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张进张晓峰潘为光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次调研重点针对李村河流域水质环境、水体生态及排水管网。

经调研发现李村河流域存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处理设施布局不合理、排水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河道缺乏稳定水源补给、日常管理执法水平不高、河道底泥反复污染等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六项方针:点源污染排查、拆除临时截污坝、清淤疏浚、污水厂建设、再生水回灌、水生态系统修复。

关键词:李村河;水环境治理;雨污分流;水生态修复1; 水环境现状1.1; 河道概况李村河流域是青岛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河流系统,由李村河主河道及张村河、大村河、水清沟河等10条主要支流组成。

其中李村河主河道发源于李沧区石门山南侧卧龙沟,流经毕家上流、王家下河、李村,在阎家山张村河与之汇流,至胜利桥大村河与之交汇,穿过胶济铁路桥,下穿环湾路汇入胶州湾,全长约17km。

张村河为李村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崂山区北宅雾露顶山脉南侧,流经洪园、牟家、张村、中韩,在阎家山汇入李村河,河道全长约21km。

流域内涉及市北、李沧、崂山三区共计1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约106.4万人。

1.2; 水环境现状李村河主河道中上游水环境质量良好,有大量水生植物种植,水生态系统较为完善,水体溶解氧、透明度较好,但水体色度较高;李村河下游由于上游污染物累积以及支流带来大量生活污水,导致水环境恶化,溶解氧下降,氧化还原电位降低,透明度降低;张村河主河道上游水质较好,水生态系统完整;张村河沿途经崂山区23个城中村,河道补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污水渗漏和自然降雨,雨污合流,水环境恶劣,ORP、溶解氧等指标均较差,下游设置截污坝,河道内污染源隔离效果好,河道内水流以自然降水为主;大村河上游(金水路-重庆路段)水质较好,溶解氧、ORP等指标均较好,水生态系统较完整,下游(西流庄河至李村河段)由于截污措施,大量清水纳入污水管,雨后污水管网负荷过高导致污水倒灌溢流,污染河道水体及底泥;水清沟河为李村河支流,经调查发现水清沟河沿岸临时截污措施较多,河道水经临时截污坝纳入沿河污水管道,最终进入南岸干管,进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汛期管网水力负荷过高,导致污水从井口溢流到河道;郑州路河、韩哥庄河等支流与上述支流情况相近,但污染程度存在差异。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李村河流域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是该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多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李村河流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水质恶化、生态破坏等突出问题,亟需进行治理。

本文将针对李村河流域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1. 水质恶化李村河流域长期受到城市工业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水质严重恶化。

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已经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活用水及周边生态环境。

2. 生态破坏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李村河流域周边的土地大量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湿地减少、植被破坏等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也对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构成了威胁。

3. 水资源短缺李村河流域的水资源整体偏少,加上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频繁发生。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二、对策研究1. 加强水污染防治针对李村河流域水质恶化的问题,需要加大污水处理工作的力度,完善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同时也要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治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排污许可制度,坚决取缔超标排放行为。

2. 推进生态修复要加强对李村河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工作,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恢复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保护水源地的生态安全。

3. 推动水资源管理要根据李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

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过度开采和违规取水行为,同时完善水资源的补给机制,保障河流的正常供水。

4. 强化法律监管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形成对环境污染的强大震慑,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5. 落实责任监督要强化政府部门对李村河流域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加强相关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形成多方合力的治理格局,确保治理工作真正取得成效。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李村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流域之一,其水资源承载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李村河流域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针对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地下水过度开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李村河流域地区的人口增加,工业和农业用水量也大幅增加,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

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严重威胁了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策建议: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利用更多的水资源替代地下水,如引水工程、水库建设等,减轻地下水开采压力。

2. 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李村河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业耕作方式的不合理,导致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广水土保持措施,如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建设防护林带等,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二、防洪减灾与水环境治理问题1. 洪涝灾害频发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防洪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李村河流域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严重影响。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河堤、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加强气象预警监测,提前预防洪涝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导致了李村河流域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效率,改善水质。

三、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1. 生态破坏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频繁,导致李村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和建设规模,保护湿地、森林等重要生态资源。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孙义峰;曲伟
【期刊名称】《科技传播》
【年(卷),期】2010(000)022
【摘要】本丈介绍了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情况,阐述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直接影响到李村河水质稳定达标的因素;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总页数】2页(92,103)
【关键词】过城河;流域治理;水质
【作者】孙义峰;曲伟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青岛,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青岛市全面实施河流污染综合治理 [J],
2.重庆市梁滩河流域的畜禽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J], 魏志琴; 李旭光
3.岳阳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J], 向景葵; 彭星辉; 陈绍祥
4.论乐清市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综合治理对策 [J], 程少华
5.参与式发展理论下青岛市村居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J], 郑珊; 张英梅; 杭天敏。

