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集锦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梳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知识点《病毒》: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其个体极其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细菌》:1.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馒头发霉了》:1.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2.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食用菌》: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2.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2、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新物质)。
3、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甜),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可逆的)。
4、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可逆)变化。
5、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温暖、潮湿)。
6、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寒冷、干燥)。
8、鲜牛奶呈(乳白)色,具有浓浓的(奶香)味。
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啤酒)。
9、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素材资料复习资料青岛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一、填空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才能活。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细菌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类型。
6.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的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7.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主要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8.(霉菌)、(酵母菌)、(蘑菇)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发现的约有(8万)种。
腐烂的水果发出的酒香是(酵母菌)引起的,9、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10、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11、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二、问答【1、如何识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答:一看颜色。
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
无毒的蘑菇通常菌盖较平,伞面平滑;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往往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
无毒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
【2、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答:有益的一面:(1)食品发酵。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材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分为三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 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里的植物病毒, 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胞里的细菌病毒, 也叫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3、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 球形(球菌)、杆形(杆菌)、螺旋形(螺形菌)。
4.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要防止物品发霉, 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 保持干燥。
食物可以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进行保存。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像蜡烛受热熔化、纸折叠、铁熔化, 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的变化, 不仅是形态的发生变化,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9、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 溶解于水中之后, 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 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 叫可逆变化(也是蒸发结晶, 物理变化)。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 凝固以后, 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变化。
11.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 人们常用的方法有刷油漆、涂油、制成合金、镀铬等。
12.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 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 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 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 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 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15.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16.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 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活。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有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5、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7、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8、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9、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0、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1、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2、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13、牛奶中加入醋、啤酒或柠檬等酸性物质都不能喝,加入盐和糖可以喝。
1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孤立存在,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
15、蜗牛的运动方式是蠕动,它的运动器官是腹足。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16、动物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是爬行、行走、奔跑、跳跃,在空中是飞行。
17古希腊学者托勒密认为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是地心说。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本知识点汇总一、填空题: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病毒不能,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下才能看到。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
4、细菌是一类由构成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5、馒头在、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味道鲜美的,都属于真菌。
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和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9、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了。
10、物体发生变化后可以恢复到原状态是变化11、铁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1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13、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14、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15、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所有物体都有。
16、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急刹车是人会。
坐在静止的汽车里,开车时人会。
17、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等。
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的运动。
18、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19、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20、运动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21、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就是地球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
22、地球的自转引起了。
23、白天,人的身体活动比较活跃。
打印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活。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有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8、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9、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10、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变化。
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1、铁在有水、空气、酸碱、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12、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3、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4、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5、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
1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17、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18、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上期末复习资料 青岛版.doc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分为三类(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苹果、馒头等放久了就会发霉,这是由(霉菌)引起的;在蒸馒头是经常加入(酵母菌),这样蒸出的馒头才会松软好吃。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酵母菌)的细菌。
3.病毒是一类没查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所以说,病毒是一类原始的生物。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尊胞里,所以病毒要比细胞小。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球菌、杆菌、螺旋菌。
腐生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5.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6.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目前已经发现的真菌约有土互多种。
7.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8 .预防疾病的措施主要有注射疫苗、加强家禽家畜的卫生和防疫、加强个人卫生。
9.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温暖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0.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做可以防止物品发霉呢?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不仅形态发生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糖溶解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蜡烛的燃烧属于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物质一烟。
2、2玻璃等物质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叫可逆变化3、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爆炸发生的是不可逆(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
实验:把食盐放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食盐融化了,变成了液态一、如果给食盐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食盐颗粒析出二、在水泥中加入水,观察水泥变化。
水泥凝固了三、试验后,比较食盐的变化与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食盐(可逆变化)水泥(不可逆变化)四、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水、空气)实验材料:试管3个,塞子2个,纯净水、铁钉数根实验步骤:1、将3个试管分别编号A、B、C2、在A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用塞子塞住,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3、在B试管内注满煮沸后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遗传和变异-期中专项复习(青岛版)

新课标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思维导图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一)知识点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汇总:第1 课细胞1.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植物细胞。
2.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3.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4.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6.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大泡泡是液泡。
7.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就是细胞不断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8.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有孔虫、喇叭虫、变形虫、细菌等。
第2 课像与不像1.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
2.有些疾病是可以遗传的,如红绿色盲、糖尿病等。
3.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是遗传现象。
5.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6.“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变异现象。
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8.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3 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作化石。
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一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等。
4.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 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 的往往分泌物粘稠,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 答:早、晚是喝牛奶的最佳时机,早餐时 喝牛奶,给一天的活力提供充分的营养保 证;晚上喝牛奶,不但有助于睡眠,而且 有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
• 16、牛奶做胶水分哪四步?
