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八章__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

合集下载

[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经济学]第八章-分配理论
5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边际生产力(MP): —— 也称边际生产率,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或所带来的收益。
若以实物来表示,称为边际物质产品。 MPP = △Q/△L
若以收益来表示,称为边际收益产品。 MRP = △TR/△L = MR • MPP
为什么这些运动员会有如此高的薪水呢?理由很简单, 他们个个都有一手。观众若想看球员在空中飞来飞去, 除了乔丹以外不做第二人想;想看妙传,则只有已退休 的湖人队的魔术师约翰逊是唯一好手;若想看高空勾射, 则只有湖人队前球员贾霸可看。
这些人的薪水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能提供一些别人没有 的技巧。换句话说,他们提供了某些独占的生产要素。 观众若要观赏这些特殊动作就必须花钱。此种特殊才能, 使他们称为要素市场上的独占者。这些垄断力量,造就 了这些职业运动员的天文数字收入。
不同职业的工资差别
在不同职业中,工资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职业运动 员都比医生赚得多,医生又比大学教授赚得多,而大 学教授又比门卫赚得多。如果某种职业中工人的供给 小于对工人的需求,那么这种职业的工资将较高。原 因有:
具有该职业所需技能的人很少; 昂贵的培养成本; 不合意的工作特点; 失败的风险。
27
❖ 劳动的收入效应:当工资水平提高时,减少 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其收入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以至于闲 暇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要大于收入增加带给 他们的满足。因而劳动者不愿意增加工作时 间。
➢ 这两种效应同时存在,哪种效应更大则要看 工资水平的高低:
➢ 在工资水平较低时,替代效应较强,工资的 上升会诱使劳动者增加工作时数;
25
特写:炼钢工人、煤矿工人 和酒吧侍者的高工资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考研、期末考试必备!!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考研、期末考试必备!!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考研、期末考试必备!!第一章1、劳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产生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劳动力资源:指能够从事各类工作的劳动力的人口,它是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其平均质量的乘积。

3、劳动力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4、长期与短期劳动力需求长期:指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无论资本、技术还是劳动力要素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

短期:指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即把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称为短期需求。

5、劳动力需求、供给曲线(图1-1)劳动力需求曲线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联系。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π=R-C=QP-(L w+K r)7、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图4-2):在短期定义中,生产的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都先增后减/AP与MP的交点是AP的最大值/MP=0,总产量最大)8、假设企业的产量X增加,价格P不变(完全竞争),总收入与总成本曲线(盈亏平衡点)。

9、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当边际收入MR=MC边际成本时,产量X*,获得最大利润。

10、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

11、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工资。

12、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L*W=L1W1+L2W2+…。

13、在长期劳动需求中,资本成为可变的生产要素。

14、等产量曲线:表明不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不同组合,其产量相等。

15、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替代效应: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效应。

(w↑,等产,劳动L1-L2被资本K2-K1取代,等产量曲线曲率越小,替代的可能性加大)。

第八章 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

第八章 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

缴费确定型的一个例子
• 甘迪所在的企业提供企业年金,总的缴费规模是工资的 20%, 其中10%由本人工资口角,10%由雇主为雇员缴 纳,要求8年的服务期才能获得养老金的所属权。甘迪在 企业服务6年,账户已经积累了12万多养老金,如果此时 他离开该企业,他将损失其中的一半。
• 结论:太苛刻的所属权要求对那些辞职率比较高的雇员 是不公平的,也有碍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的(如不稳定、危险、低贱),有些则是令人喜 欢的(如权力、地位、自由)。 • 4、工资差别是对职业特征的上述差别的一种补偿。
补 偿 性 工 资 差 别 的 产 生
W
W
S S
W
S
S S
D
较低风险
L
D 平均水平
L
D 较高风险
L
第一节 职业特征和个人偏好
• 二、存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假设条件 • 1、人们是根据效用决策,而不仅仅是工资。 • 2、人们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职业特征并进行
告知的结果
R m ax
进一步分析:对偏好风险的情况真 的是损害帕雷托效率吗?
• 1、为什么矿工家属在亲人遇害后都痛不欲 生,考虑的亲属的效用,可能是帕雷托改 善的。
• 2、受害者遭受损失(伤残、死亡)之后, 社会必须通过纳税人的钱对这部分家庭进 行救助,考虑外部性之后,强制性职业安 全标准可能是帕雷托改善的。
• 2、强制降低风险。
• 比较一下这两种政策对不同的人的福利改 善效应。
对 于 不 怎 么 偏 好 风 险 政 策 应 该 是 帕 雷 托 改 善 的
U
A 0
U
A 0 低 估
实际的风险
告知的结果
R per
R act
对 于 偏 好 风 险 的 人 政 策 应 该 还 是 降 低 了 他 们 的 效 用

