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浅析

合集下载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创新研究INNOVATION STUDIES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贾燕朱晓娟近年来,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的大规模扩展造成的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的矛盾,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要达到既控制城市规模扩张又增加城市容量和人类活动空间,既缓解交通堵塞又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地下空间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展开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将开发地下空间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般规模的城市,煤气、自来水供应管道,地下污水管道,电力通讯管道等是必需的地下设施。

在超过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除了以上设施外,还有地下停车场、地下行人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铁道等地下设施。

地下空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开发难度大,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建成后改建、维修困难。

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慎重,才能避免重复建设、投资增大和对地下资源的不必要破坏。

一、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1.郑州市已出现了“城市综合征”,迫切需要向地下要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同其他大城市一样,郑州市出现了“城市综合征”: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拥挤,可用的土地空间越来越少。

因此,如何拓展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推进郑州市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当前,郑州市的交通堵塞已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行车难和停车难已成为郑州市的大难题。

郑州市交警支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郑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目前达到45.6万辆,市区内共有停车场790个、停车位22 865个。

而按照国家最低标准,郑州市这样的城市规模至少需要规划停车位15.96万个,照此计算,郑州市停车位的缺口达到了13.67 万个,因此建设地下车库成为必然趋势。

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人行通道设计探讨

郑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人行通道设计探讨
1 工程总体概况
本次涉及地下人行过街系统,其中地下人行通道共八条,其中南 北向 7 条,东西向一条。南北向人行通道均位于道路正下方,其中心与 道路中心重合;东西向人行通道由各地下空间的大部分由建设单位进 行 连 接 , 其 中 一 段— ——107 辅 道 地 下 人 行 通 道 工 程 位 于 火 车 站 东 广 场,下穿 107 辅道隧道,需与 107 辅道隧道同步实施。 本次介绍地下通
在设计中进行如下考虑:首先,考虑自然通风,沿通道长度每隔 50 米在通道上方开有一个自然通风口。 其次,用风管诱导通风,根据 工程的长度设计若干个通风竖井, 竖井可以设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
内,这种设计比较好找通风竖井的位置 ,较易实现。 此次工程根据现场 的情况以及消防方面的要求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设计了排风兼排烟系 统。 3.2 土建结构问题的处理 3.2.1 与地铁区间隧道相交的处理措施
与地铁 1 号线区间隧道交叉的 5 条地下通道,地道均位于地铁 1 号线上方,人行地道基底距隧道盾构顶部净距分别 2.86~6.4 米。 经与 轨道公司进行沟通、专家论证等,区间隧道采取盾构施工方法,其施工 措 施 如 下 :距 离 盾 构 顶 大 于 3.0 米 ,地 道 与 盾 构 施 工 先 后 顺 序 不 受 影 响,通道上部节段设置时要对称 ,防止不均匀沉陷对上部结构影响 。 距 离 盾 构 顶 小 于 3.0 米 时 ,确 定 的 施 工 方 案 及 顺 序 如 下 :先 进 行 基 础 下 垫层施工,垫层改为 40cm 厚 C20 素混凝土(纵向长度范围为地铁 1号 线中心各 20 米,总 长 40 米 ,垫 层 顶 标 高 与 原 垫 层 顶 设 计 标 高 相 同 ), 并在上面堆土,堆土厚度应保证盾构顶不小于 6 米覆土,然后进行地 铁 1 号线盾构的施工,盾构施工完成后将垫层上的堆土清除,再进行 地道主体结构的施工。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AN J U州 市 经 济 社 会 的 快 速 发 下空 间形 态 主要 为平 面式 、竖直 式和 综 合 性 、 投 资 额 度 高 以 及 回收 期 长 展 ,城 市 化进 程 的加快 以及郑 州都 市 现状 形态 。开发 利用 的程 度 上以地 下 等特 点 ,导 致投 资主 体 少 、资金 来 源
区建设 的 推进 ,城 市 建设 总规 模 不断 扩 大 ,用地需 求大 量 增加 。土地 资源 缺乏 、交通 拥挤 、人 口密度过 高 等 因
素越 来越 制 约着城 市的 可持续 发 展 。 积极 有序 开 发利 用地 下 空 间 ,开 展 土 地综 合利 用 ,可 以有 效 节约城 市土地
小 区和 道路 改造 的 地下 空 间是 可开 发 通 的组 织 ,这 在商 业建 筑 区表现 得 尤 高 。一 是停 车场 建 成后 ,在 使 用方 式
上缺 少 监督 ,有些 被改 建 为商 铺 、食
( )观 念认识上 存在 误区和差 距 堂 及仓 储设 施 。二 是单 位 内部 及社 区 二 是 对 于 开 发 利 用 地 下 空 间 的 有 19 0 个车 位 ,占到 9 %以 上 ,但 16 9 2 道 建 设 等 项 目。 市 区地 下 停 车 位 有 6 9 1 ,多数 为 单 位 、 市 区 内部 停 必 要性 、紧迫 感 、可行 性 和战 略性 意 是 单位 、社 区内部 的车 辆 流动 性 强 , 2 5个
益 明显 ,加 上郑 州 市对 地下 空 间开 发 郑 州市 地 下空 间开 发利 用在具 体 利用 的 重视 程度 提 高 ,开发 主体 也 不
资 源 ,缓 解 交 通 拥 挤 ,降 低 人 口密 的落实 过程 中问题 突 出 ,主要表 现 在 断 增 多 ,但 是 由于 相关 优 惠政 策没 有 度 ,实现城 市可持续 发展 。 缺 乏科 学规 划 、项 目落 实难 、建设 资 出台 ,存在 开 发建 设风 险 ,投 资主 体 金 来源 渠道 狭 窄 、地下 空 间利 用效 率 采 取观 望态 度 ,主 动投 资 建设 的意 愿

