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策划方案

合集下载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环境效益
减少尾气排放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公交车辆的节能 减排,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降低噪音污染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公交车辆的合理调度, 减少车辆在途中的噪音污染。
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能够优化公交站点和线路 ,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总体 建设方案
汇报人:xx 2024-01-25
目录
• 引言 •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概述 •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运营与维护 •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效益分析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技术发展推动智能化转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交通拥堵 问题愈发严重,影响居民出行效率和 城市经济发展。
经济效益
降低运营成本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公交 车辆的精准调度,减少车辆空驶 和重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管 理,能够实现公交车辆的合理配 置和调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经济效益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公共 交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增加公交 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提供实时公交信息给乘客,提高出行便利性。
功能 2. 优化公交车辆的行驶路径和班次安排。 4. 分析公交运营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系统架构与组成
1. 感知层
通过GPS、RFID、摄像头 等设备收集公交车辆、乘
客和道路信息。
3. 数据处理层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生成有价值的信
06
智能公交管理系统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1 2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

其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方式。

本文将从系统组成、功能模块、数据分析等方面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设计。

一、系统组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由客户端、云平台、集成控制中心、车站和车辆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

客户端包括智能手机APP和自助售票机,提供乘客实时查询公交线路、到站时间、车辆位置等服务。

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公交线路运营情况进行监控和调度,提高公交车运营效率。

集成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通过与车载终端、车站设备等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统一管理公交车辆和乘客信息,保障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高效运行。

车站和车辆则是系统实体,提供载客和停靠的场所。

二、功能模块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包含实时交通信息、推荐车站、在线售票、预约服务、乘客信息采集、安全监控等多个功能模块,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实时交通信息为便于乘客实时了解公交线路和车辆运行情况,系统提供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等信息。

乘客通过智能手机APP或自助售票机进行查询,可以根据实时信息规划行程、轻松等待。

2.推荐车站系统运用智能分析算法,结合交通流量、道路情况等多方面要素,对乘客出行需求进行预测和推荐。

例如,根据用户起点和目的地的经纬度,系统可以自动推荐换乘的最优路线和换乘点。

3.在线售票系统提供面向多元支付方式的在线售票服务,通过智能手机APP或自助售票机,方便乘客进行购票、购票查询、激活等操作。

同时,车站和车辆上也可以进行实体售票,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购票方式。

4.预约服务系统提供预约服务功能,乘客可以实时查询车辆位置和到达时间,通过智能手机APP进行车辆预约,避免接不上车的尴尬。

公交车辆也可以通过集成控制中心进行预约管理,保证公交车辆的运营安全和高效性。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它所带来的便利,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等。

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交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给乘客提供更加智能化舒适的出行环境。

具体需求如下:1. 实时监控公交车辆:通过GPS技术,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位置、速度、运营时间等信息,以便及时调度和服务。

2. 智能调度公交车辆: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算法,实现公交车辆的合理路线规划和调度,优化公交运营效率。

3.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除了现金支付外,引入二维码、NFC等支付方式方便乘客的出行。

4. 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提供实时公交到达时间、车辆位置等信息,方便乘客出行计划。

5. 提高安全性:为了提高公交车辆的安全性,可安装摄像头等设备,以监控和记录车辆情况。

以上是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基本需求。

二、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下面是智慧公交管理系统的大体架构设计:1.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公交车辆、乘客等信息,并通过传输设备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2. 数据中心层:负责数据存储、处理和管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决策结果。

3. 控制中心层:负责控制公交车辆的调度和管理。

根据数据中心层提供的决策结果,进行公交车辆的调度和管理。

4. 乘客服务层: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查询、车辆到站提醒等服务,旨在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技术实现方案1. GPS技术:利用GPS技术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定位。

通过GPS数据,可以及时掌握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方便实时调度和管理。

2. 传感器技术:为了提高公交车辆的安全性,可以安装传感器设备,如温度、湿度、烟雾传感器等,做到对车辆情况全方位的监控。

3. 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决策结果。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悄然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便利性和可持续性。

一、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各种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的系统,旨在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的智能调度、运营管理和用户体验优化。

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测公共交通车辆的位置和状态、实时获取乘客需求和交通状况、智能调度公交车辆和优化线路路径、提供乘客个性化的出行服务等。

二、系统设计1. 传感器网络部署系统需要在公共交通车辆、交通节点和乘客等关键位置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和乘客需求。

