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印刷工艺流程是指将设计好的印刷品制作成成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
以下是对印刷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首先,印刷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和准备工作。
设计师根据客户要求和印刷品的用途设计出印刷品的布局和图案,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字体,并确定印刷品的尺寸和格式。
同时,制版人员根据设计稿的要求制作出印刷版,并将文字和图像转化为可印刷的形式。
接下来,印刷的第二步是准备印刷版和印刷材料。
制版人员将制作好的印刷版固定在印刷机上,并添加适当的墨水或颜料。
印刷材料通常由纸张、塑料薄膜或金属等材料组成,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然后,印刷的第三步是进行印刷操作。
印刷机通过一系列的运转和压力作用,将制版的花纹、文字和图像转印到印刷材料上。
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印刷工人需要控制好印刷机的速度、压力和墨水的用量,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印刷的第四步是进行加工和处理。
印刷完成后,印刷材料需要进行后续的处理工艺,例如切割、折叠、胶装等。
这些工艺可以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以实现最终成品的形态和功能。
最后,印刷的第五步是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印刷品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印刷品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印刷品不受污损和损坏,并方便运输和销售。
总结来说,印刷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和准备、制版和印刷、加工和处理、质量检验和包装等几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并与其他步骤密切配合,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印刷工艺的发展对于印刷行业的发展和印刷品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印刷流程及工艺范文

印刷流程及工艺范文印刷是一种将图像或文字传输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技术。
它是通过印版或印刷网来实现的,使用不同的工艺和流程可以产生各种效果和质量的印刷品。
下面将介绍印刷的一般流程及常见的印刷工艺。
1.设计与准备阶段:2.制版阶段:在印刷之前,需要制作印版。
印版是一种带有图像和文字的表面,通过将油墨转移到印刷底纹上,将图像和文字传输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制版可以使用多种技术,如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平版印刷是最常见的印刷方法之一、它使用一块平面的印版,图像和文字部分留在印版上,其他部分则被腐蚀掉。
油墨被应用于印版上的图像和文字部分,然后通过压力传输到纸张上。
-凹版印刷使用凹型的印版,图像和文字被蚀刻在印版的凹槽中。
油墨被涂在凹槽上,然后通过压力传输到纸张上。
凹版印刷常用于印刷高品质的书籍、画册和包装。
-丝网印刷使用具有网格的印刷网,油墨通过网格传输到纸张上。
丝网印刷常用于印刷T恤、海报和标志。
3.印刷阶段:一旦印版制作完成,就可以进行印刷。
印刷过程通常使用印刷机进行,根据所使用的印刷工艺的不同,印刷机可以有多个工作部分。
-平版印刷机包括墨水滚筒、印版滚筒和压力滚筒。
其中墨水滚筒将油墨应用在印版上,印版滚筒传输油墨到压力滚筒,再通过压力传输到纸张上。
-凹版印刷机包括墨室、印版滚筒和压力滚筒。
其中墨室将油墨铺开在印版表面,印版滚筒传输油墨到压力滚筒,再通过压力传输到纸张上。
-凸版印刷机包括油墨盘、印版滚筒和压力滚筒。
印版滚筒涂上油墨,通过压力滚筒将油墨传输到纸张上。
-丝网印刷机则使用带有网格的丝网,油墨通过网格传输到纸张上。
4.后期加工: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观感。
后期加工可以包括折页、烫金、覆膜、裁切、包装等。
-折页是将纸张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折叠,以创建所需的形式和结构。
