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公司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石化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石化的现状和发展
茂名石化 MPCC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世界石油需求稳步增长
60 亿吨 50
40
32.35
30
38.25
42.35
44.2
52.6
20
10
0 1980年 2000年 2008年 2015年 2030年
茂名石化
MPCC
7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茂名石化
MPCC
8
• 2000年以来,全球炼油能力增长缓慢。 2000-2007年,世界炼油能力年均增长率 仅为1.0%,远低于1.7%的需求增速。
地点 委内瑞拉法尔孔 韩国巍山 印度贾母纳加尔 韩国丽水 新加坡裕廊/亚逸查湾岛 美国德州贝敦 沙特拉斯坦努拉 中国台湾麦寮 韩国釜山 美国路州巴吞鲁日 维尔京群岛圣克鲁瓦 新加坡布库姆岛 美国德州德克萨斯城 科威特艾哈迈迪港 俄罗斯安加尔斯克 美国路州莱克查尔斯 荷兰佩尔尼斯 中国浙江镇海 沙特拉比格 沙特延布
• 2008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838亿吨增加0.8% 全球石油消耗量下降了0.6%。
• 2009为1855.23亿吨,增加0.9%。 全球石油消费量降低了1.7%。
茂名石化 MPCC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 按国际石油界的定义,一般将水深500米以内的海域视 为浅海,超过这一水深标准则为深海,而超过1500米 水深则为超深海。
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茂名石化
MPCC
1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二.中国石化产业现状 三.中国石化产业展望
茂名石化
MPCC
2
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
石化工业原料是碳氢化合物,目前 主要是原油,石化产业包括原油的勘探 开发及石油的炼制。其中油品的生产和 乙烯产业是石化工业的基础,现将全球 原油资源、炼制和消费概况简要介绍如 下: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海南实华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海南实华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海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加工高硫原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上海南域石化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五月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一个整体新建的炼油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炼油项目之一。

2006年9月28日,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800万吨/年炼油项目15套生产装置全部一次开车成功,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

目前,海南炼化项目已通过生产验收,投入正常生产,生产中采购和加工的原油基本为进口混合的阿曼类原油,为适应世界范围内原油资源变重、变劣的发展趋势,增强海南炼化的原油加工适应性和灵活性,中石化集团公司立项确定在现有炼厂的基础上改造以实施加工高硫原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应对改造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南域石化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与参评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密切合作,勘探现场,积极收集工程资料和项目所在地环境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预测、评价,编制形成本报告书。

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加工高硫原油项目项目性质:更换原油品种的改造项目,即由原设计加工原油阿曼/文昌=4:1改为阿曼/科威特=3:7。

项目建设地点: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西海岸金海纸浆公司南侧的海南炼化公司内,项目区域位置图示于图1。

1.2 工程建设内容加工高硫原油项目建设内容为三建五改一配套,即新建三套工艺装置,改造五套工艺装置和装置界区外与本项目有关的配套系统改造。

(1)新建三套工艺装置A.70×104t/a航煤加氢脱硫醇装置。

图1 项目区域位置图B.5×104Nm3/h制氢装置。

C.10×104t/a硫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

(2)改造五套工艺装置A.800×104t/a常减压装置改造B.310×104t/a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改造C.脱硫脱硫醇装置改造D.溶剂再生装置改造E.120×104t/a加氢裂化装置改造(3)配套系统改造装置界区外与本项目有关的配套系统改造,主要为:储运系统新建4×20000m3内浮顶汽油罐、4×20000m3内浮顶航煤油罐、2×5000m3内浮顶航煤加氢原料罐、2×5000m3内浮顶石脑油罐,增原料泵及装船泵10台。

中石油2020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中石油2020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属于风险型结构。从2011到2012年,该公司总 资产增加251309万元,增长幅度为13.11% 。流 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小,属于风险型资产结 构 ,其中流动资产增加32620万,增长幅度为 8.46% ,使总资产规模增长1.70% , 财务风险较 大,较高的资产风险与较高的筹资风险不能匹配 。
37871
560038
6.61% 12.83%
03% 19.74%
29.20%
207540 86234
413323 988071 1180766 2168837
112928 67747
274924 834962 1082566 1917528
9.57% 3.98% 19.06% 45.56% 54.44% 100%
母公司股东权益人民币10,640.10 亿元,比 2011 年末增长6.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留存收益增 加。
截至2012 年12 月31 日止,本集团的主要资金 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以及短期和长期借款等。 本集团的资金主要用于经营活动、资本性支出、偿还 短期和长期借款以及向本公司股东分配股利。
➢ 2003年7月,美国《商业周刊》在其最新一期杂志中公布了新 兴市场200大公司排行,中国石油的排名则从去年的83位跃升 至第3位。
➢ 2004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在近日公布世界500强企业最新 排名 ,为第52位 ,排名前进了17位。
➢ 2007年7月19日,中国石油获得由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的“中 国绿化公益事业特别贡献奖”。
14710 2.63%
2.27% 2.39% -1.57%
0.77%
94612 18487 138399 153109 98200 251309
83.78% 27.29% 50.34% 18.34%