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郑州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管理,促进城市空间资源的立体化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郑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利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功能配套、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管理工作,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土地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五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衔接。

第六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功能布局、开发时序和控制要求。

第七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依法进行规划许可,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第三章开发管理第八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第九条开发单位在施工前应依法办理施工许可,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

第十条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利用管理第十一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优先满足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十二条地下空间的利用应符合规划用途,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十三条地下空间的使用者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地下空间。

第五章安全与环保第十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安全和设施安全。

第十五条开发单位应定期对地下空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六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由市建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罚。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验 , 出 了郑 州 市 地 下 空 间 开 发 利 用 应 采 取 的 合 理 措 施 , 郑 州 市 地 下 空 间 的 开 发 利 用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提 为
参 考. 关键 词 : 下 空 间 ; 发 利 用 ; 州 市 地 开 郑
近 年来 , 现代 城 市 面 临 着环 境 污 染 、 态 失 衡 、 生 交通 拥挤 等诸 多 问题 , 市人 口大 幅增 长 和城 市 用 城 地 大规模 扩 展造成 生 态 空 间 和 生存 空 间的 矛 盾 , 已 成 为 2 世 纪人 类 面 临 的 巨 大挑 战 . 1 向地 下 要 土 地 、
地面增 加许 多开 敞空 间 , 证绿 化面 积 , 善城 市生 保 改 态 环境 质量 . 同时 , 在小 区 内实 行 人 车分 离 , 大 大 可 减 少车 辆尾 气和 灰尘 导致 的空气 及 噪声污 染 .
作者简介 : 贾
燕 ( 95 ) 女 , 蒙 古 商 都 人 , 师 , 士 , 17 一 , 内 讲 硕 主要 从 事 结 构 工 程 方 面 的研 究
大, 交通 越来 越拥 挤 , 可用 的土 地 空 间越 来 越 少 . 因 此, 如何 拓 展新 的城市 发展 空间 , 推进 郑州 市城 市化 的可持续 发 展 , 当前 应该 解决 的首要 任务 . 是
收 稿 日期 :0 1— 3—2 21 0 8
基金项 目: 河南 省 政 府决 策研 究招 标课 题 ( 6 9 . B9 )
第3 2卷 第 3期

