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实务2015版脚手架图解之干货.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

目录一、前言 (2)二、基本参数要求 (2)三、钢管颜色 (3)四、外立面形象 (3)五、杆件设置 (4)六、立杆基础 (5)七、立面防护 (7)八、水平防护 (8)九、连墙件 (9)十、剪刀撑及横向斜撑 (10)十一、斜道 (12)十二、安全防护 (14)十三、悬挑架 (18)十四、吊篮脚手架 (26)十五、卸料平台 (27)十六、脚手架施工 (33)十七、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34)十八、脚手架管理要求 (35)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一、前言(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 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图解80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标准图解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谢谢!
80
一建实务脚手架内容图解

建筑实务2019版1A424032(266-268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仅供参考:教材内容一:脚手架底面底标高宜高出自然地坪50-100mm。
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教材内容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教材内容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的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8: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一建建筑 支撑脚手架的分类

一建建筑支撑脚手架的分类
1. 落地式脚手架,这就像是建筑工地上的坚实支柱啊!你看那些搭得稳稳当当的架子,直接立在地上,为施工提供强大的支撑,是不是超厉害?就像巨人稳稳地站立在大地上!
2. 悬挑式脚手架,哇哦,这简直是建筑的空中魔法!它从建筑物挑出一部分来搭建,就像是在空中搭建了一个神奇的平台,工人们在上面施工作业,好神奇呀!
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嘿,这个可有意思啦!它可以沿着建筑物往上爬或者往下落呢,就像一个灵活的小猴子,上蹿下跳,太有趣啦!想想工人们坐着它上升下降,多有意思啊!
4. 门式脚手架,这就像是一个个小房子排排站呀!结构简单又实用,而且还很方便移动,可不是嘛,这不就是建筑界的小精灵嘛!
5. 满堂脚手架,哇,一搭起来那场面,简直壮观!整个空间都被它填满啦,就像给建筑内部铺了一层结实的地板,工人们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走来走去干活,厉害吧!
6. 碗扣式脚手架,哎呀呀,它那独特的碗扣连接,多牢固呀!就像给脚手架穿上了坚固的铠甲,怎么都不会散架,真让人放心!
7. 盘扣式脚手架,嘿,它的扣子就像一个个小圆盘,超有特色的!这种连接让脚手架更稳定更可靠,仿佛是建筑的忠诚卫士,守护着施工的安全!
8. 扣件式脚手架,它可是很常见的呢!通过扣件把各个杆件连接起来,就像给建筑拼凑出了一个有力的支撑框架,多牛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不同类型的支撑脚手架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它们都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呀!。
建筑工程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

建筑工程脚手架搭设标准全面图解一、前言(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的搭设及施工管理,体现企业具有特色外脚手架形象及标准化施工能力,本标准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制了《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内标准》。
(2)本标准对外脚手架的立面形象、构造要求、搭设拆除、检查与验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体陈述,并且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作法进行了细化,细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阳台处、飘窗处、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处、电梯井及采光井内、建筑物阳角处等。
(3)本标准具体内容与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不符的,以国家、地方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为准。
二、基本参数要求(1)钢管材质要求: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型号宜采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计算),材料进场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扣件外观检查无裂纹,在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外架手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除锈后刷一道防锈漆和两道面漆。
(4)木脚手板型号3000(6000)×200(250)×50,两端采用Φ1.6mm镀锌铁丝绑扎;钢筋网片式脚手架采用HPB235Φ6钢筋制作截面40mm间距,用Φ1.6mm镀锌铁丝固定在小横杆上。
3 钢管颜色(1)黄色油漆: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纵横向扫地杆。
(2)红色油漆:连墙件。
(3)黄黑相间双色油漆:脚手架外侧防护栏杆、斜道防护栏杆、卸料平台防护栏杆。
(4)红白相间双色油漆:剪刀撑、横向斜撑、踢脚板、楼梯临边防护栏杆、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临边防护栏杆。
(5)示意图颜色与文字叙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颜色为准。
■防护栏杆示例图4 外立面形象(1)脚手架外侧防护必须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2015一建建筑实务必考脚手架内容

2015一建建筑实务必考脚手架内容;图解分析!建筑实务2015版 420102 (263-264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供参考:教材内容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教材内容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教材内容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教材内容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