例如,公交车上安装GPS定位传感器和车况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辆位置和运行状态;公交站点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站点拥堵情况和乘客等候人数。

通过传感器网络,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用于系统的分析和决策。

2.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不断采集实时的交通和乘客数据,包括车辆位置、交通流量、站点人数、乘客出行需求等。

这些数据将通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通过分析乘客需求和交通状况,系统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拥堵情况和乘客出行量,以便及时做出调度和路径优化的决策。

3. 公交车辆调度与路径优化根据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结果,系统能够智能调度公交车辆,优化线路路径,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营效率和乘车体验。

例如,当某一条线路拥堵时,系统可以智能地调度附近的公交车辆改道绕行,避免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优化线路路径,减少车辆行驶距离和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4. 乘客个性化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和个人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在乘客的智能手机上可以展示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帮助乘客更好地安排出行。

系统还可以根据乘客的目的地和交通状况,为乘客推荐最佳的换乘方案和出行路线,提高乘车便利性和效率。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公交系统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公交运营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的一种新型公交系统。

下面给出一个智慧公交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优势。

1. 系统组成智慧公交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1 公交车端设备:每辆公交车上安装有GPS定位装置、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等设备,用于获取车辆位置、运行状态和乘客情况等信息。

1.2 服务端平台:运营公司或管理部门搭建的服务器集群,用于接收、处理和存储来自公交车端设备的数据,并提供各种管理和决策支持功能。

1.3 客户端应用:包括乘客、司机和管理人员使用的手机APP或网页端应用程序,用于查询公交信息、购票、导航等功能。

2. 系统功能2.1 实时定位和调度:通过GPS定位装置和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公交车的位置、速度和运行状态等信息,将这些信息上传到服务端平台。

运营公司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度公交车,并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管理。

2.2 乘客服务: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候。

同时,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拥挤程度和座位数量的信息,帮助乘客选择合适的公交车。

乘客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购票、查询线路和站点信息,并进行导航。

2.3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对大量公交车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如车流量、车速、拥堵情况等,从而为运营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根据实时交通情况,智能调整公交车的运行路线和班次,以优化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4 非现金支付:系统支持手机扫码支付、公交卡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方便乘客出行。

乘客可以在手机APP 上充值和查询余额,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3. 系统优势3.1 提升公交运营效率:通过实时定位和调度功能,系统可以准确把握公交车的位置和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车辆运营计划,避免拥堵和延误,提高公交运输的效率。

3.2 改善乘客体验: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实时公交信息,减少等候时间和不确定性。

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02
模块化设计
各层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执行特定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数
据分析、业务逻辑处理等。这种设计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
03
跨平台支持
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Linux和Mac OS,以满足
不同用户的需求。
数据结构设计
数据模型
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是数据结构设计的核心。系统采用关 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或Oracle,来存储和管理
04
智能调度与线路规划;
乘客信息服务;
05
06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系统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群体
应用场景
适用于城市、郊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公 交线路。
用户群体
公交公司运营管理人员、调度员、驾 驶员、乘客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系统的技术架构与特点
技术架构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分布式的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统。
数据。
数据表设计
根据业务需求,设计数据表结构,包括车辆信息表、乘客 信息表、运行轨迹表等。每个表都有明确的字段和数据类
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索引优化
为了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对关键字段建立索引,如车辆ID 、乘客ID等。索引的合理使用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
度。
界面设计
用户友好
界面设计遵循用户友好的原则,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减少用户 的学习成本。
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管理系 统总体设计方案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系统概述 • 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 • 系统实现 • 系统部署与运维 • 效益评估与展望
01
系统概述
系统的目标与功能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设计方案

智慧公交系统设计设计方案智慧公交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为核心的公交运营管理系统。

通过智慧公交系统,乘客可以获得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和到站时间等信息,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线上购票、查询路线等功能。

运营方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车辆调度、运营监控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下面是一个智慧公交系统设计方案的描述。

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公交系统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公交车、车站和乘客连接起来。

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公交车层、车站层和乘客层。

公交车层:每辆公交车配备GPS定位装置和车载终端设备,实时采集车辆位置、车速、行驶路线等数据,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同时,车载终端设备可以与车上乘客设备进行信息交互。

车站层:每个车站设备中都安装有车站信息发布屏幕、车站定位设备和支付设备。

车站信息发布屏幕可以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车辆运行状况等信息,车站定位设备用于实时采集车站人流量数据,支付设备用于实现线上购票功能。