燕 : 郑 州 市 地 下 空 间开 发 利 用 现 状 与 对 策
9 7
1 3 提 高 抗 震 防 灾 能 力 .
态 日益 恶 化等 问题 越来 越 突 出. 州 同其 他 大城 市 郑

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与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设计与利用
M F NC F & T F }
0 1}
建 筑 科 学

IY N N 。)MO N0 A 4 0,2 0 II 0超
(郑州市城建开发总公司
450006)
摘 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在城市化进程中, 现代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 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向题的挑战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在用地上的矛盾 , 探素新的生 存空间是2 1 世纪人类面临的巨 大挑战。向地 「 要土地、要空间, 是现代城 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因自身特点, 对空间设计, 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城市地 F 空间开发, 对城市 地下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归纳 总结,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 地下空间 设计 利用
中图分类 号 T U 9k 4 i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379 1(2007)10(b 卜0071- 0 1 成 的 公害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市 城 人口数量和 密度不断增加, 发展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一种必 然趋势。近年来。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 地下 空间与土地矿产资源一样, 是城市建设的新型 国土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把地下空 间作为一种资源 已成为各大城市新的发展方 向。但是, 地下空间环境革- ,缺乏自然空间, 由此形成的内部环境与地面空间也不相同。 针对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 设计和利
满 足人 们 的心 理需 要 的地 下 公共 空间 环
2 .3 多功能的铁道站前地下广场 铁道车站广场既是人员、车辆汇集的场 所, 也是商业繁华地区。为了 保证人、车分 流, 提高交通集结机能, 日本城市铁道车站一 般都建有多功能的地下广场, 围绕地下广场建 有店铺、机动车停车场、自 行车停车场和地 下通路等。地下广场的构筑形式主要有重层 式,中央岛式和下沉式, 特别是中央岛式、 用地 下公 共 空 间环境 尤 为 重要 下沉式广场, 有利干人员疏散、避难和通风 地下 空 间的易识 别性 , 可以通 过地 下空间 换气, 更能发挥 多功能的作用. 2.4 地下街 1 城市地下空间 人性化环境设计 内、外部环境的设计实现。通过人口与外观 地下街是由地下步行街、店铺,事 务 所谓人性化设计。是指以人为本, 从人 设计以及内部空间的布局创造出一个空间布 局清晰、组织 良好的可读的地下建筑 。此 所、停车场等组成的综合性地下工程 , 一般 的具体需要、心理行为特征出发进行空间设 外, 还需要室内空间清晰的标识体系来帮助人 都与地钦车站连通 , 按其所处位置分为道路地 计, 以满足人在空间中的活动为最终 目 的的设 们在地下空 间辨别方向和保持方向感。 下型和站前广场 地下型两类。地下街的 建 计思维模式 。 ,3 满足精神需要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 设 以提高交通机能优先的原则, 特别是要满 1.1 满足生理需要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 在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足步行人 员安全,顺畅 ,舒适的要求。地 地下空间设计首先应关注人的生理需要 之后, 还有对空间的艺术气息、人文气息等 下街通常为三层,分层L 置步行街,店铺 、 $ 和生理舒适度, 通过通风、采光、除湿等技 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需求 . 