-烫金是使用金属箔或热印刷箔在印刷品上添加金属装饰,以增加视觉效果和质感。
-覆膜是将一层薄膜覆盖在印刷品表面,以增加光泽、保护和增强颜色效果。
印刷厂工艺流程

印刷厂工艺流程1. 设计和准备:在印刷过程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印刷品的尺寸、颜色、图案等要素,并进行必要的版式设计和调整。
设计和准备:在印刷过程开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印刷品的尺寸、颜色、图案等要素,并进行必要的版式设计和调整。
2. 制版:制版是将设计好的文件转换成可用于印刷的版面的过程。
常见的制版方式包括胶印制版、凸版制版等。
制版:制版是将设计好的文件转换成可用于印刷的版面的过程。
常见的制版方式包括胶印制版、凸版制版等。
3. 印刷:在制版完成后,将版面放入印刷机进行印刷。
印刷机根据设计要求和印刷品的特点,添加相应颜料和墨水,将图案、文字印刷到印刷品的表面。
印刷:在制版完成后,将版面放入印刷机进行印刷。
印刷机根据设计要求和印刷品的特点,添加相应颜料和墨水,将图案、文字印刷到印刷品的表面。
4. 后期处理: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工作。
这包括切割、折叠、压痕等工艺,以及必要的装订、装裱等步骤。
后期处理: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工作。
这包括切割、折叠、压痕等工艺,以及必要的装订、装裱等步骤。
5. 质量检验:在印刷的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印刷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质检人员会对印刷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图案准确性、颜色一致性等。
质量检验:在印刷的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印刷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质检人员会对印刷品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图案准确性、颜色一致性等。
6. 包装和交付:最后,印刷品需要进行包装,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交付。
包装通常会选择适合印刷品保护和运输的方式,以确保印刷品在交付过程中不受损。
包装和交付:最后,印刷品需要进行包装,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交付。
包装通常会选择适合印刷品保护和运输的方式,以确保印刷品在交付过程中不受损。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印刷厂工艺流程,每个印刷厂可能根据其特定的产品和工艺流程进行微调和调整。
印刷工艺及印刷流程

印刷工艺及印刷流程
印刷工艺:
1、铜版纸印刷:广泛用于印刷书刊、杂志、商标、样张等,其特点
是速度快、效果好、印刷精度高。
2、凹版印刷:分为热凹版印刷和冷凹版印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印
刷工艺,适合用于印刷彩色图片、图样、标识、说明书等。
3、柔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刷有高要求的画册、名片、明信片等。
印刷流程:
1、准备:将原稿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准备好铜版纸、精装纸等材料,并检查版面文件的正确性和质量。
2、制版:根据原稿,将设计稿分割成相应的版面,然后将版面数据
转换成一定精度的网点位图,最后将网点位图转换成凹版,用于印刷。
3、印刷:根据准备好的凹版,将纸张放在印刷机上,然后将印料和
纸以一定压力和速度压入凹版,印刷出指定图案。
4、检查:对所印出的图案进行检查,确保图案没有缺陷。
5、成品:经过上述印刷流程,成品就可以完成,并可以交付客户。
印刷制作完整工艺流程

印刷制作完整工艺流程印刷制作是指将图文信息以印刷方式制作成各种印刷品的过程。
印刷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稿设计、排版和印刷三个主要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稿设计原稿设计是印刷制作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印刷品的整体效果。
原稿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印刷品的尺寸和形状:根据印刷品的用途和需求,确定所需的尺寸和形状,如册页、海报、包装盒等。
2.设计图文内容:根据印刷品的主题和目标受众,设计相应的图案、文字和配色方案等。
