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动脉栓塞PPT课件

溶栓治疗注意事项
监测: ➢ 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色素、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 密切监测病人有无出血表现 ➢ 尿激酶及链激酶溶栓期间不同时使用肝素治疗,但
rt-PA注射后立即可用肝素。 如有穿刺部位的出血,可压迫止血 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冰冻血浆 出现颅内出血应作为急诊,迅速与神经内科或外科 联系,决定治疗。
➢ 急性肺动脉栓塞并抗凝禁忌的患者。 ➢ 对上肢静脉血栓还可应用上腔静脉静脉滤器。 ➢ 尽管经过充分抗凝治疗仍发生肺栓塞或VTE复发 ➢ 植入滤器后如无禁忌证,建议常规抗凝治疗,定
期复查有无滤器血栓形成。
变 肺型P波 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流程
分 类 (第八版内科学)
高危(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以休克或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收 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40 mmHg持续15分钟以上,除外新发现的 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和败血症所致)。此类型病情变化快,预后差,临床 死亡率>15%。 中危(次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和(或) 心肌损伤。此型患者病情可能恶化,临床死亡率3-15%。 低危(非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 。
治疗
➢溶栓治疗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优点: ➢ 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使心衰、低血压
及休克等血流动力学紊乱情况迅速改善 ➢ 有利于静脉栓子的溶解,降低肺栓塞的复发率 ➢ 可阻止慢性肺血管阻塞的发生、发展,降低肺动
脉高压的发生率 溶栓时间窗:
一般定为14天以内,若近期新发的肺动脉栓塞征 象可适当延长。但对明确溶栓指征应尽早开始溶 栓治疗。
抗凝治疗
➢ 抗凝治疗是基本治疗方法,可防止肺栓塞发展和复发。 ➢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利伐沙
肺动脉栓塞PPT课件

其他治疗方式
吸氧治疗
对于缺氧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吸氧治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肺动脉栓塞患者,可以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支持等治疗措施,以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4 肺动脉栓塞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血栓 形成风险,如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康复指导
适当运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 动,如散步、游泳等,以促进 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
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 菜和水果,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
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 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 。
定期复查
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康复出院。
此病例为典型的肺动脉栓塞,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导致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起栓塞
。
病例二:特殊类型肺动脉栓塞案例分析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女性,38岁,因肺部感 染、咳嗽就诊。
诊断过程
通过胸部CT和肺动脉造影等检查, 确诊为特殊类型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胸痛, 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 烈疼痛。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低血压
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心输 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低,引起低血压, 影响全身血液循环。
心律失常
肺动脉栓塞可能引发各种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室性早搏等。
右心功能不全
长期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 右心肥厚和扩张,最终导 致右心功能不全。
肺动脉栓塞医学课件

肺组织缺血会导致呼吸困 难,患者会出现胸痛、咳 血、咳嗽等症状。
右心衰竭
如果栓塞范围较大或多个 栓塞形成,会导致右心衰 竭,患者会出现乏力、水 肿、肝脏肿大等症状。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
心脏骤停
由于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心脏骤 停,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肺水肿
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肺水肿,进一 步加重呼吸困难。预防策略包括及 时诊断和治疗、控制液体入量等。
。
D-二聚体检测
检测血液中D-二聚体 的含量,有助于判断血 栓的主要成分和纤维蛋 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可 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包括D-二 聚体、FDP,为阳性结
果。
诊断流程优化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 初步判断其患肺动脉栓塞的可
能性。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辅助检查手段,并综合分析
发病机制
肺动脉栓塞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脂肪栓塞、气体栓塞和羊水栓塞等 。其中,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咳嗽、晕厥等。其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胸痛和咯 血被称为肺动脉栓塞的“三联征”。
折、手术史等。
筛查方法
02
采用血液检测、超声心动图等手段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
肺动脉栓塞风险。
干预措施
03
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等。
生活习惯改善建议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01
02
03
04
健康饮食
鼓励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脂 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右心衰竭
如果栓塞范围较大或多个 栓塞形成,会导致右心衰 竭,患者会出现乏力、水 肿、肝脏肿大等症状。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策略
心脏骤停
由于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心脏骤 停,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肺水肿
肺动脉栓塞可能导致肺水肿,进一 步加重呼吸困难。预防策略包括及 时诊断和治疗、控制液体入量等。
。
D-二聚体检测
检测血液中D-二聚体 的含量,有助于判断血 栓的主要成分和纤维蛋 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可 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包括D-二 聚体、FDP,为阳性结
果。
诊断流程优化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 初步判断其患肺动脉栓塞的可
能性。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辅助检查手段,并综合分析
发病机制
肺动脉栓塞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脂肪栓塞、气体栓塞和羊水栓塞等 。其中,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咳嗽、晕厥等。其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胸痛和咯 血被称为肺动脉栓塞的“三联征”。
折、手术史等。
筛查方法
02
采用血液检测、超声心动图等手段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
肺动脉栓塞风险。
干预措施
03
针对不同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如抗凝治疗、溶
栓治疗等。
生活习惯改善建议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01
02
03
04
健康饮食
鼓励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脂 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肺动脉栓塞医学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肺动脉栓塞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肺动脉栓塞概述 • 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肺动脉栓塞的治疗 • 肺动脉栓塞的预后与康复 • 肺动脉栓塞的预防与控制 • 肺动脉栓塞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肺动脉栓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动脉栓塞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 分支,导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理 生理综合征。
详细描述
对于大型肺动脉栓塞或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直接取出血栓 ,恢复血液流动。
其他治疗
总结词
其他治疗包括抗休克、机械通气等辅助措施。
详细描述
针对患者出现的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采取相应的抗休克、机械通气等辅助治 疗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04
肺动脉栓塞的预后与康复
危险因素与预后评估
详细描述
通过使 影响,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发展。
溶栓治疗
总结词