表现在对空间 停车场和地铁站台. 术手段的应用, 保证良好的舒适度, 满足人们 色彩与光影,动态与活力,标志与细部等的 2.5 地下铁路 最根本的需要, 提高地下公共空间环度质量. 追求和塑造, 以及对城市文脉和地域特征的传 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乘车困难问题 , 1 . 1 1 天然光线引入 . 承和体现 , 单靠增加公共汽车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条件 为地下空间中引入天然光线对于改善地 此外, 生态、自然空间的营造也是人们 允许的情况下, 修建地下铁道是解决这一难题 下 空间 环境 具 有多方 面 的作 用 。这 不仅 仅是 精神需求的一种突出表现, 人类与自然共生, 的最佳途径。地铁运量大, 准时性好 .快速安 为了满足照度要求和节约采光能源, 更重要的 然、依附于自然乃人类的本性。在地 全, 可简捷地连接最大出行发生的吸引地 , 交 是为了满足人们感受阳光 、感知昼夜交替、 热爱自 下空间中塑造 自 然空间的手法主要有: 通效率高, 直接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 不 社 阴晴变幻、季节更替等 自然信息的心理需 ( 1)引入绿色植物。 会 、经 济 效 益 明 显 。 求。同时。 在地下空间中, 天然光线的采用可 (2) 引人水体 2 .6 复合型的地下市政设施 以使空间更加开敞 并改善通风效果, 而且大 城市特定地区和再开发地区, 通常对地下 大减少了地下空间封闭,压抑、单调 、方 2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 市政设施进行复合型的一体化开发。如在再 向不明、与世隔绝等不良心理感受的负面影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范围相当广泛 , 主要可 开发地区, 4 栋高层建筑的地下, 在 实施高速 响。此外,天然光线对人体健康也不无裨 公共停车场、 供水泵站和超高压变电所 益。地下空 间采光设计中常用的建筑手法 分为:人员活动空间,物品储存空间、交通运 道路、 输空间 供给处理空间等. 根据地下工程设施 等设施的一体化的联合建设 地下利用空间达 有 : 侧面高窗、天窗 、天井 、中庭 等。 1 .1 .2 安全防灾设计 的特征, 其主要利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到5层。 有些城市结合公园、 绿地的扩建改造, 地下空间利用达到 7 层, 开发深度近 40m, 利 封闭的地下空(al在防灾上具有疏散困 2 ,地下室 地下室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地面建筑密 用地下空间设置区城超高压变电所、图书馆、 难、救援困难、排烟困难和从外部灭火困难 度, 将市中心街区和特定街区建筑物的地下, 雨水调节池、地域供热站等设施, 公园管理房 等特点。因此, 在地 下空间中必须有紧急情 况探测监控系统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一方面防 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其用途主要有饮食、 也大部分建于地 下. 止灾害的发生, 另一方面可保证在发生灾害时 购 物、事务所、停车场、仓储、机械室、 3 结语 将损失降到最低 井以此确保人们在地下空间 管 理室等。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前景在干按照 使用中有良好的感觉, 增加人们对地下建筑整 2 .2 地下停车场 体上的接受程度。此外, 要重视内部空间组 “ 停车难. 也是城市交通突出的矛盾之 新的规划思路.充分利用高性能建筑材料、施 工工艺以及新的掘进技术和施工方法, 高起点 织与疏散流线,疏散 口 的设计 防火分区的 一。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修建地下 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的突出优点是容最大, 地向前迈进, 努力完成地下智能结构的建造, 设 计 。 1 .1 .3 健康环境设计 用地少、布局合理,节能等, 特别是结合地 实现人类对地下空(al生存环境改善的新飞跃‘ 包括空气质量控制,热湿环境控制、听 铁站修建的地下停车场便于换乘地铁到达城 市中心区, 有助子减轻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 觉环境控制 . 嗅觉环境控制等 面。 力, 既提高了地铁利用率, 又减轻了由汽车造 1 .2 满足心理需要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