乘客层:乘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下载公交APP,并通过APP进行线上购票、查询车辆位置、到站时间等功能。

2. 功能设计a. 实时车辆追踪:乘客可以通过APP或车站信息发布屏幕查询公交车的实时位置、行驶路线以及到站预计时间,方便乘客合理安排乘车时间。

b. 线上购票:乘客可以通过APP进行线上购票,并选择座位。

购票后,乘客可以通过APP在车上的终端设备上扫码验证,实现无纸化乘车。

c. 乘车体验:车站设备中的信息发布屏幕可以显示公交车的座位情况、车辆运行状况等信息,方便乘客选择合适的车辆乘坐,提高乘车体验。

d. 运营调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车辆追踪和车站人流量数据等信息,帮助运营方进行车辆调度和线路优化,以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e. 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实时车辆位置、车速、行驶路线、车站人流量等数据进行分析,为运营方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优化运营策略。

3.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智慧公交系统设计需要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和交通拥堵的缓解至关重要。

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则成为了实现高效、便捷、智能的交通管理和乘客服务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优化策略。

一、智能车辆调度与管理在物联网的支持下,公共交通车辆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时传输交通状况、乘客需求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被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车辆调度和管理。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和乘客需求,优化车辆的发车间隔、线路选择和道路选择,以减少拥堵、提高运力利用率和乘客出行效率。

二、实时乘客信息服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终端设备或公交站点的显示屏向乘客提供实时的车辆到达时间、交通状况、车厢拥挤程度等信息。

这不仅可以帮助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乘车换乘,还能增加乘客的出行信心和满意度。

同时,系统也能够通过乘客的反馈和评价,对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

三、智能支付与票务管理传统的公共交通票务管理存在着票务作弊、排队等弊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智能支付和电子票务管理。

乘客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刷卡等方式快速支付车费,而无需使用纸质车票。

系统可以实时记录乘客的乘车信息,将其与支付信息进行匹配。

乘客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询乘车记录和票务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乘客的支付便利性,还可以减少票务管理的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智能安全监控与预警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公共交通车辆和乘客的安全监控。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乘客的出行安全和紧急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报警、紧急联系等方式及时处理和通知相关部门。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性和乘客的出行保障。

五、数据分析与优化策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可以被用于交通分析和优化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治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2012年4月16日目录一、业务研究及软件需求分析 (2)1.1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及关键策略研究 (2)1.2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 (2)1.3大型活动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 (3)1.4应急联动系统研究 (4)1.5大型活动场馆地面公交运输仿真系统 (5)1.6抢修救援调度技术研究 (6)二、系统关键技术设计 (7)2.1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 (7)2.1.1实现了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混合运营打算编制 (7)2.1.2 实现了公交运营实时监控和调度 (8)2.1.3 “生成与选择”模式下及遗传禁忌混合策略在公交司售人员调度方面的研究 (10)2.2大型活动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 (11)2.2.1面向大型活动的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及驻车优化 (11)2.2.2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软件系统和运力资源优化配置软件系统 (13)2.3地面公交应急联动系统 (16)2.3.1公交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 (16)2.3.2应急调度模型的建立 (17)2.3.3应急调度算法研究 (19)2.4大型活动场馆地面公交运输仿真系统 (24)2.4.1适合于大型活动的公交线路客流预测方法 (24)2.4.2公交仿真优化与评价方法 (27)2.4.3交通压力测试方法 (29)2.5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技术研究 (31)2.5.1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模式 (31)2.5.2 “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软件 (33)2.5.3提出并实现了最优化路径的救援任务调度算法.. 36三、软件功能系统 (41)3.1大型活动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 (41)3.1.1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系统 (41)3.1.2智能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 (50)3.2地面公交应急联动系统 (56)3.3大型活动场馆地面公交运输仿真系统 (61)3.4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技术研究 (65)四、系统应用效果对比与分析 (67)一、业务研究及软件需求分析1.1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及关键策略研究针对大型活动会专门的公共交通服务需求,结合公交日常运营调度指挥需求,满足智能公交治理与指挥调度的需要,对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治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总体建设方案设计,确立智能公交运营治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技术方案建设内容,形成对其他子任务研究的支持。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针对大型活动及常规公交调度进行需求分析形成物联网智能公交运营治理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配合其他子任务进行关键策略研究及科技攻关1.2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1、理论与方法研究1)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混合运营打算编制方法研究智能公交运输和常规公交的尽管各有特点,但仍可进行混合优化调度,因此需要研究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混合运营打算和编制模型与算法。

