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价格指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食品价格与CPI关系的实证分析

二 、 P 与食 品 价 格 的计 量 关 系 CI
现行居 民消费价格指 数统计 制度 的设计 , 化 了生 弱
数 , 表示娱乐教育 文化用 品及 服务价格指 数 , 。表示 x X 居住价格 指数。
S 是标 准误 。F统计 量 和 T统计 量说 明 无论 是整 e 体 的回归模型还是截距 、 自变 量 , 5 在 %显著性水平 下都
是无论从年度数据 还是月 度数据 来看 , 它与 食 品价格 之 间具有高度 的相关 性 。 CI P 与食 品价格变 动趋 势具 有高 度 的一致 性 。图 1
显示了从 1 9 - 20 9 4 0 8年 C I和食 品价 格 的年 度 变化 情 P
曲线之 间具有较 大 空 隙 , 动 方 向完 全 相 同 , 且 食 品 变 并
[ 关键词) 食 品价格 ;P ; 货 紧缩 C I通 【 中图分 类号 ] 2 1 F 0 [ 文献 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 9 4 3 (0 9 0 — 0 1 0 10 — 7 3 20 )4 0 0 - 4 年增长 3 . %下 降到 一4 2 , P 从 年 增 长 2 . %下 18 .% C I 41 降到 一14 ; 19 . % 从 9 9—2 0 年 , 0 4 它们 分别从 19 9 9年 的
第2 9卷 第 4期
湖北 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 学版 ) Ju a o H bi o a U i rt Pispy n oi i c) or l t ue N r l n e i h o h dS a S e e n m v sy( l o a c lc n
Vo . 9 12
No 4, 0 9 . 2 0
食 品价 格 与 C I 系 的 Hale Waihona Puke 分 析 P 关 实肖 六亿
对我国当前CPI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CPI构成的视角

中 的 F值 远 远高
由 于食 品对 CP 影响 甚 大 ,接 下 来就 分 析 食 品 内部 中引起 食 I
度显著 。
品价 格 变动 的 因素 。在计 算 C { ,食 品分 为粮 食 、肉禽 及 其 制 时 P 品 、蛋 、水 产 品 、 鲜菜 及 鲜 果 六 类 。在 此 ,笔 者仅 从 食 品 与各 小
c 』 回 归 分 析 P
回 归 检 验
I
l相 关系数
I可 决系数
其 他 各 类 影 响 因素 的 线性 模 型 ,并 进 行 相 关检 验 ,从 而得 出 C I 续上 涨 的驱 动 因素 。 P持 [ 词 ]通 贷膨 胀 关键
一
、
我 国 c I 变动趋 势 (0 6年 1 月 ~2 0 P的 20 1 0 8年 4月 )
.
~
霉毫设备 用晶及般 舟共 } 擞
一
一 疗保健及个 医 人用矗 典价 簸 格l
交麓和透信 格f 共债 擞
蠖乐 敦t文化 及服务 格撇 用晶 美价
图 中显示 ,C I 2 0 P 从 0 6年 1 月 的 1 1 1 9逐步 波动 到 2 0 年 8 0 07 月的 16 5 ,后续 的时 间里 一路震 荡 ,于 2 0 0 0 8年 4月达到 1 8 。 5 0
0 9931
显著 水平 6OE 1 C一9
,
蔬 菜 等 消 费 品 的价 格 出 现 小 幅 上涨 占 居 民 投 资 比重 很 大 的 房 价 上 涨 幅 度 较 大 。 在 货 币 当局 迟 迟 未 作 出是 否 出 现 通 胀 的 判 断 并 采 取 一 些 有 效 措 施 及 时 控 制 经 济 过 热 的 这 段 时 间 里 面 . 通 胀 已 在 我 国 得 到 了较 快 的 发 展 ,终 迫 使 当局 承 认 出 现 了温 和 的 通 货 膨 胀 。 衡 量 我 国通 胀 状 况 的 指 标 主 要 是 城 乡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即 C I 目前 它 由八 类 商 品加 权 平 均计 算 所 得 图 中反 映 了 . P 20 0 6年 1 月 ~2 0 1 0 8年 4月 这 1 个 月 中 c 1 以及 各 类商 品价 格 8 . D
近期农村物价上涨高于城市的实证分析

近期农村物价上涨高于城市的实证分析本文选取了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影响cpi变化的因素,通过建立影响cpi变化的计量模型,对近期农村cpi高于城市cpi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主要由于农村的社会保障、社会监管尚不健全,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导致近期农村cpi偏高,最后提出了稳定农村cpi,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建议。
标签:消费价格指数(cpi)农村城市社会保障社会监管基础设施一、引言消费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定阶层的居民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针,它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生活费的变动程度,是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和调整工资、津贴政策等的重要依据。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2007年至2008年这一轮物价上涨过程中,农村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连续15个月超过城市,这说明农村居民为物价上涨支付的成本要比城市居民更高。
研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对于政府正确认识当前物价上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制定更加完善的惠农政策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1.指标变量的选取目前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主要是根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模式、消费习惯,参照抽样调查原理选中的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数据确定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X1)、衣着(X2)、家庭设备及服务(X3)、医疗保健(X4)、交通通讯(X5)、文化教育娱乐(X6)、居住(X7)、杂项商品及服务(X8)八大类,共263个基本分类(国际分类标准),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