第八章补偿性工资差别.pdf

第八章补偿性工资差别.pdf

第八章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市场§1 职业匹配:个人偏好与信息的作用§2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3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雇员福利§1 职业匹配:工人偏好与信息的作用一、个人选择及其结果二、假设和预测一、个人选择及其结果补偿性工资差别:为了吸引工人,补偿较差的工作条件,企业所必须支付的额外工资。

二、假设和预测前提:工人的特征不变假设:1.效应最大化:工人追求效用(而不是收入)的最大化。

2.工人的信息:工人知道对他们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征。

3.工人的流动性:工人有一系列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

预测:较高的工资与“差的”工作特征相联系,而较低的工资与“好的”工作特征相联系。

§2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一、对雇员的考察二、对雇主的考察三、雇员和雇主的结合四、规范分析: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规位于左上方的无差异不太厌恶风险的B二、对雇主的考察1.假设:–减少雇员工伤危险需要很高的费用;–竞争的压力可能使许多企业在零利润上经营;–其他所有工作特征是给定的。

2.雇主被迫在零利润的等利润线上经营,低工资与低危险相联系,高工资与高危险相联系。

3.等利润曲线:–表示在一定的利润水平下的各种风险及工资水平的组合;–其斜率为减少危险的成本;–右下方的曲线代表较高的利润水平;–凸向左上方,反映了安全支出边际收益递减;–减少工伤需要很高费用的企业等利润曲线非常陡峭。

Y’它是被工人接受的工作机会的点组成的曲线;Y’P’Y’U’§3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雇员福利一、雇员偏好二、雇主偏好三、工资和福利的联合决定四、政策应用:退休金改革立法雇员福利的偏好程二、雇主偏好当雇员福利比同样一笔用于工资的开支有利于提高生产率或降低成本时,等利润线变得扁平;反之,则等利润线变得陡峭。

等利润线:–企业愿意提供的工资和雇员福利组合形成等利润线;–有些福利使等利润线变得更扁平,有些福利使等利润线变得更陡峭;三、工资和福利的联合决定1.将每个企业利润为零的等利润曲线的有关部分连接起来,可以得到特定劳动力市场的提供曲线。

精编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供给资料

精编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供给资料

39
第三节 政策运用
三、具有正有效工资率的补贴计划
当工资低于7750元 时,减免税率为 26.3%,即每收入1 美元,同时减免税收 26美分,所以净工资 Wn高于市场工资
26.3%
收入 C
23755
11000
E Wn=0.8402W D
Wn=W
d
B
Wn=1.263W
7750
b
A O
工作时间
7/11/2019
B A
16
闲暇时间
7/11/2019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36
第三节 政策运用
• 二、净工资率为零的计划(福利计划)
• 若政府规定满足福利享受条件,必须每天 工作三小时,即少于3小时,就无资格享受 福利,其收入来源只能依赖于劳动市场上 获得的工资。这样,预算线为三段。
– 第一段是工作在3小时之内; – 第二段是工作超过3小时,但是收入低于Yn; – 第三段为收入高于Yn部分,不能享受福利。
7/11/2019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孙立梅
6
第二节 工作决策理论
一、基本概念
• 时间(24小时如何花费?)
1. 闲暇(自产自销)——机会成本是工资。 2. 工作
• 家庭生产(本章暂时不考虑) • 有报酬工作
• 工作决策可以看作是闲暇和工作之间的决 策。
工作的时间多了,闲暇的时间就少了; 闲暇的时间多了,工作的时间就少了。
收入
8 10 收入效应占优
闲暇
8 10 替代效应占优
闲暇
在企业发钱,给工人发钱,要强化替代效应,避免收入效应。 工资的增长,一定要与工作有关,不能与资历有关。
7/11/2019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任洲鸿执笔人:张树艳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经济学院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课程编号:202025英文名称:Labor Economics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学分:3开设专业:经济学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201005)微观经济学(201007)宏观经济学(201008)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是经济类专业选修课程,它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以经济学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深刻理解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初步了解工资、就业、失业等决策的形成机制。