中国石化节能减排现状分析及对策(陈广卫)

中国石化节能减排现状分析及对策(陈广卫)

29%
47%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INOPE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8
二、中石化节能减排现状及分析 二、
天津100万吨/年乙烯
镇海100万吨/年乙烯

福建炼化一体化 (80万吨/年乙烯)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INOPE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
二、中石化节能减排现状及分析 二、
40%
清洁燃料质量的不断升级 增加了炼油综合能耗不断 降低的难度。按照中国政 府规划,2010年全国机动 动排放应达到国Ⅲ标准, 部分大城市将实行国Ⅳ标 准。我公司还将增加1180 万吨加氢精制能力。
加氢精制占原油加工能力,%
30% 20% 1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
Produc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INOPE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1
二、中石化节能减排现状及分析 二、
炼油板块:
---炼厂加工重质化和劣质化原油比例的增加,加工流程增长,操作条件更 加苛刻,造成炼油能耗的升高和炼油生产安全可靠性变差。 ---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污水达标、废气排放、废渣的处理上各项指标 均比以往要求更高,为此,炼油企业需要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耗以满足有关环 保指标的要求。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企业装置构成分散,工艺过程不够优化,装置低温 余热利用不充分,装置间热联合深度不足,蒸汽系统运行不优化,燃料结构 不合理,动力成本比较高,用能水平不先进。 ---受历史因素制约,部分炼油企业中仍存在着高耗能、低效率的机动设 备;同时各企业之间由于建设时间不同、技术装备新旧程度不同,存在炼油 能耗水平参差不齐。 ---长输管线输送原油品质比较重、粘度较大,增加了输油能耗。再者,部 分原油管线采用旁接油罐输油工艺,余压不能利用,油品损耗量大;自动化 水平低,国外每千米管线只需0.5~0.8人,中国石化每千米管线需2.5~3 人;主要耗能设备效率较低。

中石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资质

中石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资质

中石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资质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石化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而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波动和能源领域的变革,中石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对中石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中石化概况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政府授权管理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

中石化的主营业务涵盖石油炼制、化工生产、石油贸易、油气勘探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

中石化在国内外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 市场环境分析(1)全球石油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2)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与趋势(3)中石化的市场份额和地位2. 公司资源优势(1)中石化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2)中石化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3)中石化的人才队伍和管理体系3. 发展战略规划(1)中石化的未来发展定位和目标(2)中石化的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3)中石化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4. 风险评估与对策(1)中石化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2)中石化内部管理和运营风险(3)中石化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和市场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中石化的相关报告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同时,还对行业专家和中石化相关领导进行了访谈和调研,获取了一定的实地数据和信息。

五、可行性研究结果分析1. 市场环境分析表明,全球石油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多边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中石化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但在国际市场上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

2. 公司资源优势分析表明,中石化的产业链和技术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简要分析

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简要分析

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的简要分析摘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公司于2001年8月正式上市,是我国第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上市公司。

本文用证券投资学的分析方法,从宏观环境、公司所处行业、公司有关情况这三个方面,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做出了简要的经营及财务分析。

关键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化工产业证券投资分析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发展概况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83年成立,标志着我国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成立后,中国石化总公司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破了部门和地区分散发展石化工业的状况,对全国重要的炼油、石油化工和化纤企业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推进了企业的内部改革、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大加快了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

为了配合党关于推进国企改革的战略性决策,优化企业内部机制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做过两次重大改组。

第一次是在199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宣告成立时,中国政府对石油化工业进行了行业内的改革重组。

新组建的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业务经营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属地市场横跨19个省、市、自治区。

在这个范围内,油品和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占据了全国的70%以上。

第二次重组改制发生在1999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企业内的改革重组。

目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有石油、石化以及销售等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和科研、设计、施工、教育等直属企事业单位89个,主要从事境内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石油化工、对外合作业务和国内外投融资业务,从事勘探、设计、工程建设及其他多种经营与服务等。

石化集团公司成立后,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于2000年2月独家发起设立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纽约、伦敦、香港上市成功,2001年8月又成功登陆中国A股市场。