其计算公式为:CPI=∑KW/∑W-100%,其中,K代表商品(或类)价格指数,K=P1/P0;W代表权数,W=P1Q1/∑P1Q1 P0、P1分别代表基期和计算期的价格,Q1代表计算期居民对某商品的购买量。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便是根据上述公式,采用分层逐级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的。
即先计算单项商品价格指数,然后以单项商品价格指数加权计算小类指数,再由小类指数加权计算中类指数,由小类或中类指数加权计算大类指数,最后用大类指数加权计算总指数。
CPI指数波动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I I I I
川 eM
CI P 指数波动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黑 龙 江 省 为 例
张海燕 , 周 娜
( 龙 江 大 学 研 究 生 学 院 , 尔 滨 10 8 ) 黑 哈 5 0 0
文摘 编 号 :0 5 9 X 2 1 )7 0 1一 A 10 — 1 (0 0 — 0 9 C 3 1 摘要 : 以黑 龙 江 肖 为 例 , 析 【)指 数 波 动 对 腾 民 消 费 水 分 :l I 平的 影响 , 发现 龙 江 肖的 (,指 投 虽然 有 所 下 降 , 是 :I } 但 居 民依 然 感 记 到 物 价 过 高 制 用 相 关数 据 对 这 一 矛 盾 现 象进 行 证 分析 ,得 出 C I 数 波 动 对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影 P指 响 有 限 的 结 论 ,妥 想提 高 居 民 消 费 水 平 还 楚受 以提 高
、
黑 龙 江 省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的 总 体 特 征
20 0 9年 l 7月, 国居 民消 费价 格总指数 已降至 9 . 一 全 88
%( 上年 同期为 10%)黑龙江省 降到了 9 .% , 于全 国平 0 , 91 高
涨 幅较小 。通 常人们会 认为 , P 指数 下降 , 明人们 的购 CI 说 买 能力增 强 了, 应该 会 出现 消费 压力 减小 的情况 , 是 现 但 在恰恰 相反 。C I 数的下 降并没有 给人们带来 较好 的市 P指 场信息 , 人们依然 对物价怨声 载道 。
货膨胀 问题成为我 国当前头 号问题 。随后 , 国家采取 上凋存
省人均收入 在东北 地 区排名 最低,但物价 却在东 . 二省排名 靠前 , 这必将影 响到人 民群 众的幸福感 与满意度 。
我国消费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Emifz@ 2c —az z 1 .r ls s 6o :d n
w fz.m w.d s w sz o z— c
我 国消费价格影 响 因素 的实证研 究
口毕 丽红 四 川大 学经 济 学 院
摘 要: 以 C I 拟 P 的构 成 因 素 入 手 , 对食 品 、 着 、 衣 家庭 设 备 用 品 及服 务 、 疗保 健及 个 人 用品 、 医 交通 和 通 信 、 乐教 育 文 化 用 品 及 娱 服务 、 居住 等 日常 消 费 中 分析 出影 响我 国居 民 消 费者 价 格 指 数 最主 要 的 三 个 因素 。 关 键 词 : I消 费价 格 ; 响 因素 CP ; 影
三 、 束 语 结
影 响 居 民 消 费 者 价 格 指 数 的 内 部 凶 素 : 品 、 住 、 着 食 居 衣 是 影 响 C I 重 要 动 因 。 因 此 ,在 目前 物 价 P 的 卜涨 的 严 峻 形 势
10 0
10 0
10 0
1 4 1 99 24. 1 1 31. 1 1 1 2. 81 7. 1 0 1 95 1 9 45- 1 3 62. 34. 1 9. 01 1 1 8 1 96 1 7. 1 . 44. 1 9 5 4 743 1 0 24. 4 1 97 1 8 i . 483 1 9 61. 74 1 . 25. 3 1 98 1 5 1 . 47 1 1 9 60. 68 51 . 233
t (.6 ) (. 6 (.7 ) (05 8 (04 8 ( 134 79 ) 39 7 一 . ) - .9 ) 一 6 7 08 6 (.9 ) (.1 ) .7 ) 114 33 3
R=0. 9 F=1 7.76 P=0. 0 99 66 4 00 000
对ppi与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1)

对PPI与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一、引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分别反映消费领域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领域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
自2002年10月份起,我国价格总水平开始出现恢复性上涨,但同时也出现了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不同步,且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等现象,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从2008年4月开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持续三个月回落,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环比下降0.8%,比上半年CPI平均水平7.9%下降1.6%,而7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0%,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差距继续拉大。