• 答: 1、将40ml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中,加入10ml醋, 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
2、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
• 13、喝牛奶时要注意不能空腹喝 、过期的 不要喝等。过期的牛奶可以用来擦皮鞋 、 浇花等 。
• 14、为什么不能用暖水瓶储存牛奶?
• 答:牛奶营养丰富,在保温瓶内存放过久, 瓶内温度逐渐下降,降到适当温度时,细 菌会大良繁殖,3-4小时后牛奶就会酸败变 质,喝了容易腹泻、消化不良或事物中毒。
• 15、一天中什么时间和牛奶对身体最有利?
2、填写下表中物质变化情况实验记录单。
物质的变化 铁熔化
现象 熔化成铁水
形态是否变 是否有新物质产
化
生
是
否
木柴燃烧 有烟,生成木炭
是
是
鸡蛋溶于醋 变色、变软、溶
是
是
解
我的发现:像铁熔化,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像木柴燃
烧、鸡蛋溶于醋,不仅是形态发生变化,还会产生新的
物质。
3、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生 活中,人们常常需要改变物质的形态或使其产生新的物 质。
• 四闻气味。无毒蘑菇一般有特殊的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 异味。
• 22.天热的时候馒头很容易发霉这是什么原 因,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 答:我的猜想: 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 馒头容易发霉。
• 我的方案:(1)、选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 (2)、将1、3号滴上水,将2、4号烤干。
•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 有害的一面:会使人类或其它生物患病, 如食物中毒等
• 17、把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 敲,会有许多孢子掉在纸上。
• 18、蘑菇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蘑菇是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 菌丝构成的。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 的。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 是菌褶 。
• (2)有害的一面:可以使人患病,如肺炎双球菌可以使 人患肺炎;有的细菌能使食物腐败变馊,误食后能引起食 物中毒。
• 10、假如没有细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的?
• 答:假如没有细菌,自然界将会是尸堆如 山,烂树垃圾成海。因为自然界中大部分 的分解靠细菌,细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 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 实验结论: 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 的食盐恢复原状。
• 5、水泥变化的实验:
• 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 石棉 网)、酒精灯、坩埚。
• 实验过程:1.取适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 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 3.取部分 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再变成 水泥浆。
肠道传播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口服脊髓灰 质炎疫苗(
糖丸)
注射疫苗
• 2、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 答: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 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 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 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 微镜下才能看到。
我的记录:
物质
与牛奶混合后的现象
醋 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啤酒 牛奶变成絮状
食盐( 没有变化
味精)
可乐( 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柠檬汁
、橘子
汁)
我的发现:喝牛奶时,不能放入 醋、啤酒、果汁,否则会变性。
• 12、为什么不宜空腹喝牛奶?
• 答:因为早晨空腹喝牛奶,胃肠蠕动快, 使牛奶在胃内停留時间变短,牛奶中的营 养往往还来不及被消化吸收,就进入大肠, 然后排出体外,是对牛奶营养极大的浪费。
3、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
4、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胶水就做成了。
• 17、做酸奶分哪几步?
• 答:1、将纯牛奶放在锅里,锅中加水,加热至45~50摄 氏度。
• 答:第一步没有生成新物质,第二步生成了新的 物质。
• 将白糖加热至融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 态发生了变化,并没用生成其它的物质,所以属 于形态变化;将白糖加热至焦炭状,这说明了白 糖已经变成了其它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 的变化。
• 20、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变物质形态?
