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SNA

合集下载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7
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一部分购买产品和劳
务,另一部分储蓄起来,而厂商在获得消费者 消费支出外,又获得由储蓄转为的投资,那么 收入流程图就是: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居民户
居民户购买产品 劳务 厂商
储蓄
投资
金融机构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8
如果金融机构把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则整 个经济正常运行。也就是总支出(总需求) 仍 然恒等于总收入(总供给)。
公式表示:Y = AD = AS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26
1.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恒等关系: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
消费者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厂商
产品市场
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
亦即总需求=总供给。第即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Y = AD = AS
▪ 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 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 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在报废之前是在生产中长期被使用的, 它的价值却是按照其在生产中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 渐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为了保证再生产的正常继续进行, 必须在产品销售以后,把那部分已经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若干 年后即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更新固定资本。 这种按固定资本的损耗程度进行补偿的方法就称为折旧。
这里总支出(总需求)包括消费支出和投 资支出,公式表示:AE(AD) = C + I
这里总收入(总供给)包括用于消费的收 入和用于储蓄的收入,即:总供给等于消费加上 储蓄。用公式表示:AS = C + S 。

SNA国民经济核算2200

SNA国民经济核算2200

SNA国民经济核算2200概述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测量和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

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共同制定的国际核算标准。

本文将介绍SNA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框架和核算方法,并探讨SNA国民经济核算在2200年的应用前景。

SNA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SNA国民经济核算以经济单位为基础,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测量和分析。

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单位SNA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是经济单位,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

经济单位参与生产、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并与其他经济单位进行交换和合作。

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投资和国际交易等。

生产是指经济单位通过组织生产要素,创造出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消费是指经济单位购买和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投资是指经济单位增加资本存量的过程。

国际交易是指经济单位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经济流量和存量经济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换和转移。

经济流量包括收入、支出、储蓄和投资等。

经济存量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的经济资源和负债。

经济存量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等。

经济核算表经济核算表是SNA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工具。

经济核算表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核算表、扩展核算表和综合核算表。

基本核算表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换和转移。

扩展核算表用于进一步细化经济活动和经济流量的分类。

综合核算表是对基本核算表和扩展核算表进行综合和总结。

SNA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框架SNA国民经济核算的核算框架主要包括流量核算和存量核算两个部分。

流量核算流量核算主要涉及经济活动和经济流量的测量和分析。

流量核算的核算表包括收入核算表、支出核算表、储蓄核算表和投资核算表等。

收入核算表用于测量和分析经济单位的收入来源和收入分配。

支出核算表用于测量和分析经济单位的支出和消费结构。

第一章_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章_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总体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

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是国民生产总值。

因此,阐明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有关总量衡量的规定与技术的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理论济学的前提。

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现在,联合国确认了世界上不同国家使用的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简称SNA);另一种是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MPS)。

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创建这一核算体系中作出重要贡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system)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真实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

Kuznets)从本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如何计量国民收入;1929年以后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在他的协助下,美国商务部于1934年出版《1929一1932年的国民收入》,计算方法日趋完善。

第二次大战期间,4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Stone)对英国的国民收入进行了计算,战后为联合国制定了标准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已为100多个国家所采用。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发展与建立是应用经济学的一大成就,它的重要性不在凯恩斯理论成就之下。

因为如果没有国民收入核算,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的实用价值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

计有(1)国民总产品,亦称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产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GNP);(2)国民净产品,亦称国民生产净值或国民净产值(net nationa1 product简写NNP);(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写NI),(4),个人收人(personal income 简为PI);(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写为PDI)。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理论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理论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理论引言SNA,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是区分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是各国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状态、做好决策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SNA核算制度体系的理论。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概述SNA核算制度体系包括经济部门账户、流量账户和资产账户三个部分。

其中,经济部门账户记录了各个经济部门的产出、投入、价值增加等信息;流量账户记录了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换及产生的各种收入、支出和生产活动;资产账户则将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了记录和汇总。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主要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是一个国家所有在其领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总价值。

在SNA核算制度体系中,GDP被定义为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所有终值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境内和境外所拥有的生产因素,所创造的产值,是反映一个国家国内和国外的综合生产能力的指标。

GNP在SNA核算制度体系中,被定义为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总价值,取决于生产要素所在国家或地区,而不是该生产要素的归属国。

资本形成率(GFCF)资本形成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于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成本所占该时期该企业产值比例。

在SNA核算制度体系中,GFCF也被称为净投资,是一个经济部门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增加固定资本存量的货币量。