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61 –2019年3月 第35卷第2期(总第202期 )Mar.2019, V olume 35No.2 (Serial No.202)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赵秀江(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摘 要: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

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

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关键词:地下空间;交通集散;慢行系统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19)02-0061-05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High-speed Railway HubZHAO Xiujiang(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收稿日期:2019-01-10作者简介:赵秀江(1985-),男,汉族,天津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道路工程与交通规划。

Abstract: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high-speed railway hub, the regional traffic of high-speed railway hub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gional positioning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nd the actual demand of surrounding land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he regional traffic and underground space of Zhe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re analyzed. In view of the regional traffic of the hub, the road traffic distribution scheme of the hub is put forward,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expressways, one main road and one ground road. At the same time, two elevated rings are form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hub to realize the south-to-south and north-to-north access of the hub. A multi-dimensional walking system is proposed for the regional underground space, which combines the resources of the hub and the surrounding rail transit.Keyword: Underground space; Traffic distribution; Slow-moving system0 引言高铁交通枢纽包括公路、铁路、地铁、公交、的士等慢行系统的综合体,是对全市开放的交通运输和服务枢纽。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是指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与潜力,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策略。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

要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功能,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并将其纳入总体规划中。

规划应该明确地下空间的用途,包括地下商业、地下交通等,同时要与地上空间相衔接,形成有机的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还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时空关系,合理配置地下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

地下空间的结构要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确保地下设施稳定运行。

地下空间的功能需求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比如商业功能区域的设计要考虑通风、照明等问题,交通功能区域的设计要考虑交通流量和道路网络的连接等。

同时,地下空间的设计要注重空间办公舒适度和视觉环境的美感,提高人们对地下空间的接受度。

再次,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保障。

地下空间的管理要实现规范化和专业化。

需要建立相关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地下空间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管理工作包括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通风疏散系统的运行及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等。

此外,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要注重公众参与,加强与市民和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注意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可持续性要求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潜力,减少地上空间的开发压力,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创新性要求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探索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型地下空间利用模式。