中石化简介

中石化简介
一起求职网 整理出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 Sinopec Group)
是 1998 年 7 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 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 资本 1306 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2007 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 本 867 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 75.84%,外资股占 19.35%,境内公众股占 4.81%。 2010 年中石化净利 707 亿。
一起求职网 整理出品
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及三次采油技术等。该公司同时还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勘探开发经验的技 术专家队伍。
石油炼制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石油炼制能力位 居世界第三。现有分(子)公司 30 家,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中国经 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旺盛。主要产品有汽油、 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轻油、燃料油、溶剂油、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丙烯、 炼油苯类等。
业务概况
油气勘探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主要负责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和开采的生产管理,储量资源和勘探开 发资产的管理,油气销售等业务。其下属有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油田分 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华北分公司、 东北分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等多个油气生产企业。其中大多数油气区块 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其油气勘探、开发区域地跨中国 26 个省,拥有探矿权 364 个、面积 100.8 万平方千米,采矿权 208 个、面积 1.2 万平方千米。

中石化SEI工程公司整体信息化概况

中石化SEI工程公司整体信息化概况

表等等。在满足一定安全的前提下,通常SEI能为在其办公室工作的业主提供网 络连接,或建立一个项目专用内部网并通过防火墙与SEI局域网互连。SEI能够 通过Internet、VPN、DDN、ISDN方式,提供在SEI办公室工作的业主人员与其公 司网络系统的网络连接和通信。
SEI基础网络
局域网
网络布线系统由通信间(主交换机柜)、主干电缆、楼层设备间和楼内分布于终端用户 的线缆组成。从服务器间(主交换机柜)到楼层设备间的线缆采用标准光纤。SEI网络主干采 用1000M以太网,并利用HSRP(热备冗余协议)建立备份线路。 基于高可用性的数据中心设计的网络结构,提供了冗余、可靠和高速性能。局域网的核 心是两台Cisco Catalyst model 8540交换机(主交换机)以1000MB的速度通过双主干连接至 所有楼层的Cisco Catalyst 5500 Series交换机(楼层交换机)。 所有交换机支持第三层网络协议。交换机可以为桌面提供100MB的访问速度,并支持高达
信息系统建设-财务系统
中石化集团财务:浪潮开发,1亿元 中石化的SAP系统在SEI没有部属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没有集成,项目财务使用管理会计功能,如
ACCAP
1. SEI介绍
2. IT基础设施
3. IT架构 4. 工程设计集成系统 5.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6. IT执行与组织
7. IT项目case
防病毒
网络数据备份
所有服务器上的数据都由Veritas NetBackup备份系统负责自动备份。备份有每 日的差额备份和每周末的全额备份,月备份在每月的月底执行,月备份磁带将保留 一年,每年年底的磁带将永久保留。所有的备份行动都集中管理和自动执行。
备份设备是StorageTech公司的STK9714和STK L180,每台配备有4台DLT 7000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化公司概况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位。

中国石化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是由中国石化集团以旗下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发起设立的,在成立后,即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7月先后在香港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

中国石化的业务主要是石油的开采、销售以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同垄断了中国大陆的石油市场。

与另两家公司相比,中国石化更注重化工业务,它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生产商,原油生产则只位居第二。

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石油原油、天然气、化纤、化肥、橡胶、成品油等。

2012年10月31日其子公司中国石化国际入股俄罗斯气体加工和石化公司西布林(SIBUR)旗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合成塑胶厂(KrasnoyarskSyntheticRubbersPlant)25%股份加1股2013年2月25日中国石化斥10.2亿美元(约79.5亿港元)购ChesapeakeEnergyCorporation(CEC)所持美国密西西比油气田项目50%股权。

该项目于2012年底止平均日产3.4万桶油。

业务概况折叠油气勘探开发截止2011年末,中国石化是中国国内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公司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和南部地区。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297个区块勘探许可证,探矿权总面积96.68万平方千米,持有192个区块开采许可证,采矿权总面积2.03万平方千米。

2011年,公司全年共新增油气可采储量410.73百万桶油当量,其中新增原油可采储量280.92百万桶,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7788.19亿立方英尺。

全年共生产原油321.73百万桶、天然气5169.4亿立方英尺。

胜利油田是公司最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2011年共生产原油194.11百万桶。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剩余油气可采储量为3966.21百万桶油当量,其中原油2848.10百万桶,天然气67086.80亿立方英尺。

2011年底,公司启动了胜利油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五大会战。

2013年,公司全年新增常规油气矿权区块20个、面积9万平方千米,新增列页岩气矿权区块15个、面积4.9万平方千米。

新增石油经济可采储量4414万吨、替代率100.8%;新增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109亿立方米、替代率64%。

