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技巧
(完整word版)中考古诗词鉴赏10类题型答题技巧归类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归类一、诗歌形象类: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举例】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高洁傲岸的形象。
(如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苏轼)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岑参)答题示例1、人物形象【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步骤①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世俗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③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事物形象【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①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比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③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3、景物形象【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步骤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③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引言古诗鉴赏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试卷中。
掌握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古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和相关的答题技巧,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填空题型填空题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填空题中,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填写合适的字词。
为了做好填空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语境;- 根据语境和诗句的特点,推测合适的字词;- 注意排除一些不符合语义和语法要求的选项。
二、选择题型选择题也是古诗鉴赏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为了做好选择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通读全文,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答案;- 根据诗句和语言特点,选择最符合诗意和语境的答案。
三、解答题型解答题是古诗鉴赏中较为复杂的题型,需要同学们对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
为了做好解答题,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技巧:- 细读全文,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句的意思和修辞手法;- 运用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诗歌进行思考和解读;- 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独立的表达和写作。
结论初中古诗鉴赏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通过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同学们可以提高在古诗鉴赏中的表现和成绩。
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不断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和背景知识,对于更好地鉴赏古诗也非常有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答题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024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相关推荐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一)“诗眼”炼字型(二)名句赏析型(三)表达技巧型(四)语言特色型(五)情感赏析型●答题技巧●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示例2: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失”字更好。
“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整理(共六大考查类型)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归纳一、意象意境类1.分析诗歌意象型(景物形象)提问方式①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②诗中某一意象有什么特点?象征了什么品格。
【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特点+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答题模式】诗歌描绘了的意象。
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或品格。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下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意象?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答案示例诗歌描绘了竹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意象(步骤一)。
诗人通过描绘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竹的意象(步骤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媚权贵,不迎合时俗的刚劲品格。
(步骤三)2.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公式:什么意象+意象组合成什么画面+表达诗人的什么情感【答题模式】①诗歌描写了意象;②营造的氛围,组成一幅的画面;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和思考。
【答题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二、思想感情类3.分析主旨(情感)型题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这首诗寄托怎样的的情怀?答题格式:(1)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2)展现了……的画面,(3)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完整版)初中古诗词解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版)初中古诗词解读常见题型及答题
技巧
一、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初中古诗词解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题型,提升解诗能力。
二、常见题型
下面列举了初中古诗词解读中常见的题型:
1. 辨析诗句:要求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
2. 理解意境:要求根据整首诗句的表达,把握其所营造的意境或情感。
3. 感悟主题:要求归纳出诗句所表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4. 解释修辞:要求理解和解释诗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5. 分析蕴意:要求通过阅读和理解诗句,挖掘其中的深层意义和蕴意。
三、答题技巧
初中古诗词解读题型的答题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注意关键词: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例如“主题”、“意境”等,有助于准确理解题目要求。
2. 分析全文:不要只看单个句子,要将整篇诗句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把握整个意义。
3. 注重上下文:通过理解上下文,可以更好地把握诗句的含义和意图。
4. 注意修辞手法:时刻关注诗句中可能出现的修辞手法,如隐喻、拟人、对偶等,这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深层意义。
5. 多角度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诗句的意义,可以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解读可能性。
6. 练积累:通过多做练题和阅读更多的诗词,积累经验和提高解诗的能力。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初中古诗词解读的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提高你的解诗能力。
祝你学业进步!。
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课件(28张ppt)

三、主旨情感类
▪ [题目形式] ▪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
的氛围? ▪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 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 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 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 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 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 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 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 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二、名句赏析类
▪ [题目形式] ▪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该如何理解? ▪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
请分析原因。 ▪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
理?
[应对策略]
▪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 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 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 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 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 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 启示和思考
中考古诗词鉴赏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品味炼字类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 什么字?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应对策略]
▪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解答时 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 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答题时不能 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 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 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 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 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学时间:2017.7.26
教学目标:1.读通古诗词,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大意。
2.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题型及答题技巧。
3.体会作者感情。
重难点: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题型及答题技巧。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六种: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
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炼字类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
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
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
[答题格式:]
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断”字在句中是隔绝的意思,准确地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表达了诗人思家的思想感情。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诗句有三种类型:1.写景;2.抒情;3.言理。
如果是写景:诗句描绘了xx的优美景致,景致优美,让人心怡;
如果是抒情,诗句借景抒情,表达了xx的思想感情,情真意浓;
如果是哲理,诗句蕴含了xx的哲理,给人的启示和思考等。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的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烘托了诗人……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手法,全诗主要写出了……(诗句内容解说),抒发了……情感。
本句或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地写出了……(诗句解说即字面含义),表达了诗人……情感。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
解析:
这两句诗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为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向人们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答:诗句形象的描写了沉掉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的景象。
蕴含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题目形式]
(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应对策略]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运用典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烘托渲染等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记叙;
(4)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抒情和间接抒情。
[答题格式]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表现了……内容,抒发了……的思想感情或揭示了……的道理。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表现手法类试题,要求赏析三、四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修辞的角度”,这两句写白雪盼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花比作“飞花”,是比喻,然后再说出这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案: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 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第二课时:
[题目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找诗歌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常见意象: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忧伤。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答题格式:]
这首诗描写了……的景象,抒发了……的感情。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
叮叮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问题: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叮叮”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房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意对即可)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夜晚的滴水声、月光和秋虫鸣叫的画面,抒发了思妇独守闺房的寂寞和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题目形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
描述画面其实就是创造性地合理想象的翻译句子。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
[题型示例]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
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