3.确定印刷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印刷材料,如纸张、油墨、涂料等。
第二步:排版排版是将设计好的原稿按照一定规则、顺序和布局整理成版面的过程。
排版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制定排版方案:根据原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排版方案,如单页面排版、多页面排版等。
3.图片处理:对需要印刷的图片进行处理,如裁剪、调整分辨率、色彩校对等,以适应印刷的需求。
4.页面布局:按照设计要求将文字、图片等元素进行合理布局,调整版面的空白和间距。
第三步:印刷在排版完成后,印刷是将设计好的版面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的环节。
印刷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环节:1.装版:将排版好的版面制作成可以放入印刷机的版,主要有传统版材(如胶印版、凹版)和数字版材(如CTP制版)两种方式。
2.墨色调配:根据设计要求和印刷材料的特性,调配适当的墨色,以确保印刷出的效果准确、饱满。
3.印刷操作:将装好版的印刷机调整好,根据印刷需求进行印刷操作,如调整印刷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
4.后道加工:印刷后的印刷品还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如裁剪、折页、覆膜等,以达到最终的成品效果。
总结:印刷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包括原稿设计、排版和印刷三个主要环节。
在原稿设计阶段,确定印刷品的尺寸、形状和材料,并设计图文内容。
在排版阶段,将设计好的原稿按照一定规则整理成版面,包括文字处理、图片处理和页面布局。
在印刷阶段,将排版好的版面通过印刷机进行印刷,包括装版、墨色调配、印刷操作和后道加工。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是印刷品加工的过程,包括设计、制版、印刷、装订等多个环节。
下面是常见的印刷工艺流程:
1.设计:印刷品的设计是整个印刷工艺流程的第一步,包括内
容策划、版面设计、图文处理等。
2.制版:制版是将设计的印刷品转化为可供印刷的版面的过程。
传统的制版方式包括胶片制版和油墨制版,现代的制版方式则采用电子制版技术。
制版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
3.印刷:印刷是将印刷版上的图文信息传递到印刷材料上的过程。
常见的印刷方式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数码印刷等。
不同的印刷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需求。
4.后道处理:印刷后的印刷品需要进行后道处理,包括校对、
折页、裁切、贴膜、烫金、压纹等。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提升印刷品的装饰效果和质量。
5.装订:装订是将印刷品的多张印刷单张装订成册的过程。
常
见的装订方式包括钉装、胶装、骑马钉装、烫金钉装等。
不同的装订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印刷品和需求。
6.包装:包装是将印刷品进行统一包装,以保护印刷品的质量
和完整性。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塑料封套、纸盒包装、胶带封装等。
7.品检:印刷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品检,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品检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质量抽样检验等。
8.发货:完成印刷品的全部工艺后,将印刷品打包并发货给客户。
印刷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

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印刷工艺是指通过印版、墨盒和印刷机等设备,将图文信息快速、高效地转移到纸张或其他载体上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印刷工艺流程:2.制版:设计好的图文内容需要通过制版工艺转化为印版。
传统印刷中使用平版印刷,即将图文内容刻写在金属或橡胶版上。
现代印刷中多采用数码制版,通过数字技术将图文内容转化为电子文件,并通过激光烧蚀或者喷墨技术生成印版。
3.墨盒调配:根据设计师对颜色的要求,印刷工厂要调配适合的油墨。