溶栓治疗是消除肺动脉栓塞的关键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激活血栓中的纤维 蛋白溶酶原,使血栓溶解,恢复血液流动。
手术治疗
总结词
在特定情况下,手术治疗可以迅速解除肺动脉栓塞。
06
肺动脉栓塞的最新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肺动脉栓塞的病因学研究
近年来,对肺动脉栓塞的病因学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对遗 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两者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肺动脉栓塞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肺动脉栓塞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右心衰竭和低血压 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肺动脉栓塞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集中 在阐述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2024版肺栓塞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9
10
2024/1/29
03
治疗原则与措施
11
治疗原则
2024/1/29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肺栓塞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诊断和 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全面控制病情。
12
3
床边超声心动图 探讨了床边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辅助作 用及适用场景。
2024/1/29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发展,未来肺 栓塞治疗将更加注重精准医疗和个体 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远程医疗与智能诊疗系统
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远程医 疗和智能诊疗系统将在肺栓塞的诊疗 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出血
抗凝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2024/1/29
心律失常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 速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再栓塞
肺栓塞患者存在再次栓塞的风险,需密切监 测并采取预防措施。
16
预防措施建议
2024/1/29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识别并干 预肺栓塞风险因素。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临床评估,疑诊肺栓塞时进行 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等筛查,阳性 者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如CTPA等确 诊。
2024/1/29
9
鉴别诊断与误区
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鉴别。
肺栓塞的完整版ppt课件

肺栓塞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提高诊疗水 平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肺栓塞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在肺栓塞诊疗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为患者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右心功能中作用
超声心动图作用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评估右心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在肺栓塞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室扩大、室间隔左移等征象,提示右心负
荷加重。
注意事项
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和设备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专业 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同时,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
鉴别诊断
肺栓塞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急 重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 难、胸痛等症状。
02
肺栓塞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表现
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
栓塞部位血流减少,导致相应区域肺 纹理减少或消失。
肺组织继发改变
栓塞后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
肺动脉高压征
03
出血并发症处理
立即停止溶栓和抗凝治疗 ,给予止血药物和输血等 支持治疗。
过敏反应处理
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给予 抗过敏药物和对症治疗。
其他并发症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如抗感染、纠正 电解质紊乱等。
05
慢性期管理和康复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肺栓塞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在肺栓塞诊疗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为患者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右心功能中作用
超声心动图作用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评估右心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在肺栓塞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室扩大、室间隔左移等征象,提示右心负
荷加重。
注意事项
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和设备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专业 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同时,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
鉴别诊断
肺栓塞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急 重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 难、胸痛等症状。
02
肺栓塞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表现
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
栓塞部位血流减少,导致相应区域肺 纹理减少或消失。
肺组织继发改变
栓塞后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
肺动脉高压征
03
出血并发症处理
立即停止溶栓和抗凝治疗 ,给予止血药物和输血等 支持治疗。
过敏反应处理
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给予 抗过敏药物和对症治疗。
其他并发症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如抗感染、纠正 电解质紊乱等。
05
慢性期管理和康复指导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图片PPT课件

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图片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
肺栓塞的X-ray图像
• 以下是几张肺栓塞的X-ray图像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8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9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50
深静脉血栓塞形成
•
图1 左侧股总静脉血栓(急性期) 左侧股总静脉明
显扩张,静脉腔内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血栓回声影,静脉腔
完全阻塞。
LCFV:左侧股总动脉
图2 左侧股总静脉血栓(急性期) 彩色多普勒示股总静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6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7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8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9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0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1
10/27/2024
34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6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
肺栓塞的X-ray图像
• 以下是几张肺栓塞的X-ray图像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8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49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50
深静脉血栓塞形成
•
图1 左侧股总静脉血栓(急性期) 左侧股总静脉明
显扩张,静脉腔内为不均匀的低密度血栓回声影,静脉腔
完全阻塞。
LCFV:左侧股总动脉
图2 左侧股总静脉血栓(急性期) 彩色多普勒示股总静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6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7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8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19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0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21
10/27/2024
34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5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36
10/27/2024
警惕肺栓塞!!!
