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

空间站和航天器
大型桥梁的强度 刚度 稳定问题
§1-2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一.刚体
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二.变形固体
在外力作用下,一切固体都将发生变形,故称为变形固体
§1-2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物质密实地充满物体所在空间,毫无空隙。
(可用微积分数学工具) 2、均匀性假设:物体内,各处的力学性质完全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组成物体的材料沿各方向的力学性质完全 相同。(这样的材料称为各向同性材料;沿各方向的力学 性质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
4、小变形假设(条件):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构件在载荷作用 下的 变形与原始尺寸相比甚小,故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时 可忽略其变形。
第一章 绪 论
一、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二、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四、荷载的分类
§1-1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一. 建筑力学研究对象
杆系结构

薄壁结构

实体结构




工程中多为梁、杆结构
二.建筑力学的内容和任务
建筑力学的主要内容: (1)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 或简化以及建立力系的平衡条件等。 (2)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 (3)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 及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
§1-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内容 种类
外力特点
轴向拉伸 及 压缩
Axial Tension
剪切 Shear
扭转 Torsion
平面弯曲 Bending
组合受力(Combined Loading)与变形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力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由于力的作用 ,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同时还引起物 体产生变形。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在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力对物体的变形效应。
精品课件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 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 实际物体在相互作用时,力总是分布在 一定的面积或体积范围内,是分布力。如 果力作用的范围很小,可看成是作用在一 个点上,该点就是力的作用点,建筑上称 这种力为集中力。
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要求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知道 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情况,什么位置是危险截面,各种力的传递途径以及 结构和构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破坏等等,才能很好地理解 图纸设计的意图及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和质量保 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将设计图纸变成实际建筑物,往往要搭设一 些临时设施和机具,确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如 对一些重要的梁板结构施工,为了保证梁板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 性,对安装的模板及其支架系统必须要进行设计或验算;进行深基坑( 槽)开挖时,如采用土壁支撑的施工方法防止土壁坍落,对支撑特别是 大型支撑和特殊的支撑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这些工作都是由施工技术 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懂得力学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设计及施工任 务,避免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
精品课件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统称为构件的承载能力。其高低 与构件的材料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受力性质、工 作条件及构造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结构设计中,如果把构件 截面设计得过小,构件会因刚度不足导致变形过大而影响正 常使用,或因强度不足而迅速破坏;如果构件截面设计得过 大,其能承受的荷载过分大于所受的荷载,则又会不经济, 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结构和构件的安全性与经 济性是矛盾的。建筑力学的任务就在于力求合理地解决这种 矛盾。即: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 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 全可靠又经济合理提供计算理论依据。

建筑力学心得

建筑力学心得

建筑力学心得建筑力学心得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行为和性能的学科,对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在我学习建筑力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建筑力学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建筑结构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如重力、风力、地震力等。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我们可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外力。

通过学习建筑力学,我深刻认识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其次,建筑力学涉及到各种结构形式和材料。

建筑结构可以是框架结构、拱形结构、悬挑结构等多种形式,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不同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力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模型,因此学习建筑力学需要了解和掌握多种结构形式和其力学特性。

此外,不同的材料也会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每种材料都有其特点和限制。

了解不同结构形式和材料的力学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合理和可靠的结构设计。

最后,建筑力学还涉及到结构的动力性能和振动问题。

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振动,如地震时的地震波作用或风力引起的结构振动等。

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振动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具抗震性和稳定性的建筑结构。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需求的结构,如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振动问题,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学习建筑力学,我深入了解了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行为,并且学会了如何应用力学原理进行结构设计。

建筑力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通过对建筑力学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安全、更稳定和更具创新性的建筑结构。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

建筑力学知识点总结一、静力平衡静力平衡是建筑力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受力关系。

在静力平衡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应力分析:建筑结构受到不同方向的力,需要进行应力分析,并确定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2. 受力分析:对不同形状、结构的建筑进行受力分析,包括梁、柱、板、框架等。

3. 各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力、弯矩等受力形式的分析和计算。

4. 杆件受力:对杆件在受力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张力、挠度、位移等。

5. 平衡条件:在建筑结构中,各部分之间需要满足外力和内力平衡的条件,需要进行平衡分析。

二、结构稳定性结构稳定性是建筑力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在承受外部荷载时的稳定性情况。

在结构稳定性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稳定条件:建筑结构需要满足一定的稳定条件,包括受力平衡、几何稳定、材料稳定等。

2. 稳定性分析:对不同形式的建筑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平面结构、空间结构、倾斜结构等。

