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旗下千亿子公司抢先上市!产业链公司持续受益独角兽板块迎来巨变
买壳上市的例子

买壳上市的例子买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一家已经上市的空壳公司,从而获得上市资格。
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来说,更加快速和便捷。
以下是十个买壳上市的例子,以及对每个例子的详细介绍:1. 腾讯买壳上市: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但在1990年代初期,它还只是一家小型软件公司。
1999年,腾讯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深圳华强电子的空壳公司,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使得腾讯能够迅速获得资金和市场认可,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阿里巴巴买壳上市: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2007年,阿里巴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雅虎中国的业务,将其整合入阿里巴巴集团,从而获得了上市资格。
这一举动帮助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 美团买壳上市:美团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和生活服务平台之一。
2018年,美团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旭辉控股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使得美团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4. 滴滴出行买壳上市: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提供打车、顺风车、出租车、快车等多种出行服务。
2021年,滴滴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优步中国的空壳公司,成功实现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滴滴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市场认可,推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5. 拼多多买壳上市:拼多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电商平台之一,通过团购和分享的方式,提供低价商品给消费者。
2018年,拼多多选择了买壳上市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它通过收购一家名为拓普集团的空壳公司,成功完成了上市。
这次买壳上市为拼多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助力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6. 字节跳动买壳上市:字节跳动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拥有多个知名的移动应用程序,如抖音、今日头条等。
京东集团 控股(京东集团)

京东集团控股(京东集团)
京东集团控股(京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电商企业之一,成立于2004年。
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其创始人刘强东是中国电商的元老级人物之一。
京东集团控股旗下有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金融等多个业务板块。
京东商城是京东集团控股的核心业务,是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之一。
京东商城以其广泛的商品品类、优质的商品质量、丰富的促销活动和快速的物流服务而著称。
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消费者购物的首选平台之一。
京东物流则是京东集团控股的物流服务平台,为京东商城提供快速、可靠的物流配送服务。
京东金融是京东集团控股旗下的金融科技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京东金融的业务涵盖消费金融、支付清算、保险和财富管理等领域。
目前,京东金融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之一。
除了电商、物流和金融服务外,京东集团控股还涉足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
京东集团控股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方面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京东集团控股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包括推进智能供应链、数字化营销、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京东集团控股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之一。
京东集团控股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京东集团控股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助力中国经济的发展。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电商平台降本增效持续推进,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电商平台降本增效持续推进,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行业周报(20220822-20220826)[Table_Rating]增持(维持)[Table_Summary]◼ 周度核心观点:电商:电商平台降本增效持续推进,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京东集团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收入2676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经营利润38亿元,去年同期仅为3亿元;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6%上升为3.4%;年度活跃用户数增加9.2%至5.8亿人。
美团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0.58亿元,同比环比皆扭亏为盈;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实现9.2%的收入增长,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9.7%至83亿元,经营利润率提高至22.5%;活跃商户数也创下历史新高增长至920万。
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延续今年以来的常态化监管思路,未来或将提振市场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同时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有序发展、竞争格局趋于良性及多元化、各电商平台回归初心,聚焦主业。
建议关注: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美团。
传统零售:线下零售渠道逐步复苏,上半年龙头表现优于行业。
我们推算1-7月份线下社零总额同比降低1.5%,2022H1线下社零总额同比降低2.22%。
细分渠道来看,1-7月线下超市、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4.1%、4.6%,百货店、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减少7.4%、2.3%,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从个股龙头公司来看,红旗连锁、永辉超市整体业绩改善明显,永辉2022H1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提升4.07%,同店同比上升4.2%;红旗2022H1实现营收48.83亿元,同比提升7.64%,均优于行业表现。
线下传统零售行业短期受益于客流量逐渐恢复与各地发放消费券的刺激,中长期来看,社区团购等行业负外部因素影响减弱叠加龙头公司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壁垒是未来平稳发展的主逻辑。
建议关注:永辉超市、家家悦、红旗连锁。
黄金珠宝:需求补释放及金价上行驱动黄金珠宝7月实现强劲增长。
京东商城提前启动IPO背后