肺动脉栓塞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13
发病第二天(入PP院T学当习交天流)
14
发病第三天PP(T学入习交院流第二天)
15
发病第六P天PT(学习入交院流 第五天)
16
动脉血气检查
肺血管床堵塞15%~20%时可出现 低氧血症 发生率76% 低碳酸血症 发生率93% 血氧分压也可完全正常。
PPT学习交流
17
D二聚体
20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22
PPT学习交流
23
PPT学习交流
24
PPT学习交流
25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的非侵入性和可急诊操作 性 能间接提示肺栓塞存在征象
对于诊断临床怀疑大的PE有诊断价值
PPT学习交流
26
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PE典型超声征 象包括: 右心室扩张、右室运动减弱; 室 间 隔 向 左 侧 膨 出 导 致 RV/LV 比 值 增大;
PPT学习交流
4
PE可逆的危险因素:
肥胖、吸烟、高血压、长时间空中旅行; 手术、创伤、制动、癌症、口服避孕药 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 某些内科疾病如:肺炎、充血性心力竭; 凝血因子和激肽水平升高、抗凝因子的缺 陷也增加血栓的危险。
PPT学习交流
5
肺栓塞的诊断
临床表现 PE具有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从完全无
症状到猝死的发生,呈现较宽的临床表 现谱。
PPT学习交流
6
临床分型
六种基本临床症侯群:
1 猝死型 2 急性心源性休克型 3 急性肺心病型 4 肺梗死型 5 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 6 慢性反复肺栓塞(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
不 全)
PPT学习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栓塞准确发病率仍不清楚。
由 于 DVT 是 PE 的 标 志 , 5 1 % ~ 7 1 % DVT 患者可能发生PE,故推测PE发 病率不低。
在美国其发率超过1/1000,诊断后最 初3个月的死亡超过15%,其致命性 可能与MI一样严重。
在 西 方 国 家 PE 的 发 生 率 大 约 为 1/1000~0.5/1000
22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PE具有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从完全无 症状到猝死的发生,呈现较宽的临床表 现谱。
2
近十年来对于 PE的病因学、流行 病学、诊断学、治疗学的认识均有 很大进展。PE的诊断不仅涉及心脏 科、呼吸科,同样与外、神经、妇 产、肿瘤、血液科、诊断学密切相 关。需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协作, 提 高诊断意识和技术水平,掌握正确 治疗方法 ,对降低PE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至关重要。
3
PE的发生率: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1
概
述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 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 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发病率、 死亡率、误诊率均较高。
由于现代医疗提高了肿瘤病人、心脏 病人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寿命,PE 成为一个更常见的临床问题。是严重 的心肺疾病和公众健康的大敌
右房压力过高时,在生理性卵圆孔未闭 的患者,可致卵圆孔右向左单向开放, 出现心内右向左分流。部分栓子可因此 而进入体循环,造成脑栓塞等疾病。
14
二、PTE对肺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1.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栓塞区域有通气而无
血流,肺泡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肺 泡死腔增大。肺血流再分布,未栓塞区域肺组 织血流量加大,血流速度增快。
12
右室壁张力增加,体循环低血压,栓塞后肺血 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介导的冠脉痉挛等,可 引起冠脉供血量下降,加之缺氧和心肌耗氧量 增加等因素,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出 现心肌梗死,尤其是右室梗死,原有冠脉阻塞 或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更易出现;
13
右室扩张引起三尖瓣返流,将进一步加 速上述病理过程的恶化;
10
2.对心脏的影响 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以维持心输出量 不致下降; 当肺循环阻力明显升高,心脏的频率和收缩力 代偿不足以维持心排血量,将出现心输出量下 降,体循环淤血,出现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11
肺循环阻塞,肺静脉回流减少,右室充 盈压升高,室间隔左移,加之受到心包 的限制,可引起左室充盈下降,导致体 循环压减低,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此类 休克为心外梗阻型休克;
18
4.肺梗死:肺组织通常并不缺氧,可以 说全身的氧气供应是通过肺实质弥散入 血的。当存在心力衰竭、休克或原有心 肺疾病时,可出现肺梗死。
19
5.肺内右向左分流:通气功能障碍、肺 不张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动静脉 短路开放,引起肺内右向左分流。
6.胸膜受累:栓塞部位临近胸膜时,可 引起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可为血性。
20