3. 屈曲分析:对建筑结构在受力时的屈曲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包括临界载荷、屈曲形式等。

4. 建筑高度:建筑结构的高度对其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高度稳定性分析。

5. 结构材料:不同材料的建筑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情况有所不同,需要进行材料稳定性分析。

三、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建筑力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建筑结构在受力时的弹性变形情况。

在弹性力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弹性模量:建筑结构在受力时的弹性模量情况对其受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弹性模量分析和计算。

2. 应变分析:建筑结构在受力时会产生一定的应变,需要进行应变分析和求解。

3. 弹性极限:建筑结构在受力时会产生一定的弹性极限,需要进行弹性极限分析和计算。

4. 应力-应变关系:建筑结构在受力时的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进行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和求解。

5. 弹性能力:建筑结构的弹性能力对其受力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弹性能力分析和评定。

大二建筑力学的知识点

大二建筑力学的知识点

大二建筑力学的知识点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建筑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熟练掌握建筑力学的知识,对于合理设计和可靠建造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二建筑力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静力学静力学是力学的基础,也是建筑力学的基石。

在静力学中,我们研究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分解,以及物体的平衡条件等。

在建筑力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力的合成、重心位置和倾覆稳定等问题,这些都是静力学的基本内容。

2. 杆件受力分析杆件是建筑结构中最基本的构件,其受力分析是建筑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杆件受力分析中,我们研究杆件的受力状态、内力分布和受力的平衡条件等。

通过分析杆件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杆件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 梁的受力分析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其受力分析是建筑力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梁的受力分析中,我们研究梁的内力分布、弯矩和剪力等。

通过分析梁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确保梁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破坏。

4. 简支梁和连续梁在梁的类型中,简支梁和连续梁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简支梁受到两端支承力的作用,连续梁则在多个支点处受到支承力的作用。

对于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受力分析,我们需要考虑其内力分布和影响因素,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5. 柱的受力分析柱是建筑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其受力分析也是建筑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柱的受力分析中,我们研究柱的轴力、弯矩和剪力等。

通过合理分析柱的受力情况,可以确保柱的截面尺寸和材料选择,保证柱在受力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6.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建筑力学中也有特殊的分析方法。

框架结构由多个柱、梁和节点组成,通过节点的刚性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在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节点的力的平衡条件和杆件的受力情况,以确保整个框架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7.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常用的两种结构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受力性能。

建筑力学说课

建筑力学说课

五、培养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提高技能为核心
教师角色由权威型向伙伴型转换: 多样化,个性化的交互式学习
培养模式
学生地位由被动听讲向主动参与转变: 教师作为学习引导者和解惑者
教学过程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变 启发学生掌握生产技能为主, 理论辅助支撑
对理论知识评价向解决实际问题评价转变 注重考查实际的生产技能兼顾综合素质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培养目标
1.专业岗位技能 熟练掌握建筑结构设计需要的力学知识,能迅速
准确找出结构受力点的最不利位置; 熟练掌握常用的房屋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结构形式
及简化的结构计算; 熟悉PKPM/探索者/理正等常用国产优秀软件对建
筑结构进行计算并能验算其准确性和优化计算; 熟悉掌握建筑工程常用构件的各种轴心、偏心计
建立“面向对象”的教学模式,育知识技能于任务 之中:倡导“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以完成实际工程中某项或综合的测量、设计、施工等 具体任务为载体,把知识技能包含在某项具体的建筑 工程任务懂打包传授。
八、实验实训条件
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试验实验室等 建筑工地的材料检测、现场试验等
校外建筑工地实习、设计单位学习基地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理论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①明确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常用数控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
序号
实践教学
1 对杆件进行轴向拉压、弯曲、扭转等破坏试验
2 识别梁、板、柱、桁架、拱、刚架等结构形式 3 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模型抽象并画出计算简图 4 识别生活中常用的超静定结构和习惯做法 5 用计算机编程和成熟软件计算结构内力
扎实的专业 基础知识
生动活泼的互 动教学方法
贯穿始终的 “学以致用”

建筑力学总结

建筑力学总结

建筑力学总结一、建筑力学概述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和破坏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稳定性等方面。

二、静力学静力学是建筑力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条件和受力情况。

其中,平衡条件包括平衡方程、支反力平衡、杆件内部受力平衡等;受力情况包括弯曲、剪切、轴向拉伸或压缩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荷载情况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

三、动力学动力学是建筑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和响应规律。

其中,振动特性包括固有频率、振型等;响应规律包括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四、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其中,承载能力包括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抗压承载力等;变形能力包括刚度和变形限制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常见结构类型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包括框架结构、拱形结构、索结构和悬索结构等。

