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最新通用规范标准

门窗最新通用规范标准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性,更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和节能效果。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门窗的设计、制造和安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标准。
以下是门窗最新通用规范标准的概述:1. 材料选择:门窗的材料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常见的材料包括铝合金、塑钢、木材等。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腐蚀性和保温隔热性能。
2. 设计要求:门窗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和功能需求,同时考虑到通风、采光、隔音、隔热等因素。
设计时应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门窗的开启方式和尺寸符合使用习惯。
3. 结构强度:门窗的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要求,能够承受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风压、雪压等外力作用,同时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4. 密封性能:门窗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空气和水分的渗透。
密封条、密封胶等密封材料应选用耐老化、耐温变的材料。
5. 节能标准:门窗的节能性能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节能标准,通过合理的玻璃选择、气密性设计等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6. 防火安全:对于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门窗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的耐火时间,以保障人员安全。
7. 安装规范:门窗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手册进行,确保门窗的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和密封处理符合规范要求。
8. 维护保养:门窗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密封性能等,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9. 环保要求:门窗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使用可回收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10. 质量检验:门窗在出厂前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门窗的最新通用规范标准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材料、设计、结构、性能等多个层面。
制造商、设计师和施工单位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门窗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安全标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1.基本尺寸规范门窗的宽度、高度和厚度应根据所处位置和实际使用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门窗的高度应该在2000-2400mm之间,而宽度要根据通行的要求来确定,如门窗通往主要通道的宽度至少应为900mm。
2.开启方式门窗的开启方式应根据空间使用、人流量、逃生需求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来确定。
常见的开启方式有向内开启、向外开启、推拉式、折叠式等。
在选择开启方式时,需要考虑到通风、光照和使用的便利性。
3.透光性和隔音性门窗的透光性和隔音性是门窗设计的重要指标。
透光性指的是门窗的材料和设计能够使自然光尽可能地透过门窗进入室内,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隔音性指的是门窗的设计和材料能有效隔离室内和室外的噪音。
4.安全性门窗的安全性是门窗设计的核心要求之一、门窗应具备抗风压、抗外力以及耐久性。
门窗材料要选择坚固耐用的材料,如铝合金、钢材等。
门窗的锁具和把手也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5.防水性和防风性门窗应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和防风性能,特别是安装在外墙的门窗。
门窗的材料和密封设计应能有效防止雨水的渗入,同时能承受一定的风压,确保室内环境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6.美观度门窗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良好的外观设计和装饰效果,以达到建筑整体的美观度。
门窗的颜色、纹理、线条等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符合整体设计的要求。
7.保温性和节能性门窗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和节能性能。
