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复习---制取氧气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制取氧气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制取氧气实验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淮安)根据如图所示气体制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组装A时,依据酒精灯外焰(填“外焰”或“内焰”)的高度调节试管位置。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3)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室若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为减少其损耗,应选择的装置是 D (填序号)。

【答案】(1)外焰;(2)B;2H2O22H2O+O2↑;(3)D。

【解答】解:(1)组装A时,依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试管位置,因为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外焰的温度最高;(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B,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尽量减少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故应选择装置D。

故答案为:(1)外焰;(2)B;2H2O22H2O+O2↑;(3)D。

2.(2022•日照)实验室欲用H2O2溶液制备氧气,并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反应速率太快。

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如图1)最合适的是 B (填标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2)已知:用H2O2制取氧气时,也可用铂丝代替MnO2作催化剂。

如图2中甲装置可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若制备过程中体系内压强过大,则安全管中的现象是安全管内液面上升,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3)用图2中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产生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棒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管、单孔塞2.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 ① ③B. ① ⑤C. ② ③D. ② ④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 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C. 先将导管口伸入集气瓶口,后开始加热D.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5.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细沙的是()A. 木炭B. 硫粉C. 铁丝D. 红磷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先装满水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 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7.下图是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C. D.8.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 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收集氧气的集气瓶没盖严B. 加热固体后试管炸裂——可能没预热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梗过长——红磷过量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正确的是()A. 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45∘角B.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C. 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露出橡胶塞较长D. 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10.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 B.C. D.11.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B.C. D.12.以下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101kPa)和溶解性(标准状态)。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气的是()A.空气B.氧气C.氧化镁D.液态氧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3、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氧化汞制取氧气B.将液态空气蒸发分离得到氧气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将河水通过蒸馏制取蒸馏水二、填空题4、用化学符号表示:(1)液态氧:_________;(2)过氧化氢:_________;(3)铁:_________;(4)水:_________。

4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_________来收收集氧气,用到仪器_________来检验氧气。

三、简答题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是什么?7、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气的是(C)。

因为氧化镁是一种化合物,不是氧气。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

因为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3、下列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因为加热氧化汞会分解出氧气和汞,属于化学变化。

其他三个选项都是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4、(1)液态氧是O₂;(2)过氧化氢是H₂O₂;(3)铁是Fe;(4)水是H₂O。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用到仪器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氧气,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

三、简答题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如下: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接着点燃酒精灯并加热药品,待药品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最后撤离装置并熄灭酒精灯。

7、在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待瓶内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二是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三是收集满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口应向上放置。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16题)1、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举出对应的实验或事实来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 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与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3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有什么本质区别?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4、按下列步骤练习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并回答有关问题:( 1 )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内,如图1、2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怎样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水而不留气泡?( 2 )如图3、4图将导管伸人集气瓶内向其中呼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此时如何判断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5、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C+O2CO2 ,2H2+O22H2O , 4P+5O22P2O5,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三点.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7、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8、实验室可采用加热KClO3和MnO2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O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该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9、同学们还想探究二氧化锰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制取氧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制取氧气1.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3.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 )A.氧气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氮气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4.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6.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

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Ⅱ作发生装置C.可选用Ⅳ收集氧气D.用Ⅴ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7.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8.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

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9.下列文字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和有关的原因解释。

请将字母序号填入( )中,使之成为合理的因果关系。

操作事项(1)盛放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移开酒精灯( )(4)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正立在桌面上( )(5)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原因解释A.氧气不易溶于水B.防止反应物进入导管C.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D.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E.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10.在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44)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

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mL,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气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实验,观察是否复燃。

相关的数据见下表:(1)空白处的数值为(保留1位小数)。

(2)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2.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1)[实验探究][拓展延伸]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mL。

(2)某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除了与铁丝中的含碳量、氧气的浓度有关以外,原因还可能是(只答一条)。

3.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中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5.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6.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设计的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

九年级中考化学高频知识点专题复习练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专题训练一.请写出常见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二.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1.制氧气(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3)氯酸钾制取氧气:。

2.制二氧化碳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三.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一)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______________(固固型或固液型)和_____________(是否需要加热)。

1. 常见气体的制取(O 2、CO 2)(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4)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________。

2. 其他气体的制取(N 2、NH 3、CH 4)(1)实验室用加热NaNO 2和NH 4Cl 的饱和溶液制取氮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制取甲烷,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示】a.用A(或B)装置制取气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用高锰酸钾粉末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c.D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d.A 、B 装置中的导管刚露出橡胶塞即可,目的。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氧气的制备与性质》专题练习(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氧气的制备与性质》专题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氧气的制备与性质》专题练习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A图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A图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为.实验室还可以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氧气,原因是.(4)实验结束时,若先停止加热则会导致水倒吸,损坏仪器,引起倒吸的原因是.(5)D图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

实验结论:,木炭燃烧越剧烈。

(6)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排水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向上排空气法(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

(4)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B收集氧气,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3)收集满氧气后,将蜡烛C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_____;(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________;(填序号)(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1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1)装置B和C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________(填“B”或“C”);(2)若装置C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3)图2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有着较多用途.①用此装置收集某种气体,若气体从b端进入收集气体,则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②若在该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输氧,则连接病人的一端是________(选填“a”或“b”),该装置在病人输氧时可发挥的作用有________(填字母).a.验证输出气体是否为氧气b.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c.便于观察输氧的快慢6.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文字表达式;(3)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锰酸钾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有 、 的气泡冒出时,
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以免收集到的氧气 。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

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收集,这是因为氧气与水的密度相差比氧气与空气更 (大、小)。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 , ② ;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
② 。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
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C D
A B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再;
以防止。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1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图示为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





•甲试管内产生的是___气,乙试管内产生的是___气;A电极为____极,B 电极为___极;甲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
质量比_____.在实际实验中,甲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会小于1比 2.原因是
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乙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净化水的方法有____ _____ ______ _____等。

软化水的方法有_____ ______
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子和原子有什么根本区别和联系?用分子原子知识会解释两种变化(如: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3.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什么是元素?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元素分几类?各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