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总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体系的总体表现,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并试图解释和影响这些现象的原因。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进行概述,包括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领域和常用工具。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而不是个体经济主体。

它研究的是全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2.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因和机制,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2)经济周期与景气: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的起伏和景气的波动,分析经济危机、衰退和复苏等现象。

(3)货币与金融: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供应、利率、银行体系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4)国际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等国际经济关系。

3. 宏观经济学的常用工具(1)经济指标:宏观经济学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现象,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胀率、失业率等。

(2)经济模型:宏观经济学借助经济模型来描述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关系,并进行定量预测。

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凯恩斯模型、新古典模型等。

(3)计量经济学方法:宏观经济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测量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

(4)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总结: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政策。

它的核心概念包括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与景气、货币与金融以及国际经济。

宏观经济学借助经济指标、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经济政策等工具来分析和解释宏观经济现象,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总量和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政府如何利用经济政策来影响这些指标。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增长:研究经济的长期趋势,包括劳动力、生产率、技术进步等因素如何影响经济的总量和增长率。

2. 宏观政策:研究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等手段来影响整个经济的表现。

3. 通货膨胀:研究价格稳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4. 失业率:研究失业率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宏观政策来促进就业。

5. 国际贸易: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汇率以及政府如何利用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

6. 货币和银行体系:研究货币的作用、影响以及银行如何影响经济活动。

7. 税收:研究税收如何影响经济活动和政府的财政收入。

以上是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它对分析国家或全球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经济政策来影响和控制整个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导论(1)

宏观经济学导论(1)

45°
△y
y
三、影响乘数效应的因素 1、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2、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3、投资与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
则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对货币的需求会导 致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 • 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 •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
• 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个人对非居民部 门利息支付+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第四节 乘数理论
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明)陆辑: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
其地奢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其民必不 易为生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 国。
一、乘数的含义 破窗经济 乘数指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
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
市场、国际市场
只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为简单国民收入 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定 1、不存在政府,只有两个部门即家庭
与企业; 2、封闭经济,不存在对外贸易; 3、消费与储蓄行为出现在家庭部门;
解决途径: (i) 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
GDP折算指数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定义1: t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 务的市场价

宏观经济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大纲一、介绍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运行的原理和规律。

它关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的演变趋势,以及影响这些指标变动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学科。

它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总量指标,研究经济增长、通胀、失业以及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现象。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企业、个人等不同。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主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增长理论包括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等。

2.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常见的失业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自然失业率理论和结构性失业理论等。

3.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著名的通货膨胀理论有货币供应量理论、成本推动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等。

4.国际贸易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的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速度,表示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上升的百分比。

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的比例。

4.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衡量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数量,通常包括货币的狭义和广义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学科,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表现和运行规律。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产出、总就业、总投资、总消费、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等。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概念:1. 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总量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它通常由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需求过热或供给不足等因素引起。

3.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正在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

4.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产出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相关。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是维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6.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通常是实现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7.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它用于衡量通货膨胀水平和购买力的变化。

8.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指用于购买和出售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市场。

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对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

9.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

它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等阶段。

10. 贸易平衡: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平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这些概念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内容,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1.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意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国民收入、就业、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国家制定、解决社会问题以及个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研究过程中,宏观经济学基于一系列假设,以简化复杂的现实情况。

其中包括:个体理性行为假设,即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市场平衡假设,即市场能够自动调整供求关系以实现均衡;稳定性假设,即市场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

3. 国民收入和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报酬总和。

生产总值(GDP)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和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

4. 就业与失业就业是指劳动力中有工作的人口,失业则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有就业意愿并在寻找工作的人口。

宏观经济学关注就业与失业率的变化,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周期等因素来解释就业与失业现象,并提出相应建议。

5.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则相反,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并提出适当的宏观调控以控制物价水平。

6.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GDP)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路径,宏观经济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支持。

