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的
参加赣州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大奖赛名单及评委推荐名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参加赣州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大奖赛名单二、参加赣州市首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大奖赛评委推荐名单(大赛评委推荐审批表必须大3月29日前上交电教室):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以下人员必须填报;兴国县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农远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名单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微课制作评比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
为了激发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提高微课质量,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特举办本次微课制作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技能,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3. 推广优秀微课资源,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
4. 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四、活动对象全校在职教师五、活动内容1. 微课制作: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微课作品。
2. 评比环节:邀请专家对微课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六、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10月1日-10月15日):教师自愿报名,提交微课作品相关信息。
2. 制作阶段(10月16日-11月15日):教师根据要求制作微课作品。
3. 提交阶段(11月16日-11月20日):教师将微课作品及相关信息提交至指定邮箱。
4. 评审阶段(11月21日-11月30日):邀请专家对微课作品进行评审。
5. 公示阶段(12月1日-12月5日):公布评比结果,颁发奖项。
七、活动要求1. 微课作品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画面清晰,音质良好。
2. 微课时长控制在5-10分钟,格式为MP4。
3. 教师需在微课中注明姓名、所在学校、学科及联系方式。
4. 作品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3名,颁发证书及奖品。
2. 二等奖:5名,颁发证书及奖品。
3. 三等奖:10名,颁发证书及奖品。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九、活动总结1. 对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活动成果,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2. 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鼓励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 对活动中的优秀微课作品进行推广,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库。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获奖作品 水波荡漾

1.先考虑被遮罩层中的内容; 2.再考虑遮罩层中的内容; 3.最后设置遮罩动画。
应用遮罩
大胆实验 小试牛刀
初露锋芒 一展身手
【活动4一展身手】尝试创作文字遮罩动画, 为你的童年记忆写一个寄语。
分析: 文字是遮罩层,文字在上,文字不动; 矩形是被遮罩层,矩形在下,矩形运动。
结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都可以动 。
欣赏一:探照灯效果
1、探照灯效果演示
返回
2、分析探照灯效果 3、问题:在刚才的动画中,如果改变两层的
顺序,再利用“遮罩”效果,制作出的动 画会有什么改变?
返回
欣赏二:放大镜效果
1、演示放大镜效果
2、分析放大镜效果的源文件
返回
欣赏三:制作“MTV字幕”
1、演示 “MTV字幕” 效果
返回
返回
返回
图 图层效果
图 导入图片
4、选中“背景”图层的第1帧,按下Ctrl+Alt+C 快捷键复制该帧, 选中“被遮罩”图层的第1帧,按下Ctrl+Alt+V快捷键进行粘贴帧操 作。
5、选中“被遮罩”图层的第1帧舞台中的图片,按下Ctrl+B 快捷键将 图片打散,然后删除多余部分,保留水流部分图形,如图8-31所示。
导入图片4选中背景图层的第1帧按下ctrlaltc快捷键复制该帧选中被遮罩图层的第1帧按下ctrlaltv快捷键进行粘贴帧操5选中被遮罩图层的第1帧舞台中的图片按下ctrlb快捷键将图片打散然后删除多余部分保留水流部分图形如图831所示
第12课 水波荡漾
――“遮罩层”动画
一、引入
• 探照灯效果 • 放大镜效果 • 动态遮罩效果 • 百叶窗效果
关于举办赣州市第六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的通知

赣州市第六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一、活动参加对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
二、活动学科设置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小学美术。
(无需上传作品至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化学。
3.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小学语文、初中生物、高中英语、高中物理。
三、活动形式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现场说课+现场上课;2. “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和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现场无生模拟展示课+现场上课。
四、活动具体要求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活动要求。
(一)现场说课+现场上课1.活动内容:参加活动的教师依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选择一个课时内容作为活动展示内容,要求突出如何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2.活动方式活动开展分县、市两级进行。
(1)县级: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本辖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进行现场选拔,并择优推荐一名教师参加市级活动。
要求“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均有教师报名参加活动,县(区、市)电教室要对参加活动的教师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活动。
(2)市级:由市教育局负责,市电教馆组织实施。
市级活动分现场说课和现场上课进行展示,现场说课时间:10分钟以内,现场上课时间:一个标准课时。
说课和上课为同一个课时内容。
现场说课:参加活动的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现场说课,现场说课的前三名进入现场上课展示。
现场上课:进入现场上课展示的教师按原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现场上课。
活动第一名的教师将代表赣州市参加省级活动。
每位教师展示完毕,评委根据相关评分标准(见附表1,3)对每位教师现场评分,参加活动的教师最后得分为现场评委评分(占95%)和网络评委评分(占5%)之和。
2024年“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微课”评比活动旨在发现和推广优质微课资源,促进“微课”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活动地点:全国范围内三、活动组织机构和责任单位1. 主办单位:教育部2. 承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3. 协办单位:教育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四、活动内容和要求1. 评选范围:全国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源。
2. 评选内容:(1)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且贴近实际教学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多样且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3)教学视频是否清晰、流畅且有较好的声音效果;(4)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和创新性;(5)观看人数和收到的评价等因素。
五、参评条件和方式1. 参评条件:持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源应具备合法版权,内容无违法违规内容。
2. 参评方式:(1)教师可以通过个人或学校的教育平台上传微课资源,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参评材料。
(2)教育局可以推荐优秀教师和学校参评,需提供相关参评材料。
六、评选流程1. 评选报名:教师进行微课报名和提交参评材料。
2. 初评:由各地教育局组织专家进行初步评选,筛选出各地区的优秀微课。
3. 复评: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地区的优秀微课进行复评,筛选出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微课。
4. 终评: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微课进行终评,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七、奖项设置和奖励1. 奖项设置:(1)一等奖:10个(2)二等奖:30个(3)三等奖:60个2. 奖励:(1)获奖教师和学校将受到表彰,并获得奖金;(2)获奖微课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由教育部定期举办推广活动。
八、活动推广1. 活动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各级教育厅(局)和学校也要积极宣传。
2. 直播展示:在评选过程中,针对部分优秀微课进行直播展示,让更多教师和学生了解到优秀微课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讲课比赛方案

