在我国,所谓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人数所占的比重,在这个比值 中,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 之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中所统计的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
我国 失业率统计 口径分析
BY 酱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就业人数之和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进行失业统计时使用 的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随机抽样 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是城 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和城镇调查就业人数 之和的比重。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一、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国际劳工组织提供了四种方式来统计失业率: 劳动保障 部门的登记失业率统计; 调查失业率统计; 官方估算失 业率;通过社会保险统计数值计算的失业率。其中,登 记失业率统计是我国传统的失业率统计方法,而调查 失业率统计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劳动年龄内( 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 ) ,有劳动能力,无业
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从城镇登记失 业率的定义及其统计方式中,不难看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着一些问题, 使得以此方法统计得出的失业率数据可能会过多地偏离真实值。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城镇调查失业人数 城镇调查失业率= ————————————————-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PART 1
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住户调查失业率”和“机构调查失业率”有很多不同点,二者 相互独立并互为补充。
二者的调查数据来源不同,收集方法和计算程序各异,抽样的标 准不同,因而反映的美国就业市场的情况也有所差异。不过总体 而言,机构调查结果因为覆盖面更广因而更精确。但在经济发展 转折期,住户调查就会更精确,因为调查用工单位一般无法计入 新公司或倒闭公司。“住户调查失业率”更加偏重于对就业和失 业人口的具体人口特征的分析调查,而“机构调查失业率”则更 加注重分析各行业的就业与失业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新增 就业数据都因为客观原因存在一些误差,其幅度大约是10万人左 右。
“机构调查失业率”,它的人口数据来源是当前
就业统计。是美国劳工统计局与州政府的就业机构 针对用人单位进行有关就业数据的统计汇编。相关 数据是通过每月对14万个商业和政府机构所覆盖的 大约40万个工作地点总人数约4800万人的持续调查 所获得,调查企业和政府机构中有工资关系的雇员 人数增减,用来算新增就业。所调查人口占美国非 农就业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非农就业岗位变化情 况是出自对企业的调查。“机构调查”的时间要比 “住户调查”的时间晚一周。
人口调查,后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再来统计失业率。 CPS调查由6万个家庭作为样本,对美国16岁及以 上所有人口的全面就业状况调查,涉及大约11万 人,覆盖美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这些人被划 分在2025个单位,然后从中抽取824个单位,劳 工部统计据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每月抽取其中 的四分之一作为调查对象,其整个操作过程由劳 工部受过专业训练的2200个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和 信件的方式按专业的调查程序来完成。其调查目 的主要用于测算失业率。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我国从 1994年起正式启用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并公开发布城镇登记 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住户调查失业率”,是由美国普查局先做当期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 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2014 年 4 月,国家统计局开始对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情况有所公布。当 年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发布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996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开始实施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统计数据迄今为止尚未对外公 布。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改革变迁,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城镇登记失 业率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程度很差,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失业的真实状况。
TITLE HERE
因此,早在 2005标年题数,字我等都国可以就通开过点始击和尝重试新输调入进查行失更改业,顶率部,“开2始0”1面0 年实施了 31 个大城市的调查失板中业可率以对统字体计、工字号作、颜,色2、0行1距3等年进行则修改开。始扩大到 65 个城市。
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率= ————————————————
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我国目前官方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指标,是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门通过各级失业登记系统的行政记录进行汇总统计的。在我国,所谓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人数所占的比重,在这个比值 中,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 之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中所统计的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
我国 失业率统计 口径分析
BY 酱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城镇调查失业人数与城镇调查就业人数之和
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进行失业统计时使用 的指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是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随机抽样 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是城 镇调查失业人数占城镇调查失业人数和城镇调查就业人数 之和的比重。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一、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国际劳工组织提供了四种方式来统计失业率: 劳动保障 部门的登记失业率统计; 调查失业率统计; 官方估算失 业率;通过社会保险统计数值计算的失业率。其中,登 记失业率统计是我国传统的失业率统计方法,而调查 失业率统计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欢迎的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劳动年龄内( 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 ) ,有劳动能力,无业
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从城镇登记失 业率的定义及其统计方式中,不难看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存在着一些问题, 使得以此方法统计得出的失业率数据可能会过多地偏离真实值。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城镇调查失业人数 城镇调查失业率= ————————————————-
06 全球性因素分析
目录
一、我国两种失业率统计方法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PART 1
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住户调查失业率”和“机构调查失业率”有很多不同点,二者 相互独立并互为补充。
二者的调查数据来源不同,收集方法和计算程序各异,抽样的标 准不同,因而反映的美国就业市场的情况也有所差异。不过总体 而言,机构调查结果因为覆盖面更广因而更精确。但在经济发展 转折期,住户调查就会更精确,因为调查用工单位一般无法计入 新公司或倒闭公司。“住户调查失业率”更加偏重于对就业和失 业人口的具体人口特征的分析调查,而“机构调查失业率”则更 加注重分析各行业的就业与失业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新增 就业数据都因为客观原因存在一些误差,其幅度大约是10万人左 右。
“机构调查失业率”,它的人口数据来源是当前
就业统计。是美国劳工统计局与州政府的就业机构 针对用人单位进行有关就业数据的统计汇编。相关 数据是通过每月对14万个商业和政府机构所覆盖的 大约40万个工作地点总人数约4800万人的持续调查 所获得,调查企业和政府机构中有工资关系的雇员 人数增减,用来算新增就业。所调查人口占美国非 农就业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非农就业岗位变化情 况是出自对企业的调查。“机构调查”的时间要比 “住户调查”的时间晚一周。
人口调查,后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再来统计失业率。 CPS调查由6万个家庭作为样本,对美国16岁及以 上所有人口的全面就业状况调查,涉及大约11万 人,覆盖美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这些人被划 分在2025个单位,然后从中抽取824个单位,劳 工部统计据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每月抽取其中 的四分之一作为调查对象,其整个操作过程由劳 工部受过专业训练的2200个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和 信件的方式按专业的调查程序来完成。其调查目 的主要用于测算失业率。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我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建议
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我国从 1994年起正式启用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并公开发布城镇登记 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1.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
2.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
二、我国失业率统计发展历程
三、美国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四、美国的失业率统计口径的优势 五、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失业率统计
存在的劣势 六、中国与发达国家近三年失业率对比 七、我国失业率的影响 八、对统计口径的两种来源
“住户调查失业率”,是由美国普查局先做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