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法收集气体

合集下载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参考标准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参考标准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参考标准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其参考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体性质:首先,被收集的气体应不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以确保气体在排水过程中不会被大量吸收。

同时,收集的气体也不能与水反应,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或产生其他化学反应。

2.收集容器:排水法收集气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容器,如集气瓶、试管等。

这些容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确保在排水过程中不会有外部空气进入。

3.导管和排水设备:排水法收集气体需要使用导管将气体引入收集容器,并通过排水设备(如水槽、水盆等)将容器内的水排出。

导管应具有一定的长度和直径,以确保气体能够顺畅地通过导管进入收集容器。

4.操作步骤:在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

首先,将收集容器装满水并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将待收集的气体引入收集容器;最后,当收集到足够的气体后,用玻璃片或其他适当的盖子盖住收集容器的口部,将容器从水槽中取出。

5.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应避免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的气体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通风良好;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摇晃或碰撞容器等。

总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参考标准包括气体性质、收集容器、导管和排水设备、操作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

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

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在当今人类社会,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中,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元凶之一。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就是排水法。

那么,为什么要采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呢?首先,排水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它基于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的特性,通过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接触,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吸附和收集。

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碳收集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排水法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集中收集。

在排水法中,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水的接触面积进行控制,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高效吸附和收集。

与其他收集方法相比,排水法可以实现对大量二氧化碳的集中收集,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散失和浪费。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为后续的二氧化碳利用和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

排水法还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稳定收集。

在排水法中,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这意味着当二氧化碳被吸附和收集后,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再次释放出来。

这为二氧化碳的后续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可以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种植或燃料开发等领域,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排水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排水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在收集过程中,二氧化碳需要与水进行接触和吸附,因此需要足够的水来实现二氧化碳的收集。

这对于一些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问题。

其次,排水法需要适当的环境条件。

二氧化碳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最后,排水法需要适当的处理和利用方法。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才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具有简单、集中、稳定等优点。

初中化学实验排水法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排水法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排水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排水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会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3. 掌握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 排水法的原理。

2. 排水法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1.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2. 实验试剂:氧气、二氧化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气体的收集方法,如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等。

2. 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收集气体的方法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排水法的原理:利用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特性,通过排水的方式将气体收集起来。

2. 讲解排水法的操作步骤:(1)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放入水槽中。

(2)将导管一端放入集气瓶中,另一端伸入水中。

(3)加热试剂,使气体产生。

(4)待气体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迅速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

(5)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立放置。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排水法的操作步骤,自行完成气体的收集。

四、注意事项(5分钟)1. 提醒学生注意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伸入水中,以免气体泄漏。

2. 强调在收集气体时,要迅速将导管从水中取出,避免水进入集气瓶。

3. 指导学生在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时,要注意安全,防止集气瓶破裂。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排水法收集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等。

2. 学生可以探究不同气体的溶解度,进一步了解排水法的原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导管的位置和操作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初中化学气体制作收集实验知识

初中化学气体制作收集实验知识

初中化学气体制作收集实验知识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1.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二、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1)排水法: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三、气体的干燥与除杂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

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不引进新的杂质。

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吸收,或者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质的试剂。

除杂顺序: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氧气的制取2KClO3 =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1、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

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探究

二氧化碳能与氢 氧化钠溶液发生化 学反应,可用于吸 收二氧化碳气体。
分别向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样 品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 钠溶液,振荡,比较烧杯中的水 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情况。
例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比较 (分别用体积相同的两个集气瓶收集)
集体 从水中的逸出 速率或量远大 于其溶解或与 水反应的速率
比较两种收集方法的不同?
用两种不同方法收集CO2,并 记录集满一瓶气体样品所需的时 间。
1、将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锥形瓶中; 2、收集气体并记录集满一瓶气体的时间; 3、收集满气体样品后,盖上玻璃片,正 放在实验台上。
比较两种收集方法收集的气 体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能用排水法收集CO2 气体,是真的吗!?
1、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 度是1.977g/L,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情况 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 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排水法为什么能收集 到二氧化碳气体呢?
常温常压下,一体积二氧化 碳溶解在一体积水中,大约需要 七天时间。
不与空气反应
排水法集满二氧 化碳现象明显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 氧化碳纯度更高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轻轻的挥挥手,不带走同学们的风采。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
排水法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气体的轻重差异和溶解性差异,在水中将气体收集起来。