要紧包含以下内容:大型活动调度和一般调度的特点研究;时刻表编制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车辆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司售人员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实时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禁忌搜索算法,遗传算法在调度中的应用研究2)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对线路行车打算数据,实际发车记录等数据统计,并建立分析评价模型。

要紧包含以下内容:统计方法研究;道路情况、客流、车辆配比、发车间隔的关联度研究2、构建系统平台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以下系统:1)公交运营打算编制系统要紧包含以下功能:客流调查,发车方案建立,打算编制,劳动班次,假日换班,打算审批,打算安排,包专车,站务设施检查,人员劳动排班,固定替班,治理备班治理及多种报表。

2)公交车队运营调度系统要紧功能包括:实时调度(多种调度模式),行车日志,司售签到,突发事件行车方案,异常到达电子路单,车辆实时地图监控,车辆数据的存储和回放。

GPS通信子系统(支持二级转发功能)。

支持转发中心、转发分中心、客户端三级模式。

3)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要紧功能包括:电子路单、车队车辆动态全日车次统计表、车队运营指标汇总表、车队调度日报、车队客流资料统计表、车辆动态明细表、客流分析、行车记录、行车打算汇总等。

依照需要,将统计报表进行打印和导出操作。

系统支持将报表导出为EXCEL、PDF、WORD等多种格式。

1.3大型活动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1、理论与方法研究1)专用线路专用资源依照赛程变化动态调整研究公交线路类型的研究;公交线路车辆规模变化对运力阻碍研究;大型活动场馆竞赛时刻与运送客流需求研究;大型活动线路车辆配置依照场馆赛事变化动态调度方法研究;2)专用线路驻车模型研究以场站规模与专用运营打算作为智能公交车辆驻车优化的约束条件,提出智能公交车辆驻车的目标规划和双层规划模型和相应的求解算法。

要紧包含以下内容:大型活动线路的驻车需求研究;大型活动线路驻车的特点研究;公交原有的驻车地点和规模研究;大型活动新增的驻车地点和规模研究;车辆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司售人员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目标规划和双层规划的应用研究;3)大型活动公交运力组织研究大型活动公交运力需求研究;大型活动公交运力组织方法研究;大型活动常规公交和智能公交混合组织模式研究。

2、构建系统平台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以下系统:1)公交驻车配置治理系统要紧功能包括:场站实际地图显示,场站逻辑地图显示,场站分类显示,场站属性组合查询,场站驻车实际地图显示,场站驻车逻辑地图显示。

2)大型活动地面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要紧功能包括: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混合运营打算编制、专用线路驻车和一般线路驻车治理等。

1.4应急联动系统研究1、理论与方法研究基于突发事件和动态路况的应急预案自动响应和联动模型研究建立智能公交应急预案完整的预案体系。

包含总预案及总预案涉及的部门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并确定联动机制和响应模型。

要紧包含以下内容:智能公交突发事件的类型研究;智能公交应急预案体系研究;系统联动接口研究;系统联动响应模型研究;预案自动匹配模型研究;2、构建系统平台大型活动会等大型活动及突发事件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包含以下功能:预案治理、预案自动选取、联动接口治理、应急通讯系统治理、自动报警、应急预案自动生成等功能。

1.5大型活动场馆地面公交运输仿真系统(1)场馆对应地面公交场站的分担率预测方法研究需求预测是安排运营组织打算的基础,其结果对方案的客观性、合理性起到关键作用。

需求预测要紧包括以下内容:1.各竞赛项目观众上座率2.各竞赛项目观众公交分担量预测3.观众空间分布预测(2)公交站台布置的适用性研究公交停靠站尽管只占都市道路专门短的一段或整个场站的一部分,也只是公交线路上一个站点,公交站台的布置形式直接阻碍到了公交车辆的进出站时刻,进而阻碍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3)场站交通组织设计的仿真优化方法-在大型活动竞赛散场时,将有大量的观众涌向各个公交场站,有必要对观众进行组织和引导,使观众能有序上下车,并保证乘客在公交站内的安全和顺利疏散,因此对站台区域的行人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公交车辆是否能顺利的进出站、正常运行也是场馆地面公交系统中一个特不重要的问题。