门窗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导热系数和隔热性能,以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递和能量的损失,提高室内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8.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门窗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考虑其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的便利性。
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可以延长门窗的使用寿命,同时门窗的维护保养应简单易行,如易于清洁和涂漆。
总而言之,门窗的常规设计规范是在门窗设计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旨在确保门窗的功能、安全性、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设计师在进行门窗设计时应全面考虑以上规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建筑的品质。
住宅门窗设计规范

住宅门窗设计规范篇一:门窗设计规范6. 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一、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主要使用房间按功能不同可分为:生活用房间、工作学习用房间和公共活动房间。
一般说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用的房间要求安静,少干扰,由于人们在其中停留时间相时地较长,因此希望能有较好的朝向,公共活动房间的主要特点是人流比较集中,通常进出频繁,因此室内人们活动和通行面积的组织比较重要,特别是人流的疏散问题较为突出。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主要有:(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二、房间的面积主要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是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具设备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例如住宅的起居室、卧室面积相对较小;影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除了人多、座椅多外,还要考虑人流迅速疏散的要求,所需的面积就大。
一个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它们的使用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见图6-2):(1)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2)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图6-2室内使用面积分析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容纳人数无论是家具设备所需的面积还是人们活动及交通面积,都与房间的规模及容纳人数有关。
房间面积的主要是依据我国有关部门及各地区制订的面积定额指标确定。
表6-1是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
(2)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积家具、设备数量及布置方式,人们使用它们所需的活动面积均与人的数量和人体尺度有关,且直接影响到房间使用面积的大小。
三、房间的形状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其主要原因如下:(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室内有效面积大。
建筑设计中的门窗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门窗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门窗是建筑物与外界的界面,起到隔离、通风、采光等重要功能。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功能和安全性,门窗设计需要符合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门窗的规范要求,以保证其设计与实施的合规性。
1. 尺寸要求门窗的尺寸应根据使用功能和建筑布局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来说,门窗的高度应为2.1米到2.2米之间,宽度不应小于0.8米。
对于特定场合,如紧急通道或残疾人通行通道,门窗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专门规定。
2. 材料要求门窗的材料选择应满足耐久性、安全性和装饰性的要求。
常用的门窗材料包括铝合金、塑料、木材等。
在选材时,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并根据相应的行业标准进行选择。
3. 防火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类型,门窗需要满足一定的防火要求。
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门窗应具备一定的防火等级,以确保火灾时能有效地隔离火焰和烟雾的传播。