7.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通气血流比 例失调是形成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但 是如果患者基础心肺功能良好,加之过 度通气,可不出现缺氧表现。
21
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内和心内右向 左分流、心输出量下降所致混合静脉血 氧含量下降等因素也参与低氧血症的形 成。过度通气是形成低碳酸血症的主要 原因。但当栓塞面积过大时,也可出现 高碳酸血症。
6
一、PTE对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
1.对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栓子堵塞肺动脉后,由于机械阻塞作用,肺血 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增高。如无基础心肺疾病, 当肺血管被阻塞20%~30%时,开始出现一定 程度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床被阻塞30%~ 40%时,MPAP可达30mmHg以上,
7
右心室平均压可增高;肺血管床被阻塞 40%~50%时,MPAP达40mmHg,右心 室充盈压增加,心脏指数下降;肺血管 床面积被阻塞50%~70%时,出现持续的 严重肺动脉高压;阻塞达85%时,出现 所谓“断流”现象,可致猝死。原有心 肺疾病的患者发生PTE时,其血流动力学 异常将更严重。
4
PE可逆的危险因素:
肥胖、吸烟、高血压、长时间空中旅行; 手术、创伤、制动、癌症、口服避孕药 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 某些内科疾病如:肺炎、充血性心力竭; 凝血因子和激肽水平升高、抗凝因子的缺 陷也增加血栓的危险。
5
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
PTE后病理生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 于栓子的大小、栓塞的部位和程度、多 发栓子的递次栓塞间隔和栓子溶解速度 等栓塞相关因素,同时还取决于患者的 神经体液反应状态和基础心肺功能条件。
17
3.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多发生于栓塞 后24小时,其产生原因为栓塞部位血流 减少或消失,用于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 的底物供应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可导致肺萎陷,肺顺应性下降,血管漏 出增加,产生局部或弥漫性肺水肿和不 张,导致通气和弥散功能进一步下降。 上述改变在栓塞后24小时最明显,并可 在血流恢复后一天至一周内逐步消失。
8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阻塞作用虽然在肺血栓栓塞症所致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但某些情况下血流动力学障碍与血栓阻 塞程度并不相符,有时较小的血栓可引 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此时神经体 液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9
栓子表面的血小板活化并释放血管活性 物质,如5-羟色胺、血栓素A2、组织胺、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12-脂氧化酶产物等。 同时血小板活化因子和12-脂氧化酶又可 诱发中性粒细胞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上述介质可使肺 动脉阻力增高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15
单位体积血液在通过肺泡毛细血管时的 平均氧合时间减少,如再合并基础通气 和弥散功能障碍,则可严重影响氧合。 肺萎陷、不张和梗死区域,如有残存血 流,可形成低V/Q区,可理解为肺内右向 左分流。
16
2.通气功能障碍:较大的栓塞可引起反 射性支气管痉挛,同时5-羟色胺和缓激 肽等也促使气道收缩,气道阻力明显增 加,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加重呼吸困 难。
由 于 DVT 是 PE 的 标 志 , 5 1 % ~ 7 1 % DVT 患者可能发生PE,故推测PE发 病率不低。
在美国其发率超过1/1000,诊断后最 初3个月的死亡超过15%,其致命性 可能与MI一样严重。
在 西 方 国 家 PE 的 发 生 率 大 约 为 1/1000~0.5/1000
22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PE具有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从完全无 症状到猝死的发生,呈现较宽的临床表 现谱。
2
近十年来对于 PE的病因学、流行 病学、诊断学、治疗学的认识均有 很大进展。PE的诊断不仅涉及心脏 科、呼吸科,同样与外、神经、妇 产、肿瘤、血液科、诊断学密切相 关。需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协作, 提 高诊断意识和技术水平,掌握正确 治疗方法 ,对降低PE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至关重要。
3
PE的发生率: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1
概
述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 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 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发病率、 死亡率、误诊率均较高。
由于现代医疗提高了肿瘤病人、心脏 病人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寿命,PE 成为一个更常见的临床问题。是严重 的心肺疾病和公众健康的大敌
右房压力过高时,在生理性卵圆孔未闭 的患者,可致卵圆孔右向左单向开放, 出现心内右向左分流。部分栓子可因此 而进入体循环,造成脑栓塞等疾病。
14