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是短暂的分离,还是长期如此,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为此,本文从1996年10月到2008年5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出发,就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探讨,以期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PPI对CPI影响的内在机制及制约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PPI并非按国际惯例编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从生产流通消费的价值链循环来看,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中间流通环节,才能进入终端消费领域,PPI反映的是工业品出厂环节价格的变化,CPI 反映的是居民购买环节的价格变化,PPI居于CPI的上游,PPI的变化将引起CPI 相应的变化。
根据我国的统计制度,PPI对CPI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的变化。
二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变化。
因此PPI与CPI之间有一定的传导关系。
1.供求关系影响PPI向CPI传导。
理论上讲,成本的变化是导致商品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能否将成本转移到价格上还要看市场的供求状况。
中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稳定农产品价格成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为科学度量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大豆为例,选取国内大豆总产量、大豆进口量、大豆出口量、粮食替代品价格指数、油料替代品价格指数、原油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指标,以1991至2010年20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反映国际国内各相关因素对大豆价格指数影响的具体情况,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大豆价格;影响因素1 影响大豆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1.1 影响因素分析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分析一直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内外也从理论方面展开,形成了蛛网模型、供给反映模型以及空间价格均衡模型等经典理论;实证方面,主要运用各种计量模型对经济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给予解释。
近年来,学者们除继续关注供求波动等传统因素外,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因素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如trostle对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生物质能源发展、美元汇率等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重点考察,他指出从中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将会持续上涨[1]。
关于生物能源发展计划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2],大部分研究都认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需求,从而将提高农产品价格[3]。
中国农业大学的高颖教授(2008)认为,随着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生物能源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中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的上涨,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大豆价格变化趋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影响中国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国大豆本年度预计产量、目前市场供给量以及大豆进口数量,替代品的影响这几个因素[4]。
关于大豆价格的波动,石敏俊、王妍、朱杏珍(2009)的研究表明,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导致成本驱动效应对农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
何蒲明、黎东升(2009)认为,中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均较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供应链视角的食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例

[ 关键词] 食品价格 供 应链
计量模型
价格分解
经济增 长
D :03 6 /. s .0 4—90 2 1 .6 0 8 OI1 .9 9 jj n 10 s 1X.0 2 0 .1
[ 中图分类号]F6 . [ 04 1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近年来食 品价格上涨 的幅度较大 ,食品是人
亿元 ,同 比增 长 2 .3 00 %;利 润总 额 1 6073 4 . 4 6 1 亿元 ,比去 年同期增长 43865亿元 ;主营业 6. 1 5
务利润率 46 %,成本 费用率 50 %,主营业务 .6 .1 收入 349628亿元 ,同 比增长 3%,主营业 14 .77 1 务成本 281 00 亿元 ,同比增长 3. %。负债 73. 84 8 01 2