防火门窗的材料、结构和安装方式均需符合相关的消防规范。
4. 保温隔热要求门窗是建筑物的热量交换通道,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因此,门窗的设计需要考虑保温隔热要求,采用隔热材料和结构,以减少能量损失。
同时,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提高门窗的隔热性能。
5. 声学要求门窗的设计还应满足一定的声学要求,尤其是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
合适的门窗结构和材料能够有效隔离外界噪音,提供室内舒适的环境。
一般来说,门窗的噪声传递量应符合相关的规定,确保室内噪声不会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6. 安全防护要求门窗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安全防护要求,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例如,在特殊场所,如银行、地下室或实验室等,门窗需要采用防盗、防爆等特殊设计。
此外,门窗的开关装置应方便易用,同时要求具备一定的防止意外伤害的功能。
7. 操作和维护要求门窗的设计应便于操作和维护,以满足日常使用和维修的需求。
例如,门窗的开关装置应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且能够经受长期使用的考验。
门窗设计标准

门窗设计标准门窗设计标准是为了保证门窗的安全、美观和实用性而制定的规范。
下面是门窗设计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尺寸规范:门窗的尺寸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门窗尺寸标准》(GB/T 8478-2008)。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门窗的尺寸范围,如门窗的高度、宽度和厚度等。
2. 材质要求:门窗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
常见的门窗材质有铝合金、塑钢、木材等。
这些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强度和隔热性能等特点,以确保门窗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3. 防火性能:门窗的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防火门窗》(GB 12955-2008)。
该标准规定了防火门窗的材料和结构要求,以及相应的防火等级和封闭性能。
4. 隔音性能:门窗的隔音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隔声设计标准》(GB 50167-2014)。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建筑的隔音性能要求,包括门窗的隔音量和隔音等级等指标。
5. 空气密封性能:门窗的空气密封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门窗空气密封性能试验方法》(GB/T 7106-2008)。
该标准规定了门窗的气密性试验方法和要求,确保门窗的密封性能,防止室内外空气交换造成的热量损失和能源浪费。
6. 风压抗性能:门窗的风压抗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门窗结构抗风压性能试验方法》(GB/T 7107-2008)。
该标准规定了门窗在风压作用下的抗风压能力的试验方法和评定要求,以确保门窗在强风侵袭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操作性能:门窗的操作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门窗操作性能试验方法》(GB/T 7108-2008)。
该标准规定了门窗的开闭、锁具、缓冲装置等操作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定要求,确保门窗的平稳开闭和便捷使用。
8. 防水性能:门窗的防水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门窗防水设计规范》(GB 50312-2002)。
该规范规定了门窗的防水构造和施工要求,确保门窗在雨水侵袭下不渗水、不漏水。
建筑门窗标准规范

建筑门窗标准规范
建筑门窗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一
定的标准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建筑
门窗的标准规范中,涉及到材料、结构、安装、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下面将就建筑门窗的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建筑门窗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和防火性能。
常见的建筑门窗材料包括塑钢、铝合金、木材等,这些材料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建筑门窗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保证其
承载能力和密封性。
门窗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风压、雨水和隔热等
因素,确保其在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正常使用,并且不会对建
筑物造成损坏。