财政赤字(Fiscal Deficit)财政赤字是指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财政年度中,其支出比收入高的现象,其中的数据可以从国家的财政账户中得到。

资本存量(Capital Stock)资本存量是指一个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包括物质生产力和无形生产力。

在SNA核算制度体系中,资本存量通常使用货币单位来度量。

SNA核算制度体系的应用SNA核算制度体系可以帮助政府监测和评价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财政赤字的收支情况等等。

第二讲 国民核算账户

第二讲 国民核算账户
旧);如果是中间产品表示在生产中全部转化成 另一种产品。
投资与资本存量(投资额)
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
当年底的资本存量=上年底的资本存量+当 年的资本流量。 即
Kt = Kt-1+It ,或 It = Kt - Kt-1
支出法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居民购买住宅不计入消费支出,而列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的住房投资中。
收入法
要素收入
工资:W (wage) 租金:R (rent) 利息:I (interest,公债利息不计入) 利润:B (benefit包括:股息+所得税+未分配利润) 业主的收入:B1 (非公司制) 间接税:T (indirect tax) 折旧:D (depreciation)
C包括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 服务(或劳务)
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总投资 I
固定资产投资(assets Investment )
• 机械设备 • 厂房(非住宅类)、住宅类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 意愿存货投资 • 非意愿存货投资
2.1.3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的核心 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 或一年)内,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 价值总和。
GDP概念理解: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 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 价值。
支出法(2)
1,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 占到GDP一半以上。 2,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1
2019年我国GDP的构成
构成
价值(亿元)
居民消费 投资
36117.8 27867.3
政府采购
9347.1
进出口
2745.0
国内生产总值 76077.2
比 例(%) 47.48 36.63 12.28 3.61 100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10219》
Year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1994 1993
1.GDP按市场价值计算,仅指合法的市场活动导致的 价值,不包括自产自用的产品及非法交易的产品价 值.
市场价值=价格×产量
6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 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或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在以后的生产阶 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
14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 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 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厂商收入
公司税前利润。包括
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折旧
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里面。
GDP=C+I+G+NX (1)家庭消费支出—— 指家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消 费,既包括国内生产的,又包括进口的。耐用品支出、 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9
(2)企业投资支出investment ,计为:I
•资本品投资:指厂商对投资品即机器、厂房等实物资本的购 买。 •存货投资:指厂商用于增加存货即增加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的 支出。 •家庭购买新房屋 (3)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计为:G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缩

经济学原理国民收入核算—缩
A.大于GDP B.等于GDP C.小于GDP D.大于或小于GDP 取决于经济是否在当年经历通货膨胀
6
三、不同核算方式 1、循环流量图
DGP的核算
核算 原理
三方等价原理 即GDP的生产量、分配量和
使用量是完全相等的。
生产总量=分配(收
入)总量=使用总

核算
方法
国民生产=国民收入
=国民支出
生产法 收入法
总量(10亿 占总量的百

分比
Y
$13,841
100.0
C
9,734
70.3
I
2,125
15.4
G
2,690
19.4
NX
–708
–5.1
人均量 $45,825 32,228 7,037 8,905 –2,344
11
中国的GDP及其组成部分:2007
总量(亿元 占总量的百

分比
Y
265810
100.0
32
讨论
一、自1992年中国全面核算GDP以来,地方 GDP增长率加权平均,从来都是高于全国 GDP增长率;而地方GDP的加总,从1996年 以来,从来也都是高于全国GDP总量。为什么
33
思考:GDP计算的不足?
1/15/2022
四、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PI:亦称商品物价指数,反映各个时期物品
居民 企业 政府
外国人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净出口
9
支出法GDP的组成部分
GDP 是总支出 四个组成部分:
消费 (C) 投资 (I) 政府购买 (G) 净出口(NX)
这四个组成部分的总和等于GDP(用Y表示):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

SNA的历史:历次版本和修订过程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缩写为SNA)有三个著名的版本,分别是SNA(1953)、SNA(1968)和SNA(1993),其中SNA(1953)和SNA(1968)是由联合国单独编写的,而SNA(1993)是由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等共同编写的。

目前,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统计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新的SNA,这就是SNA(2008)。

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SNA(2008)在内的各版本的SNA都反映了国民经济核算基础经验和专门知识的拓宽、SNA与其他国际统计标准之间日趋一致的协调。

正如美国经济分析局(USBEA)卡罗尔-卡尔森女士(Carol Carson)在“对1993年版SNA的观察:回顾和展望”中所指出的那样,“SNA的历史包括两条主线——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和统计业务的‘国际化’”<sup></sup>。