7. 货币与财政货币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

财政则是指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货币与财政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相应调控建议,以实现稳定增长和促进就业。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 200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
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 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 矛盾。
125 120 115 3 .0 110 2 .5 105 100 95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2 .0 4 .0 3 .5
其他三大类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从GNP过度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
GDP=GNP-NFP
表 NI、PI和DPI
折旧
间接税
PI=NI-企 业利润社会保险 金+转移 支付+净 利息收入 +红利
GNP
NNP NI
个人所 得税及 非税收 性支付 DPI
例题:计算GDP 、NDP、NI、PI与DPI
(二)价格水平
1、定义:指现行交易的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 2、常用价格指数: (1)零售价格指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 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 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 和程度的一个指标,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投资 16% 政府购买 18%
净出口 -3 %
消费 69%
(2)生产法测算GDP(增值法)
定义
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 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获得GDP指 标。
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综合反映的是一个
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

引言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状况和经济政策对经济全局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范围远大于微观经济学,它涉及国家经济整体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货币政策等诸多领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讨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就业和失业、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国际贸易和汇率、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

正文内容:1.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a.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度量国民收入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稳定性。

b.GDP、GNI、GNP等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评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国际经济竞争力方面的应用。

c.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例如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的作用等。

2.就业和失业:a.就业和失业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就业的因素。

b.不同类型的失业,如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的定义和特点。

c.政府通过实施就业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的方法和效果,例如通过减税、提供教育培训等手段来促进就业。

3.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a.宏观经济学关注物价水平的变动,研究物价水平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b.通货膨胀的定义和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如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政府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例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

4.国际贸易和汇率:a.国际贸易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b.汇率的定义和作用,研究汇率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c.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如关税、配额限制、汇率调控等手段。

5.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a.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b.经济周期的定义和特征,研究经济周期的发展和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c.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总结: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了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就业和失业、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国际贸易和汇率、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等多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国民可分配总收入(GDI)
国民可分配总收入是指本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原始收入的基
础上,经过与国外的转移支付收支后可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收入。

GDI=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净额
4、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用来反映物价水平及其变化的一种指标。

价格指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按照定义,价格指数是从该年价格水平与基年价格水平(设定为100)的比率乘以100计算而得。

我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价格指数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

根据国际通行做法,从2001年起,我国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关键概念,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

总供给平衡既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
件,又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凯恩斯把复杂的宏观经济进行抽象,得出总供求平衡方程式:
消费+储蓄+财政收入+进口=消费+投资+财政支出+出口
宏观经济要想正常运行,总供给一定要等于总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产生的种种失衡结果,成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动因。

2、政府与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由于经济中存在的外在性,公共物品和收入、分配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干预经济。

政府具有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条件、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简言之,市场失灵的部分由政府出面解决,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要出面干预。

3、财政赤字与国债
所谓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出现的收支失衡
表现,简言之,是当政府钱不够花时就会产生财政赤字。

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四块,其中税收占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

政府的支出分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两部分。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银行透支,二
是财政借债,前者会造成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后者要考虑偿还能力和适度的规模。

4、货币与银行
货币不仅是人们用来交换物品和劳动力的纸币和硬币,而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计算单位与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由于货币的职能和信用卡的出现,产生了银行,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货币和信用卡的广泛应用,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

大多数资金通过金融中介流动。

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使获得资金的成本最小,使监督债务人的成本最小,分摊风险,创造流通性的作用。

5、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当今世界通行的一种制度。

中央银行具有与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职能,它负责制定一国的货币政策,是货币发行的银行,管理银行的银行,中央政府的银行,是了解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

6、货币政策
一国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二是货币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

我国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工具有三: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7、国际贸易
一国宏观经济的平衡离不开国际贸易。

国与国的竞争,正是通过比较优势下的国际贸易来实现的。

各国对国际贸易的种种限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对一国的经济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8、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各国政府短期宏观调节的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与收支的顺差、逆差,汇率与汇率的升值、贬值,是世界各国都关心的重要经济信息与指标。

9、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调控任务有三大政策工具: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

当一国经济过热时,宏观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紧缩措施;当经济过冷时,宏观经济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扩张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