另外,建筑门窗的安装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安装过程中需要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门窗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安装人
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对门窗的安装进行严格的检查和
测试,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此外,建筑门窗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门窗的问题,确保其正常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盗等安全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建筑门窗的标准规范涉及到材料、结构、安装、使用等方方面面,施工单位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建筑门窗的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提供保障,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各种需求。
建筑工程中的门窗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门窗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门窗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门窗还承担着保护和美化建筑的功能。
为了确保门窗的质量和安全性,许多规范要求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工程中门窗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选材规范要求在门窗设计中,选材是一个关键环节。
选材不仅关乎门窗的美观度,还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因此,门窗的材料选择应符合以下规范要求:1.1 门窗框材料的选择:门窗框材料通常有铝合金、塑钢、木材等。
在选择门窗框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候性和维护方便性等因素。
例如,如果建筑位于湿润地区,选用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是必要的。
1.2 门窗玻璃的选择:门窗玻璃的选择关乎隔音、保温和安全性等因素。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玻璃类型,如普通玻璃、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
此外,对于需要防火或隐私保护的区域,可以选择相应的特殊玻璃。
二、尺寸规范要求门窗的尺寸规范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宽度与高度:门窗的宽度和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例如,公共建筑的门窗应满足无障碍通行的要求,门窗的高度通常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保证人们能够自如地通过。
2.2 玻璃面积与开启面积:门窗中的玻璃面积和开启面积也需要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在玻璃面积方面,需要考虑热量透过、防噪音和防紫外线的要求。
在开启面积方面,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紧急疏散要求进行设计。
三、安装规范要求门窗的安装是确保其稳固和密封性的关键。
为了满足安装规范要求,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被重视:3.1 确保连接牢固:门窗的连接部分应采用坚固的连接件,如螺丝和铆钉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门窗与墙体的连接牢固,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2 确保密封性:为了保证门窗的隔音、防水和保温效果,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密封条的选择和安装位置。
密封条的质量和安装方式会直接影响门窗的密封性能。
3.3 安全措施:在门窗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作者: ————————————————————————————————日期:ﻩ•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所有门窗设计的前提是符合业主合理的技术要求及满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
1、门窗窗型方面的设计:A、卧室及客厅一般设计为平开内倒窗或内平开窗,平开系列窗具有气密、水密及隔声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开启方便、安全、易清洁,也满足卧室、客厅大通风的使用功能要求。
国家规范要求7层以上不允许采用外开窗。
B、卫生间窗一般洞口较小,且为细长型,通常设计为翻窗系列,又以内翻窗为主,满足小通风换气要求,开启时不占使用空间,但缺点是开启状态防雨性不好。
外翻窗开启关闭过程人手臂需伸出窗外,安全性差,且开启角度受限制。
C、餐厅及厨房窗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的窗洞口大小及房间布局、外立面装饰要求等关联方面去设计,设计成平开窗、翻窗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