其中,框架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由水平和垂直杆件组成;拱形结构则是一种受压弯曲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索结构则是由钢缆组成的轻型建筑,适用于大跨度场馆等。

六、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力学来说至关重要。

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和砖块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七、总体设计流程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荷载;选择结构类型和材料;进行设计计算;进行模拟分析;进行结构优化和验算等。

八、实际应用建筑力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房屋建筑、桥梁、隧道、大型场馆等。

在这些工程中,建筑力学的应用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九、结语建筑力学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它涉及到静力学、动力学和稳定性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荷载情况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并考虑材料特性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
力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发现时间,可以包括经典力学、量子力学; 根据学科分类,可以包括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根据研究的介质是否 连续,可以包括连续介质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在土木工程中可以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等。
力学的各个分类之间既有相同又有差别,建筑力学直接来源于土木工程三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 力学、结构力学,节选了三大力学中的部分内容。其中:
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如果作用面面积远远小于构件尺寸,可以简化为集中力。 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如果作用面面积相对较大而不能简化为集中力时,应简化为分布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
2.2 静力学的定律和原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必须也只须这两个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
Mechanics is an area of science concerned with the behavior of physical bodies when subjected to forces or displacements, and the subsequent effects of the bodies on their environment.-Wikipedia
刚体——在运动中和受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不变,而且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绝 对刚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理想模型,因为任何物体在受力作用后,都或多或少地变形, 如果变形的程度相对于物体本身几何尺寸来说极为微小,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变形就可以忽略不计。 把许多固体视为刚体,所得到的结果在工程上一般已有足够的准确度。但要研究应力和应变,则须 考虑变形。由于变形一般总是微小的,所以可先将物体当作刚体,用理论力学的方法求得加给它的 各未知力,然后再用变形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 )。

A.固定铰支座B.固定端支座C.可动铰支座D.都不是2.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D )独立的平衡方程。

A.3B.4C.5D. 6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胡克定律在( A )范围内成立。

A.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颈缩阶段5.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F P 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FPcr 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C )。

A.稳定平衡B.不稳定平衡C.随遇平衡D.不知道6.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 )。

A.杆件的变形B.多余约束力C.结点位移D.支座位移7.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S AB 是( B )。

()EI i l= A.3i B.6i C.4i D.-i8二力法中,主系数认11δ是由( B )图乘得出的。

A. 1M 图和P M 图 B. 1M 图和1M 图 C. P M 图和P M 图 D.都不是9.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恒大于零的有( A )。

A.主系数B.主系数和副系数C.主系数和自由项D.副系数和自由项10.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C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B.任意转动C.任意移动和转动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11.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D )。

A.大小相等B.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C.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1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 )。

A.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B.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C.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13.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B )。

A.体系几何不变B.体系儿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C.体系几何可变D.体系几何瞬变1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A.弹性B.屈服C.强化D.颈缩15.图示构件为T 形截面,其形心轴最有可能的是( C )A.Z1B.Z2C. Z3D.Z41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A )。

A.一单位集中力B.一单位集中力偶C.一对单位集中力D.一对单位集中力偶17.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AB 是( B )。

A. 0. 5B. 0C.一1D. 218.矩形截面,高为h ,宽为b ,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A. 26bhB. 36bhC. 212bhD. 312bh19.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A )个A.2B. 3C.4D. 52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 AB 是( C )A. 0B.一1C. 0. 5D. 221.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C )。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B.一个平面力偶系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D.无法分解22.平面平行力系有( 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4B. 3C. 2D. 123.结点法计算静定平面析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数一般不超过( B )个A. 1B. 2C. 3D. 424.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σσ=,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 ,其中n 为( A ) A. >1 B.≤1 C.=1 D.<125.在工程实际中,要保证杆件安全可靠地工作,就必须使杆件内的最大应力m ax σ满足条件 (D)A. []σσ>maxB. []σσ<maxC. []σσ≥maxD. []σσ≤max26.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 C )强度条件。

A.正应力B.剪应力C.正应力和剪应力D.无所谓27.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D )。

A.结点位移B.约束反力C.内力D.多余约束力28.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AB S 是( D ).(l EIi =)A.i 2B.i 4C. i 8D. i 1629.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A )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C.任意方向单位力D.单位力偶30.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D )A.竖向单位力B.水平向单位力C.任意方向单位力D.单位力偶31.约束反力中能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约束为( D )。