在SNA的修订史上,对SNA 的修订也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一,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在内的基本方法的改进,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各种内容正是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发展而进入SNA的视野的,这其中涉及许多经过多种渠道讨论和检验的各种主题。

第二,经济统计的可比性与国际标准(和准则)所反映出的统计业务的国际化趋势,也力求基于世界宏观经济统计角度将各种国际统计标准进行一个较为综合的整合与协调,以反映渐趋明显的主流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

官方经济统计的历史若从可比性的角度来看可追溯到1928年,而较具“体系”特征的SNA可从1947年开始算起。

我们认为,SNA的修订史可以“三版多次”来表述:三版,即SNA(1953)、SNA(1968)和SNA(1993)为代表的SNA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和三个著名的版本;多次,即半个多世纪中现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除了以SNA (1953)、SNA(1968)和SNA(1993)为标志性的修订外,还有若干次较大的修订和小的调整,其中以联合国SNA正式版本公布的就有SNA(1960)、SNA(1964)和SNA(2008),此外还有包括为SNA 确立、修订提供基础或以SNA为基础发展的其它核算体系及相关草案,如1947年由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撰写的联合国报告及其附录、“国民收入和相关总量的定义与计算”奠定了SNA(1947)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改进和丰富。
3
2.1.3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s: GDP)是国民收入帐户 的核心概念,它度量一定时期 (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
4
GDP概念理解:
❖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 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
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3;G+(X-M)
12
消费支出 (C-consumption expenditure)
❖C包括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 服务(或劳务)
13
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 总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assets Investment )
❖机械设备 ❖厂房(非住宅类)、住宅类投资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意愿存货投资 ❖非意愿存货投资
❖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14
经济学上的投资
❖ 是指实际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 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即购买实物 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不是金融投资)。
10
2.2.1 支出法
❖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 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 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品 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 项目
5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 最终(产Fin品al g(oofdinsa&l Ipnrteordmuedcitaste)g指ood最s)后使 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中间产 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 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 计算最终产品价值时用增值法(value added)或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2
2.1.2 国民收入帐户:产生背景
❖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对经济 运行整体情况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时侯都 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度量体 系应运而生;
❖ 二战期间政府控制经济需要上升,推动 了有关统计体系进一步发展;
❖ 后来由于政府,专家,企业界和公众的
合作和不断努力,国民收入帐户统计不
毛线
$130
毛衣
$180
顾客
$180
合计
$410
增加值 $100 $30 $50
$180
7
GDP=增加值=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
GDP
Pij
•Q ij
v 其中P是按当年的实际价格计算的,因此 V=p×q是当年市场价值。
v 实际价格意味着价格中可能含有通货膨胀 因素、也可能有通货紧缩因素。
v 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6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v 计算GDP的方法
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 价值和。
价值增值法: 计算在生 产不同阶段增加产值, 即计算销售产品收益与 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中 间产品费用之间差额。 GDP作为流量,仅度量 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 内)新生产产品价值, 不计算以前时期产值。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羊毛
$100
8
市场价值
❖ 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 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在家中
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等等,都不计入GDP。 ❖ 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
等,不计入GDP。
9
2.1.4名义和实际GDP
❖ GDP变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量变动; 二是价格变动。
❖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 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除少数例外,GDP仅仅 是指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 动不包括在内。
❖ GDP仅指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不是一定时 间内所售出的最终产品。(是个生产概念)
❖ GDP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 素,是个流量。
❖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 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 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 现在主要采用SNA。 1
2.1.1 国民收入帐户
❖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汽车,国 民收入帐户就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 意图。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进 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关键部件的 名称,并且显示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 联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 必须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一样, 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行,首先需要了 解国民收入帐户知识。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主要由市场经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采用, 也叫西方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主要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国 家采用,也叫东方体系。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 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 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 产品与劳务总和。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 国民第经济二核讲算体国系是民在收一定入经济核理算论的体指系导下,综 合应用统计、会计、数学等方法,为测定一个国家 (地区、部门)在特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流量) 和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成果(存量)所构成的一个相 互联系的系统。其各项总量指标及其组成,是进行 经济分析、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11
支出法(2)
❖ 1 , 消 费 ( consumption ) : 即 居 民 支 出 , 一 般 占 到 GDP一半以上。
❖ 2,总投资(Gross Investment)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或:从投资主体分居 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 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从量上分为重置投资 (replacement investment)与净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