D、楼梯间、过道等公用场合窗因保温性能要求低,可保养维修性差,一般设计为推拉窗,开启不占室内空间,可避免刮碰,便于维护保养,同时成本低,经济性好。
E、小学校、幼儿园等建筑应采用外平开窗或推拉窗,避免孩童磕碰受伤。
F、特殊位置窗一定要充分考虑其都有哪些使用功能要求,并尽量满足之。
比如门卫室就一定要有小的值班窗口,一般为推拉窗,饭厅食堂要有取饭口等特殊功能要求。
G、在窗型设计上也要与工程价位结合起来,充分为业主考虑,做到经济适用,比如主卧室或客厅窗这些主要使用功能窗,可以设计成内开内倒窗,其它次要位置的窗就可以设计为单平开窗。
2、门窗分格大样方面的设计:A、在满足房间通风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开启扇要尽量少设置,少设置开启会带来成本降低、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提高、门窗大视野及通透性提高。
B、门窗分格的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立面相协调,同一层的门窗高度分格须对应,同一立面位置的门窗宽度分格须对应,以提高门窗及建筑的里面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窗常规设计规范知识所有门窗设计的前提是符合业主合理的技术要求及满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地方法律法规等。
1、门窗窗型方面的设计:A、卧室及客厅一般设计为平开内倒窗或内平开窗,平开系列窗具有气密、水密及隔声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开启方便、安全、易清洁,也满足卧室、客厅大通风的使用功能要求。
国家规范要求7层以上不允许采用外开窗。
B、卫生间窗一般洞口较小,且为细长型,通常设计为翻窗系列,又以内翻窗为主,满足小通风换气要求,开启时不占使用空间,但缺点是开启状态防雨性不好。
外翻窗开启关闭过程人手臂需伸出窗外,安全性差,且开启角度受限制。
C、餐厅及厨房窗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的窗洞口大小及房间布局、外立面装饰要求等关联方面去设计,设计成平开窗、翻窗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
D、楼梯间、过道等公用场合窗因保温性能要求低,可保养维修性差,一般设计为推拉窗,开启不占室内空间,可避免刮碰,便于维护保养,同时成本低,经济性好。
E、小学校、幼儿园等建筑应采用外平开窗或推拉窗,避免孩童磕碰受伤。
F、特殊位置窗一定要充分考虑其都有哪些使用功能要求,并尽量满足之。
比如门卫室就一定要有小的值班窗口,一般为推拉窗,饭厅食堂要有取饭口等特殊功能要求。
G、在窗型设计上也要与工程价位结合起来,充分为业主考虑,做到经济适用,比如主卧室或客厅窗这些主要使用功能窗,可以设计成内开内倒窗,其它次要位置的窗就可以设计为单平开窗。
2、门窗分格大样方面的设计:A、在满足房间通风要求及玻璃的可擦性的前提下,开启扇要尽量少设置,少设置开启会带来成本降低、气密、水密及保温性能提高、门窗大视野及通透性提高。
B、门窗分格的设计也要与整体建筑立面相协调,同一层的门窗高度分格须对应,同一立面位置的门窗宽度分格须对应,以提高门窗及建筑的里面效果。
C、门窗开启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开启位置周围房间结构及家俱的布局。
要向墙的一侧开启;开启扇要对应门口,以使通风顺畅;是否便利开启,90度开启过程是否刮碰房内物体,开启后是否对人活动造成不便,例如:工程设计时经常遇到卫生间和厨房的水龙头及淋浴房等影响内开窗扇的开启,此时就需要对窗分格进行调整;平开及推拉窗要充分考虑开启扇左右撇的设计,推拉窗常开的扇要设计在室内滑道。
D、绘制门窗分格图时,要标注出门窗的水平标高,一般标注为门窗框下沿距室内成活地面高度,例如:P+900(P指室内成活地面高度),不同的房间室内成活地面有高度差时应做特别说明,以确定高窗是设计成上亮还是下亮,及上亮、下亮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开启扇下横高度在900mm—1100mm左右,开启扇的合适高度为1000mm—1500mm左右。
E、在开启扇宽度设计方面,平开内倒窗应控制在650mm—900mm左右,单内开窗应控制在600mm—650mm左右,因为平开内倒窗开启以内倒状态为主,如果扇宽度太小,上悬张口小,影响通风。
单内开窗开启方式为内平开,如果扇宽度太宽,平开后会占用室内空间,造成使用不便,且窗扇容易掉角,增加维修量。
外平开窗扇宽宜控制在450mm-650mm左右,如果太宽,会造成外开开启不便及摩擦铰链承重不够,产生掉角。
外平开窗高度应控制在1500mm以内。
F、门高度设计不宜超过2400mm,门扇宽度不宜超过950mm,门内外开的设计以方便使用为原则,一般外平开门因不占使用空间,应用较多,但高层外门(一般为通阳台门)易被风吹引起摆动,且门铰链外置,有被腐蚀不安全的缺点。
逃生用外门一定要设计为外开门。
G、窗上亮、侧亮与开启比例也要兼顾等分或黄金分割比例的原则,忌讳不等分,但分格尺寸又相近的设计。
当设计有横向中挺时,一定要考虑横挺距地面的高度,以免影响人的观察视野。
H、在设计圆弧固定窗时,其中部(弧顶)尽量不要设计有竖挺,以免遮挡视线。
I、固定窗大小的设计,还要考虑玻璃的强度要求及加工、搬运、安装的可行性。
一般5mm中空玻璃板面不宜大于1500mmX1600mm,面积不宜大于㎡。
J、在内开扇及外开扇宽度设计上,要考虑五金的最小槽宽安装要求,平开内倒窗扇最小槽宽要求为400mm(ROTO),外平开扇最小槽宽要求为204mm。
K、在圆弧窗及圆拱窗设计方面,要注意塑型材的最小弯曲半径为400mm,同时圆弧型窗还要考虑玻璃是否能装配进去,是否需要外装压条。
L、在绘制分格大样图时,一定要按照比例绘制,包括框扇的线条尺寸,以便清晰的判断分格设计的美观性、合理性。
3、门窗强度及结构方面的设计:A、门窗设计首先要保证强度及刚度要求,只有保证强度及刚度要求,门窗使用才能安全,型材及玻璃才不易损坏。
B、门窗强度计算因国家没有明确的计算标准,一般按幕墙计算标准进行校核,分杆件的强度及刚度校核及玻璃的强度及刚度校核。
其中与墙体直接连接的杆件不做计算,一般是中挺及拼接位做计算,中空玻璃一般计算外层玻璃的强度及刚度。