一、比赛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特举办本次信息技术课讲课比赛。
二、比赛目的1. 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4.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比赛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四、比赛对象1. 全体信息技术教师。
2. 对信息技术教育有浓厚兴趣的教师。
五、比赛内容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需提交一份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 课堂教学: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节课的授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
3. 教学反思:参赛教师需在课后撰写一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六、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2023年9月15日至2023年9月30日):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课堂教学设计。
2. 初赛阶段(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0日):组织评委对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评审,选拔出20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2023年10月11日至2023年10月31日):组织决赛,参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评委进行现场评分。
4. 成果展示阶段(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15日):公布比赛结果,举办颁奖仪式,并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七、比赛评审标准1. 教学设计(40%):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合理,教学过程完整。
2. 课堂教学(40%):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显著,课堂气氛活跃。
3. 教学反思(20%):反思内容深刻,总结到位,具有借鉴意义。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2名,颁发证书及奖金。
2. 二等奖:5名,颁发证书及奖金。
“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2篇)

“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在线学习方式。
为了进一步推广微课教学模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决定举办“微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主题:本次“微课”评比活动的主题为“创新教学,展示风采”。
三、活动目的:通过“微课”评比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创新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活动时间:本次“微课”评比活动将于XX年XX月举行,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五、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微课”相关资料和视频;2. 评审阶段:专家评审团将对参赛微课进行评审,并选出优胜者;3. 颁奖阶段:在颁奖仪式上,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向他们颁发奖品。
六、评选标准:1. 创新性:微课内容具有独特的创意和特色;2. 教学效果:微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3. 视频制作:视频制作精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1名,奖金XXX元;2. 二等奖3名,每名奖金XXX元;3. 三等奖5名,每名奖金XXX元。
八、活动宣传:为了提高活动知名度,我们将通过校园宣传、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微课”评比活动。
九、活动总结:在“微课”评比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活动。
十、活动保障: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将严格执行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
十一、结语:通过“微课”评比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激励更多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教学实践,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创新之旅的启航!“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2)一、评比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我区高效课堂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优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结合___市第___届微课大赛及___区第___届信息技术节活动,经研究,决定___开展___区___年微课评比活动。
“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微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易于消化的特点,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教学工具。
为了提高微课的质量,促进微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决定开展“微课”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的1.提高微课质量:通过评比活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微课的制作和教学实践,促进微课的质量不断提升。
2.启发创新思维:评比活动将鼓励教师们在微课制作中展现创新思维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3.分享优秀经验:通过评比活动,优秀的微课将得到展示和分享,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共享。
三、评选标准1.教学内容:微课内容是否准确、丰富、有针对性。
2.教学设计:微课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适应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
3.教学效果:学生对微课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4.创新性:微课是否创新并能激发学生兴趣。
5.教学技术与制作质量:微课的技术运用和制作质量。
四、评选流程1.征集阶段:通过广告宣传和网络平台征集教师上传的微课作品。
2.初评阶段:由专家评委组成初评小组,对收到的作品进行初步评选,评选出初选作品。
3.现场展示阶段:初选作品将在现场进行展示,同时,每个参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微课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
4.公示和投票阶段:将初选作品上传至评比网站进行公示和投票,参赛教师可将评比链接分享给他人,邀请他人来参与投票。
5.终评阶段:通过专家评委的终评,评选出最终获奖的微课作品。
五、奖项设置1.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荣誉证书。
2.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荣誉证书。
3.三等奖3名:奖金2000元+荣誉证书。
4.优秀奖若干名:荣誉证书。
六、活动宣传1.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校园广播宣传评比活动,并发布活动海报和宣传文案。
2.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培训等形式向教师宣讲评比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3.在教职工群、教研群、交流平台等教师互动平台上发布评比活动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参评对象
全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二、评选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评选内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参赛教师在小学课程范围内自选一节课,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10-15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2、评选要求
(1)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结构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多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
(3)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
文件格式:WORD。
(4)教材要求
参评教师必须将参评微课的教材封面、教材目录、教材内容拍成照片后一起压缩并上传。
三、报送时间
以设区市为单位,统一在2014年5月30日之前将作品发送至
四、奖项设置
大赛将按比赛成绩,根据省教研室有关要求设一、二、三等奖。
五、名额分配
个设区市按照以下名额报送作品:
选手名额:南昌4名、九江4名、抚州4名、吉安4名、赣州4名、宜春4名、上饶4名、新余2名、萍乡2名、景德镇2名、鹰潭2名。
六、其它事项
参赛教师可以登录到江西教研网上的文件通知里下载附件和表格。
网址:上传作品压缩件包括:教学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教学设计(WORD)、教材封面、教材目录、教材内容、附件。
:
参赛作品须是参赛者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
如发现抄袭现象,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为非盈利性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编辑、改编等。
联系方式:2 联系人:徐凡
附件:2014年江西省“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评选活动的通知参赛教师推荐表
“赣教杯”小学信息技术优秀微课比赛参评教师推荐表
参赛年级参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