民生 活 的必需 品 ,因此 研 究食 品价 格 的影 响 因素
表 1 我 国食 品工业产业配置结构变化 ( 产值 比例 )
是关系到民生 的重要课题 。我国食 品工业包括农
副食 品加 工 业 、食 品制 造业 、饮 料 制 造业 和 烟 草 制 品业 … 1。 近 年来 我 国食 品 工 业 的产 业 配 置 结 构如 表 1
其 出厂 价格 的研 究 就 更 为 罕见 ,更 多 的研究 集 中 于对农 产 品价 格 的影 响 及其 波 动 【 ] 2 。本 文 拟 以
ph c :∑m i ( a-一 i) ( a 一 u i0 p x1 Pt一 p x n ,m . - mi
- _0
农副பைடு நூலகம் 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
Jn .01 u e2 2
副食 品加 工业 是 我 国食 品工 业发 展 的最 为重 要 的 产 业 ,更 是 关系 到我 国食 品价格 的首要 产业之 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食品价格指数因素
的实证分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影响中国食品价格指数的因素
摘要:本文试从影响食品价格指数的外部因素:粮食价格指数、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水产品价格指数、蔬菜价格指数等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比较相关线性回归方程后,建立合理的食品价格指数预测模型。
本文运用多种模型检测方法和修正方法。
关键词:食品价格指数多因素分析模型检测与修正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食品在我国CPI中的权重约为1/3,是我国CPI 8项分类指数中权重最大的,食品价格由于受需求和供应变化影响经常出现波动,导致我国CPI指数的上升或下跌。
分析我国食品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对于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食品类价格依然领涨CPI。
7月份中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个百分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袁钢明教授表示,虽然CPI的涨幅比上个月提高个百分点,但上涨幅度明显减缓,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的下降。
2009年11月份CPI由负转正,结束了九个月的负增长过程。
自此以来,CPI持续高速增长,最高时在去年7月份达到了%。
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似乎已经呈现“高通胀,高增长”的过热趋势,有关经济是“过热”还是“通胀”的议论已经不绝于耳。
中国经济增长显然“过热”。
经济过热发生时,其生产能力无法跟上日益增长的总需求。
这是
普遍的特点是一个不可持续的高比率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处于时期往往是经济过热的特色。
经济过热给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从过去的CPI数据中可以看出,食品价格的上涨是CPI的主要推手。
这一点可以从一下事实看出。
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涨幅比上月提高了个百分点,再创新高,但增速有明显回落。
CPI涨幅已经达到了拐点,食品价格季节性因素成为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要想控制CPI,对食品价格指数的控制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对食品价格的控制,很显然有赖于对影响食品价格指数的各因素的控制。
这也正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从国内外学术界对食品价格的研究现状来看,均是从生物能源、成本推动、供求关系、全球经济等宏观经济因素来分析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在分析我国CPI波动的原因时明确表示,“判断通货膨胀要看CPI,但是不能单纯看CPI的增长幅度,要看其结构,要看CPI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统计局所称的CPI结构,也就是构成我国CPI篮子的8类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通货膨胀在关注总体CPI的同时,也要从CPI分类指数的角度分析CPI上涨的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央银行在关注整体CPI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我国CPI 8项分类指数的变化因素。
可见,从CPI分类指数的角度来分析整体CPI波动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央银行均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因此,研究我国食品价格,在关注我国食品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同时,也有必要从食品消费价格分类指
数的视角考察食品价格波动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制定稳定食品价格的相关政策,也能发挥政策效果。
二、模型设定
在本次实验中,我选取粮食价格指数、肉禽及制品价格指数、水产品价格指数、蔬菜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选取食品价格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从而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μi
其中:Y——食品价格指数 X1——粮食价格指数 X2——肉禽价格指数X3——水产品价格指数 X4——蔬菜价格指数
2011年05月
2011年06月
2011年07月
2011年08月
2011年09月