C、在门窗杆件结构设计方面,因横挺即承受风荷载又承受自身的重力荷载,受力状态不如立挺,因此组合门窗主受力杆件一般选择为立挺,但门窗如果为窄高型,高度尺寸远大于宽度尺寸,还应选择横挺为主受力杆件。
D、在门窗承受的各类荷载中,风荷载最大,因此型材截面及加强部位的设计要最有利于抵抗风荷载。
中挺的加强方式,一个靠自身惯性矩的提高,比如塑窗型材内腔的加厚衬钢,要尽量设计成此类方式,耗材低,同时加强部位窄小、美观。
另一方式靠外设增强料,比如塑窗的钢板拼接及中挺外拼加强料,虽有利于成品组装,但拼接处憨大,耗材高。
E、拼接位加强料的选择要通过计算,但也可参考已设计过的工程。
主要和杆件两支点间距离、楼层高度及拼接位杆件两侧分格宽度有关。
对于VEKA塑窗,一般情况下1500≤跨度≤1900mm,可采用中挺内设加厚衬钢,1900<跨度≤2200mm,可采用小拼接,2200<跨度≤2600mm,可采用60X10钢板(管)拼接,2600mm<跨度≤3000mm,可采用80X10钢板(管)拼接,3000mm<跨度≤3500mm,可采用100X10钢板(管)拼接。
对于超大型窗或跨层窗(类似幕墙)当以上加强结构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特殊方式加强或设钢梁支撑,且钢梁两端设埋件与墙体连接,并经严格计算选择梁截面,做到耗材低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F、当玻璃的强度或刚度不能保证时,玻璃易破碎且中空玻璃的内外片玻璃发生弯曲贴在一起,引起彩虹现象并导致中空保温隔音失效。
玻璃的强度、刚度计算与玻璃的幅面大小及长宽比有关(见国家标准中空玻璃厚度选用表),当玻璃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加厚玻璃来解决,因为如果采用钢化增强方式,玻璃的刚性(弯曲挠度)依然解决不了,因为从计算公式可知,玻璃的刚度计算与是否钢化玻璃没有关系。
但加厚玻璃后要考虑中空玻璃的重量及安装楼层高度,不要带来安装及日后维修的不便。
弯弧玻璃可认为是半钢化玻璃,一般玻璃幅面小于㎡采用5mm玻璃强度及刚度都可保证,4mm中空玻璃板面不宜大于,采用单片玻璃时厚度不宜低于5mm。
对于门玻璃的设计,因为门直接与人体接触,从防止破损及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用小于5mm的玻璃。
G、在设计中碰到推拉窗、固定窗上下拼接情况时,拼接长度在大于1800mm时,会导致拼接(或中挺)位的塌腰,引起安装超差及开启不灵活,在设计说明中对此处玻璃安装次序及玻璃垫的垫法要有说明,拼接长度过大时在设计上要采取加强措施。
4、门窗水密性能的设计:A、门窗水密性能与门窗杆件的强度、胶条断面及材质、排水系统、窗结构设计等有关,胶条近年已采用三元乙丙(EPDM),可保证具有较好的弹性及抗老化性能,但有胶条密封的玻璃槽雨水依然会渗漏进去,因此要铣排水孔、槽。
B、外开窗在开启状态,雨水会从传动器锁孔处流进内腔,造成内腔衬钢腐蚀及摩擦铰链螺钉锈蚀,影响窗及摩擦铰链连接强度,因此在设计上应要求锁孔处安装传动器后缝隙要用胶封堵。
并给出胶定额。
C、组合门窗拼接处也是雨水渗漏的途径,尤其在遭遇暴雨及台风时,更为严重,因此在设计上应要求安装队在室外一侧拼接时与窗框接触处挂胶后组框,见拼接打胶附图。
D、窗框与墙体连接节点的设计也直接影响门窗的水密性能,正确的做法应是单组份发泡胶填塞间隙,同时墙体胶选用单组份中性硅酮密封胶。
E、在圆弧固定窗的设计上,因弯弧玻璃的弧度与框弧度很难吻合,特殊情况应考虑设计为外侧打胶密封。
F、塑窗框与框上下拼接时,在设计上拼接螺钉应自下而上连接,避免钉头在上侧,雨水或露水侵入衬钢腔,导致衬钢腐蚀。
5、门窗气密性能的设计:A、门窗气密性能与门窗杆件的强度、胶条密封效果、杆件连接的缝隙、锁闭点间距、五金装配及加工精度等有关。
北方工程因冬季寒冷,气密性尤为重要。
B、塑窗因型材自身强度及刚性差,易变形,导致漏风严重,解决方案就是增加锁点数量。
在我们一般设计中,当扇高、扇宽尺寸超过1200mm时应考虑增加锁点,且锁点间距不应大于600mm。
平开窗的合页侧可以靠增加隐藏式合页来达到密封作用,内开上悬窗合页侧靠中间锁,在以前的设计中,窗一般都选择单锁点中间锁,但锁点距离上部摇臂合页较远,还是不能保证密封效果,尤其对于高层建筑更为严重,因此在日后的设计中,扇高小于1400mm的可以选用500mm单锁点中间锁,大于1400mm的扇高应选用两锁点中间锁,可以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
推拉门窗锁点对密封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单锁点的设计。
在设计翻窗时,当扇宽超过900mm时,应在扇上横设隐藏式中间锁。
平开窗因扇横一般设计不超过800mm,可以不设锁点。
锁紧侧传动器设计要严格按五金配置要求执行,具体见五金标准配置单。
6、门窗保温隔热性能的设计:A、门窗的保温性能以传热系数{w/(㎡·k)}为准,是阻隔室内长波辐射热的能力,冬季门窗的保温性要好;门窗隔热性能是以遮阳系数为准,是阻隔室外短波辐射热的能力,夏季门窗隔热性能要好。
门窗一般占墙体的20%,散热量是墙体的5~6倍,占建筑物全部热损失的40%以上。
B、门窗的散热途径是玻璃、型材框料、缝隙。
普通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是K≤{w/(㎡·k)},如果要进一步提高门窗保温性能,提高玻璃的保温级别是很重要的,我们设计的三玻双中空及LOW-E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分别是K≤{w/(㎡·k)}及K≤{w/(㎡·k)},但三玻双中空的隔热性能要差,不能有效的抑制热辐射。
LOW-E玻璃是在玻璃内侧镀上一层无色的金属膜,使中空玻璃的热辐射大大降低。
中空玻璃12mm中空层保温性及经济性最好,16mm中空层保温效果虽好于12mm,但提高不多,同时耗材量增加较大。
C、关于门窗结露的常识性说明:1、结露与室外温度、材料导热系数、室内空气湿度及温度均有关系,我们在设计上能考虑的就是材料的导熱系数,在门窗的结构设计上不能出现冷桥。
对于气密性能较好的门窗,反而导致空气不易流通,引起室内空气湿度增加,门窗玻璃及型材相对更易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