• 答:一、把树木做成桌子;二、把纸折成纸风车; 三、将食盐溶化;四、把布做成衣服。
•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以将 病毒分为哪三类并举例?
• 答: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以 将病毒分为三类:(1)专门寄生在人和动 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2)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番 茄花叶病毒;(3)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
• 9、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 答: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涂油、 喷漆、镀镍或锡、防锈瓷等。
• 10、铁容易生锈的环境有氧气、水、酸碱盐等。
• 11、牛奶和某些物质放在一起会有哪些变化?请 写出你的猜想和实验方案。
• 答:我的猜想:牛奶和有些物质放在一起会有变 化。
• 我的方案:将醋、啤酒、食盐、柠檬汁分别加入 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有什么 现象发生。
• 15、防止物品发霉的措施有哪些?
• 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真空包装、 放防腐剂,或放在冰箱里。
• 16、真菌对人类的生活既有有益的一面, 又有有害的一面,你知道有哪些?
• 答:有益的一面:利用真菌制作食品、调 料、药品等,如利用青霉均提取青霉素; 利用酵母菌和曲霉菌制作面包、酱油、葡 萄酒等。
• 19、有的蘑菇有毒,在采摘时不要用手 (直接接触),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的 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采集完后,要及 时(洗手)。
• 20、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 平菇、猴头、金针菇等。
• 21、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 答:一看颜色。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 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毒,采摘后易变 色。
• (4)将7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7个杯子中。
• (5)观察一周,记录铁钉生锈情况。
8、填写下表中铁生锈情况实验记录单。
记录(一)
铁钉所处的 环境
水中
空气中
一半水一半 空气
一周后生锈 不生锈 情况源自不生锈生锈我的发现: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记录(二)
铁钉所处的 环境
水中
一周后生 不生锈
• (4)将1、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3、4号 放入冰箱,几天后观察馒头的变化、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填写下表中蜡烛点燃和燃烧后变化实验 记录单。
名称 实验方 法
蜡烛 点燃
现象 蜡烛燃烧时会产生烟。
加热 蜡烛熔化,形状发生了变化 。
我的发现:蜡烛加热只是形态发生变 化,蜡烛燃烧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 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1、填写下表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及预防 措施调查记录。
由病毒引起 的疾病
症状
主要传播途 预防措施 径
流感
高烧、喉咙痛、头 空气传播、 注射流感疫
痛、咳嗽
接触传播
苗
狂犬病
头痛、烦躁、恐惧 被动物咬伤 注射狂犬疫
不安、抽搐等
苗
脊髓灰质炎 发热,全身不适, 严重时肢体疼痛, 发生瘫痪。
麻疹
发热、上呼吸道炎 症 病变和全身斑丘 疹
• 21、被雨淋后的自行车很容易生锈这是什么原因,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说法。
• 答:我的猜想:铁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锈。
• 我的方案:(1)、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 中,其中一个放入干燥剂。
• (2)、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 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 (3)、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过几 天后观察现象。
• 12、大豆长有一些根瘤,这是怎么回事?
• 答:.这些根瘤是根瘤菌,他可以固定空气 中的氮素,直接供给大豆发育所需要的含 氮物质。
• 13、在生活中我见过的发霉现象有:食物 发霉、衣物发霉、日常用品发霉。
• 14、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 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 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既不属于植 物又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锈情况
醋中 生锈
盐水中 生锈
碱水中 生锈
我的发现: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结论: 铁在有空气、有水、有 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 18、观察自行车各部分零件,想一想,这些零件 为了防止生锈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 答:刷油漆;涂机油;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 19、白糖加热后,会慢慢融化变成液体,继续加 热,就会变成黑色的焦炭状。在这个过程中,哪 一步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哪一步生成了新的物质? 说说你的理由。
• 11、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 的内脏埋入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 答:在一个广口瓶中放一些土,把鸡或鱼 的内脏埋在其中,一段时间以后,它们都 腐烂了,发出难闻的气味。这说明:无处 不在的细菌会促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的腐 烂、分解、最终消失。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成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是植物制造 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对于 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