传统印刷中,印刷工人会根据油墨配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颜色来调配墨盒。
现代印刷中,墨盒调配由机器完成,可以根据颜色数字代码精确调配出所需颜色。
4.上墨:墨盒调配好后,需要将墨盒倒入印刷机的墨池或墨斗中。
墨盒会通过墨辊传送至印版表面,以便与纸张接触和传输。
5.印刷:印刷工人将需要印刷的纸张放在印刷机上的进纸装置上,印刷机通过机械传动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纸张上。
印刷机通过套准装置,保证印刷品在纸张上的位置准确无误。
印刷机按照预设好的速度、压力和间隙进行连续的印刷操作。
6.干燥:印刷完成后,印刷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传统印刷中,印刷品会自然晾干,但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现代印刷中,可以使用热风或红外线烘干设备来加快干燥速度。
7.后处理:印刷品经过干燥后,需要进行后处理操作,如裁切、翻页、装订等。
印刷品的后处理方式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如折页工艺、压线、烫金等,来决定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外观。
8.质量检测:印刷品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检查对印刷品的印刷效果、色彩准确性、版面位置的正确与否等。
如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9.包装和交付:印刷品通过包装操作,将其整齐地堆叠或装入相应的包装盒、袋等容器中。
然后,按照客户要求,分批次或整批次交付给客户。
总结:印刷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制版、墨盒调配、上墨、印刷、干燥、后处理、质量检测和包装交付等环节。
各个环节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以确保最终印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印刷的工艺流程

印刷的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是一种制作图像、文字或其他物质的方法,通常是将油墨或颜料应用于纸张或其他材料上。
印刷工艺流程是指从设计到最终成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下面是一般印刷工艺的流程:
1. 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印刷品的设计。
这包括确定颜色、图像和排版等。
设计师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并将设计文件保存为特定的格式,以便在后续步骤中使用。
2. 制版:在制版阶段,设计文件被转化成印刷所需的版面。
常见的制版方法包括胶印、凹版、凸版和柔版印刷。
通过制版,设计图案被转移到金属版或橡皮版上。
3. 印刷准备:在实际印刷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纸张、混合油墨、调整印刷机器等。
一台印刷机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调试,以确保最终的印刷效果符合预期。
4. 印刷:一旦准备工作完成,印刷过程就开始了。
印刷机器上的版面会被涂上油墨,然后将纸张或其他印刷材料放置在版面上,通过压力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5. 后加工: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加工工序。
这包括裁切、装订、覆膜等。
在后加工过程中,印刷品被整理成最终的形态,以便快递给客户或销售.
总的来说,印刷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制版、印刷准备、印刷和后加工等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精心设计和精细操作,以确保最终的印刷品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工艺不断演变,但以上流程仍然是印刷行业的基本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菲林输出