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日趋严重,给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农村地区,在水污染问题上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对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二、青岛市农村水污染现状分析1. 农村水污染的来源青岛市农村地区的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灌溉污水的排放,二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村居民大量使用农药并存在滥用、超量使用的情况,致使农田灌溉污水中含有较高的化肥和农药残留。

此外,废弃农膜的乱堆放和垃圾焚烧也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因素之一。

2. 水污染对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村的水污染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首先,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受到污染,直接威胁到居民的健康。

其次,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也受到污染水的影响,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青岛市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 提高农业生产方式要控制农村水污染,首先应提高农业生产方式。

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合理施肥、轮作休耕和有机肥的使用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2.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灌溉污水排放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和利用体系,建设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和农田灌溉用水回收系统,减少污水对水体的直接排放。

3.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执法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网络,加大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防止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发生。

对于违法排污企业和个人,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青岛市入海河流入海口水质评价及水质改善措施

青岛市入海河流入海口水质评价及水质改善措施

青岛市入海河流入海口水质评价及水质改善措施作者:刘岩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根据2015年4个季度青岛市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5条入海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时选取了5个评价指标,分别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氮、化学需氧量、总磷。

评价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在时间变化上,冬、夏季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春季次之,秋季较前三者相比水质较好;在空间变化上,各监测点的水质由劣到优的顺序依次为:李村河(Ⅴ)、海泊河(Ⅴ)、大沽河(Ⅳ)、墨水河(Ⅲ)、风河(Ⅱ)。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岛市入海河流水质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水质的措施。

关键词:青岛市;入海河流;模糊综合评判;熵权法;水质评价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6-0126-041 研究区概况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总面积约11282 km2,,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属温带季风气候。

据资料,青岛市多年平均降水资源量和河川径流量分别为73.43亿m3和19.104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分别为10.642亿m3和23.921亿m3,青岛市人均占有量342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1,2]。

笔者以青岛市5条主要入海河流李村河、海泊河、墨水河、风河和大沽河作为研究对象(表1),对这五条河流的入海口监测断面的数据进行水质评价。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统计学中的累计频率法,计算公式见参考文献[3]。

(2)熵权法确定权重。

权重的计算意义在于衡量某一因子对水质污染的影响程度,在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中,采用熵权法可使评价结果更实际,各评价指标熵权的计算步骤见参考文献[4~6]。

(3)基于熵权的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环境治理工程中标单位
摘要:
一、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简介
1.工程背景
2.工程目标
3.工程范围
二、中标单位简介
1.公司名称
2.公司资质
3.公司业绩
三、中标单位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方案
1.治理措施
2.预期效果
3.工程时间表
四、工程的预期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2.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3.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正文:
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是一项旨在改善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 流域生态环境的工程。

该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对该流域的生态环
境进行治理,提高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该工程的范围包括市北区李村河(张村河) 流域的各个角落。

近日,该工程的中标单位已经确定,由某公司负责实施。

该公司具备丰富的生态环境治理经验,拥有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且业绩显著。

对于该工程,中标单位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首先,他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对污染源的排查和处理,对水质的监测和改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预期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水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他们预计在工程完成后,将能够看到明显的治理效果,包括水质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最后,他们将按照工程时间表,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李村河流域治理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李村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流经的河流域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城市和乡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李村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和解决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

本文将针对李村河流域的治理突出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水质污染问题李村河流域存在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对李村河的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二是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度导致了农田径流中的污染物增加;三是河流对岸的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的乱倒,也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针对水质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一是要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水质处理的效果;二是要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的标准;三是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农田径流中的污染物排放。