2013年,公司全年生产原油4378万吨,上产60万吨;生产天然气187亿立方米(含页岩气1.4亿立方米),上产18亿立方米。

新建原油产能519万吨、天然气产能24.4亿立方米(不含页岩气)。

折叠炼油生产与经营截止2011年末,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制商,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商,石油炼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二,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三个炼化企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等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旺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1年底,中国石化一次加工能力达2.47亿吨。

2013年,公司全年累计加工原油2.34亿吨,增长4.8%;生产成品油1.41亿吨,增长5.2%;生产化工轻油3823万吨,增长4.9%。

通过优化生产方案,调整工艺操作,增产汽油、航煤、沥青等高价值产品,减产柴油、商品重油、石油焦等低附加值产品,取得显著成效。

生产汽油4594万吨,增长11.8%,超加工量增幅7个百分点。

生产航煤1743万吨,增长16.1%,超加工量增幅11.4个百分点。

生产沥青772万吨,增长24.0%,超加工量增幅19.1个百分点。

生产柴油7748万吨,降低0.4%,低于加工量增幅5.2个百分点。

生产石油焦1380万吨,增长1.8%,低于加工量增幅3个百分点。

2013年4月24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桥机场成功试飞。

2014年2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

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获得适航许可,这是中国生物航煤事业的新发展、新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4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油品销售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主要市场涵盖除台湾省外的中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网络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一是中国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场内的下属4个大区分公司,承担着中国石化成品油资源的统一平衡、运输协调和直属销售企业以及专项用户的成品油供应任务;二是省级石油分公司(含香港公司)及所属的区域(地市)公司组成的销售网络;三是中国石化在全国范围内与其他成品油经营单位合资组建以及采取特许加盟方式建立的销售网络。

截止2011年末,公司拥有加油站30121座,其中特许经营加油站15座。

2011年,公司境内成品油销量达到1.51亿吨,同比增长7.6%。

折叠化工生产与经营截止2011年底,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化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石化生产厂遍布中国东部、中部及南部等经济、市场发达地区,生产和销售各类石化产品,包括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合纤原料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化肥。

本公司的石化产品生产与本公司的炼油业务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化工原料(如石脑油)主要由本公司各炼油生产企业提供。

本公司绝大部分石化产品均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

截止2011年底,公司主要化工产品产能(含当年新建及扩能改造装置)、产量、市场占有率如下:乙烯生产企业13家,其中合资公司4家,年末生产能力942.5万吨,实际生产乙烯989.4万吨。

合成树脂生产企业30家,年末生产能力1298.86万吨,当年产量1365.2万吨,合成树脂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05%;合成橡胶生产企业5家,装置生产能力93万吨,当年生产合成橡胶99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5.1%。

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生产企业15家,装置生产能力928.64万吨,当年生产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93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0.33%。

合成纤维生产企业8家,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纤维装置生产能力153.46万吨,当年生产合成纤维共138.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76%。

产品营销与服务天然气2013年,公司全年销售天然气168.4亿立方米、增长9.4%;全年销售车用天然气10亿立方米,增长67.5%。

成品油2013年,公司全年实现成品油经营量1.80亿吨,增长4.0%;境内成品油经营量1.65亿吨,增长3.8%,其中零售量1.14亿吨,自营加油站数量达到3.05万座;境外(香港地区)成品油经营量1457万吨,增长2.9%。

截至2013年底,公司保有中国石化品牌加油站30536座,较上年底减少300座;其中自有加油站30523座,较上年底减少300座。

单站加油量提高5.97%。

非油品2013年,公司全年非油品营业收入达133.5亿元,增长21.4%。

继续以易捷便利店为核心,常态促销与主题营销相结合,增强“易捷”吸引力,全年进店率达4.1%,增长1.9个百分点。

精选地方特色商品;大力推广自主品牌产品;推广柴油车尾气处理液,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加快洗车网点的开发和建设,新建和改造300座统一形象的洗车点。

燃料油2013年,公司全年实现经营量2027万吨,同比略有增长。

其他炼油产品液化气统一销售顺利实施,全年工业气比率达37.4%,提高11.7个百分点。

沥青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领先,高铁乳化沥青、硬质沥青、温拌沥青、改性沥青等沥青差异化、高端产品不断扩大。

全年沥青销量增长21.5%。

全年润滑油实现经营总量203.6万吨,增长28%;基础油第三方贸易65万吨;工业油销量实现24万吨,增长12%。

润滑油市场开拓取得成效,在航天、航空、远洋、高铁等高端领域应用合作取得突破,新增大客户68个,规模客户2300多家。

化工产品2013年,公司全年完成化工产品经营总量5823万吨,增加388万吨、增长7.1%。

催化剂2013年,公司全年销售各类催化剂14.7万吨。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时调整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市场掌控能力,国内销量再创新高,达13万吨,增长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