二、PTE对肺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1.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栓塞区域有通气而无
血流,肺泡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肺 泡死腔增大。肺血流再分布,未栓塞区域肺组 织血流量加大,血流速度增快。
12
右室壁张力增加,体循环低血压,栓塞后肺血 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介导的冠脉痉挛等,可 引起冠脉供血量下降,加之缺氧和心肌耗氧量 增加等因素,导致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出 现心肌梗死,尤其是右室梗死,原有冠脉阻塞 或心肌肥厚性疾病患者更易出现;
13
右室扩张引起三尖瓣返流,将进一步加 速上述病理过程的恶化;
10
2.对心脏的影响 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以维持心输出量 不致下降; 当肺循环阻力明显升高,心脏的频率和收缩力 代偿不足以维持心排血量,将出现心输出量下 降,体循环淤血,出现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11
肺循环阻塞,肺静脉回流减少,右室充 盈压升高,室间隔左移,加之受到心包 的限制,可引起左室充盈下降,导致体 循环压减低,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此类 休克为心外梗阻型休克;
18
4.肺梗死:肺组织通常并不缺氧,可以 说全身的氧气供应是通过肺实质弥散入 血的。当存在心力衰竭、休克或原有心 肺疾病时,可出现肺梗死。
19
5.肺内右向左分流:通气功能障碍、肺 不张及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动静脉 短路开放,引起肺内右向左分流。
6.胸膜受累:栓塞部位临近胸膜时,可 引起胸腔积液,多为渗出液,可为血性。
20
7.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通气血流比 例失调是形成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但 是如果患者基础心肺功能良好,加之过 度通气,可不出现缺氧表现。
21
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内和心内右向 左分流、心输出量下降所致混合静脉血 氧含量下降等因素也参与低氧血症的形 成。过度通气是形成低碳酸血症的主要 原因。但当栓塞面积过大时,也可出现 高碳酸血症。
6
一、PTE对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
1.对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栓子堵塞肺动脉后,由于机械阻塞作用,肺血 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增高。如无基础心肺疾病, 当肺血管被阻塞20%~30%时,开始出现一定 程度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床被阻塞30%~ 40%时,MPAP可达30mmHg以上,
7
右心室平均压可增高;肺血管床被阻塞 40%~50%时,MPAP达40mmHg,右心 室充盈压增加,心脏指数下降;肺血管 床面积被阻塞50%~70%时,出现持续的 严重肺动脉高压;阻塞达85%时,出现 所谓“断流”现象,可致猝死。原有心 肺疾病的患者发生PTE时,其血流动力学 异常将更严重。
4
PE可逆的危险因素:
肥胖、吸烟、高血压、长时间空中旅行; 手术、创伤、制动、癌症、口服避孕药 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 某些内科疾病如:肺炎、充血性心力竭; 凝血因子和激肽水平升高、抗凝因子的缺 陷也增加血栓的危险。
5
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生理
PTE后病理生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 于栓子的大小、栓塞的部位和程度、多 发栓子的递次栓塞间隔和栓子溶解速度 等栓塞相关因素,同时还取决于患者的 神经体液反应状态和基础心肺功能条件。
17
3.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多发生于栓塞 后24小时,其产生原因为栓塞部位血流 减少或消失,用于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 的底物供应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可导致肺萎陷,肺顺应性下降,血管漏 出增加,产生局部或弥漫性肺水肿和不 张,导致通气和弥散功能进一步下降。 上述改变在栓塞后24小时最明显,并可 在血流恢复后一天至一周内逐步消失。
8
பைடு நூலகம்
机械阻塞作用虽然在肺血栓栓塞症所致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中起主要作用, 但某些情况下血流动力学障碍与血栓阻 塞程度并不相符,有时较小的血栓可引 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此时神经体 液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9
栓子表面的血小板活化并释放血管活性 物质,如5-羟色胺、血栓素A2、组织胺、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12-脂氧化酶产物等。 同时血小板活化因子和12-脂氧化酶又可 诱发中性粒细胞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和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上述介质可使肺 动脉阻力增高和血管通透性改变。
15
单位体积血液在通过肺泡毛细血管时的 平均氧合时间减少,如再合并基础通气 和弥散功能障碍,则可严重影响氧合。 肺萎陷、不张和梗死区域,如有残存血 流,可形成低V/Q区,可理解为肺内右向 左分流。
16
2.通气功能障碍:较大的栓塞可引起反 射性支气管痉挛,同时5-羟色胺和缓激 肽等也促使气道收缩,气道阻力明显增 加,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可加重呼吸困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