龇
电商企业扎堆上市 , 是—件投行 、 企业 、 V C和美国市场投资者都喜闻乐见的事。 冯林则指出,电商类企业上市,是 V C 退出的最直接途径 ,也是企业 的最优先选
择 。对于想海外上市的企业 ,上市并不难 ,
弟
30 2 (0 0 7,
I
的赢利梦想或许 不仅 寄托于 电
亦引来颇多猜想——为何提前 上市 , 估值
是否合理?综合多位业 内人 士意见可知 ,
京东商城宣称 c 轮融资时估值已经是天价 ,
这个体量下很难再做 D轮融资,只能直接 上市。如果 c轮 的钱不 够支撑 到 2 1 年 , 03
京东商城只能提前上市。
与此同时,市场还有凡客诚品将上市 、 拉手网上市的消息。中概股最坏时刻 已经
京 东 商 城 为 何 想 提 前 上 市?
9 8E,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 月 l 在新浪微博上,转发京东提前上市的新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 中心分析师冯林指 出:“ 越是大额的投资,其投资者开出的条
件相对越为苛刻。京东 c 轮融资的估值 已 经达到 1 亿美元 , 1 3 0 这个体量很难再进行 D
轮融资,在 尚未盈利 以及融资环境趋劣 的 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则认为 ,京东商 城 c轮 1 亿美金融资 4月份才完成 ,其近 5 两三年才大规模投资主要在仓储物流,也 就是说至少两年内京东并 不会缺钱。京东 提前上市令人怀疑,但如果提前上市,背
并评论 : 下周我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某个 情况下 , “ 尽快上市是最佳选择。 ”
林认为 ,京东去年的规模和当时的新 蛋网
此前的上市时刻表,京东商城应该在 21 03 年上市 ,为何提前 E 市?
京东金融a轮(京东金融a股上市)

京东金融a轮(京东金融a股上市)
京东金融a轮——京东金融a股上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京东金融作为一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成立于2013年,其产品和服务覆盖了众多金融领域,包括互联网消费金融、小额贷款、保险、基金、股票等。
2016年,京东金融完成了A轮融资,融资规模达到了数十亿元人民币。
这次融资的投资方包括了中国人寿、嘉实基金、红杉资本、软银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这也为京东金融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6月1日,京东金融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首家以IPO方式登陆A股市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此次上市,京东金融发行了1.25亿股股票,发行价格为33.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1.88亿元。
该公司的股票代码为“JDDJ”,上市后成为了市值数百亿元的互联网金融巨头,标志着京东金融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京东金融的上市,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国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实力。
随着京东金融不断的发展壮大,它将继续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京东跨界,万变不离其宗

手机阅读本文
上个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2017 中国 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成立于 2013 年的京东金 融以 76.9 亿美元的估值位列第十五位。而在京东金 融成立前一年,京东云建立。
刘强东曾经这样描述京东的战略:“未来几年, 京东集团将聚焦在三个领域进行开拓。这三个领域 是电商、金融和技术: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 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正在申请的京东保险;技 术以云技术和京东智能为主,这几个业务都是高度 相关的。”在京东面向第二个十二年的战略规划中, 明确了京东将全面走向技术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将过去十二年以传统方式构 筑的优势全面升级。金融、技术在京东发展战略中 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京东布局云计算、AI 等技术业务,是为了构建 更加智慧的零售生态。京东强调智慧供应链,智能 门店、无人门店,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AI、生 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支撑,包括京东金融背后也 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服务。有了技术,供应商可以 更加精准备货、精准营销,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购物, 传统零售开始变得智慧。在刘强东构想的“无界零售” 蓝图中,目前大部分人的工作完全可以用“人工智 能 + 机器人”的方式解决,利用技术优化零售的成本、 效率和体验,彻底重构零售中人、货、场的分布和 组合,打造真正的无界零售。这就是技术之于京东 的意义。
从 2004 年成立开始,京东在互联网零售领域 不断深耕,发展到今天,成为仅次于 BAT 的存在。 同样是做平台,京东和阿里巴巴有本质的区别。京 东习惯自称是中国最大的零售商。或许,在京东的 眼里,阿里并不是一家零售商。如果细致分析,阿 里是典型的互联网公司,是大数据公司,这点和京 东有本质的不同,京东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零售商, 零售是它的灵魂。
▲
科技股利好频现站风口!机构重仓科技股 或将走出10倍龙头!名单