本部分研究如何利用仿真手段,测试行人和车辆混合系统的组织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4)场站行人交通评价方法研究本部分针对行人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建立评价安全性的指标体系,并对安全性提出分级的量化指标。

(5)公交车辆动态运行方案及压力测试方法研究公交车辆的动态调度方法旨在分析观众进散场特性及时空分布的基础之上,进行动态的车辆调度,以充分满足观众的出行需要。

同时,在大型活动竞赛时,由于竞赛本身的特点、散场时刻和观众的组织和治理等各种因素,观众对公交的需求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本部分对公交调度方案进行压力测试,通过对观众散场特性及其阻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观众散场时的弹性变化。

通过仿真方法来对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公交调度方案进行测试。

(6)典型场馆仿真测试分析在众多大型活动竞赛场馆中,依照各赛场和赛事的特点,选择代表性场馆进行仿真测试分析。

所选择的大型活动竞赛场馆要紧包括:奥林匹克公园、五棵松场馆群、工人体育场馆、都市工业大学体育馆。

针对以上场馆,建立周边路网交通仿真平台。

仿真平台覆盖范围应至少涵盖场馆四周各个方向的一条主干路或更高等级道路,仿真对象应包括仿真区域内的道路和场站等。

仿真测试中涉及的要紧内容有:1)场馆周边路网交通组织方案2)公交场站行人交通组织方案3)公交调度方案及压力测试1.6抢修救援调度技术研究子任务“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的要紧研究内容为:1. 研究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模式及实现技术(1) 提出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模式;(2) 进行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实现技术研究。

2. 开发具有集成功能的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软件系统(1) 设计实现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软件,能够支持大型活动会期间全部公交运营、保障车辆的抢修救援任务;(2) 改进、更新、扩展现有公交抢修救援数据库,能够支持大型活动会期间保障任务、抢修救援作业,能够支持分布式运行方式,具备可靠性及一致性要求,更新响应电子地图数据及地图显示。

3.大型活动期间公交抢修救援调度系统运行保障(1) 在大型活动抢修救援分中心及公交抢修救援调度总中心安装、实施“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软件系统”,并按照大型活动会的要求进行演练。

(2) 大型活动会期间“智能公交抢修救援调度软件系统”的现场技术保障。

4.与智能公交运营调度系统接续衔接接口软件的开发及实施(1) 按照课题总体组要求,确定公交抢修救援的后应急联动接续衔接方案,制定数据传递协议;(2) 开发“公交抢修救援应急联动接续衔接接口”软件,并与智能公交运营调度系统集成。

二、系统关键技术设计2.1智能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2.1.1实现了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混合运营打算编制基于智能公交线路调度的构成、涉及的问题、差不多措施等特点分析研究,进行了车辆调度适用模型与算法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面向大型活动的专用线路与常规公交线路的集成化混合运营打算编制方法进行了模型研究,并采纳双向竞拍算法、拉格朗日启发式算法结合遗传算法求解了算法,实现了智能公交运输和常规公交的混合优化调度,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公交资源。

集成化混合运营打算编制方法的要紧模型设计如下:首先对问题作如下约定:(1) 只考虑一个车场的问题,所有车辆差不多上相同的;(2) 班次成本=职员成本+车辆成本;(3) 连续驾驶段的合法性只受最小和最大持续时刻的限制。

其次,建立公交线路集成化调度模型,如下:(,)minij ij k k i j A k K c y d x ∈∈+∑∑{:(,)} 1 ij j i j A y i N ∈=∀∈∑{:(,)} 1 ij i i j A y j N ∈=∀∈∑1() 1 k k K p x p I ∈=∀∈∑(,)= 0 (,)k ij k K i j x y i j A ∈-∀∈∑0()kk k K G D x ∈=∑,{0,1} , (,) k ij x y k K i j A ∈∀∈∀∈其中: K ——全部班次集合;k d ——班次k K ∈的成本;()k G D ——对k D 的惩处,反映k D 的有效性 E ——车次间非载客驾驶段的集合,包括停站待发驾驶段1I ——载客驾驶段的集合;()K p ——覆盖了载客驾驶段p 的的班次的集合,1p I ∈; (,)K i j ——覆盖了非载客驾驶段(,)i j 的班次的集合,(,)i j A ∈;k x ——决策变量,表示班次k 是否被选中;ij y ——决策变量,表示一辆车是否完成了车次i 后又将开始车次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