A .固定铰支座B .固定端支座C .可动铰支座D .光滑接触面32.平面平行力系有( 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4B .3C .2D .133.三个刚片用( A )两两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B .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铰C .三个单铰D .三个铰34.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n 0σσ=。

其值为极限应力0σ除以安全系数n ,其中n 为( A)。

A .≥1B .≤1C .=1D .<135.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1Z 轴的惯性矩为( D )。

A .123bhB .62bhC .43bhD .33bh35.在梁的强度计算中,必须满足( C )强度条件。

A .正应力B .剪应力C .正应力和剪应力D .无所谓36.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范围可为正、负实数或零的有( D )。

A .主系数B .主系数和副系数C .主系数和自由项D .副系数和自由项37.图示单跨梁的转动刚度AB S 是( D )。

(lEI i) A .2i B .4i C .8i D .16i 38.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进行 ( C )三个方面的计算。

A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稳定性校核B .强度校核、刚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C .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计算允许荷载D .强度校核、稳定性校核、计算允许荷载39.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D )。

A .竖向单位力B .水平向单位力C .任意方向单位力D .单位力偶40.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为( D )。

A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B .大小、方位和作用点C .大小、指向和作用点D .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41.平面一般力系有( 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 .1B .2C .3D .442.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 B )内,则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弯曲。

A .铅垂平面B .纵向对称平面C .水平平面D .任意平面43.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C )。

A .上边一侧B .右边一侧C .受拉一侧D .受压一侧44.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B )。

A .竖向单位力B .水平向单位力C .任意方向单位力D .单位力偶45.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C )。

A .竖向单位力B .水平向单位力C .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D .单位力偶46.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 )。

A .固定铰支座与滚动铰支座B .固定支座与定向支座C .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D .定向支座与固定铰支座47.力偶( D )。

A .有合力B .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C .能与一个力平衡D .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48.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B )个。

A .2B .3C .4D .549.求支座反力,下列叙述( D )是错误的。

A .静定结构可通过三个平衡条件求得反力B .超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才能求得反力C .超静定结构无论整体或脱离体以及结点,都必须满足平衡条件D .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才能求得反力50.建筑力学中,自由度与约束的叙述下列( D )是错误的。

A .每个刚片有三个自由度B .一个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C .一个单铰,相当于二个约束D .一个固端(刚结),相当于二个约束51.结点法和截面法是计算( D )的两种基本方法。

A .梁B .拱C .刚架D .桁架52.能够限制物体角位移的约束是( B )。

A .固定铰支座B .固定端支座C .简单铰D .滚动铰支座53.桁架中的二杆结点,如无外力作用,如果二杆( A ),则此二杆都是零杆。

Ⅰ.不共线 Ⅱ.共线 Ⅲ.互相垂直A .ⅠB .ⅡC .Ⅰ、ⅢD .Ⅱ、Ⅲ5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C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 .任意移动B .任意转动C .任意移动和转动D .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55.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C )。

A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B .一个平面力偶系C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D .无法分解56.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A )是错误的。

A.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位置无关B.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C.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D.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57.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 B )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两根共线的链杆B.两根不共线的链杆C.三根共线的链杆D.三根不共线的链杆58.三个刚片用( A )两两相连,组成几何不变体系。

A.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单铰B.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铰C.三个单铰D.三个铰59.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D )。

A.体系几何不变B.体系几何可变C.体系几何不变且有多余约束D.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60.链杆(二力杆)对其所约束的物体的约束反力(C )作用在物体上。

A.为两互相垂直的分力B.为沿链杆的几何中心线C.为沿链杆的两铰链中心的连线D.沿接触面的法线61.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D )。

A.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B.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C.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62.截面法计算静定平面桁架,其所取脱离体上的未知轴力数一般不超过( C )个。

A.1 B.2 C.3 D.463.确定杆件内力的一般方法为( B )。

A.叠加法B.截面法C.静力分析法D.动能法64.工程设计中,规定了容许应力作为设计依据:[σ]=σ0/n。

其值为极限应力σ0除以安全系数n,其中为( C )。

A.≥1B.≤1C.>1D.<165.在工程实际中,要保证杆件安全可靠地工作,就必须使杆件内的最大应力σmax满足条件( C )。

A.σmax>[σ] B.σmax<[σ] C.σmax≥[σ] D.σmax≤[σ]66.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不可能为零的有( B )。

A.副系数B.主系数C.自由项D.都不可能67.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恒大于零的有( B )。

A.主系数和副系数B.主系数C.主系数和自由项D.副系数和自由项68.当梁上某段作用的均布荷载为常量时,此段(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