比如,可以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引入绿色技术,如地下光伏发电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要从规划、设计、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实现地下空间的功能发挥和潜力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 间的新 时期 。
1 地 下 空 间开发 利用 的意 义
我国城市 现代 化 的过程 中 , 城市 的人 口密度 急剧 增加 , I 人S I
和经济要 素过多聚集导致城市功能 系统障碍 、 城市环 境恶化 等问 题的出现。我 国城 市化发展应走可持 续集约化 的道路 , 城市 空间 必须三维 立体化拓展 , 地下 空间已成为城市 发展 的宝 贵资源 和重
11, /0 目前 我 国 城 市 人 均 用 地 仅 约 7 ,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水 平 。 0人 防工 程 总 面 积 10万 m2市 区居 民 0 7年 全 3 ,
.3m2未 城 市 开 发 利 用 规 模 加 快 , 市 发 展 用 地 变 得 更 宝 贵 , 能 走 内 涵 人均 面 积 0 4 , 达 到 国家 重 点 设 防 城 市 标 准 。 人 防 设 施 增 城 只 长速度 约为 1 8万 m2 年。近期 工程 总量和 防护等级 达到 国家标 / 式集约发展 的道路 。开发利 用地下空 间是保护 耕地 、 缓解城市 用 地 地 紧 张 的 有 效 措 施 , 时 有 助 于 改 善 城 市 环 境 , 少 对 自然 景 观 准 , 下 管 线 已形 成 一 定 规 模 体 系 。 同 减
郑 州 市 地 下 空 间 开 发 利 用 浅 析
何 滨 张 国 贤
摘 要 : 叙述 了城 市地下 空间开发利用 的意义, 归纳 了目前郑 州市地下 空间利 用现状及存 在 的问题 , 同时探 讨 了地下 空 间开发 的解决对策 , 而实现城 市土 地集约利用 , 从 促进 城市功能 的多样 化。
1 1 改善 城 市 交通状 况 .
能力 , 在城市 内交通方式上 无可比拟。
年份/ 年
数量/ 个 面 积 /im2 7
2 0 0l
3 8 l . 36
20 03
8 5 7 38
20 07
32 0 15. 2 5
12 节 约城 市用地 , . 美化 城 市环境
我国人均耕地 占有 面积 不足世 界平均 水平 的 13 是 美 国的 /,
的空间。根据我国《 市地 下空间开发 利用管理 规定》 城 市地下 2 郑 州市地 下 空 间利用 现状 及存 在 的 问题 城 , 空问是指城市规划 区内地表 以下 的空 间。 发达 国 家 的城 市 发 展 历 史 表 明 : 城 市 人 均 G P 达 到 当 D 50美元就基本 具备 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 问的条件 和实力。若 0 为 10 0美元 ~20 0美元则达 到了开发利用 的高潮 。2 0 0 0 0 7年郑
关 键 词 : 下 空 1 开 发 , 用 , 防工 程 地 ' 4, 利 人 中 图分 类 号 : 8 . 1 TU94 13
文献标识码 : A
地 下 空 间 是 指 在 岩 层 或 土 层 中 天 然 形 成 或 经 人 工 开 发 形 成 电等 的消耗 , 也减少 了 c 2 o 等废气的排放 , 保护 了环境 。
州 市 人 均 G P 已 达 35 0美 元 , 超 出 这 一 标 准 , 以 预 见 郑 州 D 2 远 可
2 1 城 市发 展 与土 地 资源现 状 .
据《 州市(9 7 2 1 ) 郑 19 - 00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 郑州市 是全省 ,
人均耕 地面积最少 的城市 , 同时 又面 临建设 发展 的重 大任 务 , 使 得土地供 求 形势 相 当严 峻 。郑州 市 中心 城 市建 设 用 地 面 积 由 20 0 0年 的 12k 将增加到 2 1 的 19k , 3 m2 0 0年 8 m 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为 7 , 8m2去除不可用 的土地 , 土地 资源储备 已十分有限。
的破 坏 。
总之 , 郑州市地下空 间及其设施仅 作为人 防利用方 式的状况 有所 改善 , 平战结合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 , 取得 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3 增 强抵 抗 自然 灾害和人 为 灾 害的能 力 .
蔽性 、 隔离性 和防护性 , 可免 遭包括武器在 内的空袭 、 炮轰或爆 破
由 于地 下 建 筑 处 在 一 定 厚 度 的土 岩 层 覆 盖 下 , 有 很 强 的 隐 2 3 存 在 的 问题 具 .
1缺 乏统筹规 划 , ) 造成 资源 浪费 。由于缺 少统筹 规 划 , 绝大 等人 为灾 害的破坏 , 能有效 地抗御 地震 、 也 飓风 等 自然灾 害。资 多数 地下建筑属单 体建设 , 互不连通 , 不能充 分发挥其作用 , 这不 料证实 ,9 6年的唐 山大地 震 , 17 工作 在矿井等 地下 空间 的 2 5万 仅使设 施的功用大大削 弱 , . 还造成 地下空 间资源 的严 重浪费 。地 人竞奇迹般 的无一 人伤 亡 , 年 汶川 大 地震 的情 况 大体 也 是 如 下管 线的铺设 由于缺少 长期 统一规划 , 民常说 “ 州郑州 , 去 市 郑 天天 此 。可见 , 灾害来临时 , 地下 空间可作为临时避难 的场所 。 挖沟 ” 的现象普遍 存在 , 响地 面交 通 , 时也造成 了资源 浪费。 影 同
市 建 设 的 大 量 投 入 , 下 空 间 的 开 发 利 用 才 得 到 重 视 。 表 1 近 地 是
年 郑 州 市 范 围 内地 下 工 程数 量 , 见 郑 州 的地 下 空 间 开 发 利 用 呈 可 地 下 步行 街 、 行 地 下 过 街 道 可 以缓 解 地 面 交 通 拥 挤 的 问 现逐 步 上 升 的 趋 势 。 人 题, 而地铁可 以保 证运送 的安 全 、 高效 , 极大地 提高 了城市 的交通 表 1 郑州市近年地下工程( 含人防) 项目情 况
第3 6卷 第 1期 20 10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6 No 1 13 .
J . 2 1 a n 00
・4 ・ 9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0 0 —0 90 10 —8 52 1 ) 10 4 2
要 的 战备 资 源 。
2. 地 下 空 间 的 利 用 现 状 2
郑州市的地下空 间开发 建设 在 2 0 0 0年 以前 一直处 于发展初 期, 地下空 间在功能用途 上 以人 防工程 、 普通 地下室 、 少量老地铁 隧道和过街隧道 、 污水收集系统 以及 分散布 置的各类地 下管线为 主, 其他设施不 多。2 0 0 0年后随着土地资 源的减少 及市政府对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