二、生态破坏问题李村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存在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一方面是由于过度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农业耕种方式,导致了土地的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和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针对生态破坏问题的治理对策:一是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被;二是要严格保护湿地和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湿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三是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水资源利用问题李村河流域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用水需求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现象频发;三是由于全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协调,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青岛市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情况,阐述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直接影响到李村河水质稳定达标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过城河;流域治理;水质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1-0092-02
1 李村河流域环境情况概述
李村河是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自东向西贯穿主城区,最终汇入胶州湾,干流全长约17km,张村河、大村河、舞阳路河、水清沟河等几条主要支流汇集于此,流域面积136km2,流域汇水区覆盖崂山、市北、四方、李沧四区,是流经青岛市城区主要河流之一,同时也是市区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住人口不断增加,李村河流域水质逐步恶化,河道於积,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未治理前,李村河下游多个监测断面的数据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基本在100mg/l、20mg/l以上,均为劣ⅴ类水质,严重影响到沿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胶州湾的水环境质量,也给城市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2 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现状
为充分贯彻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从2009年8月开始,青岛市启动了李村河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对李村河流
域采取了:流域截污、污水管网改造、补充生态景观用水、河道清淤,入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河道两侧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村河流域明显的污水径流已基本消除,近期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下游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指标基本在60mg/l、6mg/l以下,初步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水质要求;流域上游有多处河段发现鱼类生长,李村河流域河道生态恢复初见成效。

3 存在问题的分析
由于李村河流域周边的环境承载力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未根本解决,要使李村河流域水质稳定达标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降雨影响
青岛市从7月底开始进入雨季,8月份降雨天数为16天,降水共计230.1mm。

在降雨期间,淤积于河道上的垃圾以及淤泥在降雨的冲刷下,随地表径流汇入李村河,造成部分污染物浓度较平日大幅上升;降雨过后,河道径流量增大,给污水管网造成较大压力,特别是李村河下游的管网脆弱且临时截污设施较多,容易出现堵塞、冒溢现象,导致李村河流域水质明显下降。

3.2 水体富营养化和高温天气的影响
进入7、8月份,持续高温天气和阳光的暴晒,河水中的微生物爆炸性繁殖,且河水蒸发量增大,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均明显上升,对李村河流域特别是下游断面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3.3 临时截污设施失效的影响
目前李村河流域已调查发现的331处污染点源已经全部截污,考虑旧村改造及拆迁因素,其中有42处污染点源采取临时截污设施。

由于临时截污设施容易形成堵塞或遭到破坏,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

根据监测断面的超标数据分析,临时截污设施失效造成污水溢流,直接影响各监测断面水质的达标情况。

3.4 海湾大桥施工的影响
由于海湾大桥接线工程在李村河流域的河道上施工,施工方将部分河段的污水干管改道,造成部分污水干管破损及排水不畅;居住于河道附近的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未进行有效收集,成为新的污染点源。

监测数据显示:自从海湾大桥施工开始后,施工下游断面的水质明显浑浊,部分河道的水面上出现浮油。

3.5 河流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李村河是一条季节性特点非常突出的河流,丰水期、枯水期水量的变化十分明显,在冬春季节的枯水期,上游部分断面时有断流现象出现,进入河道中以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为主,成为名副其实的排污河。

4 建议及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解决影响李村河流域水质达标的深层次矛盾。

使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李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以城区旧村改造为契机,通过流域截污、污水管网改造、补充生态景观用水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善李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面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
的协调发展;
2)定期召开环保、市政、城管等相关责任部门的联席会。

对李村河流域水质状况进行通报,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查找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各个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有机联系到一起,使李村河在污染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以发现,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
3)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李村河污染治理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流域内各环保分局按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李村河流域河道的巡查监测力度,强化对河道两侧污染点源的监管,为李村河流域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协调市政部门重点做好临时截污设施的维护工作,尽快完成李村河流域临时截污设施的升级改造,保截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在此基础上,加快进行李村河流域下游的河道清淤和垃圾清运工作,防止垃圾、淤泥在高温下发酵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及雨后对李村河水质的影响,改善李村河流域环境的整体面貌;
5)通过联合执法的方式,强化对海湾大桥施工过程中的排污及干管改道的有效监管,尽快恢复遭到破坏的排水设施,减轻大桥施工对李村河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6)加快推进青啤二厂废水深度处理项目,向李村河流域补充生态景观用水,彻底改变李村河的季节性河流特点。

预计青啤二厂每年将为李村河流域补充景观用水220万t,可以有效地冲刷河道,改善李村河的水质,成为李村河另一大水源,逐步修复流域内生态环境
系统,使李村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7)加大河道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优化李村河流域污水主管网建设,扩大污水管网容量,加快河道两侧生态景观建设,恢复李村河沿岸的生态系统;
8)广泛宣传发动市民群众,增强市民对李村河的环境保护意识。

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到李村河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环保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刘兆德.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4):467-4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