首先,将要收集的气体通过一个适当的通道引入水中。

由于气体的密度不同,较轻的气体会上浮到水面,而较重的气体会下沉到水底。

对于较轻的气体,可以直接将收集瓶或容器放置在水面上方,使气体在瓶口上方聚集,并且密封好容器。

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分子间力,可以在容器中形成一定的气体压力。

对于较重的气体,需要通过水的溶解性差异来进行收集。

当较重的气体进入水中后,会因为溶解性差异而在水中逐渐溶解。

此时,可以使用一个气体收集器或气体泵将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抽取出来。

这样,就实现了对气体的收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当选择相应的收集装置和操作方法,以保证收集到纯净的气体。

同时,对于一些易燃、易爆或有毒的气体,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排水法利用气体的轻重差异和溶解性差异,将气体通过水的分离和溶解过程进行收集。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并在实验室和工业上被广泛应用。

排水排气法收集气体

排水排气法收集气体
一、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如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例如 O2 或 CO2), 气体从 a 端进入,空气从 b 端排出;
如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例如 H2 ), 气体从 b 端进入,空气从 a 端排出
a
b
二、排水法收集气体
集气瓶正放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气体从 a 端进入,水从 b 端排出;
二、排水法收集气 如果气体从 b 端进入,水从 a 端排出; 则错! 因为几乎所有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气体 会蓄积在集气瓶的上部,若 b 端进气,a 端排水,会把气体也排出瓶外!

气体
二、排水法收集气体
错误之二
集气瓶正放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如果气体从 a 端进入,水从 b 端排出; 也就是都是长导管,则错! 因为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气体在 a 端 导管口排出后,气泡会向上浮动,在向上 运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气体从 b 导管 处逸散出去,造成收集气体的损失!
四、排水法收集气体兼洗气 (以早读题为例)
(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 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 (填 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 。
废气→ 废气→ 废气→



如果按照我一开始认为的答案 1 来分析的话,是属于一般的排水法收集气体的 装置,气体蓄积于集气瓶上部,溶液从长导管一侧排放至烧杯中。 但是,选择1 的话,气体和溶液接触的不够充分,因为气体一通入集气瓶就蓄积 在上部,没有一个运动过程。相对于3 的长导管进气的装置而言,气体与溶液接 触的不够充分,失去了“洗气”的目的,所以,答案选 3 更合理!
总数的碳元素减去损失的碳元素等于剩下的固体中碳元素,即 m(C 剩下) = m(C 总数) — m(C 损失) , 然后 m (Ca) : m(C 剩下) = 20:3,由此解出 X ,为0.5 所以选 B

制取氧气排水法

制取氧气排水法

制取氧气排水法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气体,常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等领域。

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氧气排水法。

氧气排水法是一种将水中的氧气与其他气体分离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氧气溶解度的不同,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氧气从水中析出并收集。

我们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水和一个密封好的容器。

将水倒入容器中,然后密封容器,确保没有气体泄漏。

接下来,我们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

通过加热容器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

在一定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会降低,从而利于氧气从水中析出。

同时,我们还需要控制容器内的压力,一般采用减压的方式。

通过减小容器内的压力,可以进一步促使氧气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控制好温度和压力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氧气从水中析出,并上升到容器的上部。

为了收集氧气,我们可以在容器的上部设置一个收集装置,比如试管或气球。

当氧气进入收集装置后,我们可以将其封闭,以防止氧气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混合。

通过上述的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地制取到纯度较高的氧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氧气排水法虽然简单易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

首先,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制取小量的氧气,无法大规模生产。

其次,温度和压力的控制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氧气排水法也存在一定的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总的来说,氧气排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控制水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使氧气从水中析出并收集。

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但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可以满足一定量氧气的制取需求。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加高效和环保的制取氧气方法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法收集气体
A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B 注意事项:
Ⅰ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Ⅱ应当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Ⅲ在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之前,导气管管口不应伸入到集气瓶口;
Ⅳ如果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气体收集满;
Ⅴ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排水法;
Ⅵ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Ⅶ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口应该朝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口应该朝下。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