现在的输出中心大部分采用方正PSPNT网点分色输出系统,也有一些采用 哈利昆或是以色列的赛天使等系统,它们都支持postscrit打印机描述文 件,也就是后缀名为.ps的文件。目前较流行的设计软件Photoshop、 Pagemaker、CorelDRAW、Illustrator等都支持PS打印。而像方正书版、 维思、飞腾等一些方正软件所生成的s2、ps2、ps文件,只能用pspnt输 出,其他输出系统不支持。其他还有一些像Word、WPS2000等文字处理软 件,理论上同样可以生成PS文件,并且可以输出菲林,但实际上印前输 出都要进行诸如拼版、加套准规线、裁切线等一些处理,而Word、 WPS2000等软件在这方面却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对于彩色稿,做好后再进 行后期加工,将会给印前输出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所以,要尽量选用 专业设计、排版软件。
(3)、单色黑与四色黑 通常印刷品的黑色文字部分都必须采用单色黑, 不可以采用四色黑。 单色黑,指K100,C0,M0,Y0
四色黑,指K100,C100,M100,Y100(如果印刷 套准线自制的话,就应该选择4色黑,不过通常由 菲林输出时自动添加,无需人工完成。)
输出菲林前必须检查出版物文件内的黑色文字,特别是小 字,是不是只在黑版上有,而在其他三色版上没有出现。 如果出现,则印刷出来的成品质量会打折扣,由RGB图形 转为CMYK图形时,黑色文字肯定会变为四色黑。除非特殊 指定,必须将其处理一下,才可输出菲林。
经处理后符合印刷工艺要求的四色片
3、出血位与拼版
印刷术语“出血位”。出血是在成品切 边的时候起作用的,切纸不可能是一张 一张切的,纸张虽已经过推齐,但事实 上不可能都很齐,在切的过程中,可能 导致每张纸所切的边缘位置都不一样, 如果没有出血,会因切多了纸而丢失内 容,切少了纸而会出现白边。出血是为 了防止裁纸误差出现白边。
模拟打样和数字打样的区别:模拟打样需要晒版后才能打样,数字 打样无需这些;模拟打样与印刷过程是一致的,胶片、PS版和纸 张都是相同的,因此可靠性高,数字打样的可靠性与打样和制版 所用文件是否一致有关。人为因素对模拟打样的影响很大,同一 张菲林打出的样可能都不完全一样,数字打样是自动化成像,比 较稳定。模拟打样与印刷所用的油墨一样时,两者色彩基本能保 持一致,但一般数字打样的色域要比印刷色域大,因此体现的色 彩更丰富、更鲜艳,这使印刷难以还原,特别是对于单色机和两 色机。
下面列举出主要成色的圆形网点 样图:
10%与90%
20%与80%
30%与70%
40%与60%
45%与55%
50%
2、专色与叠印
(1)、专色 A、什么是专色 一般情况下,采用C、M、Y、K以外的彩色油墨进行印刷, 我们就称之为专色。 B、为什么要用专色印刷 ●对于少于四色的印刷(又称套印) ●因为CMYK色域的限制,对于CMYK无法叠加出的效果,一 般也采用专色印刷。 例如:混进金色、银色的色彩。
传统打样又称模拟打样或机器打样,它是利用打样机的圆压平方 式和慢速度印刷来模拟印刷的图像再现效果。和传统印刷一样, 它是把具有调幅网点的四色胶片分别晒成四张PS版,然后用油墨 在纸张上进行四色叠合套印,形成彩色样张。 数字打样,它不是用油墨在正式印刷的纸张上印刷样张,而是用 其他颜料在合成材料载体上印样,它们只是打样的代用品。模拟 打样通过胶片生产,数字打样直接通过数据文件打印。数字打样 系统包括喷墨技术和激光技术等打样系统,其中激光技术比较普 遍,它对于颜色的还原性比较高,只是层次方面较差些,但是如 果使用由德国一家公司开发的bestcolor软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还可以模拟印刷的网点效果。
拼版版式一般分为正反版、自翻版和天地翻。 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一般 是单面印刷或是一套版印刷一面。 自翻版: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自翻版,双面印刷共用一套版,翻纸不换 版。 天地翻:就是上下自翻版,A上B下共排一块版,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 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弄清自翻版和天地翻首先要清楚胶印机纸张走向。
的不 网同 线纸 (张 网印 目刷 )时 数通 常 采 用
加网角度
在四色印刷工艺中,常用的网点角度有15度、 45度、75度、90度四种,其中画面的主要色调 黑采用45度,黄色采用90度为好,红用75度, 青15度。但这些角度并无固定的限制,可依需 要的不同而作改变。
不同网点形状的印刷效果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一个完整的印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印前、印 中、印后。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图文输入、设计、制 作、处理、排版、拼版、出片、制版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 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 裁切、 烫金银、凹凸、裱纸、上光、模切、压痕、成 品切纸、装裱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菲林输出步骤