科技股利好频现站风口!机构重仓科技股或将走出10倍龙头!名单3月9日,沪弱深强格局再现,题材股活跃,芯片、5G、小程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半导体、网络安全等科技板块集体走强。
最新消息面3月6日,相关负责人回应“独角兽”回归A股。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受科技类“独角兽”企业实施IPO“即报即审”,当下市场青睐新经济、高成长等科技类股,优质公司将迎来重估。
逾84亿资金抢筹科技股或将走出10倍龙头!据越声理财统计,截止今日收盘,超过84亿主力资金布局科技板块,有131只个股获得超千万元的资金抢筹。
其中,最受主力资金追捧的是京东方A,以8.05亿的大单净流入独霸榜首。
紧随其后的是5G龙头股中兴通讯,获得超过5亿的大单净流入。
此外,亨通光电、赢时胜、苏宁易购、三安光电、中天科技、恒生电子、海康威视等17只个股均获得超亿元的主力资金抢筹。
3月9日大单净额超5000万元的科技股:21只科技股业绩翻倍从目前已披露2017年报或业绩快报来看,有139家与科技相关的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21家更是实现净利润同比翻倍。
2017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的科技股:机构扎堆看好25股从机构评级情况来看,近一个月内有25只科技股获得5家或以上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积极看好的评级。
其中,晶盛机电、星网锐捷、光迅科技等3只科技股更是获得10家或以上机构扎堆看好,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获得5家或以上机构看好的科技股:汇金证金等机构持仓股从机构持仓情况来看,汇金、证金等机构持有9只科技股。
其中,新进了中光防雷44.26万股,持股市值973.28万元。
而持股数量最多的是大华股份,持有6699.87万股。
明细如下:后市展望某私募人士认为,从沪指的技术形态分析,沪指的MACD指标已经在底部交叉,技术指标上存在反弹的要求。
短期市场还在事件的发酵之下,市场的运行趋势仍以多做为主,做多的主线依旧集中在受到政策预期的品种上,包括工业互联网、独角兽概念股、环保、5G通信、半导体芯片等品种!(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同花顺,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
2021年以来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2021年以来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以下是2021年以来的一些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
1. 亚马逊(Amazon)收购氢能源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2021年1月,亚马逊宣布将收购加拿大氢能源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的一部分股份,以推动其在氢燃料电池技术和
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
2.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运动健康公司Fitbit:2021年1月,Alphabet宣布收购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制造商Fitbit,以扩大
其在运动健康领域的业务。
3. 物流巨头菜鸟网络集团收购港口物流公司中集集团:2021
年3月,菜鸟网络集团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集集团
旗下的物流公司中集航洋,以加强其在全球物流网络的布局。
4. 美国食品巨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饮料品牌Bai Brands:2021
年5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收购功能性饮料品牌Bai Brands的
所有权益,以扩大其在健康饮料市场的份额。
5. 装修服务平台喜马拉雅宣布全资收购瑞典家居公司Ellos:2021年6月,喜马拉雅宣布以1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瑞典
家居公司Ellos,以加强其在家居装饰和家居用品市场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案例仅为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收购案
例并未列举。
此外,由于市场状况的变化和新的收购交易的发生,以上案例中的部分细节和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东旗下千亿子公司抢先上市!产业链公司持续受益独角兽板块迎来巨变
据报道,京东健康已顺利通过聆讯,获准在港上市,目标估值为290亿美元,目标集资额达40亿美元,料于12月7日或8日上市。
部分现有股东、主权财富基金及长线基金投资者均有意成为基石投资者,合共高达10亿美元。
据了解,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旗下唯一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集团,将依托京东集团的各项能力和资源优势,在现有医药零售、医药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四个业务版块基础上,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布局。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户就医习惯发生重大改变,线上购药、问诊的频次急速上升,互联网医疗在C端渗透加速。
京东健康平台承载的在线问诊量在疫情之前是5万次/日左右,疫情期间飙升到15万次/日。
即使在疫情基本阻断的当下,仍然维持了10万次/日的水平。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表示,疫情将诊疗线上化的市场教育时间缩短了5-10年。
业内人士表示,京东健康的战略是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
要通过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打造了一个“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同时自身强大的供应链和技术优势,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其他参与者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各种成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到整个
医药行业,甚至指导供应链的生产,提升整个医药行业的效率,相关合作公司或将持续受益。
相关公司方面,独角兽板块显示,
东华软件:与京东签订关于共同开展互联网医、药产业闭环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京东药品入驻公司云诊所平台。
与阿里在健康乐、健康乐云诊所、未来医院方面合作,与腾讯、九州通合作开发医院处方外流信息共享平台及药品配送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
东小店邀请码
东东来啦邀请码
芬香邀请码,芬香解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