脚手架搭设全套构造图解,建议收藏备用!一、脚手架细部加强构造1、洞口连墙对拉构造洞口拉结细部做法:架体小横杆延长作为连墙杆,a为800 mm或1050 mm(悬挑式脚手架为800 mm,落地式脚手架为1050 mm),连墙杆外露洞口≥100 mm。
在连墙杆上,内外墙各附加一根钢管,用扣件连接,小横杆两端分别外露洞口各≥100 mm。
进入装修阶段,墙体需加设成品保护。
2、连墙件抱柱构造柱子拉结细部做法:在个别位置无法两步三跨设置连墙件时,采用抱柱补强措施。
在架体上附加一根连墙杆,延伸至柱子一侧,在柱子另外三个侧面附加三根小横杆,用扣件与连墙杆连接,形成环抱。
钢管外露长度≥100 mm。
3、抛撑构造说明:1. 此构造用于建筑物柱距较大、层高≥5 m等,连墙件设置不能满足两步三跨要求的情况。
2. 搭设抛撑时,抛撑采用通长杆并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斜度为45°~60°。
3. 普通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时,也应每隔六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进行拆除。
4、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连墙件构造格构柱细部做法:当层高过高、柱距过大时可增设格构柱,格构柱截面尺寸宜为460 mm×460 mm,钢格构为4根150 mm×150mm×12 mm角钢及缀板焊接而成,每隔两步三跨设置一根钢管作为连墙件。
主体混凝土浇筑时,应设置格构件预埋件。
5、外架内防护构造外架填芯杆细部做法: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50 mm,间隙超大时,可充分利用靠墙一端的横向水平杆合理外伸(不应大于架体宽度的40%,大于400 mm时应增设填芯杆),每层应采取铺设钢笆片、挂设安全兜网等防护措施,使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满足要求。
1. 钢笆片: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大于400 mm时则需要使用钢笆片措施。
2. 安全兜网:架体与建筑物的间隙为150~400 mm时则需要使用安全兜网措施。
脚手架、模板支架搭设示意图例(放映模式

斜拉钢绳直径 不应小于14mm
注:1为直径不小于14mm钢丝绳或钢拉杆
定位桩(长200mm,直径 25mm~30mm)离悬挑 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
木楔楔紧
两个螺帽
垫钢板
注:1为木楔楔紧;定位桩距端部距离应大于10cm;
固定端至少两个拉 环,直径不小于 16mm
垫钢板
型钢截面高度不应 小于160mm
纵向水平杆也连续设置
除层层设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外, 开口架处还可设置为双立杆
也可采取悬挑板(飘窗)两侧架体不断开,在悬挑板(飘窗)上留导管,使内排立杆窗 导管连续设置,内排纵向水平杆也连续设置
悬
挑
脚
吊环应使用圆
手
钢,直径不小 于20mm
架
图
样
挑架外排立杆 与房屋结构之 间的水平(倾 斜)缝隙应用 架板防护严密 (箭头之间), 下用双层水平
连墙件应从第一步 开始设置(即第一 个主节点处)
脚手板离墙 面距离不得 大于15cm
杆件伸出扣件盖板边缘 长度应大于10cm
横杆端头离 墙面距离不 得大于10cm
脚手架立面、剖面图
脚手架特殊节点部位搭设要求
高差、错层处架体 未脱开设置时,台阶 上下处也应参照开口
架节点进行加固
错层达到或超过 一层楼时,或上 下台地的地基承 载力相差较大时, 建议断开按开口
算。不得将型钢压在悬挑阳台锁口梁(连系梁)上。
连墙件节点
杆件应伸出扣件盖板 边缘长度应大于10cm
注:连墙件应采用 既能承受拉力又能 承受压力的构造, 24m以上脚手架应 采用刚性连墙件。 连墙件应从第一步 开始设置,连墙件 应设置在主节点或 偏离主节点不大于 300mm处,应同 时连结内外排节点。 用钢管作连墙件时, 固定在结构部位内 外均应锁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实务2015版 420102 (263-264页)中关于脚手架部分的叙述因为没有图例而抽象难懂,现整理绘图如下供参考:教材内容1: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分析:《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这里用的是“宜”,非强制性要求,如下图,垫板高度为50-100mm,使得脚手架底面底座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
教材内容2: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眼的地方;
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4.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5.砖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6.独立或附墙砖柱,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7.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2.5的砖墙。
分析:如下图所示红色(方格)部分
教材内容3: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分析:脚手架在无连墙件的情况下最高2步,或者说允许在连墙件之上无连墙件搭设最多2步高的架体。
教材内容4::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不同步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6: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跨内,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7: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
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8: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9: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0: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不应大于50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2: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 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3: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应大于300mm;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氷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4: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5:当立杆的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6: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7: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应大于4m。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8:髙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19: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分析:如图所示
教材内容20: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分析:如图所示
20.png(33.29 KB, 下载次数: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