5、印前打样
打样是模拟印刷以检验制版阶调与色调设置是否良好的方法,将 误差及应达到的标准提供给制版,作为修正或再次制版的依据。 打样为印刷的墨色、墨层密度及网点扩大数据提供参考样张,并 作为编辑校对的签字样张。因此,打样是制版与印刷之间的桥梁, 在印刷工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打样分为传统打样和数字打样两种。
一般胶印机的咬口为1厘米,所以左右翻能保证印刷成品为正常 大小,而上下自翻版因为需占用两边共2厘米咬口,所以成品规 格要小一些,这是在设计制作时必须注意的。例如一个16K印刷 品,它的成品要求210×285mm,加出血后为216×291 mm,拼成 4K版432×582 mm,而4K纸的最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mm,从 而看出拼成左右4K版后再加上1厘米咬口没有超出纸张尺寸,可 以正常印刷。而一个长条8K印刷品,如果它的成品要求为 210×570 mm,加出血后216×576 mm,拼成上下自翻4K版为 432×576 mm,如果再加上两边咬口共2厘米,已超出4K纸的最 大开料尺寸为444×595 mm,所以不能印刷,这就要求我们在设 计制作时要同客户讲清楚后,通过缩小成品尺寸和出血位才能 达到印刷要求;如果拼对开版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一般出血线都是留3毫米,但不是绝对的,也可以留出5毫米,这由纸 张的厚度和印刷的具体要求决定。留出血线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美观,便 于印刷。 因此,出血就是把内容再多做出3毫米,虽然多做的3毫米内容将被切掉, 但避免了多切或少切而产生的问题。
拼版是指将要印刷 的页面按其折页方 式的页码顺序排列 在一起,把所需的 各个图像、文字、 底纹、花边等,按 版式设计要求和印 刷条件,拼在一副 对开、三开或四开 的版面上。其大小 由印刷幅面及印刷 纸张的大小来定。
公式为: 成色
(3.14*r2)÷L2 =
鉴别5成以内网点的成数,是根据对边两黑之间的空隙能 容纳同等黑网点的颗数来辨认的。即在对边的两颗黑网点 之间的空隙内,能放置三颗同等大小的黑网点,就是1成 的网点;若在两颗网点间的距离内,能容纳两颗同样大的 网点,称为2成网点;如果在两颗网点间能放1.5颗同等 大小的网点,叫做3成网点;要是在两颗网点之间能容纳 1.25颗同样大小的网点,就称为4成网点;倘若在两颗网 点之间能容纳1颗同样大小的网点,也就是说单位面积内 黑点与白点各占一半,即是5成网点。而5成以上网点的判 别,则是以对边两白点之间能容纳多少同样大小的白点来 衡量的。从网点排列规律来看,两白点间距内所容的网点 数,正好6成与4成相同;7成与3成相同;8成与2成相同; 9成与1成相同。
加网线数
加网线数一般称为挂网精度,挂网精度越高,印刷成品就越精美,它 与纸张、油墨等有较大关系。如果在一般的新闻纸(报纸)上印刷挂 网目高的图片,那么,该图片不但不会变得更精美,反而会变得一团 模糊,惨不忍睹。所以,输出前必须了解印刷品所用的印刷用纸,再 决定挂网的精度。 常用纸及挂网目:进口铜版纸或不干胶:175~200线;进口胶版纸: 150~175线;普通胶版纸:133~150线;新闻纸:100~120线。以此 类推,纸张质量越差,挂网目就越低,反之亦然。
(2)、叠印
下面是关于叠印原理的图 示效果。 如红色底板上压有一行黑 色字,那么在该菲林的黄、 青色版上,黑色字所处位 置就不应该掏空。因黑色 可压住任何色,若将黑色 内容掏空,特别是一些较 小的文字,印刷时稍有误 差就会出现漏白,而黑白 色反差较大,很容易看到。
PHOTOSHOP叠印设置采用“正片叠底”图层混合模 式; CORELDRAW叠印设置采用右击弹出菜单“叠印填 充”“叠印轮廓”; ILLUSTRATOR叠印设置则在属性工具面板中选取。
例如:下图为按CMYK 配色方式制版的印刷 过程,视觉上两个红、 绿两个色彩需要CMY3 个版才能印刷完成。
下图为专色印刷制版 方式,直接用绿、红 两专色墨印刷。整个 过程只用两个版,相 对于上面的CMYK法减 少了印刷次数和成本。
专色版的制作,可以利用PANTONE配色系统 设置,在作品总色数少于4色的情况下,也 可以利用C、M、Y、K任何一个单色通道实 下印刷品复制时,如何通过印刷物网点大 小来观察其成色。 说明一点:成色就是指印刷面积占整体面积的比例。有了 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关于网点直径2R\相邻两 个网点距离L\与成色之间的关系公式,如下图所示。 例如M80%代表的含义是红版网点大小占网点空间位置的 80%,又称为8成网点,100%是指网点大小全部覆盖网点空 间位置,即印刷中所称的“实地”,0%由于没有网点,只 有网点空间位置,这块地方就没有油墨被印上,称为“空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