2011年10月
三.模型分析
1 建立新的workfile
2 输入数据
3 估计回归模型
4 结果
Yˆ=()()()()()
R2= R2= DW= F=
(一)经济意义检验
各参数估计值均大于0,且与经济理论相符
(二)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R2=, R—2=,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数据线性关系明显,分析结果较真实
2. F检验:F=, 当α=,查表得(3,27-3-1)=,小于F,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着成立
3. t检验:当α=,查表得(27-3-1)=,均小于t1,t2,t3,t4的值,表明模型中4个解释变量都在95%的水平下影响显着,都通过了t检验。
(三) 多重共线性检验
1 t值检验法
方程的显着性很好,而解释变量X3的t检验值接近于显着性水平时的临界值,所以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 相关系数检验
X1与X3,X2与X3的相关系数较大,可能存在高度相关性
3辅助回归检验法
由辅助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显着性较高,拟合优度良好,说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 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
Y对x1回归
3 Y对x2回归
4 Y对x3回归
5 Y对x4回归
由此可见,Y对X3的回归拟合程度最好,所以把y和X1的模型作为基础模型6 再引入X1,作Y和X1、X3的回归模型
7 作Y和X2、X3的回归模型
8 作Y和X3、X4的回归模型
加入X2, 拟合优度增幅最大,且能通过t检验,所以保留X2 9 作Y和X1、X2、X3的回归模型
10 作Y和X2、X3、X4的回归模型
14 分析:在众多回归方程中,Y和X1、X2、X3的回归分析中通过显着性检验,且拟合优度最强,所以保留X1、X2、X3,剔除X4,得到多元回归模型:
^
Y=+ + +
(四)自相关检验
1 得到残差图 View-Actual,Fitted,Residual-Residual Graph
拟合较好,呈规律性波动,可能存在序列相关性2 DW检验
N=27,k=3,显着性水平为,查表得d
L =,d
U
=,d
U
<DW=<4- d
U
,所以不存在序
列相关
3 LM检验
P值为,大于,所以不存在序列相关;
4 偏相关系数检验 View/Residual Test/Correlogram-Q-statistics
滞后第1期偏相关系数的直方块未超过了虚线部分,所以不存在序列相关
所以回归方程仍为:
^
Y=+ + +
(五)异方差检验
1 图示法
得到残差图
2散点图
3 White检验 View\Residual Test\White Heteroskedastcity
P值为,大于,所以不存在异方差性改变样本范围得到样本2
所以
^
Y=+ + +
()()()()
R2= R2= DW= F=
(六)经济意义
由现实经济活动可知,随着粮食价格指数,肉禽及制品价格指数,水产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食品价格指数都会随之上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指数每增加1点,食品价格指数增加点;肉禽及制品价格指数每增加1点,食品价格指数增加点;水产品价格指数每增加1点,食品价格指数增加点。
(七)模型预测
1延长数据范围至
2.输入2011年11月、12月和2012年1月的粮食价格指数、肉禽价格指数、蔬菜价格指数的数据
3 修正后的方程窗口Forecast
4 得到预测线图
5 得到未来三个月食品价格指数预测值
四.结论
研究的结果表明,食品价格指数确实受到粮食价格指数、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蔬菜价格指数四个因素的影响,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该模型说明了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指数每上升1%,食品价格指数上涨%;肉禽及制品价格指数每上升1%,食品价格指数上涨%;蔬菜价格指数每上升1%,食品价格指数上涨%。
由于各变量都通过了检验,所以说明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都起到了很好的解释作用。
五.政策建议
从结论来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改进,以控制食品价格指数,进而控制CPI: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转移到减轻相关食品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上来,以保证食品的供给和居民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2.稳定粮食价格,防止粮食价格的波动幅度过大,在粮食丰收之年,照顾到农民利益,实行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制度;构建价格指数的预警机制,监测关键食品价格的走势;在粮食歉收之年,要加大粮食调度,调剂余缺,避免出现粮食价格被过分炒高.
3.完善食品的储备制度,增加各种重要食品的储备,使得基本供给有保障。
保证肉、蛋、奶的稳定供应,猪肉等价格的波动在很大程度上会通过食品价格指数传导到CPI.
4.关注居民的菜篮子,控制居民日常蔬菜、鲜果的的价格。
出台调价措施时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对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部分实行优惠价格。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2.廖明球,李雪等《计量经济学简明教程》
3. 刘苗,陈蕊食品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 [J].理论视野,2008
4. 赵如食品价格上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J].商场现代化,2007
5. 熊文静 CPI与食品价格关系及趋势研究 [J].中国集团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