同时,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劳动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了解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现代劳动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的结合。

明确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

2.掌握劳动经济分析所应用的一些基本方法。

3.认识劳动供给的意义,掌握劳动供给在不同条件下的供给曲线。

明确劳动需求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

掌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概念,把握各种不同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如何实现。

4.认识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提高个人和组织人力资本投资的自觉性。

5.熟悉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掌握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决策。

6.掌握工资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贯彻和发展工资政策和工资制度。

7.了解就业理论,掌握就业规律。

认识失业的含义及其类型,掌握周期性失业的均衡理论。

8.了解我国劳动经济领域的特点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言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了解劳动的内涵和外延;2.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含义。

劳动经济学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互惠:是指所实现的经济交易对于交易双方或各方而言,都是符合各自的利益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需求的。

2.劳动力参与率:主要是指在16岁以上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所占的百分比。

3.劳动力供给: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提供劳动时间、劳动力的质量高低的意愿。

4.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为了维持同等的产出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投入所能够替代的资本投入数量。

5.工作与闲暇的替代效应:是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变化所导致的工时变化。

6.保留工资:劳动者因失去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而丧失的价值,它是能够使一个人愿意去参加工作而必须达到的某种最低工资水平,如果市场工资水平低于保留工资水平,则劳动者不愿意去寻找工作。

7.负所得税:福利享受者在通过市场工作获得一定的工资性报酬之后,并不会导致他们原来享受的政府收入补贴被等量减少,相反,只是减少一部分。

8.劳动力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的数量随着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一般可以用工时变动百分比同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显示(有时也可用劳动力人数变化百分比来替代工时数量变动百分比)。

9.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带孩子的女性或年轻人)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

10.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在衰退时期,一些本来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对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

11.隐性失业:原本有工作意愿的劳动者由于衰退时期的工作岗位太少、工资水平太低,找工作变得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不再寻找工作而成为隐形失业者。

12.劳动力需求: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劳动力需求则是指在一定的工资率下企业所需要的某种既定质量的劳动力工时数量或者人数。

13.派生需求:因对某种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它的生产要素的需求。

自考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自考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全部从事和要求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第二章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的比率。

劳动力供给: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效用无差异曲线:主体对于劳动收入与闲暇的组合的评价或选择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是与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也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个人预算线:表示个人在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闲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

主体均衡:就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闲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劳参率的生命周期:是指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第三章劳动的边际产量: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边际产品。

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劳动的边际产品按照现行价格出售,则企业得到的收入增量就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因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产品价格不变,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

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BY
B2
A2
Y
B1
WAX
2020/10/10
X RAX
R
RBY
市场运转正常 时,政府降低 风险可能降低 工人效用
14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2、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局标准的严格程度
U1
U0
工人以为在J点
W1
J
K
U’
实际在K点
C
W'
D
提供曲线
政府控制:
•D点(不可取)
•C点和K点之间 (帕累托改进)
第八章 补偿性工资差别与劳动力市场
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事故 (起)
死亡
(人)
(%)
工矿企业(伤亡) 15597 17315
12.7
消防火灾事故
254811 2497
1.8
道路交通事故
667507 104372
76.6
水上交通事故
634
498
0.4
铁路路外伤亡事故 12640 8530
6.3
交通合计
935592 115897
85.0
合计
963976 136340
100.0
2020/10/10
1
劳动力不仅看到工资,还关心福利、工作环境等:
1.上海某公司,在新疆设立分公司,如果待遇一样,会不会 有人去?
2.东航飞行员案例:
上海东航总公司 个人所得税 5%;
云南分公司
7-8%
飞行员流动性差(普通培训VS特殊培训):
提供曲线:
工资
表示多个企业与多个 劳动力匹配的曲线。
主要观点:
第一:其他条件相同,
工资随着危险程度 的上升而上升。
第二:对安全有较强
偏好的工人偏好在
较安全的企业工作,
风险
但是工资较低。
2020/10/10
12
2020/10/10
13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四、规范分析: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规
一、个人选择及其结果
补偿性工资差别:为了吸引工人,它所必须支 付的额外工资称为补偿性工资差别。
劳动力分配(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对工人的补偿 (个人层面的回报)
2020/10/10
4
第一节 职业匹配:工人偏好与信息的作用
二、假设
1. 效用最大化(不是收入最大化) 2. 工人的信息:
• 工人知道对他们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征。 • 什么时候知道信息不十分重要 • 工人不能准确说出受伤的概率,但是对这些工作
2020/10/10
雇主承担的雇 员福利
17
第三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雇员福利
二、雇主偏好
假设支付工资与福利对雇主 是无关紧要的,这两笔支出 数量相同,同样是企业的费 用。 零利润时的等利润曲线。
假定: 1. 必须支付X元总报酬, 2. 经济利润为零。 3. 一般情况,工资和福利之间
按1:1比例减少。有时不是 1:1,通过工资的形式可以 避免工资税,这时等利润线
指标
死亡事故 次数(次) 死亡总人 数(人)
03-12-01 到04-11-
21
一、问题提出
1. 2004年全国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639起, 死亡6027人,平均每天10起,每天死亡 约17人。
2. 山西省2004年11月决定将煤矿死亡人员 赔偿标准提高到每人不低于20万元。
3. 该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
2020/10/10
22
三、案例:山西省死亡赔偿标准提高 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企业或者以更高的工资招人,
或者花钱改善工作环境,权衡取舍。
• 工人自我选择企业的机制,促使企业作出调整。
(工人要知道危险,并知道危险的严重性,如果让市场正常发挥作 用,不需要政府调控)
2020/10/10
3
第一节 职业匹配:工人偏好与信息的作用
劳动市场主要功能:为双方提供匹配信号和机制。
假定工人谋求效用最大化,意味着他们既重视 工作的货币方面,又重视工作的非货币方面。
的重要性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3. 工人的流动性。
工人有一系列可以选择的工作机会。(山西洪洞 县黑砖窑)
2020/10/10
5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一、对雇员的考察
无差异曲线:负效应
工资率
工资率
U3
U2
A A2 A
B1 1
3 U1
B2
B3
2020/10/10
伤害风险
特别厌恶风险
D C
R1
不太厌恶风险
如果∏=0,P Q rK是常数,用N表示,则: WL+αS= N
所以,W和S是相互交换的关系。
2020/10/10
8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等利润曲线:表示在一定利润水平上的各种风险及工资水平的组合。 1.凸向左上方。 即M点:减少风险不需要较多投资。 N点:减少风险需要较多投资。 2.雇主消除危险的难易程度不同。越危险曲线越陡。
跳槽赔偿70-210万
3.煤矿职业病案例:
每年职业病导致的死亡跟事故相当,每年3,4千人。
(赚钱要有良心)
钱很重要,但人活着,并不仅仅为了钱。
2020/10/10
2
•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到:劳动工资因工作有 难易、有污洁、有尊卑而有所不同。
• 所以,危险程度高的企业以同样的工资招不到人。 • 那么,
伤害风险
6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二、对雇主的考察
主要假定:
• 减少雇员伤害需要很高费用 • 竞争的压力可能使许多企业在零利润上经营 • 其他所有工作特征是给定的。
这三个假定的结果是企业如果减少工作伤害并 保持竞争力,它必须降低工资。
2020/10/10
7
• 解释利润线: • ∏=PQ(L,K)-WL-rK-αS(安全)
工资
N
利润小
于零
工资
M
零利润
利润大 于零
工伤不易 消除
工伤易 消除
2020/10/10
风险
风险 9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三、雇主与雇员的结合

图一


不同企

业等利
润线
不同企业与同 一劳动力结合
图三
伤害风险
图四
2020/10/10
10
2020/10/10
11
第二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伤害风险
R' R0 R1
R2
风险
2020/10/10
15
2020/10/10
16
第三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雇员福利
一、雇员偏好
1、福利特征:不是采取 目前可花费的现金形 式补偿工人。
工资率
2、福利的两大分类:
– 实物薪酬,例如承 担保险费、带薪休
假和公休日。
– 延期劳动报酬。主 要是雇员退休工资。
税收优惠与报时的等利润曲线 福利
羊毛出在羊身上
2020/10/10
18
第三节 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与雇员福利
三、工资和福利的联合决定
雇主设计的模式应该 适合他们试图吸引员 工的偏好
工资 B
2020/10/10
A
福利
19
2020/10/10
20
案例1 死亡赔偿标准与煤矿安全水平
2020/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